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2000000010

第10章 媒介消费者需求与动机(1)

人几乎整个一生都总是在希望着什么,因而也引发了一切。

——(美)马斯洛

研究媒介消费,离不开媒介消费者消费心理的研究。现代媒介消费,从最初的短缺型消费到今天的满足型消费——这100多年间,呈现出极其多样化、复杂化、个性化的消费心理特征。

应该说,我们对媒介消费者的心理研究,至今还停留在零碎化和个案化阶段,缺乏一个系统化的理论阐述。

有一个事实必须指出:在前工业化时代,大部分现代媒介还没有发育出生,人们的媒介消费心理是一种弱承受心理。由于信息的不均匀供应与不对称接收,人们对媒介有一种既尊敬、又害怕的心理,反映在行动中则是,拒绝与渴望、闭塞与盲听、迟钝与惊恐等等状况均有。消费者意识不到自己是消费者,而只认为自己是被教育者、被灌输者,很少主动去追求、去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与动机。

强烈的媒介消费心理反差,会让消费者很难承受一种反向的媒介内容的撞击。比如人们往往会因为谣言、流言(大多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如果没有其它任何媒介的信息可资比较,民间口传媒介-谣言、流言会得到很大范围的传播,民谣也会得到扩张性传播。"流言是人们无法通过合法渠道获取信息的一种有效方式……流言是对真实的渴望又是对事实的扭曲,这是传播方式决定的,也是传播者和接受者共通的心理使然。"(1)

进入工业化时代、市场经济下的媒介消费者,逐渐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成熟的媒介消费心理表现。这主要表现在:媒介消费的需求与动机有了充分表达的渠道、消费态度与消费行为及其相关活动可以在媒介市场机制下有机地联动。

与商品消费心理的长久研究相比,媒介消费心理研究才刚刚开始。要准确勾勒媒介消费心理图式是有难度的,但通过努力,可以追寻到其中的部分轨迹。

第一节媒介消费需求的产生与需求层次

媒介消费需求,是媒介消费者因媒介消费欠缺或不足而引起的消费需要,是人们基于满足自身精神生活消费需要而产生的社会心理要求,是一种心理的、主观的体验。

这种需求既是社会人的需求,也是个体人的需求。可以说,自从人类这一高智性动物诞生之日起,生产、生活中的人们就有了媒介消费的需求。

最初人与人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是依靠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如手势)来表现的。这是人创造的最原始的媒介消费。后来,人们之间有了更多的喊叫和唧哩呜啦,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语言就出现了。至今,我们也难以弄清,语言是何时出现、怎样出现的。有一种说法认为语言最迟产生于公元前4万年前。解释语言产生有4种理论:

一是汪汪理论,即人类模仿了动物的声音,比如一只母牛可能被称之为一只"哞哞";

二是呸呸理论,即词语来自我们经历不同情绪时所发出的声音,比如愤怒时的尖叫;

三是哼哼理论,语言从人类在使用体力时发出的"啊"或"哟"这样的声音中产生出来;

四是游戏理论,即语言是因为人类认为他们过日子时发出的声音很有趣,时间长了,这些或多或少随意的声音的一部分,被与某些物体或行动联系在一起。

语言媒介的出现,可以说是真正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之一,是人类交流的历史性变迁。

在人们开始大量消费语言媒介之际,个体的"人"更加意识到与"类"、与他者交流的必须。"人"是通过"类"而生存的,也通过"类"而发展,"人"与"类"之间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有时迫切需要记录下来,有时还需要传递给不在场的人,这里就产生了文字。

文字媒介的诞生,第一次实现了媒介的可视性与可记录性,是革命性的。从此人类可以进行远距离的勾通、交流,思想的信息也可以隔代传递与传承。当时,对文字媒介的消费需求也只是在巫师、卜师、神职人员和上层人士之间。

一部媒介消费史可以看出,需求引发了媒介的生产与新媒介的出现,媒介的生产与新媒介的出现也刺激了更广泛的媒介需求。因此就有了以后更多的日新月异的媒介和媒介消费。

随着人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日益开拓,媒介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进入信息社会,对媒介的需求已到了须臾不能离开的地步。这使人们的媒介消费需求呈现出贪婪性。

