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79000000003

第3章 古代史部分——书籍的制作 (2)

有时,那些贫穷的僧侣,在羊皮纸用完了又没有新的书写材料的时候,就会把寺院里残存的或者在市场上买来的已经在上面写了字的旧羊皮纸重新利用,把那上面的字迹擦去,就又有新的材料可以书写了。僧侣们经常将那些被视为异端学说的文学擦掉,这样就可以在上面重新书写基督教信仰的文献了。这种手稿被称为“重写稿”,意思是“擦过的东西”。有时侯,最初的文字没有擦干净,现代的研究者们便能够用化学试剂使它重现出来。通过这种方法,人们发现了许多古代文学作品的片段,而如果没有这种重写稿的话,这些文学作品就可能永远消失了。许多古代典籍能否流传下来,很多时候取决于偶然因素。当然,类似《圣经》这样的书,自然会有人对其精心保护,从而使之代代相传。自然风化、火灾、人间的纷乱与战争等,都给书本的命运增添了传奇色彩。那些专门研究古代文献的学者们,一旦发现了散佚和流失了很久的古文稿,就像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之情无以言表。随着人们不断地挖掘、发现,对于某些读者来说,见到这些古籍就好比见到北极一样令人兴奋、颤抖!

以羊皮纸或者是其他皮革纸作为书写材料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假如你生活在公元4世纪的罗马或者雅典,想拥有一本维吉尔或者荷马的诗集,你得到的也许不是抄写在羊皮纸上的诗歌,而是一种被称为“纸莎草”的干燥的植物叶子。我们都知道,“纸”这个词就是从“paperus”这个词派生出来的。纸莎草原产埃及,是一种非常坚硬的水生植物,据说摩西(注:摩西,《圣经》中讲述的犹太人的古代领袖、领导者以及立法者)就是在这种水草上被人们发现的。人们把这种水草的茎抽掉,再把它压平,晒干,然后粘成条状卷在一起,就成了可以用来书写的纸莎草了。埃及人又把这种纸莎草的制作工艺传到希腊、罗马和附近的地区。在比之更耐用的羊皮纸被广泛使用之前,几乎所有的最优秀的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文学作品都是用这种纸写的。纸莎草叶子的希腊文是“biblos”,这个词后来又有了一种引申义,即写在叶子上的书,因此,西方世界中的宗教圣书——《圣经》,就被称为“Bible”。

古代埃及人是相当伟大的人,创造了许多世界奇迹。在这些奇迹中,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金字塔、司芬克斯、木乃伊以及那些法老的坟墓。但是,那些看起来不朽的金字塔,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可能还不及那些易碎的纸莎草更重要、更有价值。不仅埃及人,几乎所有地中海沿岸的人们也都把自己的思想记在纸莎草上。埃及人不仅发明了书写的材料,还创造出了表达语音的文字系统,这可能是对欧洲文化影响最早的一种文字了。

千百年来,埃及的这种文字表达的核心密码已经被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了,直到最近100多年,学者们才破解古埃及图画形的文字或称为“象形文字”(hieroglyphics,意为:神圣的雕刻)之迷。在当年的文字考古学年鉴上,破译古埃及的神秘字符的故事,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1799年,一位来自拿破仑军队的工程师,在埃及发现了著名的罗塞塔石碑。在这石碑上,刻着一篇很长的布告,是古埃及的教士们为纪念当时一位法老而刻的。石碑上有三种文字,一种是象形文字,另一种是普通的埃及文,第三种是希腊文。因为大家对希腊文字比较熟悉,所以,经过努力研究、推测,破解与其并联的埃及象形文字就有了可能。当时,主持破译文字工作的是法国学者詹姆里昂。今天,埃及古物学者对木乃伊和方尖石塔上的象形文字不再陌生,并且使神秘的司芬克斯也打破了它难解的沉默,逐渐为世人所了解。

