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2900000009

第9章 寿戏(2)

三爷那些天可忙坏了,他先打发人向所有该请的亲戚朋友都发了帖子,随后便让梅连春跟着他,沿唐庄北街挨门挨户帮人家收拾空房,搬柴烧炕,已备待客。那些天,堆放在后街壕坑边上像山一样的柴火垛,眼瞅着就下去了一大半。太爷走到那儿感慨地说了一句:“搬了,搬了,搬了了,省心了。”

父亲一直住在太爷的屋里,这让太爷很焦虑。他让爷爷劝劝父亲,可爷爷扭头就走:“我劝不了他。”

农历甲戌年是父亲的本命年,朱氏事先为父亲做了一条红腰带,可父亲这样冷淡她,她也就没拿出来。

对于父亲,爷爷屋里的范氏一直敬而远之。起先她曾想讨好父亲,但父亲一直冷着脸子不理她。她知道叔叔一定会告她的状,但因父亲在,她只能将怨恨记在心里:“看你哥走后,我怎么收拾你。”

父亲回来的第三天,朱氏就回娘家了。弄得一大家子人挺郁闷,直到开戏的头天后晌,朱氏才回来。晚上,一大家子刚准备开饭,那朱氏突然走进太爷的屋里说:“爷,爹,各位叔都在,我想让他对着大伙儿说句明白话,这日子他还想过不?”

一屋子人顿时沉寂下来。父亲站在地上,脸上毫无表情。爷爷刚要发话,只听太爷干咳一声:“春莹屋里的,我知道你心里憋闷,可你也知道,明天我唱戏,一唱三天,你们的事,现在提不是时候。自打过门来,我从来没说你一个不字,你要是还在乎我这张老脸,就先回去吃饭去,中不?”朱氏低头站了片刻,扭头就走了。

正月初五,在冀东乡下俗称“破五”,是接财神的日子。这一天,家家都不能用生米做饭,亲朋之间也不能走动,“年”在这里画了个句号。然而,对于太爷一家人来说,这一天却是紧张、兴奋而漫长的。在二爷的监督下,在离村庄不远的还乡河北岸高坡上,一座大戏台平地而起。唐庄北街几乎被席棚覆盖。从张家棚铺运来的杯盘碗筷堆满了跨院,一大群妯娌媳妇孙男娣女,老院跨院跑前跑后忙个不停。

刚过晌午,随着庄西传来一声响鞭,门海班的五挂大车率先进了村子。全村男女老少立刻围上前去,争着辨认谁是“水仙花”,谁是掌柜的门老板。不到一个时辰,北孙班的人马也到了。一时间人们呼喊着,“碧月珠”、“珍珠花”、“天下红”这些在当地百姓中如雷贯耳的艺名,整条北街像开了锅。

太爷一直坐在炕上。班头儿递上来折子后,太爷点了北孙班的《盗金砖》、《绿珠坠楼》、《保龙山》和《高成借嫂》,点了门海班的《桃花庵》、《呆子报》、《大赶船》和《夜审周子琴》。父亲对两个戏班子的老板说,考虑治安问题,不演夜戏,但酬金不变,两位老板连连道谢,表示一定卖力以报东家。

日头偏西时,一队地方警察风尘仆仆地出现在村口,他们个个荷枪实弹,煞是威风。父亲赶忙上前,与领头的握手寒暄,那人随身还带来了李子韩给太爷写的一幅寿幛。站在旁边的爷爷,一下子有点儿懵,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有这么大的章程,他立刻意识到,应尽快和他这个忤逆不孝的儿子缓和关系。所以当晚有人告诉他,村中央大槐树底下有人支起赌棚后,他赶紧跑过去压着嗓门冲人家说:“时下禁赌,让当兵的抓住,谁脸上都不好看。”他心里最清楚,春莹为了劝他戒赌,曾和他翻过好几回脸。