人们对媒介的需求是无限的,媒介作为感官的延伸,人们总是希望依赖媒介看到更遥远时空的人和物,与距离自己五官看不见的人和物对话,总是有无限的媒介消费需求。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话说,"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1)准确地说,当下人们的媒介心理需求呈现出无比的广阔性。

这一方面,是人们对媒介需求的多样化,单一媒介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媒介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们一天内会对多种媒介有消费需求。甚至有人是广播、报纸、电视、网络、MP3俱用,一个都不能少。如果记录下每个人的媒介消费状态,我们可以看出,对媒介的消费需求往往是一种差异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是人们对媒介需求的精细化,深度的、专门内容的媒介成为分众化后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尽管今天有了太多的媒介,但媒介的变革并没有止步。厚报、多频道以及越来越精细的媒介定位,就是以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为目标的。甚至生产者在制作"一个人的报纸"、"一个人的广播"、"一个人的电视",这种定制化模式的出现,实际上在网络已经是通行的原则,而且是由消费者自己参与制作的或单独生产的。

在这里,当代的消费者的媒介需求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而产生。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人们对新的电子媒介的需求是有别于传统媒介的。这种需求多是由技术所引发的,并不是内生的。他指出,"汽车问世之前,谁也不需求汽车。电视节目出现之前,谁也不会对电视感兴趣。技术产生一种迫使人需求它的威力,但是这一威力并不能摆脱技术而独立存在,技术是人体感官的延伸。"(2)

同时,研究者发现,媒介消费需求经常是有变化的,是有弹性的需求。如果弹性系数越大,媒介消费需求的可变性就越大。有3种情况:

一是媒介消费在第一次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之后,消费者会有二次需求或N次需求,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段消费需求满足之后,由于满足的刺激,会产生更强烈、更持久的需求。

二是在满足到一定度以后,消费者会有需求弱化现象,从而减少需求量。

三是不再需求,从而形成需求中断。

那么,媒介消费需求有哪些层次呢?

在这里,需求和需要有一定概念上的区别。需要主要是在心理学层面上讲的,反映了家庭或个人作为消费者所产生的欲求。需求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学层面讲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需要,还是一种由意愿和支付能力支持的愿望。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一律采用需求一词。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把人的需求分为互相重叠的三大类别,即意动需求、认知需求和审美需求。意动需求中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则是人们寻求理解、组织、联系和寻求意义、创立一个价值体系以及对美的认同。显然这三大类需求中,除了生理需求外,其它需求都与人们对媒介的需求有相当广泛的吻合。

美国消费心理学家麦克高尔将需求扩展为12类,即和谐的需求、归因(寻求事物发生的原因)的需求、归类的需求、自我形象线索的需求、独立的需求、好奇的需求、自我表达的需求、自我防卫的需求、自我标榜的需求、自我强化的需求、归属的需求、模仿的需求。这12类需求,可以说都在媒介消费需求中得到了尽情地展现。

有学者进一步总结出了新世纪人们消费的新需求,即感性消费的需求、休闲消费的需求、绿色消费的需求、个性化消费的需求。(3)这无疑暗合于今天人们媒介消费的部分新需求。

法国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需求的特殊性在于,它并不在那种传统经济学描述的"我买它是因为我需求它"的需求满足理论指导之下,消费实际上只是符号意义上的消费。需求从来都不是对某一物品的需求,而是对差异的需求,即对社会意义的欲望的部分满足。在媒介消费中,他认为并没有更多的现实需求,而只是人的好奇心使然,因为平庸和重复的日常生活,让人们渴望远距离幻象所带来的激情和眩晕。"大众传媒并没有让我们去参照外界,它只是把符号的符号让我们消费,不过它得到了真象担保的证明。这里,人们可以给消费生产力下个定义。消费者与现实世界、政治、历史、文化的关系并不是利益、投资、责任的关系——也非根本无所谓的关系:是好奇心的关系。"(4)

