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8900000062

第62章 陈寅恪(9)

1926年1月,陈寅恪结束了长达十数年的国外留学生涯,自德国柏林启程,至法国马赛港乘游轮通过苏黎世运河,经印度洋回到上海。此次归国不但携带大量书籍,还带着表弟俞大维的一个三岁的小男孩。这孩子身体强健,精力旺盛,爬上跳下,一刻不停。船过苏黎世运河到红海,不分四季的炎热气候,令幼童长满痱子,头发根处特多,陈寅恪不得不将他剃成光头,方便清洗;小娃不肯按顿吃饭,随时闹着要吃东西,于是趁船过热带地区,陈寅恪“整株”买下香蕉,利于保鲜,放在船内,随时摘下一只给他充饥。男孩顽皮淘气,不时出现危险动作,如想把手指伸入转动的电扇等。陈寅恪带着这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回到家里时,真已筋疲力尽。这时陈母已经去世,这个小孩由仍待字闺中的妹妹陈新午照顾,日后也成就了陈新午与俞大维的姻缘。这个活泼的小男娃一到陈家,立刻赢得陈三立的喜爱,见他长相如洋人,又剃个光头,便戏呼他为“洋和尚”。后来,这孩子的名字即以此谐音称“扬和”,又按俞家排行“文明大启”称“启德”。

陈垣将陈述的文章拿给陈寅恪看,陈寅恪表示想见见作者。一日,罗常培通知陈述某日某时去姚家胡同见陈寅恪。姚家胡同是南北向的,陈宅座东朝西。陈述敲开陈宅大门,把名片递给门房。门房双手将名片举在眉上进去禀报,这一幕给陈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世人多将陈寅恪的“恪”字,读作“qu-(音’确‘)”,据说是因为陈寅恪先祖原居福建上杭,属客家人,客家人读“恪”作“qu-”。但据金文明在《守护语林》中所作考证,上杭的客家话里,根本没有q这个声母,凡普通话q声字在客家话里多读作“k”。“qu-”应为粤语中“恪”的发音。据陈寅恪助教王钟翰回忆,陈寅恪所用的英文署名是Tschen Yinko(ko一作koh)。陈本人也认为,用普通话时,“恪”当读作“k-(课)”。

陈寅恪在瑞士、美国、德国留学和发表论文的署名,以及1956年在中山大学《本校专家调查表》上填写的名字拼音均为ChenYinke或ChenYinKoh。陈寅恪及其兄弟们在正式场合都使用k-音。陈寅恪在成都燕大时曾亲口对石泉说:“我的名字念’客‘。”

毕树棠曾问过陈寅恪其名字的发音,陈告诉他“恪”应读k-音,他又问:“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qu-,你不予以纠正呢?”陈笑着反问:“有这个必要吗?”

金岳霖曾回忆:陈寅恪先生,我在纽约见过,没有谈什么。后来到柏林,见过好几次。看样子,他也是怕冷的。我问他是如何御寒的。他说他有件貂皮背心,冬天里从来不脱。他告诉我说,前一天有一件很特别的事,一个荷兰人找他,来了之后又不说话,坐了好一会儿才说:“孔夫子是一个伟大的人物”。陈先生连忙说“Ja,ja,ja(德语:是的、是的、是的。)”。这位先生站起来敬个礼,然后就离开了。

浦薛凤在《蒙自百日》中记载:“寅恪渊博之至,记忆力极强,予佩服不已,惜其体质太弱,大有弱不禁风之感。……蒙自城蕞尔弹丸……吾侪进东门,出西门,到市集,仅需一刻钟。……西门大街最热闹。门外为市集之地,每逢三六,拥挤异常。屡往观光,一无可购,不外土布、烟叶、席子及食物而己。土地粗窑难辨别。尝与寅恪选购茶杯之类,行人停足相看。初不会意,其后在佩弦处听说,本拟购此粗碗粗杯,而房东以为太不雅观,恐人见笑,乃另购外来磁器。是则寅恪与吾选购茶杯大碗(仅二三分一只),本地人士不以为愚,必视为怪。”