人定后,四个爷爷和父亲回到太爷的屋里,太爷显得很激动:“八十了,唱一台戏。”他独自喝了一小盅贯头山老酒,摇了摇头:“一是要告诉乡里,我唐开欣这一辈子虽然没取得什么功名,也没落下什么骂名。二是告诉你们,这一大家几十口子,一口锅里吃了这么多年,你们的爹我也算是尽力了。”说到这里,老人的话音有些颤:“庄稼人向来以务农为本分,今后你们还要好自为之呀。”他抹了把脸,转过身去:“都回屋吧,回吧。”

四个爷爷面面相觑推门出屋,只二爷嘟囔了一句:“大正月里,我听咱爹这些话,怎么有点瘆得慌呀。”

开戏的那一天,太爷并没有去听戏。包官营的马荫轩来了,他是父亲特意请来给太爷画像的。马荫轩是父亲昌黎汇文的同班同学,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眼下正值寒假在家,就让父亲叫来了。马荫轩用自行车带来不少“行头”,他把画架支在太爷的正屋里,让老爷子坐在靠板柜的一张老榆木的太师椅上。这些天,太爷有些疲惫,但他仍将一头银色的长发,整整齐齐地梳向耳后,让三奶找出那件钴蓝色的棉袍穿在身上,坐下后不久,他便心平气和了。

父亲一直坐在一旁,望着与自己隔辈的这位老人。他记得小时候太爷曾经说过,嘉庆年间山东大旱,太爷的太爷家满门几近饿绝。只兄弟俩挑着一副扁担,顺着通往关外的黄尘土路,逃荒到了迁安。那时的迁安地广人稀,在还乡河边上,兄弟俩看中了一片荒地,一打听,地都有主,只是无人耕种,便决定卖身种地,留在了这里。当时只庄西头的高坎上有一处残垣断壁和一个倾斜的石臼,听人家说,那是高丽人留下的,唐王征东时把高丽人赶走了,这里也就撂荒了。

二百多年过去了,唐庄现已是迁安城东一座远近知晓的大村落,而太爷也到了耄耋之年。望着眼前这位忽然变得如此陌生的老人,父亲终于明白太爷为什么执意要唱寿戏了。八十岁了,他要让四邻乡里都知道,他唐开欣一家老少几十口子人,今天仍如此和睦富足。他要让他的儿孙都记住,这个大家族永远是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

一阵琴声鼓板,伴着高亢婉转的戏腔从村北的还乡河边传来。父亲鼻子一酸,眼前的太爷变得模糊了。

三天大戏之后的第二天晚上,吃过饭后,太爷把老院上下的男女老少都招呼到他屋里,女人们挤不进来,就都站在堂屋。朱氏一直站在当院不进来,三奶拉她,她也没给三奶面子。

太爷坐在炕里眼睛微闭着,像是一直在等谁。少时,院子里传来野河峪石老胥的声音。石老胥是姑奶的公公,一向与太爷交情笃深,是老院最受敬重的亲戚。跟他一起来的,还有庄上学堂里教书的李先生。两人挤进屋后,石老胥大声抱歉说:“来晚了,让大伙儿久等了。”屋子里立刻鸦雀无声,几乎连大一点的孩子都知道,老爷子要分家了。

石老胥和李先生在炕里坐定后,太爷睁开了眼睛:“今天分家。”他环顾一下自己的儿孙,声音虚弱地说:“该说的,那天晚上都说了,现在我说怎么个分法。”他顺手从被窝垛里抽出一个账本来:“春莹,给大伙儿念吧。”

这是一本太爷用小楷书写的分家清单,它记录了几代人辛苦积攒的全部家产,包括土地、房屋、车马、农具、织机、存粮,甚至包括院子前后的树木,圈里喂养的猪羊,林林总总,分得清清楚楚。

太爷一生长于经营,豪爽仗义,在庄里很有威望。太爷一向善待雇工,平日早午两顿饭,太爷与四个儿子及所有长短雇工先吃,油水也大一些。待下地干活的人吃罢,女人和孩子才能靠前儿。这个规矩几十年不变,因此雇工们都肯卖力气,家庭收入自然好于别人家。及至分家前,太爷共有土地二百五十亩,在唐庄首屈一指。而如何将这二百五十亩地公平分摊,让只靠土地养家糊口的四个爷爷顿时屏住了呼吸。