即使学者们永远无法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人的智慧精华也不会荡然无存。因为它已经被希腊人和罗马以及其他的民族吸收了,并且代代相传,传给了今天的我们,尽管它最初的原型已经模糊,难以辨认。当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并在埃及建立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亚历山大城时,当热情奔放的安东尼、冷静沉着的恺撒打败克利奥帕特拉,旋即又为她所迷时,征服者总会从被征服者那里学到其先进的文化。

在离埃及不远的地中海东岸,住着腓尼基人。他们是希伯来人的近邻,他们经常发生冲突和摩擦。腓尼基人整日忙于贸易,他们似乎对文学创作不感兴趣。今天,我们要想了解腓尼基人的文献,只有从古希腊的古文献中,才能发现他们蛛丝马迹的文字。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的西方人之所以能阅读到这么多的书籍,在一定程度上还得感谢那些丧失了城邦的腓尼基人,因为,是他们发明了取代埃及象形文字的字母文字,他们是书籍的奠基者。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字母是腓尼基字母经过了几千年复杂演变而来的。根据科学推测,腓尼基字母至少在公元前1000年前就被发明出来了,那时,纸莎草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了,它平滑的表面为书写一种连贯的字体提供了可能。极富商业头脑的腓尼基人除了把从埃及人那里贩运来的纸莎草卖给希腊和其他国家,还连带他们发明的字母也一起卖了出去。

如果我们沿着时间的长河继续上溯,就会发现,这个时候人们用来书写的材料几乎都是一些无法移动的东西,我们称这样的时代为石器时代。那时的埃及和其他国家的人们都将要记录的事情刻在石墙或石柱上面。其实,直到今天,我们仍没有超越“石器时代”那种做法:为了记载重要的事件,纪念伟大的人物,使社会和宗教思想永远流传,我们往往会在教堂、公共建筑物和墓碑上雕凿文字,这样,即使所有的书籍全被毁坏了,5000年后的历史学家们仍可以通过这些石头建筑或一些碑文材料,大致推断我们这一时代人的生活和语言的基本情况。

我们也正是根据同样的方法,从石刻上来了解、认识远古人的生活习俗的。但哪怕是最坚硬的石头,也有被损坏的一天,如果没有推陈出新的书籍,恐怕所有的语言迟早会消失。甚至那些石头依然存在,那些雕刻的工人也还活着,而公共图书馆的“书”全是石头,不管里面还是外面,墙壁上全是书,而这些书都完好无缺。即使这样,也还是有缺点的,不是吗?如果这样,我们就无法享受带上书本回家围炉夜读的乐趣了。

巴比伦大帝国位于西亚,那里的人们喜欢把文字刻在泥制的砖和圆柱上,比起无法搬动的石头来,也算是一种进步了。但是,如果想买一本当时很流行的书,那至少得请人把一吨左右的“砖书”搬回来,这无疑是相当不方便的。当然了,这只是一种假设而已,这样的情况在当时是根本不会发生的,因为当时的社会根本就没有流行读物,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位牧师和书记员知道怎样读书认字,而书写的大部分内容大都是关于宗教或者歌颂帝王们丰功伟绩的。

文学的发展要依靠一种既便于书写,又容易得到,交流起来也轻便,而且又光滑、柔软的物质作为媒介。这种物质就是木头,它坚韧、轻便、易于携带,在我们的故事中占有必不可少的一席之地。古代的撒克逊人的语言与我们的英语是同源、同支的,他们曾在山毛榉做成的板子上写字,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把装订在一起的印刷物叫做书了。假如你躺在树荫底下看书,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你头顶上为你遮挡阳光的东西和你手上捧着阅读的、给你提供知识、增长你的智慧的东西之间,有着这么密切的联系。但是,德国人很容易察觉到这两个词之间的关系,因为他们的“山毛榉”就叫“buche”,而“书”就叫“buch”。也许我们应该把祖先学会锯木头的那一天当做一个纪念日。他们学会了用木板搭建房屋,也学会了用木板记事、写字。记住我们这些智慧的祖先——那些在木板上写字的北欧人,还有那些用木板当 “石板”的埃及学童们。