治学之余,陈寅恪很喜欢“看”张恨水小说。抗战时期,陈因视网膜脱落住进医院,因唐筼犯心脏病卧床,燕京大学学生主动承担照料老师的责任。女生李涵常值日班,陈寅恪便让她念报或读张恨水的小说,借以消遣。每听到小说中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时,就为之蹙然不乐。

1946年秋,暌违九载的陈家兄妹六人齐集南京萨家湾俞大维家中。乱后重逢,悲喜交集,陈寅恪每于饭后,便建议道:“我们一道去’煮粥‘吧!”于是,择一静谧之室,六人围坐,共话家常。

联语

1926年,陈寅恪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同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担任导师,喜爱作对联的陈寅恪曾送学生们一联,联云:“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南海圣人”指梁启超的老师康有为,而王国维则做过宣统皇帝溥仪的师傅,所以他说学生们是康有为的再传弟子,是大清皇帝的同学。

罗家伦担任清华校长时,一次去看望陈寅恪,送陈一本自己的著作《科学与玄学》,陈随手翻看几页后说:“志希,我送你一联如何?”罗说:“甚好,我即刻去买上好的宣纸来。”陈说:“不用了,你听着:’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此联嵌有“家伦”二字,罗大笑。陈寅恪又说:“我再送你一匾额:’儒将风流。‘”又解释说:“你在北伐军中官拜少将,不是儒将吗?你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

1932年夏,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刘文典请陈寅恪拟定国文招生试题,陈出作文题“梦游清华园记”,并让学生们对对子:一年级的上联为“孙行者”,“少小离家老大回”,二三年级出上联“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一时引得舆论大哗。陈寅恪见议论纷纷,遂于《学衡》杂志上发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提出之所以让学生对对子的四条理由:一、对子可以测试应试者能否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二、对子可以测试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三、对子可以测试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对子可以测试思想条理。陈认为对对子其实是最简单的测验应试者基本功的一个好办法,并称:“凡能对上等对子者,其人之思路必贯通而有条理,故可借以选拔高才之士。”

陈寅恪出上联“孙行者”,当时在清华学习的周祖谟以“胡適之”对,一时传为笑谈。后陈寅恪回忆此事时说:他所出的“对对子”题中“孙行者”的下联实想让应试者以“祖冲之”对应,但“胡適之”也为佳对,“盖猢狲乃猿猴,而’行者‘与’适之‘意义音韵皆可相对”。

据说,陈寅恪还在研究生的中文考试卷中出过一上联:“墨西哥”,当时有人对以“淮南子”,陈认为后两字对得极为工整。

陈寅恪在西南联大时,为躲避日机轰炸,人们在离郊区不远的地方,在院子里挖好防空洞,上盖木板。每遇到日机轰炸,空袭警报便响起,人们便避入防空洞。陈寅恪因而作了一副对联曰:“见机而作,入土为安。”

伉俪

陈寅恪38岁时(虚岁三十九)与唐筼结婚。他对大嫂说,他在38岁以前只忙于做学问,38岁以后才想到要结婚。

1926年,陈寅恪到清华任教。陈“愿意有个家,但不愿成家”,故不愿住在清华工字厅的单身宿舍,而与赵元任夫妇一起住在南院,在赵家搭伙吃饭。杨步伟常对陈说:“寅恪,这样下去总不是事。”陈寅恪答:“虽然不是永久计,现在也很快活嘿,有家就多出一些麻烦来。”赵元任幽默地说:“你不能让我太太老管两个家啊!”于是赵元任夫妇就与清华学校的体育教师郝更生一起做媒,将郝更生的女友高仰乔的义姐唐筼介绍给陈。

陈寅恪此时答应赵元任夫妇为其做媒之事,也与其父陈三立逼迫有关,他晚年回忆道:“寅恪少时,自揣能力薄弱,复身体孱多病,深恐累及他人,故游学东西,年至壮岁,尚未婚娶。先君先母虽累加催促,然未敢承命也。后来由德还国,应清华大学之聘。其时先母已逝世。先君厉声曰:’尔若不娶,吾即代尔聘定。‘寅恪乃请稍缓,先君许之。”

