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2000000049

第49章 报纸媒介消费(3)

公信力下降

报纸公信力、信誉的下降,直接引致报纸消费者人数的减少。其核心在于不能客观、公正、真实地报道新闻事件,缺乏公共责任,不能在公众面前保持公论、公正、正义。

美国报纸编辑协会总结了6条原因:即事实、单词和语法的错误;不能一贯地尊重读者的意愿;记者和编辑的偏见;一味地追求轰动效应;价值标准和行为不一致;与新闻界有过接触的人激烈地批评新闻界。

第七节报纸媒介消费趋势

报纸媒介在今天遭遇到了严重的变局。在上世纪20-50年代,广播、电视的出现就引进了人们的惊呼:报纸的冬天到了。如今,网络媒介让学者们对报纸充满了"即将死亡"的忧患意识。美国北卡罗莱州立大学的菲利普迈尔断言,"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帐走人。"日本的歌川令三则说,2030年是日本报纸消失的日子。

从现象上看,自本世纪初开始,全世界报纸发行量和广告量的下滑趋势是显见的,而在另一方面是新媒介网络媒介消费者和业绩的一路上升。然而,报纸的消亡并不取决于新媒介的出现,只能取决于读者是否还需要它、还会有多少读者选择它。

这里有四个因素要考虑:一是网络媒介是否可以完全替代纸媒介,这里不仅仅有报纸,还有书籍和期刊?二是未来人们的消费是交叉消费、多元消费还是单一消费?三是信息技术是不是报纸的天敌,报纸还有没有嫁接、再造和新生的可能?四是全球经济、文化的差异会在同一天被抹平,消费者的需要会在同一天雷同吗?

当然,预测危机可以让媒介洞见新的出路。我们看到,报纸的生产正在利用自己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一个明显的转折,就是报纸网络版的全面出版。报纸正在日益从以纸为媒的媒介向以"晶"(各种液晶体)为媒的形式转变。

而消费者在多媒介消费中,适应自己的新需求,在消费中倾向越来越明显。这包括消费的内容、形式的要求以及消费方式的变化。目前,在报纸消费中呈现以下趋势:

一、快餐化消费

即读报的从速化、方便化。正如俞国明所说,在生产节奏紧张快捷的情况下,人们对于报纸的接触习惯出现了快餐化和"抛弃-选择型"阅读倾向,即傻瓜化的导读,较为单纯的功能诉求,版组化的内容整合以及简洁明快的呈现形式等。

经调查,2002年北京居民的日平均读报时间为60分钟,以每分钟阅读300字计,也只能阅读1.68万字,只有5-6个版的阅读量。(18)实际上,根本不会有这样多的阅读量。

二、超市化消费

超市化,指对报纸品种或报纸版组、栏目的货架式选择。人们像走进超市一样挑选报纸及内容,没时间去全部接受。这使人们更加用浏览的方式去阅读,读标题成了最多的阅读。所以在一些报纸中也有了很长的标题,更多的广告式标题,以及通讯式消息中的折行标题。

报纸本身对新闻事件的突兀并置,一些条目和主题是毫不关联的,它们被编排在一起,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大量讯息的需求。因而报纸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种选择性的超市消费行为。

三、地方化消费

地方化,指消费者对生活区域的媒介讯息的关注,也是对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种利益的关注,属于消费者在报纸消费内容方面的偏好。

地方化也成为报纸生产者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一种选择。报纸的地域性阅读特点,使人们更关心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本地新闻、身边新闻,对全国性、国际性新闻的阅读也较依赖于地方报纸的"地方视角"的处理和选择。

全国性报纸与消费者区隔的天然远离,加之"众口难调",消费者日少,造成了全国性报纸的式微;广告商也更多地想看到广告投放的直接效果,看到商品在地域广告下的地域销售效果。实际上,经过百多年的报纸发展,在美国,全国性报纸只有2家。

四、杂志化消费

报纸杂志化的消费倾向,是读者对报纸杂志形式和写作报道方式的偏爱。

体现在杂志化报纸上,主要是在报纸的操作手法上,以栏目化、成组化、系列化、专刊化处理信息,从而在编辑模式、组版方式上有了杂志的特征。这既是消费者对报纸深度报道的需要,也是适应消费者对整块新闻的视觉需要。

