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25500000009

第9章

《道》第十章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的第十章有着三大显著特点:

其一,以六个问句的行文形式,解密了一些道所深度隐藏,却又时刻在我们眼前的事理、事物,启迪世人悟道、明道;

其二,几乎是对前面九章的一个高度归纳、概括与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第一次提及了《道德经》中的“德”;

《道》的第十章几乎是以SOP&SIP的形式,指导了世人如何抵达超凡脱俗的境界,如何改变命运。

所以,弱弱地建议一下:如果想要改变命运,如果觉得当下的生活、工作、学习不太顺利,那么深度领悟一下《道》的第十章。

下面我们分别来试着回答一下《道》第十章中,老子的六问。

道家以及传统中医认为,有两个东西一直在我们体内默默工作中,我们的身体与生命是离不开这二者的:魂(我们可以简单地将《道》第十章中的“营”理解为魂)和魄,我们通常统称为魂魄。

自四书五经被定义为封建糟粕从我们的教科书拿掉至今已经一个世纪了,以至于今天的人们看到“魂魄”二字或作为妖词一棍子打死,或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关于魂和魄两个字,我们稍微解释说明一下,这样利于我们理解消化这一章道德经。

魄,比较容易理解。魄力、气魄,这些我们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只是有一点很容易被忽略的现象:一个重症患者,永远不会让人感知到其有魄力,因为重症患者,其体内的魄已经消亡、消退殆尽。

按照中医以及道家的理论,魂魄称其为三魂七魄,魄是阳,魂是阴。

七魄负责主导我们入睡之后维系生命的七大基本需求:呼吸、心跳、消化、水液代谢、修复生殖功能、知冷知热、保持一定程度的警觉。

稍微解释一下,例如,白天的时候,没人会在呼吸的状态下打呼噜,但是晚上入睡之后,鼾声通常成片地响起。

中医认为,呼噜太响,一般是魄有点儿问题,中医通常会采取艾灸来刺激相关经络穴位来修复魄。

至于消化、代谢、以及生殖功能修复非常容易理解,你晚上吃的再多、喝的再多,晚上欲死欲活地折腾过,第二天早上醒来你依然会发现:需要早餐、需要喝水,一些该****的地方依然****。魄,魄在工作的结果。

知冷知热就不谈了,睡着了踢被子、抢被子,都是司空见惯的常规动作。

睡着之后保持一定程度的警觉,这方面也容易理解,有人入睡之后,有一点点声响就睡着了,有人入睡之后打雷下雨都丝毫不知,更为夸张还有晚上喝水太多,梦见满世界找厕所,然后终于找到了,然后酣畅淋漓地在床单上画了一个巨大的世界地图。魄,魄有问题。道家和中医很能整,对于入睡之后警觉性不够的问题,他们的基本招式就是:站桩。对,让你练习一个阶段的站桩动作,这样就能激发七魄之一的那个魄,帮助我们提高警觉性。

关于魂,儒家与道家均认可“天人合一”,事实上天人合一论也几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支柱与整体了。

天人合一解释起来非常复杂,那么我们稍微简单一点地理解为:人是可以与天地展开对话、沟通、交流的,那么在人体内魂就承担着这一巨大职责。

这就是魂。

道家认为,打坐入定之后是可以感受到魂的,而且还可以感觉到是三个魂,而且这三个魂是呈红色的。

道家还给这三个魂命名为:胎光、爽灵、幽精。

扯了大半天的魂和魄,无非只是想要回答老子在《道》第十章中的第一问。

第一问:“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魂和魄在体内抱团与承载着生命的身体合体为一,能分开吗?

当然不能分开,事实上也无法分开,分开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生命到了尽头。

其实,老子没有直接讲出口的话是:道和德,能与承载着生命的身体分离吗?

这个问题,先留在这里,等《道》的81章谈完之后,我们再回头谈谈。

第二问: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我们都知道,让四十岁的大叔、大神去劈个腿,能要了他们的老命,一定韧带拉伤,躺卧不起;但是让3-4岁的孩子劈腿,则是个轻松快乐的事情。

婴儿能顺利地从母亲产道出来,与婴儿的致柔特性是不无关系的。

那么婴儿为何可以如此致柔呢?

按照《道》的理念是因为初生的婴儿能心无杂念地将精气和力气集聚在一个点上,于是形成了致柔。

这让我又想起了那位对上善若水无比崇敬的一代才子——纳兰性德,其代表作之一《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中的经典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于是,我们所常见的现象,常常忽略的现象就是:婴儿虽然致柔,但是其啼哭之声是非常响亮的。

着就是专气的结果。

这就是道。

关于“气”《道》第十章中是首次出现,后文中还将提及,还将论述。

回答第二个问题:专气致柔,最初我们都是具备这个能力的,最初我们都是可以专气致柔的,可是后来就慢慢地没了,再也回不到婴儿那个状态了,如果从哲学层面去理解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的现在,此刻的此刻,能不能做到都不要紧,但是应该提醒自己不要彻底丢光了那种专气致柔的、我们曾经拥有过的那种状态。

第三问: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至此,《道》我们已经读到第十章了,完完整整地读完九章了,如果我们对于前面的九章有些正确的认识、理解和消化,那么就完全可以按照《道》的思想来回答下面这个问题了。

世间有没有一尘不染、丝毫没有瑕疵的事物?