唐筼,字晓莹,广西灌阳人,为台湾最后一任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唐筼自小读书,毕业于金陵女校体育专业,后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体育教师。许广平曾是她的学生。

吴宓曾叙述陈、唐二人的恋爱过程:“乃至清华,同事中偶语及:见一女教师壁悬一诗幅,末署’南注生‘。寅恪惊曰:’此人必灌阳唐公景崧之孙女也。‘盖寅恪曾读唐公《请缨日记》,又亲友当马关中日和约割台湾与日本时,多在台佐唐公独立,故其家世,知之尤稔。因冒昧造访。未几,遂定偕老之约。”

据陈氏后人记载,此幅令陈、唐喜结连理的条幅,二人非常珍视,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请胡適为之题诗;1938年在香港,又请许地山为之题诗。因胡、许二人的父亲都是当年与唐景崧一起抗击日本的同僚。

结识后,陈寅恪第一次邀唐筼同游中山公园。唐筼到达约定地点,远远见陈走来,发现他走路的姿势微跛。唐是体育教员,出于职业敏感,心里产生了一个小疙瘩。在散步中与陈寅恪聊天,才知道他足部有多处鸡眼、胼胝,是因为早年留学时,穿着不合脚的硬皮鞋引起的。

陈寅恪与唐筼交往时,吴宓曾为陈介绍钟令瑜女士。安排二人见面后,吴宓曾私下探寻陈寅恪对钟的看法,陈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委婉地表示自己喜欢的女性是“身瘦而面长之Intellectual type(知识分子类型)”,钟为“中等”,故拒绝。唐筼正是此类型。

陈寅恪、唐筼相识后,杨步伟鼓励陈多去高家与唐谈谈。一日,陈寅恪和唐筼见面回到清华园后,对杨步伟说:“我今天和唐女士谈了大半天,现在真是筋疲力尽了。”杨步伟听罢开玩笑道:“还未到真筋疲力尽的时候,就筋疲力尽了。”

1928年,陈寅恪、唐筼结婚,先借赵元任的住宅设订婚喜宴招待亲友,后又至上海举办婚礼。此时,陈寅恪已经38岁,唐筼也已30岁。

在上海举办婚礼时,上海治安欠佳,陈寅恪决定把彩车上的装饰全部撤掉,以免引起劫匪注意。此举瞒着父亲陈三立,怕他觉得不吉利。婚礼举行期间,唐筼听闻,另一位新娘的彩车被劫匪盯上,饰物被抢劫一空。大家都称赞陈寅恪有先见之明。

婚后不久唐筼即怀孕,她本有心脏病,在生长女流求时一度病危,几乎丧命,此后一生终为心脏病折磨。生下长女后,健康状况大不如前,又为了支持丈夫的治学研究,故辞去教职,全身心在家主持家务、相夫教子。

结婚前,唐筼便注意到陈寅恪身体不够强健,故而婚后要求他坚持每日散步、午睡。陈有慢性胃病,消化不良,却又严重偏食,偏重湖南口味,喜欢以味精或勾芡调味,爱吃西餐,认为面包易消化,偏爱苹果派,不注重营养均衡,并说:“喜欢吃的食物,令胃液分泌增多,就能消化。”为此,唐筼努力学习烹饪,为丈夫作羹汤,还抄录了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以便陈寅恪的饮食能够做到营养均衡。

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历了国难与丧父之痛、并且右眼已患眼疾的陈寅恪决定南下与清华会合。唐筼支持丈夫的决定,二人带着三个幼小的女儿仓皇南逃,当时三女儿美延还在襁褓之中。他们一路经天津、长沙、梧州,最后辗转到达香港。在济南火车站上车时,由于人多拥挤,上不了车,幸好刘清扬的家人已经上车,才将他们从车窗拉了上去。到达香港后不久,陈寅恪独自赴云南西南联大教书,将唐筼和孩子们留在香港。由于常年颠沛流离,担惊受怕,唐筼在香港心脏病复发,幸得许地山夫妇施以援手,才得以获救。因经济窘迫,他们一家居无定所,四年内迁家六次。对于这一切,唐筼都毫无怨言,只是默默承受,拖着病体照顾孩子,为陈寅恪分忧。