早期的罗马人不仅把木板当做写字的工具,而且连树皮也加以充分利用。他们书的单词叫做“liber”,其原始意义是指树的内层皮。现代社会一些与“书”有关的单词形式都来源于这个拉丁文。比如,法语中的“livre”,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中的“libro”,英文中的“library”,也是源于这一词根。

“树皮”就是“书”这简直是个玩笑,但是这确实是个不争的事实。语言和文学之树,实际上也是智慧和人生之树,以一种美丽、奇特的方式生长着。湮没在岁月长河中的历史也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本书的纸张是用木质纤维做成的,与千百年前我们祖先用来记事的木板有着本质上的联系。面前放书的家具叫做“table”,而你记录杂事的纸片叫做“tablet”,“板”的拉丁文则是“tabula”。也许你的桌子上还放着这样一本“书”,里面夹满了老照片,这样的“书”我们叫“相册”。为什么这样叫呢?这个词的本意是“白色”。在古罗马时期,有个高级官员,他就是大祭司迈克斯莫斯,他是国家的机密大臣,他把当年发生的事件都记录在白板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记录家族事件的家谱、存放老照片的影集和收藏花朵标本的书都称为“相册”。

我们的生命之树,我们的知识之树,是一棵神奇而迷人的树,我们没有办法为之描绘出一幅确切的图画,它取材于大自然中的树木,生长在山石之间;它是鸟儿们温暖的巢臼,它们供给我们书写用的鹅毛笔;它是动物们安全的巢穴,它们供给我们书写用的纸张。在这棵大树之下,万物之灵——人类,在这里读书、思考。

同类推荐
  • 韩愈文集4

    韩愈文集4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小说艺术技巧

    小说艺术技巧

    这是一本探索小说艺术规律的专著。本书对取材、立意、语言运用、形像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绘、典型细节选择以及小说创作和阅读中必然碰到的主要问题,都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剖析。对小说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规律,中西小说的异同等,也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人类思想的先驱者,为了捍卫人类理性的尊严,高昂其头颅,在血泊中站立,他们的名子可能不闻于世,但他们的思想永存,他们用生命之光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让我闪牢记先驱者的精神遗训,人类思想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 林徽因私人书信:此去经年

    林徽因私人书信:此去经年

    《此去经年》是林徽因私人书信、文学名作、建筑论文的首次独家荟萃。在书中,林徽因以诗情画意却又极端冷静的文字,表达了她对爱情、亲情、友情的真切感受,展现了她在文学、建筑上的真实才华,诗情画意与热情洋溢中,是她最真实的心灵告白: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的。
热门推荐
  • 林兰香

    林兰香

    小说成功地描绘了一大批市井人物,其中有侠客高士、僮仆侍婢、倡伎优伶、恶霸奸商、妖人流氓等,可以说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全书人物达三百二十人之多。几个主要人物性格鲜明,如燕梦卿的逆来顺受、耿朗的卑劣、任香儿的嫉妒和任自立的贪婪等。作品重视细节描写,语言简洁流畅,对话生动,且多能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不乏精工妙笔之处。特别是小说的结尾,燕梦卿的遗物被大火烧得干干净净,脱尽才子佳人小说大团圆结局的案日而别具一格,颇具匠心。
  • 招魂使

    招魂使

    孤儿林乔木在一次世纪大厦天台的时候意外跌落百层高楼,可醒来后去发现自己被一个自称天使的黑袍人所救。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在黑衣使的努力下一步步摆脱废材的称号。让那些曾经欺辱他的人受到惩罚。他不在迷茫,不在孤单,不在受人欺压。
  • 震撼心灵的116个生命感悟