按照道的理念,回答有或者是没有,均可,

有,例如前文所述,专气致柔的婴儿是不是一尘不染的;

没有,例如前文所述,专气致柔的婴儿是不是传承了父母的一些东西,那么也就不是一尘不染,只是尚未显露而已。

所以《道》的理念就是这样,始终强调着道的存在,强调遵循着道,而从不曾绝对化地定义过任何事物,甚至连诸多的地方,老子自己也坦率地讲:我也不知道。

佛家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有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家认为,一尘不染、没有瑕疵的东西是存在着的,即:心灵、慧根。

但是,这仅仅只是佛家的理念。释道两家在方方面面是有着诸多的、巨大的差异的。

让我们试着来回答一下第三个问题。

清除一下内心的私心杂念,然后像照镜子一样,深度自我反省一下,能做到没有瑕疵,纯净无暇吗?

答:能做到就是圣人中的圣人,不能做到自然就是凡人中的凡人。

圣人也好,凡人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应该可以做到清扫一下,照一下,经常性地这样清扫,这样照,然后就能与道进行比照,然后就可以逐渐进入专注无私的境界。

第四问: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遵循道、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这个前文谈到过,不多扯。

第五问: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道》第六章中,老子谈到了“玄牝之门”,我们也在第六章中谈到了雌、母性、玄牝之门与道之间的关系。现在第十章中,雌作为道的代言第二次出现于《道》中。

温故而知新,让我们再一次解释一下道与“雌”、“玄牝之门”所代言的母性之间的关系。

我们曾经在第六章中解释说明过,古汉语中“谷”、“玄牝”、“雌”在字面上都有**********之意,其延伸开来的含义就是:产出生命,却又非常宁静且阴柔。老子认为,这就是道,或者说是道的一个侧面。就像“上善若水”也是一种道一样,他们都几近于道。

复习完毕,那么我们可以尝试着回答第五问了。

当我们身上所有的感官都在不停歇地反复开启关闭之际,我们能否保持女性或母性的那种雌柔、宁静的状态?

答案如前面的问题一样,如果能,那么我们就是圣人,如果不能,那么我们就是凡人。能不能都不要紧,记得应该让自己保持那种阴柔、宁静的状态。

谦虚一点、废话少一点、宁静一点、柔一些……

第六问: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这个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我们直接将其转换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就是:明白并懂得了各方面的事物事理之后,我们能否保持无知无欲的状态,而不要动用心机去追逐。

似曾相识吧!《道》第三章论及过这个话题“恒使民无知无欲”。

转成了直白的文字之后,我们几乎已经无需回答了,因为答案与前面几问是一模一样的。

六个问题问完了之后,老子似乎早就预测到世人会无语,会都做不到,于是劝导世人在上述六问方面生之蓄之。

什么意思?

一、让道和德如果魂魄一样,始终与我们的身体、生命同在;

二、让婴儿般的专气致柔,一直保持下去;

三、经常保持宁静,深度给内心照照镜子,努力争取使其纯净无暇;

四、遵循道,按照自然规律别折腾(为无为、无为而治);

五、尽管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在冲击着我们的大脑,也试着去保持母性般的雌柔与宁静;

六、即便通达了诸多事物事理,也应该让自己保持无知无欲的状态,不要费尽心机没完没了地追逐,只为满足各种感官享受。

“一……六”有没有都不要紧,即便没有现在“生之”也来得及,“生之”后注意“蓄之”让其别夭折,使其茁壮成长(《道》第十章原文“生之畜之”)。

如果我们在六个方面可以生之蓄之,那么势必将进入一个全新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德”:是谓玄德。

是谓玄德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呢?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生养万物而不将其私有;为万物服务而不自持有功;统领万物而不主宰……

已经无需继续解释了,这些就是天地精神,就是上善若水,就是……,都是前面九章的一些内容。

我们在第十章开篇之际谈到一个观点:《道》第十章是可以让我们超凡脱俗的,是可以改变我们命运的,当然,问题在于世人是否认可这些,是否在认可的基础上去实践“生之蓄之”。

同类推荐
  • 至高文明

    至高文明

    穿越平行时空,秦岩发现这里的历史早已因为“神石”而改变。犹自沉浸在诗词歌赋美梦中的大华国,正在虎视眈眈的列强,危险的歌族人。面对如此困境,前世身为图书馆理员的他只能抱着随他而来的书籍猛啃以发展自己小小的封地,用知识改变世界,逐鹿最高文明。
  • 极品皇帝

    极品皇帝

    明朝未年,崇祯皇帝偏信宦官魏忠贤,不思百姓安危,成天沉溺于万千女子之中,乐不思蜀,最后落得了个国破家亡,遭后人唾弃。在这段悲剧的历史中,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史呢?
  • 苍穹的业火