太爷把所有的土地按平原坡地、好地薄地、旱地水浇地,运筹分成五个等份,一份五十亩。

父亲念到这里,太爷开始说话了:“这些年来,我和你们哥儿四个一样,也是起早贪黑没时没晌,所以和你们一样,这五十亩地该是我的养老地。另外,春莹自上大学后,他爹就再没给他寄过钱。如今,他不得不回昌黎教书,这传到外人的耳朵里,就和抽我嘴巴一样。所以,我要从这五十亩养老地里,抽出春莹念书的学费钱,也算积点功德,对得起祖宗。”

父亲没作声,其他人也沉默不语。

“这么分中不?”太爷声音不大地问。

四个爷爷仍默不作声。太爷瞥了大伙儿一眼:“今天亲家和学堂先生都来了,从明天起,你们兄弟四人就要自起炉灶,各奔前程了,有话现在说不晚,待会儿白纸黑字一按手印,就没人再听你们放屁了。”

二爷终于忍不住了:“爹,你这么大岁数了,留这五十亩养老地,是自个儿找人种,还是跟我们谁伙着种?”

太爷反问他:“你说呢?”

二爷拧了一下眉头:“我知道还问你?”

太爷看着四个儿子都睁大眼睛想知答案,便对石老胥笑了:“我就知道,我这五十亩养老地让他们闹心。”他回过头来对四个儿子说:“我一辈子做事,从未违背常伦,这五十亩养老地,我跟老大伙在一起种,谁还有话吗?”

爷爷刚想说同意,却被三个弟弟的眼神逼住了。屋子里死一般地静,还是石老胥打破了沉默:“没话了?李先生,写!”

第二天,在散伙饭上,四个爷爷都喝多了,他们有的哭有的笑,各自的酸甜苦辣溢于言表。

朱氏一直再没有发话,几天来家族发生的巨变,让她一时拿不准自己该怎么办。她把给父亲做的那条红腰带交给了三奶,让三奶转交给父亲。三奶交给父亲时说:“本命年,邪气重,这可是你媳妇的一片好心。”父亲却说:“我这个人自小犯邪,系什么都白费。”三奶捅了一下父亲的脑门:“你呀,咋这么拗。”

临回昌黎的头一天,在太爷屋里,父亲把爷爷和叔叔同时找来了。

“明天我就要回去了,我这次要把子洵带走。”

太爷和爷爷都惊呆了。叔叔站在那里,嘴唇一直在抖。

爷爷困惑地问父亲:“带子洵走?上哪儿去?”父亲说:“先上汇文念书去。”太爷问:“你上秋不是回燕京吗?”父亲说:“走一步算一步吧,无论如何,子洵不能总在家里洗尿布。”父亲的话让爷爷很没面子,他望着太爷,不知如何是好。太爷却问:“子洵,能像你哥那样,混出个人样儿来吗?”叔叔憋红了脸,大声地说:“能!”

范氏听说叔叔要跟父亲去昌黎,高兴得差点儿从炕上蹦起来。打从过年不到半个月,范氏就沉浸在意想不到的满足之中。分家时自己当家的得了两份土地,虽说这之中还有一半归太爷所有,但老人已是风烛残年,分明来日无多了。如今最让她记恨的父亲,又带走了与她那三多儿子分家产的叔叔。“谁说本命年不好。”她得意地对爷爷说:“今年就是我的本命年。”

春天来到的时候,爷爷常抱着他的老儿子三多,站在老院门楼前晒太阳。每当有人从身边走过,他都会冲人家说:“看见了吧,我们家三多可是个有福之人,他哥在外头当大官,我们在家里等着,就是等老爷。”

从此以后,“等老爷”的外号就传开了。三叔直到死,也没能摆脱这“等老爷”的阴影。

分家的第二年秋天,我太爷就过世了。丧事办得极其简单。父亲借奔丧之机,与朱氏了断了夫妻关系。不过朱氏大闹一场后,却没有回娘家,她始终执意住在爷爷家里。直到十四年后土地改革,朱氏才被当作地主的浮财,分给了北街西头一个无地的光棍儿。

“**********”时,我和母亲、小妹随父亲被红卫兵遣送原籍务农。那年冬天为了盖房,我去邻县卢龙的潘庄赶集,在柴市附近,遇到一个卖松木椽子的老人。那是一个硬朗干瘦,牙齿焦黄不齐,一看就知道是抽了一辈子旱烟的人。他的独轮车上捆了二十多根松木椽子,六棱见线,笔杆条直,十分地道,价钱也实在,我很快便和他成交了。

钱货两清后,他忽然问我:“你不是本地人吧?”