另一方面,报纸信息处理方式上有了杂志的特征,新闻报道中出现了新的杂志式文体和语调。报纸上的文章,往往和杂志文章一样长,常常围绕一个人物或一个新闻事件,做一个通版或几个版的深度报道,其描写的细致与深度,类似于杂志笔法。但又是非常真实的新闻人物或事件,与报告文学或特稿有明显的区别。

杂志化消费是一种深度消费、咀嚼性消费,有助于消费者对所关注的新闻进行深入、细致的消化。

五、多版本化消费

多版本化消费是一种及时性、时效性消费。

报纸为适应新闻时效的要求,一天推出多个版本。比如《纽约时报》早在年开始就实行多版本,目前有个版本。英国《伦敦每日新闻》每天5个版本,从凌晨1时到下午5时,每个版本内容更换在40%,每个版本有48-64个版面。(19)国内目前还没有分时段的版本,只有分区域增加版数的版本。

六、多开本化消费

多开本化消费是一种多样化消费、方便性消费。

国外消费者热衷于报纸多开本的消费。就是一天的报纸按内容分工、出版不同开本的报纸。目前便于携带和阅读的小报报型受到青睐。2003年以后,英国《独立报》、《泰晤士报》、《卫报》相继大报改小报,美国《华尔街日报》亚洲和欧洲版改为小报。

比如既有对开的新闻评论,又有4开的书评,8开的艺术、影视,16开的园艺、烹饪,按读者的需要进行开本、版式设计和版面总量控制,灵活多样,便于读者随时随地阅读和方便携带。(20)

国内目前只有多版化,如《精品购物指南》有厚达100多版的内容。但在报纸开本方面还有严格的政策控制,个别报纸也在试行两个以上开本的发行。

七、电子化消费

电子化是对网络报纸、手机报纸的消费。

198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信使报》首先将自己的报纸搬到了网上,开始了网络报纸的新天地。今天,世界上大部分报纸都有了自己的网站和网络版。互联网屏幕已代替纸质,成为便捷的阅读载体。

1994年,全球上网报纸不到100家。1996年达到900家,1997年有2300多家。2003年超过了3600家。

美国的《今日美国》网络版,每天有100多万人上网阅读。

2000年台湾出版了第一份原生报纸《明日报》,它没有印刷版"母体"作依靠,可惜因经营不善而关闭。新开通的2.5G手机,可以直接阅读专门的手机版报纸讯息。随着液晶显示器的运用和胆固醇液晶显示器等的开发,新的一种称之为便携式平板数字媒介的将会出现,这标志着以晶体为载体的"报纸"可能会代替以"纸"为载体的"报纸"。

菲德勒认为,电子化绝不仅仅是报纸电子化形式的转化,而是形成了一个"中转知识的商店"。"他们不是在网上简单地重复他们的日报版,而是把他们的网站变成一个社区与中转知识的‘商店’。这些站点向读者提供一个表达他们观点的机会,同时在积极讨论的氛围中与报纸的全体员工和社区领导建立联系。他们也向用户提供大量有用的、及时的社区信息,这些信息已为记者们所证实。""对于读者而言,电子版将提供更多的,它允许用户在几乎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内进行订阅(或者购买单本);更多地获得背景资料、解释性报道以及档案资料;具有个性化和搜寻内容的能力;与编辑和广告商进行直接交互作用的双向交流服务;并提供了一种比印刷在纸上的墨汁要干净一些、对环境较少破坏的显示媒介"。(21)

八、个人化消费

个人化是指在印刷版、网络版、手机版上,阅读自己订制的报纸,是一份"我的报纸"。

和"我们的报纸"不同的是,"我的报纸"在它的最初设计者眼里,被称为"新闻窥视"。麻省理工学院的尼格罗庞蒂设想,这是一个对每个读者有足够的了解,因而能向他们提供完全个性化的版本;一个完全以电脑为媒介的系统,能从所有有用的新闻源中,自动地选择需要的材料,其根据是每个读者的兴趣的动态概况,从而为读者的问题和兴趣提供答案。(22)

