登陆注册
2279000000030

第30章 早期的德意志和斯堪的纳维亚文学

尽管存在着不同的政治、种族和语言,但是中世纪的欧洲国家并没有在智识上相互隔绝。他们之间思想的交流虽然不像电报那样的迅速,但是如果我们把视线放长,放到历史之中再来进行思考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速度依然是非常迅速的。那些非常优秀的工匠们,能够用木料和石材建筑成一座宏伟的宫殿,他们在欧洲四处游荡,他们涌入城市,只要那里有工程,需要他们去修筑。在任何国家,说拉丁文的牧师和学者都身居在家。一个文学的大使对他所到之处的仪节都是了如指掌的。政治家常常会遇到神秘的、暴力的死亡,但对那些不问世事、专心于诗歌研究和创作的人来说,几乎没有卷入政治阴谋的风险(虽然他们私人之间的斗争和冲突很多),上流社会为诗人和吟诗者提供食宿,而平民则聚集起来倾听那些艺人的吟唱,感受战争、骑士精神和幻想的仙境所带来的激情与冲动。当人们可以通过吟唱诗篇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时候,以“吟游诗人”为职业的人多如牛毛也就不足为奇了,为了更好地回报忠实的听众,他们便努力去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素养。

没有哪个国家的诗人,能够像德国诗人那样受人尊重,尤其是在其南方的巴伐利亚和奥地利。在布洛温斯吟游歌手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爱情歌谣的传统,具有繁文缛节形式的宫廷恋爱传说受到喜爱,因而被纷纷吟唱。和布洛温斯比起来,德国的吟游歌手更是毫爽热情,减少了舞台表演成分。他们用一种极为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种艺术,并且在12和13两个世纪中,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歌。有些作品虽然有因袭前人的成分,但是我们能从中看出后人的天赋。并且以此为基础,融合了更多的流行歌曲和德意志民谣的成分——同时包括旋律和辞章——为德意志文学提供极为丰富的素材。那些吟游歌手常常是地位较低的骑士,他们所创作的歌谣常常是为了表达他们对某一位少妇的爱慕。就社会地位而论,这些别人爱慕的少妇是远高于自己之上,甚至是遥不可及的;有时候这样的女郎是一位侯爵的妻子,而有时候只不过是他们创作中的一个幻想而已。情窦初开的年轻人对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女人那种纯洁的献身精神,在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诗歌当中比比皆是。这些都是有一定戏剧味道的,但是那种由最纯洁的感情所激发的灵感往往也是诗人们要在诗艺上一争高低的。

沃尔瑟是当时最为杰出的爱情歌手,他擅长此项技艺;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扩展并且深化了抒情诗,给它灌入了一种奇特的近代情感元素——不像只是为了一位女士礼貌地弹唱,而是诗人在直抒胸臆。近代诗人对他评价甚高,认为他比同时代的任何作家都与我们保持着更加密切的联系。他的作品《菩提树下》(这首诗与柏林那条著名的大马路没有任何关系)使之成为了海涅的长兄,对其作品影响甚深。诗中的女子不是拥有高贵地位的妇人,而是普通的平民少女,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体会到那种缠绵而真挚的感情。

13世纪初,沃尔瑟在图林根的宫殿里遇到了沃尔夫拉姆·冯·埃申巴赫——这是两个最富有创造力的德意志诗人们的会面。沃尔夫拉姆·冯·埃申巴赫不仅是“爱情诗人”,同时还创造了优美的浪漫叙事诗《帕尔齐法尔》。这个关于圣杯的传说故事来自法国,其中一部分内容来自克雷蒂安·德·特罗,其他则另有出处。沃尔夫拉姆·冯·埃申巴赫比特罗曼更有力度,而且对于故事性以及戏剧性有着更为准确的把握。有时候他的文字显得有些生硬,而且不那么清晰流畅,一部分原因是:在当时用来叙述故事的德语还不像后来的德语在使用上那么便利。和那些生活在自己的浪漫世界中的诗人一样,沃尔夫拉姆成为了后期浪漫传统中的代表人物。在瓦格纳的歌剧《汤豪瑟》中,他向那些数以万计的从未听过他的诗歌的观众们吟唱。在这部歌剧中,歌者被展现为相互竞争的艺术家,而不是像在古希腊的人们那样,为了荣誉和奖励而唱。也许是沃尔瑟出生得太晚,这位历史上的“爱情诗人”并没有见到那个并不值得人们尊崇的沃尔夫拉姆·冯·埃申巴赫,这未免有点遗憾。在浪漫小说中,时间都是真实而准确的,但是在真实的文学史上,人们更看重的是精神,而不是“具体而准确”的时间。