1951年,陈寅恪的助手程曦不辞而别,陈因眼盲无法上课,唐筼便开始担任丈夫的助手。但她并非专业的文史工作者,为了能够更好地协助丈夫的教学工作,唐筼尽量抽空去听陈讲课,并认真记笔记。一年后黄萱到来,唐筼才卸下这个担子,但她依然要为陈寅恪代笔书信,整理陈的文稿资料,为《陈寅恪文集》的出版做准备,并且还手录陈寅恪的诗稿(这些诗稿中大量袒露陈的心迹,不宜外人抄录)。

陈寅恪生性悲观郁悒,唐筼却坚韧豁达。陈一生多舛,如果没有唐生活上的细心照料、精神上的默默支持,他恐怕很难在目盲、足残之后坚持治学教学。1955年9月3日是二人结婚二十八年纪念日,陈赠唐诗云:“同梦忽忽廿八秋,也同欢乐也同愁。侏儒方朔俱休就,一笑妆成伴白头。”唐筼以陈之原韵答云:“甘苦年年庆此秋,已无惆怅更无愁。三雏有命休縈念,欢乐余生共白头。”

陈寅恪生命的最后二十一年一直处在政治的风口浪尖,因他目盲,无法书写,那些署名陈寅恪的声明、抗议书、检讨交代材料都出自唐筼之手。“****”开始后,学校不再配给陈护理工和清洁工,照顾陈和家庭的重任全落在患有心脏病的唐筼一人身上。无奈之下,陈寅恪只能申请保留一位老工友助其坐椅、上厕所并干杂活。但因陈寅恪和唐筼的工资停发,少量的存款也被冻结,所以,他们根本无法支付工友的工资,以致陈寅恪、唐筼故去后,家中的家具被人搬去抵债。

一次,唐筼心脏病突发,此时陈寅恪正值万念俱灰之际,为爱妻预写挽联:涕泣对牛衣,卌(音“西”,意“四十”)载都成断肠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唐筼好像专为陈寅恪而来到这个世间。陈寅恪故去四十五天后,她亦步其后尘而去。

同类推荐
  •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四)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四)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的中出类拔萃者。
  • 李自成(精补本)

    李自成(精补本)

    面临着入塞清兵的威胁,以杨嗣昌为代表的主和派同以卢象升为代表的主战派之间发生尖锐冲突;而崇祯所面对的复杂形势和他的态度、性格也由此得到初步而清晰的呈示出来。同年冬天,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潼关南原陷入洪承畴、孙传庭预设的包围圈。在众寡悬殊的形势下,李自成不屈不挠,处死了前来劝降的叛徒;经过殊死战斗,妻女俱失,身边只剩下十八个人,等全军覆没。但他虽败不馁,潜入商洛山中,依靠百姓,惨淡经营;又亲往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
  • 近代经世小儒

    近代经世小儒

    本书所涉论者,皆小儒也,而非大儒。世之所谓大儒者,皆在学问之深邃,不在名位之高;官位之高低,科名之有无,非所计也。所谓小儒者,仅在于当世之名望不高,学行亦未足为当世所景仰,惟在近代变局之中,尚具时代敏觉,能发抒一得之见,提供世人警悟者。则其志节可敬,救世心肠可感。本书立意为之暴表,以发潜德之幽光,起名贤之沉埋,搜放失之旧闻,补史章之缺漏。
  • 中国宰相传(全二册)

    中国宰相传(全二册)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许多扭转乾坤、叱咤风云的宰相。在皇权社会里,作为最高行政首脑,宰相的地位非常特殊,堪称是整个国家的“二把手”,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角色,在整个皇权社会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董振堂传

    董振堂传

    本书是一部介绍董振堂同志光辉一生的传记文学。董振堂,河北省新河县人,红西路军著名将领。《董振堂传》共分为六章,分别为向往光明、宁都起义、保卫苏区、铁流后卫、浴血河西、光照千秋,全面介绍了董振堂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幸福而革命和奋斗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极品小白脸