今天的《华尔街日报》个人版,事先设定好个人喜爱的新闻题材、企业、基金的种类,消费者每天可以阅读到一份专为个人设计的报纸。同时人们在网络、手机上,个人也可以订制一定内容的新闻,以适应自己的需求。

九、免费化消费

免费报纸在西方的销量在逐年增长。这些报纸分三类,一种是针对步步上班族的,一般出现在地铁、车站一带;一种是针对年轻人的,出现在超市、街头、餐馆、咖啡馆、书店、健身俱乐部等地;一种是面向社区的,出现在固定地方或设自动取报机,由人们任意自取。也有白送到家门口的报纸。免费报纸主要以广告经营支撑报纸的运行。

1995年瑞典出现了首家《地铁报》,其宗旨是"让读者在15分钟内,看完他们在正规报纸上希望知道的全部消息。"到2001年国内读者达到96.9万人,2005年扩展到13个国家,总发行量约400万份。随后有了《20分钟》等广受欢迎的欧洲地铁报纸。

美国免费报纸从1972年开始,已有30多家报纸。《华盛顿邮报》、《芝加哥先驱报》、《芝加哥太阳时报》、《达拉斯晨报》等知名报纸也加入了免费发行行列。甘尼特公司2002年起兴办了免费周报《声音》,在密歇根首府的兰辛市发行,5个月后开始赢利,随后又创办了8份免费报纸。免费报纸《波士顿都市报》在波士顿地区发行,2004年总收入1000万美元。

2002年香港出现了地铁报《都市日报》,乘客的阅读率达到50%以上。2005年1月,《北京广播电视报》在北京免费发行,同年12月,广州日报社创办《地铁报》问世。

十、电子纸报纸消费

电子纸报纸,就是出现在电子纸上的报纸。电子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般纸张,是像纸一样可以任意弯曲折叠的"可擦写显示器"。

只要你随身携带一款电子纸,就随时随地浏览你订制的报纸,并折叠放入手提袋里。如果发生重大新闻,报社会立刻有即时新闻予以更新。同时,电子纸上还可以反复写入信息,并通过网络下载内容。

2000年3月,日本千叶大学已经开发出了0.1毫米的电子纸,真正达到了纸的厚度。荷兰飞利浦公司研究出可显示动态画面的电子纸。

未来的电子纸还会有观看电影电视的功能、有各种门票、月票、平面广告的功能。有人还设想用于服装、墙壁和建筑,那就可能有了服装媒介、墙壁媒介和建筑媒介。

注释:

(1)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第10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第11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引自支庭荣、邱一江主编《外国新闻传播史》,第50-54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参见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第15页,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5)铃鹿叶子《2006年海外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引自崔保国主编《2006: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第45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贾米森和坎贝尔《影响力的互动》,第31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7)引自方晓红《中国新闻史》,第48-58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引自支庭荣、邱一江主编《外国新闻传播史》,第212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第256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喻国明《传媒影响力》,第150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11)引自陆小华《再造传媒》,第437页,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12)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第76页,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13)引自崔保国主编《2006: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第14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4)引自支庭荣、邱一江主编《外国新闻传播史》,第214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格雷柯《媒体与娱乐产业》,第66-69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格雷柯《媒体与娱乐产业》,第9-10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格雷柯《媒体与娱乐产业》,第9-10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喻国明《传媒影响力》,第110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19)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第366页,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0)曹鹏《中国媒介前沿》,第113页,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21)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第199页、207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2)参见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第207-210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同类推荐
  •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

    本书按照植物组织培养育苗的生产过程将教学内容分为六个项目: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实验室)建立、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操作、离体培养体系建立、脱毒苗培育、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以及植物组织培养育苗生产管理。通过这些项目将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中做、做中学的乐趣。
  • 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上)

    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上)