在德国中世纪时期,与沃尔夫拉姆和沃尔瑟齐名的另一位诗人是戈特弗里德·冯·斯特拉斯堡,他创作了当时整个德意志,甚至是整个欧洲最为优秀的叙事诗。他的《特里斯丹》立足于法国生活的素材,但是作品强大的表现力、内容中心的统一、对人性特定的追索却比当时法国人民所知道的任何一部作品都要高明得多(不时出现的恋爱情节以及其他离奇描写并没有伤害到这部作品的旨趣)。而在他之后的作家中,关于描写特里斯丹的故事的作品都从他这里取材的,包括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丹故事和亚瑟王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在前面讲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中世纪德意志诗歌当中,最伟大的一部作品是《尼伯龙根之歌》,其发源、发展、最终的结局都完全纯粹取材于德意志文学自身,是德意志诗歌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首诗歌是德国中部和南部用德国方言连缀而成的长诗,由13世纪一位或者多位佚名诗人把诸多英雄故事以及与之多少有些关系的神话编撰在一起而成的。其源头已经无从查考,只能凭空猜测。我们可以这样假设,这个传说早在有文字记录之前便已经在民间流传了。瓦格纳把这个故事或者这一系列故事借用到自己的歌剧中,因而德意志以外的近代世界对之都非常熟悉。瓦格纳是否为了适应自己的个人风格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特征——19世纪的象征主义来改编这个故事已经无关紧要,即使传诵者按照他们各自的传统或是风格而各取所需,那些故事的基本核心大体上总是相近的。剧中的核心人物是半人半神的英雄以及非常女性化的齐格弗里德和布伦西尔特。齐格弗里特的原型就是冰岛传抄本故事中的西格特,那个故事本身也是一部罗曼史。

诺斯人——德意志和英吉利人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堂兄弟完成了许多远航,并且带来了新的发现,他们远航到美洲的那些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的海域内进行征服、抢劫、进行海盗般的活动。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和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当然也有他们的印记。他们虽然在此延续下来,但却放弃了原来的语言而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在这一点上还存在着隐约的痕迹。在冰岛这样一个孤岛上,他们没有去征服的民族,长期以来,他们与欧洲大陆被长年的战乱所隔,他们把冰岛周边区域、苏格兰以及西边岛屿的文明融合起来,发展出了一种彰显高贵和美的新文明。从这些冰岛人民的身上,我们继承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尽管我们对其起源的认识相当模糊,也弄不懂它与德意志文学之间有何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之间关系密切。

我们的祖先:维京人是一个同时具备勇气和诗人气质的伟大部族。我们只有关于部落中歌手生活的一些稀少的记录,但幸运的是,这些都包括在他们所创造的歌曲之中。在13世纪,一个名叫斯诺里·斯图尔拉逊的诗人兼学者创造了一部故事集——《埃达》。“埃达”这个词带有童话的意味,其本意是老祖母,它暗含着书中的这些故事开始于拥有叙事技巧的故事家讲给小孩子听的。《埃达》的第二卷由诗歌构成,而这些诗歌在冰岛人那里险些遗失(如果他们不通过口语传统保存的话),直到17世纪被一位博学的主教重新发掘出来。

当波希主教、托马斯·格雷以及其他人开始对北方诗歌感兴趣的时候,这部诗歌的一些片段在18世纪进入了英国文学。50年前威廉·莫里斯创作了《古来梯尔强大王》和《伏尔泰和尼伯龙根的故事》。正如我们都知道辛德莱拉和巨人杀手约克一样,我们也都熟悉齐格弗里德煅出一把有魔法的剑来杀死龙的故事,我们还知道布伦西尔特的恋爱和哀伤,以及她最后杀死齐格弗里德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斯堪的纳维亚语中表现得更为雄劲,而在具有中世纪罗曼史色彩的德语中便有些逊色。撇开其中巨大的音乐成分不谈,瓦格纳那部以这一题材为基础而创作的英译剧本虽然缺乏诗意,但说它很有意思却也并不过分。肖伯纳的那篇《完全的瓦格纳主义者》中的评论与分析含蓄而且精彩,或许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让瓦格纳大吃一惊。

《尼伯龙根之歌》自身的伟大足以让它站立在古代德意志人民智慧的丰碑上。但是它的脱颖而出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周边国家的平庸。在我们发现名著歌手、新一代牧师、诗人、反叛者以及清教徒路德以前,德意志人几乎没有创造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作品。著名歌手是吟游诗人的直接继承者,他们相对来说更加激情,在韵诗的形式、规则和组织上更加学术化,他们承接起了德意志抒情诗歌的传统,使之永不止息。

同类推荐
  • 情忆·名人·美文

    情忆·名人·美文

    蔡先生回国后住在上海的时候,似乎曾经跟了吴先生到他的府上去过。但是除上一所一楼一底的房子之外,什么也不记得。也许这一楼一底的房子还记忆的错误,实在不曾去拜访过也说不定。但是那时候一个印象是相当清楚的。也可以说是蔡先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大约是在张园举行的许多群众大会之一吧,蔡先生的演讲是在那里第一次听到。《情忆·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和经典著作。
  •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有人形容萧红,她不是烟花,却比烟花更寂寞,她不是海棠,却比海棠花更为苦恋断肠。萧红,这个东北女子,犹如一朵生长在冰天雪地里的海棠花,孤傲冰洁在那个零落纷扰的三十年代,是一抹凄艳亮丽的红。卧听着海涛声音的她,短暂生命里是如何承受这寂寞长途的呢?从她的文字里,或许可以找到零星解答。书中基本涵盖了萧红的所有散文,其中《商市街》相当于她与萧军同居时期的日记,而书信《致萧军》中更是袒露萧红热恋时的情态,更有她描写家乡生活和悼念祖父的散文,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萧红。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柔石作品集(2)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柔石作品集(2)