在这里,我还是倾向于需求的有用性与意指性的结合,即媒介消费者需求与消费目标基本是一致的。

概括起来,消费需求大致分类如下:

求知需求

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人们要"知道",想知道身边和身外发生的事情,不愿做盲人和聋子。而媒介使他们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是人们感官的派出、替代和延伸。二是人们要认知,对已知的事情进行深入分析、做价值判断和功利判断,从而确立自己的观念与行动。

求同需求

人作为人类的一分子,个体的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他在潜意识中总是渴求依靠、渴求庇护。因此倾向于从众、趋同,因此需要媒介传达的信息,以了解大众意见和看法,并透过意见领袖的主张来加强或矫正自己的观点。

因为趋同,人们急于确定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而这一位置在许多时候是靠媒介消费的"代码"去实现,也就是靠符号消费形式去体现。"各种杂志、百科全书、袖珍手册等旨在‘提高文化修养’的庞杂材料所满足的,是一种与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相关的需求。这一切文化实体之所以被‘消费’,是因为其内容并不是为满足自主实践的需要,而是满足一种社会流动性的修辞、满足针对另一种文化外目标、或者干脆就只针对社会地位编码要素这种目标的需求"(让·波德里亚)(5)

随着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自由度的扩展,在生活方式、意见表达等方面,人们有求异的需求也有了求异的社会环境,这种需求的表达因为新媒介的产生有了更好的平台。人们在使用手机媒介、网络媒介时,就可以充分张扬、表达自己的个性,通过追求一种"异类"风格、真实表现"小我"的方式,来显现自己的特色。这是在求同的大环境下的求异,这种寻求"小数"而不是"大数"的原则,并没有对大同造成损害、反而丰富了大同的内容。

求乐需求

人类骨子里有一种享乐主义的因子。媒介的娱乐功能与方式提供了这种精神愉悦与寻求消遣休憩乐趣的广阔世界。特别是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当下,媒介之间的杂交和交融,提供了扑天盖地的视听享受。新生的网络游戏、动漫等娱乐已经在开辟娱乐消费的新天地。

求美需求

这里的求美,主要指人们在美学意义上的媒介需求以及情感的需求。在许多时候,媒介成为消费者情感投入或转移的对象。电影、电视剧等等,都是人们情感宣泄的窗口;手机、网络更是人们释放情感的渠道。人们也往往通过媒介,确立自己的审美标准、追踪时尚、寻求美学认同。以衣着而论,无论朴素、彩色、时尚或奢华的风格,都可以在媒介里找到自己的"意见领袖"。

应当提出的是,这种求知、求同、求乐、求美的需求,已经转化成类似生活环境的需求。媒介不止是一种精神需求,而且像空气一样,同我们的生活空间融合在一起,再造了一种生活环境。"各种政治、经济的、思想文化的信息,纷纷随同大众传媒的巨大辐射力以其快捷、直接、形象、具体的方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大众传媒已经十分具体地参与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我们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6)

第二节消费需求对消费者心理影响与需求特征

一、消费需求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

媒介消费需求像导火索一样,能够引发媒介消费心理的众多活动与变化,并最终"燃烧"为动机、产生行动。有以下四种影响。

一是媒介消费需求培养了消费者情感。媒介消费者的情感是在需求中渐渐培养起来的,需求的强与弱造就了情感的热与冷。比如观众对NBA篮球资讯的需求,在不断强化着对篮球运动的消费情感,情感进而又推动了更高一层的需求。这种情感一经确定,往往很难改变。目前在全世界的各种球迷协会和组织成千上万,形成了一个个充满民间活力与激情的"火的森林"。

二是媒介消费需求影响消费者观点。消费需求可以坚定或改变消费者的观点,持久的需求会使消费者对一种媒介保持肯定的观点,需求的多次刺激也会改变消费者的观点。比如原有对网络怀有排斥观点的人,会因上网需求并在需求推动下上网,从而让自己的观点有了180度的大转弯。