“我是迁安城东唐庄的。”我答。

“唐庄早些年有个叫唐开欣的,你听说过吗?”他问。

“唐开欣是我太爷,我是他的长房重孙子。”我答。

“哎哟!”老人一拍大腿,立刻说起甲戌年初的那台大戏。一时间,锣鼓齐鸣,丝竹骤起,但见宫灯水袖,武生花旦,刀枪剑戟,军警青衣,寿幛席棚,大块炖肉,一并涌来……

告辞时,老人终于平和下来:“唱戏那一年,没等完秋,我二叔就带我参加了樊永春领导的京东游击队。我娘不让我去,说是我本命年。我没听。眼瞅着快熬到正月了,没承想队伍在青山口还是让汉奸队给围住了。我这手就是让炮弹给炸残了,没法儿打枪了,人也都散了,我就回家了。”

说着,他伸出右手,食指果然只剩了半截。

同类推荐
  • 生命通道

    生命通道

    尤凤伟的《生命通道》是二战中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日本军医高田、“汉奸军医”苏原,同为秘密抢救日军枪口下的中国人生命而实施着一项不为人知的“生命通道”计划,两人结局不同,但在救护生命的人道精神方面是相通的。情节曲折,生动传奇,是中国反法西斯题材的上乘之作。
  • 藏在瑞士军刀里的密码

    藏在瑞士军刀里的密码

    《藏在瑞士军刀里的密码》是作者吴斌近年来在《民间文学》《中国故事》《百家故事》《新故事》《今古传奇故事版》等知名故事期刊上发表的故事作品合集,多为三千字左右的短篇故事,也有万字左右的中篇故事。全身分为四辑,分别为都市情感、悬疑探案、江湖恩仇和百味人生,用故事的形式描绘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存状态。《藏在瑞士军刀里的密码》故事题材丰富,情节曲折生动,行文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可读性强,是休闲娱乐的首选读物。
  • 眼川

    眼川

    《眼川》讲述:因为妹妹的病而回到老家的小村庄,像是新的平静生活的开始。为去世的母亲扫墓后,姑姑为了平复兄妹的心情,将他俩带到了那个名叫“眼川”的小溪旁。美丽的景色吸引了他俩,但是异样的视线,却颤抖了哥哥的情绪。原本打算在这样宁静的小村庄里,平静度过父亲不在身边的日子,却发现,一切都不如期望。医院里眼神空洞的少女,眼川旁莫名其妙的请求,让他的疑惑萌芽;即使是最亲的人去世,也不被允许参加的葬礼,将疑惑膨胀;误入的密室,那神秘而恐怖的场所与漠然的袭击者,将他们的疑惑化作恐惧!
  • 血泪春秋

    血泪春秋

    江山不易,不易江山。斗争获得江山——共产党领导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幸福不忘斗争。让那些赤胆忠贞,坚贞不渝,不畏强暴,坚忍不拔——华夏儿女的这种伟大的抱负、胆略、意志,情怀、情操,载入历史史册——漫漫长河,源远流长。
  • 广场

    广场

    娜彧,女作家,南京大学戏剧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江苏省作协会员,江苏省70后签约作家,曾在《收获》《花城》《人民文学》《十月》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部分入年选。
热门推荐
  • 神之起义

    神之起义

    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起义者的儿子和白狐仙以及一个欧洲的王子联合起义推翻天庭和陆地上几个王朝的故事,不过也会有大约三分之一为言情。如果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把这些几乎不相关的人联合起来推翻暴政的话就请看这本书吧!
  • 傲世懒皇之魔魂倾天