    极品小白脸

    昔日闻风丧胆的战神,却在阴谋和权力的战斗之中成了牺牲品,在繁华的大都市中本想着过自由的生活,哪知却是身不由己,一场场的阴谋,权力之争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不得以出手,在金钱,美女,权力错综复杂的人生舞台上大显身手。这里妹子如云,帅哥扎堆,总有一款适合您。
  • 女皇重生:玩转职场

    女皇重生:玩转职场

    当一代女皇穿越到现代,成为一个平凡的小白领,步步为营,斗智,斗勇,玩转职场。他们都是各界精英,只因爱上她,愿意放弃所有,只为她鞍前马后。可她却只能心属一人,能与她携手之人是他?还是他?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王子代嫁记

    王子代嫁记

    什么?王子要嫁到帝都当妃子,众人倒。难道没有女人了么?嘘小点声被王府的人听到你就废了。她田靖一出生就被叫做“王子”的公主,平生不学无术为所欲为,唯独不可以学女人所学的琴棋书画女儿姿态,没想到该嫁去做妃子的美女妹妹没到帝都就驾鹤西去了,大伯父认为此路凶险决定卜卦问天,没想到龟纹裂出紫“田”字,于是伯父大手一挥:田儿我的好侄儿上天都发现了你知书达理兰心蕙质秀外慧中贤良淑德......所以你嫁去帝都。田靖愣一下:开什么玩笑。阴谋家
  • 青春年华的魅力幸福的初中

    青春年华的魅力幸福的初中

    青春期就要来临了,正在上初中一年级的来圣诞不知所措,她将面临的是一次次重大考试和情绪巅峰,就在她难过时,遇到了邻居任医阳,还有转学生高子阳,他们将共同度过青春年华。之后,他们遇到了很多事情,同学的背叛、疏远…
  • 野蛮领爱

    野蛮领爱

    在百姓面前他曾是一个心狠手很恶名昭彰的混混,在兄弟面前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大哥;在女人面前他是一个超级情人。他带着他的兄弟成就了一个让世人瞩目的地下王朝,他带着他的部下成就了一个让世界军人拜服的天下,他带着他的女人成就了一段让天下情侣羡慕的因缘。
  • 活色生香之甜蜜的诺言

    活色生香之甜蜜的诺言

    活色生香又回来啦!焕然一新的魔王岭,又会发生什么事?拭目以待吧!
  • 人族至强

    人族至强

    这是一片被遗忘的土地;这是一群接受天罚的人类;这是一个异种称王、人族衰败的时代。试看小小少年,从破败寥落中走来,在血雨腥风中用脊骨承载一片天地,为人族开辟一个万族来朝的大世!---很抱歉---
  • 西洋文明的本质

    西洋文明的本质

    本书收录了胡适先生的《西洋文明的本质》、《论中西文化》、《西洋哲学史大纲》、《人文运动》、《近代精神的先驱者——培根》等文章。
  • 苜蓿生涯(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苜蓿生涯(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详细地叙述了作者自十七岁开始的民办教师经历。民办教师是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基层教育工作者,他们坚守在工作岗位,生活和工作条件艰苦,但作品中的民办教师生活却不乏快乐,皆因美好青春和理想主义为这些清贫的日子打上了亮色。纯净的人生,纯朴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乡村教育的真实环境和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民办教师是中国特有的教育名词,特殊国情的一种特殊教育群体,又称“耕读老师”。他们在广阔乡村各个简陋的小学里任教,被知识分子、公务员看成“农民”,被邻里乡亲尊为“先生”,教学之余还精心耕种几亩田,农忙之暇又不忘读书,保持着中国读书人亦耕亦读的古老传统,为中国农村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书以一个亲历者的经验,讲述民办教师生活的种种艰辛以及教师们朴素的乐观主义,叙事平和质朴,感情真挚恬淡,谦而不卑,值得一读。张红,女。一个教书的人,曾经的民办教师,而今的乡村教师。
  • 花在雨季殇

    花在雨季殇

    幸福的童年,烦恼的中学,消沉的大学,艰苦的军旅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