    《高1历史备课素材(上)(新课改)》为您掀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画卷: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到甲午中日战争,从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到八国联军侵华:从同盟会成立:辛亥革命到中华民国成立:从袁世凯独裁到五四爱国运动: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国共合作的实现,既有历史事件的细节描述,又有关键历史人物轶闻趣事的挖掘,还有表象之下历史真相的探讨,从而让您的历史课堂更加丰满,更加充实。
  • 像他们那样——激情·团结·人品

    像他们那样——激情·团结·人品

    《榜样的力量·像他们那样:激情·团结·人品》主要内容包括激情篇、团结篇、人品篇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与激情、团结、人品有关的名人故事。比如用微笑和热情置换成就和幸福的王凤莲、在困难中依然坚持不懈的霍金、通过不断学习,最终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邓稼先,还有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国女排五连冠团体……语言通俗易懂、情节跌宕起伏,内容丰富多彩。鼓励、引导青少年以他们为榜样,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 复活(名师1+1导读方案)

    复活(名师1+1导读方案)

    《复活》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斯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婚。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瓷器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瓷器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版年画》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原始瓷器产生与发展;唐五代瓷器;粤菜;唐五代瓷器;元代的瓷器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大明小贼

    大明小贼

    街头小偷李慕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明朝成化年间,无法绕开一个普遍的问题。圣人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为修身?李慕:强撸灰飞烟灭!何为齐家?李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兴大明人丁,颇有压力!何为治国?李慕:窃玉窃香,如窃大国,此小事尔!何为平天下?李慕:那么多问题,很饿了,先去吃点茶叶蛋,泡面先,如此重大的议题,日后再说!且看李慕,错了,且看这小贼如何纵横大明!
  • 梦幻之神剑情天

    梦幻之神剑情天

    2013年4月1日,愚人节,陈林穿越了,带着梦幻西游单机版神剑情天系统穿越了,看他怎么靠开宝箱开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吧,全身无级别神器不在是梦想!
  • 刺客崛起

    刺客崛起

    父母双亡的王霄,在人生中最低落的时刻被人带到了异界,谁知无意中发现的战斗意识却是让他遭遇灭村之祸,一路逃亡的他,怀着对命运的愤慨,加入杀手组织,走上了自己的刺客之路,当他发现自己的命运其实操控在他人手中时,能否刺天刺地,傲视群雄,在风起云涌的异界挽救大陆,最终称霸天下,坐拥美人?
  • 鬼胎女

    鬼胎女

    深厚的泥土之下,一双稚嫩的小手向上伸着,对生命的渴望,让她不顾一切往上爬着,却不知道等待她的将是各种残酷的手段,所有的人都用恐惧的眼神看着她,恨不得她能快点死掉。哭泣……她能做的也只有大声哭泣……慈爱的母亲感受到她无助、痛苦的哭喊,也从沉沉的‘睡眠’之中苏醒过来……
  • 今天你好,殿下请别跑

    今天你好,殿下请别跑

    从小青梅竹马长大的他和她,却因一次矛盾,他和她的父母结下了深仇大恨,可是,他已经爱上了她,无法自拔…...
  • 失落的黄昏

    失落的黄昏

    1998年,未知的天灾文明侵入地球,人类被迫抛弃自己的家园逃亡世界各地,2000年天灾文明已经快毁灭人类这个物种的时候.........
  • 仙尊的私宠小萌妃

    仙尊的私宠小萌妃

    一剑断肠、一招魂殇,一朝睁眼变娇娘!一场误会、一战妖皇,一次离殇,他将旧事尽忘!(大宠小虐,萌萌哒治愈系,1V1)
  • 健康吃,放心买

    健康吃,放心买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标,也是人类始终难以掌控的目标。无论一个人拥有多少财富,也无论他拥有多大的权势,在应对“致命疾病”时,都会显得力不从心。
  • 中华上下五千年(4)

    中华上下五千年(4)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间流传有许多的神话,历史故事等。故有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象棋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象棋

    《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象棋》为其中一册,内容包括认识中国象棋、中国象棋的起源与发展演变、中国象棋常识、著名棋人、中国象棋的文化内涵等。《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象棋》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极有吸引力。同时文字流畅,饶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