    为深沉严肃所管辖着的深夜的西子湖边,一切眠在星光的微笑底下;从冷风的战栗里熟睡去了。
  •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润。
  • 中华歇后语(第二卷)

    中华歇后语(第二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热门推荐
  • 贾氏谭录

    贾氏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沉寂之道

    沉寂之道

    一直被认为是废柴,受尽嘲讽的林枫,却有着离奇身世……
  • 待业青年

    待业青年

    《待业青年》是一部黑色幽默的都市青年类小说,描写了中国当下县城中大部分待业青年的生活状态,主人公们理想幻灭在生活面前不知所措,只好自我麻痹下去……
  • 想死也麻烦

    想死也麻烦

    我,因为一次意外送了小命~可万万没想到~死了投胎还那么麻烦,真是不能让人家安安静静的当个鬼了啊~那个啥?简介啥的这么短行吗?好吧,我就再说几句好话凑凑字吧。那个啥.......嗯,这本书可好看了。是一部可遇也可求的不正经文学(注意:内容灰常严肃,相当严肃,老严肃了。)嗯哪,就这样吧。
  • 绝品术士

    绝品术士

    这是一个武道盛行,百家争鸣的时代。别人都是以武入道,康演义却灵魂冥想入道,他武功低微却能操纵冰霜,火焰,大地和青木。他是唯一的术士,领悟四种天地法则。
  • 最牛法医NO.1:休了冷魅王爷

    最牛法医NO.1:休了冷魅王爷

    某男:“本王是中媚骨了。”某女:“扯淡,第一次是媚骨,第二次,第N次,还有这次你哪中媚骨了?”某男笑笑:“长效媚骨啊,时不时发作一次。”成亲一年,打打闹闹也还算恩爱,谁知竟是一场‘错把丑女当貂蝉’的大乌龙。真相揭穿,日日冷落,他却不愿撇清关系,OK,休书她来写,从此老死不相往来。时隔多年,喜迎第六春,却遭前夫横阻。看着血泊中的新郎官,女人瞬间炸毛:“晋王,你他丫已经毁掉我五桩婚了。”“怀着本王的孩子,你还想嫁给谁?”阴霾视线定格在那略凸起的小腹上。某女微愣三秒,一把掀起自己的衣服:“是肉,肉,我自己的肉。”
  • The Princess

    The Princ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流过泪才会懂

    流过泪才会懂

    曲折的人生就像她的爱情和友情一样.....最终,伴随着牵挂....步入高中的艾秦,认识了不打不相识的好闺蜜豆豆,也认识了一往情深的李晴,也认识了趾高气昂的牛皮糖,还有单纯可爱的嘉嘉。还有一直求而不得的流里流气的花花公子——陈锦豪。带着最美好的憧憬来到了溢彩飞扬的青春时代。可一次次的伤害,更像来自一场莫须有的告别。青春非常的微妙,就像浓缩巧克力一口咬下去是淡淡错交丝缕的苦涩,回甘后是淡淡的清甜,充满熟悉的气息,和心中那一丝丝温暖和满足。遇见你,艾秦终于明白了‘甜蜜’存在世间的意义。曾经真的这样以为:‘我爱你,远比你爱我更多’很可笑吧。因为她太在乎自己,而忽略了他的感受,一次次分手让他真的不知所措
  • 美女总裁的王者佣兵

    美女总裁的王者佣兵

    华夏国传说有这样一支神秘部队,被称为最强特种部队,他的名字叫做锋刃特战部队。传说每一个国家交代的任务,都会顺利完成,就这样,锋刃特战部队成为了一个神一样的存在。好景不长,在一次剿杀国际最大杀手组织暗影佣兵集团的时候,意外发生了,锋刃特战队队长和副队长在任务中深入敌后作战,不幸身亡。……………………几年后!国际最大杀手组织暗影佣兵集团突然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被称为裁决军团。传说其领导者被称为鬼神。像鬼一样来无影去无踪。然而我们的主角萧梓宇在老头子的提示下,找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娃娃亲总裁。林晨曦,美女校花,性感警花,泼辣搏击女。看主角如何一一收服。
  • 狂拽鬼眼邪魅女

    狂拽鬼眼邪魅女

    有人说她是冷酷血腥杀人如麻的鬼眼修罗!也有人说她是奸诈狡猾满嘴谎言的恶魔特工!更有人说她是坚强善良仁爱伟大的太阳女神!千变万化神秘莫测,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一号说:“逗逼人生,贱人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