三是媒介消费需求促进消费能力。媒介消费需求由于媒介的自身特征,要求有相应的能力才能消费媒介,比如读报就要有识字能力。于是需求促使消费者提高学习能力、鉴赏能力、感觉能力和思考能力。上网的需求促使一个网络消费者很快熟悉了输入、搜索、复制、粘贴、下载、聊天等等功能。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又刺激了需求、加剧了消费者对网络的需求依赖。

四是媒介消费需求决定消费动机和行为。消费需求的强弱往往确定消费动机的大小。强烈的需求会导致人们立即消费的动机,并引发行动,有一个较大的消费量。而无需求则不会有任何动机与行动。比如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伊拉克战争,才有了想看报纸、看电视的动机,然后才去看报纸和电视。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奥林匹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奥林匹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父爱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父爱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个性化诉求:传统办学模式的突围之路

    个性化诉求:传统办学模式的突围之路

    本专著即是在获得浙江省新世纪基础教育科研重大成果一等奖的《基于学校文化特质的个性化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成果基础上重新整合布局之后形成的书稿。
  • 人员培训与开发

    人员培训与开发

    本书共分为11章,主要内容包括:人员培训与开发概述、战略性人员培训与开发、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的组织与实施、培训效果评估与培训效果转化等。
  •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读著名诗人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读著名诗人的故事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王者风云

    王者风云

    林峰是个广告公司职员,但这只是个掩护。因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不是牺牲就是消失,林峰退出军队系统,却仍是孤狼特种大队外编教官,神秘特工之一。他与公司BOSS的女儿徐欣相看生厌,却在针锋相对中擦出火花,且为救徐欣暴露身份,招来杀祸。林峰当然不会束手就擒,开始反击,从此,风云再起……
  • 盛世女皇商

    盛世女皇商

    成亲七年,丈夫绝情递上休书,只因她没生下儿子!婆婆当着她的面,活活摔死刚出生的女儿,只因,“我们柳家,不养赔钱货!”痛失爱女,含恨而亡。重生回到八年前,那时,她刚及笄。命运让那些人再次相遇,这一世,她要亲手求得不同的结果。逆天改命,一切都还来得及!前世,她助他飞鸿腾达,这一世,她要让他看着她,得到他向往的一切!前世的婆媳,今世的仇人,欠她的,她会加倍讨回!“知道柳家为何终不得子吗?因为前世,有人祝你,断子绝孙!”断情绝爱,她只求让仇人付出惨痛代价,可这个死皮赖脸缠着她的俊美王爷是有病么?想娶她?好好表现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心迷宫

    心迷宫

    小说以青年韩瑞轩心灵的成长和解脱为线索,通过引人入胜的奇妙故事来分析人世间的微妙道理——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合租校花喜当娘

    合租校花喜当娘

    突然来合租的女孩,突然怀上的孩子,突然她喜当娘,突然我喜当爹~~
  • 麒王妃

    麒王妃

    一个是现代的中西医学女博士,一个是紫国的三公主,不学无术,花痴粗俗,当她变成她,一切都悄然改变。当腿脚瘫痪、丑陋不堪的王爷对上她这个冷漠淡情穿越女,又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顺鼓篇

    顺鼓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嫡女锋芒

    嫡女锋芒

    麻袋当头套,黄土掩埋身,这就是她堂堂千金嫡女的结局。复生后,她不再软弱,她要自强。欺凌她们的姨娘让她失去那耀眼的光环;毒害她们的庶兄把他赶出金窝银窝;她控制父亲压制祖母,为她们母女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凉如水

    天凉如水

    一段无厘头的学生生活也许每个人都有过有过已弱小的力量去抗争的无畏
  • 美好如初恋

    美好如初恋

    "我们纠缠了这么多年,是不是可以给我个美好的结局?"他跪地举着钻戒,“好”她泪如潮涌,终于,终于等到了这句话。你有倾城之貌,奈何我情深不及....
  • 全息之坑货女王

    全息之坑货女王

    无法下线的游戏失去记忆的死亡惩罚变成NPC的玩家执着追寻背叛神明的同伴冷眼旁观深藏不露的同伴所谓的真相,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