    苍穹的业火

    十三年,让年少轻狂的少年变得成熟。五年,让一个虚无的部队成为现实并获得全社会的认可。一个被隐藏的秘密渐渐浮出水面,却在即将揭晓的时刻再度化为飘渺。战火,再一次蔓延到这个刚刚从战火中站立起来的城市。曾经的少年,如今成为将校的他们,再度拿起手中的武器,去捍卫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县令

    极品县令

    【起点草根阶级签约作品】何为逍遥?何是逍遥?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为人心?是志趣?此来古今谁能知?晨昏饮佳酿,醉望孤月浩空灵,知心相陪,天下赋之笑,随我意,不为心,不枉人世走一遭。他是一个另类的县令,文不能定国,武不能安邦。却是一个做到封王的县令,一个说做宰相不如做县令的强人,当然,还是一个穿越史上艳遇排名第一的县令。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外抗强敌驱除胡虏、内解纷乱救济百姓,成为每一个大唐儿女的梦想。看那桃花山谷里剑影似舞,听那苍山凌松下拳风如歌。我辈英才亦当后生可畏。且看这小小县令如何玩转初唐,笑谈天下事,嬉戏花丛,终成大唐极品县令!
  • 重生之游戏三国

    重生之游戏三国

    东汉为何动荡?黄巾起义为何起义?游牧民族为何缕缕犯我边境?大汉分崩离析之际,世家大族做何选择?朝代更替是必然还是人为?历史谜团,真相如何?落寞英雄,何去何从?带着建村令的姜毅如何力挽狂澜?同一个三国,不同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谱写我们的三国故事!
热门推荐
  • 夸梅布朗的新生
  • 盛夏的晴天

    盛夏的晴天

    新转来了一位学生,她的名字叫上官梦洁,她遇到了一系列的事情,学校里有三位校草,上官梦洁跟这三位校草杠上了,不久之后,她的妹妹上官婉儿转来了,上官婉儿喜欢其中的一位叫欧阳晨修,她觉得欧阳晨修,喜欢她的姐姐,便起了嫉妒之心,上官梦洁这个学校里认识了三位朋友,每次都是她的朋友帮她解围。
  • 神阳

    神阳

    娘亲病危,于儿时相见一株梧桐,求助无方,为寻灵丹妙药,踏过一座山,来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弹指山河碎,吼啸动天威,红尘争渡,只求仙路!感谢阅文书评团书评支持!
  • 惑乱天下之毒爱太子妃

    惑乱天下之毒爱太子妃

    他,龙渊国唯我独尊的太子,敷衍一句倘若此刻天上掉下一个女人,婚嫁之事别再找上爷;她,21世纪的失败实验体,从金銮屋顶上摔落,全身带毒的穿越了;“我要活着,求你救我。”“爷能救你,也能杀你,只看你乖还是不乖。”从此,她成了他名义上的太子妃,实际,她不过是他闲来无事养的一只小毒物,还要陪着这个唯我独尊的太子殿下一起无法无天,顺便霍乱四国。某天,小毒物终于找到了可以回穿的办法,一走了之,不过一日,龙泽太子忽然疯狂血洗四国,扬言,这天下,若没有你,不要也罢。
  • 妃锁清风:艳色天下重

    妃锁清风:艳色天下重

    仙子锦碧初下凡间却被心爱之人利用而亡,于是便阴差阳错入了轮回道,即将经历三生三世情劫。
  • 首席的甜美娇妻

    首席的甜美娇妻

    本该是一同长大的青梅竹马,十年前却分隔两地。“慕儿,我回来了”十年后,看他如何抱得美人归...“江山和美人,你想清楚选择哪个了么?”“抱得美人坐拥江山”“皇诺辰,你个不要脸的!!”“慕儿,在脸和你之间我果断选你.......”
  • 三世姻缘:青鸾泣血

    三世姻缘:青鸾泣血

    天真小妹在浴室洗澡被黑洞传送到上古时期,并作为祭祀打包回部落,发展了一大批的人类成为女神却发现这个仅仅只是个开始…
  • 重生复仇:腹黑嫡女

    重生复仇:腹黑嫡女

    被渣男砍断双手剜心而死,再睁眼,奇迹重生?!恶毒庶姐,几次陷害?剥了你的美人皮!伪善姨娘,两面三刀?一刀送你上黄泉!前任渣男?姐看不上你了,没了姐,看你蹦哒蹦哒再蹦哒,姐一巴掌把你拍到墙上,抠都抠不下来!美男,可不可以不要勾勾缠,姐对男人没好感……嫡女重生,害了她的还给她死回来!
  • 飞扬:第十二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散文卷

    飞扬:第十二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散文卷

    本书主要收录第十二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者的精华散文作品,这些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表达着新概念获奖者他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萌妹子与高冷女神

    萌妹子与高冷女神

    【要看看哦】“我喜欢你”“我不喜欢你”“你喜欢我什么?”“丫头,你还小”。“对不起,我不喜欢你了”想知道这书讲了什么吗?来看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