    震撼心灵的116个生命感悟

    繁忙的生活节奏让我们越来越麻木,越来越难以感动。我们假装生活在别处,我们闭上眼睛以为不会看见,我们堵上耳朵以为不会听见,但是我们的心是不会死去的。在这些震撼心灵的生命感悟面前,我们能清楚地听见自己撕裂的心灵与灵魂的对话,曾经麻木的心在疼痛中慢慢复苏。
  • 黄金的歌谣

    黄金的歌谣

    “你的愿望是什么?”每当被问及这个问题,安图恩总会祭出自认最为和善的笑容,坚定有力地回答道:“当然是大陆和平。”然而等到四下无人的时候,他又会开始碎碎念:“不然最后都来拜托我出门解决事件,实在是很麻烦啊。”总之,这是一位炼金术师和他愉快的小伙伴们在充斥着神魔和非人种族的大陆上冒险、成长,与各类存在谈笑风生的同时顺手改变世界故事。(剧情流&系统流,保证不虐主,请放心食用)
  • 最好的选择不是你

    最好的选择不是你

    九个人的青春,不一样的爱情故事。顾悦真的爱过沈黎,很认真的爱过。年少轻狂是他们最大的敌人,李宇飞的痴情守护,陈潮的不离不弃,没有了沈黎,她又该如何选择?面对朋友的背叛,好友的死亡,她又该如何度过?许多年以后,才渐渐明白爱你不过是一场奢望,最好的选择并不是你。
  • 霸道囚爱

    霸道囚爱

    他们曾是令人艳羡的学生情侣,世事变迁,他却执起了别人的手!七年后,她学成归来而他竟摇身一变成了蓝氏的总裁!好不容易苦尽甘来,关键时刻她却打掉了他的骨肉!从此爱变成了痛恨!他要囚禁她的身体让她苦不堪言!
  • 热血二次元

    热血二次元

    迷糊二次元少女,众多二次元迷妹们的男神为爱而战,读一本二次元哲理的书!
  • 王妃很贵

    王妃很贵

    这日,丫鬟们正在听墙角,里面传出声音来:“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一阵轻快笑语,“夫人是想金屋藏娇吗?”“不是,我是怕你出去残害别人。”萧然顿觉自己拯救了这神州上所有的少女。自她在大会之上一鸣惊人,轰动整个武林之后;便有不少人来挑战她,希望打败她以扬名天下;这日晴空万里,玄字境来人挑衅,持剑欲吼,倏地看到门口的一副对联;左边:见面千金;右边:比试万金;横批:王妃很贵;比试不是你想比,想比就能比的;
  • 妖魔的都市生活

    妖魔的都市生活

    一只修炼了五百年的地狼,和神兽凤鸟相恋,因为家族之事,凤鸟要回去,许诺二百年内回来厮守,地狼默默守护着爱巢。随着时间流逝,二百年间,曾经的森林变为了城市,人类肆意的扩张着他们的领地,却逼得妖类不得已背井离乡,寻找更适合修炼的地方。地狼却还是默默守候着原来的地方,期待爱人的归来,为了消磨等待中的寂寞时间,地狼封印了自己的记忆,过着平凡人的生活,继而也使得他渐渐熟悉了人类的生活,并融入其中。但是,最后等来的却不是爱人的厮守,而是……
  • 记忆中我们青春的约定

    记忆中我们青春的约定

    从小就深爱着对方,从小就照顾着彼此,他们之间,曾经一起哭过,一起笑过,一起傻过,一起疯过,有时也会赌气,吵架,孩子气的互不理睬,但那只是蔚蓝天空中偶尔飘过的一丝乌云,很快就会被风吹散再也看不到阴霾,他们从未想过会有那样可爱的对方出现在自己的生命里,好像是一次不经意的偶遇,又像是命中注定的邂逅。或许岁月真的会改变许多,当月圆月缺,花开花谢的轮回过后,当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的历经过后,或许已不再记得他们的名字。但那些往事,是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会铭记住他们,铭记记住在自己的生命里,有你们。最终的结局到底是分是合?最终的我们到底是悲是喜?爱情到底是不忘初心,还是始乱终弃?接下来作者忘情带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