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5800000009

第9章 没有赏识,便谈不上教育(3)

赏识奖励的形式和方式还应当新颖。意外地获得愿望的满足,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正是赏识奖励的目的之一。聪明的家长善于选择新颖的方式或时机来表达对孩子的赏识。有新闻曾报道美国一名中学生获得国会艺术奖,他第二天早上醒来,惊喜地发现枕边有一张去法国巴黎的机票。这是他有心的父母奖给他的礼物。因为他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表现出对法国艺术的痴迷和欣赏。于是父母借机奖励他到巴黎去游览参观。

有时候,为了让孩子深切体会努力之后成功的快感,家长可以采用恰当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庆祝成功。全家一起出去旅游,召集亲戚朋友一起吃饭,让孩子召集同学聚餐聚会等,都是良好的庆祝方式。通过这一过程,让孩子较长时间、较大场合去感受、深化、扩展、记忆成功的滋味。庆祝过程中的满足、自豪、自信、快乐,都会成为孩子进一步努力的动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语言赏识、肢体赏识的方式可以时时运用,但物质奖励刺激的赏识方式却不宜太多。过多的悬赏式的物质型奖励,不仅容易让孩子成为物质和金钱的囚徒,还会诱使孩子慢慢变得“有奖才做”、“无赏不动”,损伤孩子的独立性和主动精神。

我们在女儿成长过程中运用过多种赏识方法。“嗯,很好!”“嗯,不错”“好啊!”是我运用得最多的赏识语言。遇到她取得大的成绩,就会说“啊,你太厉害了!”“啊,非常好!”“呀,你怎么这么厉害呢?”往往在这时还会情不自禁地给她一个热烈的拥抱,或者用双手拍拍她的脸。记得在女儿进入高三后因为有几次月考获得年级第一,我都不自觉地采用了上述赏识方法。还记得在女儿初二时我读了她的文章《茶的味道》后,欣喜不已,赞叹地说:“有这样的文字水平,你高考的作文都不用愁了”。

除了这些精神层面的赏识,我们还运用了一些物质和享乐层面的奖励刺激。总体趋向来看,女儿越大,这些奖励刺激的作用就越小。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的自觉性、主动性越来越强,其内在向善的愿望和学习的精神已经形成,逐渐不需要或少需要外部的督促和奖励激励。物质和享乐型的奖励刺激,只在她比较小的时候发挥着作用。

女儿四五岁时,长沙街头出现了肯德基餐厅。跟多数孩子一样,女儿对之兴趣很大,上街一看见它就想进去吃炸鸡。我们抓住她的这一兴趣爱好,跟她设置了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章和书籍就可以去肯德基餐厅消费一次的奖励方式,刺激和引导她去阅读。具体做法是,她每阅读完一篇文章,就要她在横格作业本上的一横格里写下篇名和文章主要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写满三个版面(大约需阅读70篇文章)就算达到目标。那时她已经认识不少汉字,可以阅读文章,但还没有形成阅读习惯,也还没有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奖励刺激制度的设立,让她突然加大了读书的频率,使她在短时间内阅读了大量文章,从而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当然后来这个制度渐渐不再起作用,因为她阅读的趣味已经高于去吃肯德基的趣味。

此外我们还运用过金钱奖励、手机奖励、旅游奖励等方式对其学习成绩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予以肯定。2009年我们跟女儿约定,如果她中考考上了长沙市重点高中的四大名校,我们就带她一起去旅游。结果不出我们所料,女儿考上了四所名校之一的长沙市一中。当然也不能说女儿是靠旅游的奖励刺激才发奋学习而考上重点高中,事实上初三时她的成绩已经很好,正常发挥考上名校应该不成问题。但旅游奖励的约定可能还是给了她一个劲头提升。提升作用更大的应该是之后奖励的正式实施,让她较长时间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我们之后兑现承诺,全家于当年8月赴云南旅游,女儿不仅一路欣赏大理丽江的美景,而且一路快乐如风,心情舒畅。一个重要目标实现后的满足、自豪、愉快,让她深刻体会和铭记了努力奋斗的价值。

4.一味地责骂只会毁掉孩子

经常可以随意听到一些家庭的晚饭桌边这样一些指责性的话:

“太不讲卫生了,早上穿的衣服就成了抹布。”

“这次又没考好,我跟你爸爸的辛勤付出又打了‘水漂’。”

“就这点成绩还想长大了当老师,简直是白日做梦。”

“真是个败家子,昨天给你的钱就花光了,你爷爷是开银行的?”