    傲世懒皇之魔魂倾天

    一朝背叛葬身火海,一缕幽魂穿越到奇幻世界,却成了皇室公主且又瞎又哑的废材,双生子的诅咒,妹妹的血祭,换她重获新生。强者如她,颠倒异世,既然天不公,她必定捅破这天,称霸这世!伤她者,死!伤她身边者,生不如死!他,紫发紫眸,狂妄傲世,眸瞳冰冷,但遇她却温柔如水。他说,“她若殒命,便将这天下化为炼狱。”此文为男强女强文,一对一绝世宠溺!女主腹黑!强大!男主帅呆!酷毙!
  • 我的妖精男友

    我的妖精男友

    天上掉下的美男是个妖精,而且还做了她的宠物,可以说是艳福无边啊!什么?有人要杀我的妖精美男?不知好歹!看本姑娘如何保我那绝色妖精美男的小命!
  • 自由异界行

    自由异界行

    隐藏在普通人之中,平时只是公司的小小职员杨岳,实际上却从小修习魔法,虽然平时用不到这些奇特的法术,但却是世界上仅存的几百个魔法师中最顶级的存在。平凡的生活本该持续,直到那一天,杨岳不小心把魔法材料弄错了一项.......
  • 星神的暗黑战锤狂想曲

    星神的暗黑战锤狂想曲

    天空之城露天广场上——黑骑士王骑士团的演奏下,呼扇着可爱兽耳的巫喵王演唱着《世界第一吃货殿下》。C.C和黑姬吃着披萨,欢笑着看着不远处面无表情的优、莎缇莱萨、笑语盈盈的幽幽子、黑化的骑士王、笑嘻嘻的白姬和满脸幸福之色的阿斯特莉雅正进行着吃货大赛。一身华贵夜礼服的吉尔嘉美妮端着酒杯,一脸愉悦的看着在天上时不时大喊着‘星光爆裂’、‘雷暴斩剑’、‘诸神黄昏’的暴君宠妃袭胸王和奥妮、萨菲的友好切磋。因为跳舞时不停的踩脚而被四季映姬拉着进行着爱与正义教育的乳町一脸的无奈,苦兮兮的向着怡然自得跳着舞的橙子青子夏露露塞西莉亚求助,却被看到她不专心听讲的四季狠狠一拍。指挥着天使们忙来忙去的十六夜咲夜看着跑闹着的大小姐二小姐三小姐四小姐无奈的将她们一一抓住,然后拿出了棒棒糖一人一支。“泪子,此事你怎么看?”“尼古拉,此事定有后续,我们还是围观吧。”
  • 甜宠小狐仙

    甜宠小狐仙

    因为曾经听爷爷说起过狐仙一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于是他从小便想着去证实。终于,当他找到了传说中的大仙祠时,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她。他们误打误撞之间竟擦出了爱情的火花,而正在这时,他却被父母逼着相亲。于是,他带着才刚学会和人打交道的她回了家。他们原以为会有好的开始,没想到这却是他们磨难的开始。父母的刁难,前女友的步步紧逼,最终他们能否摆脱重重困境?又能否走到一起……
  • 倚天屠龙之青传

    倚天屠龙之青传

    继<犬夜叉之半妖崛起>后的第二本书,邀您共赏,我笔下的武侠同人世界!
  • 一生三件事

    一生三件事

    本书将一个人的一生中将会经历的许多事总体概括为三件事——立业、成家、交朋友。并通过抓大放小的原则,介绍了做好这三件事的窍门。
  • 磨刀霍霍

    磨刀霍霍

    磨刀霍霍向猪羊。当人连猪羊都不如的时候,阿木是否也会依然磨刀霍霍?
  • 最无敌

    最无敌

    最为最强,无敌是为无人能敌!在强者为尊,实力代表一切的世界,修炼是永恒的主题,强大的实力就是硬道理。世间从来不缺天才俊杰,但谁能真正无敌天下?艰苦孤儿在遭遇一场血腥逼迫之后,口喷血肉为自己取名吴敌,时刻铭志于心,就算历千般苦难与万般劫罚,也要追求那最无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