“再去玩电游就打断你的腿。”

这些家长们仿佛忘记了教训的是自己的孩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以为是一头头没有尊严的牲口。他们以为孩子就是要责骂甚至打骂,不骂孩子的毛病改变不了。他们以为对自己的孩子责骂批评都没有什么关系。

于是渐渐地,他们的孩子成了自卑的人。孩子们内心唉声叹气,觉得自己这里不行,那里不行,真是一个窝囊废,真是一个坏孩子。他们胆小如鼠,上课害怕举手发言,平时害怕说话,干什么事情也没有自己的主意,生怕自己的想法都是错的。慢慢地,他们没有什么朋友,也没有什么爱好,也不敢有什么爱好。他们少年老成,经常沉默寡言,心情阴郁,跟社会、跟学校、跟父母都格格不入,常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遐想、发呆。有的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病症。

有的孩子也开始复制父母的行为。对同学或比他小的儿童,随意谩骂、指责、发火,不能和别的孩子和谐相处。在谩骂和指责中重复着父母曾经运用的粗鄙语言和神态(不过这绝不是父母的遗传,而是后天的“传染”)。

有的孩子则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对家长们一味的责备产生反抗。德国著名哲学家、政治学家恩格斯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味的责备,让人性没有多少喘息的空间,不能自由的发展,难道不是一种压迫吗?孩子的反抗心理一旦产生,家长们的一切说教手段几乎都会失灵。就像医学上一些常用烈性药物,使用过多之后使人体内的相关细菌病毒产生耐药性、抗药性一样,渐渐地,这种药物就会对细菌病毒完全不起作用。他们会产生这样的心态:你老骂我马虎要我讲卫生吧,可我就是要弄脏一身给你看看;你总是骂我是笨蛋,想要我的成绩好,可笨蛋又怎么能赶得上别人呢。别以为经常被责备的孩子会产生“血性”的冲动——你说我是笨蛋,我偏要证明我不是。他们大多数不会这样,因为即使这样成功了,也得不到家长的表扬和肯定,又何必去使那份劲呢?

强烈的经常的逆反心理,常常是问题少年、问题青年的前奏。他们心中没有正确的航向和目标,是非观念也反家长、******而行之,有浓重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缺少关爱,得不到尊重,也弄不清什么是尊重。他们很可能通过暴力、偷盗、****等行为去获取他们所理解的尊重。

20世纪初期美国心理学家、家庭教育家、把儿子培养成天才的父亲塞德兹,非常反对一味的责备和打骂,他以为,如果说得不到鼓励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么那些不但得不到鼓励反而时常受到打击的孩子只会变成渴死的枯草。他说:“这样的打击只能使孩子变成一个懦夫,变成一个无能的人。当然,放纵孩子也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但起码能让孩子自由自在。打击却不一样,它能毁掉孩子。”

啊,这样还会毁掉孩子,怎么会这样?我可是为了孩子好啊!——看了上述分析,许多家长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家长们要清楚,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如果没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没有根据事务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结果与初衷相违背的概率是相当大的。拔苗助长就是最好的例证。

有的父母会说,我的孩子就是比别人的孩子差,尽是缺点,我就是没有看到什么优点。没有优点,我怎么去表扬?尽是缺点,我怎么能不去责备批评?

孩子没有优点吗?这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对任何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错误、十分愚蠢的判断。我已经在上文谈到,孩子的优点无处不在,家长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

孩子们身上尽是缺点吗?这也是上述同一问题的另一视角。

孩子有了缺点错误,的确需要批评。但是不能总是批评,哪怕是看到孩子重复出现的缺点。要把表扬掺和进来,把宽容、沉默和放任连缀其中。即使我们比较着急地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我们也不能时时表露于嘴,因为老是一味地责骂是无济于事的。要冷静地思考孩子不断出现这个缺点的原因,要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有时候,还可让孩子自食其错误行为和缺点的后果。这就是教育学家所讲的自然惩罚法。

这是由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卢梭提出来的一种教育方法。根据教育家孙云晓先生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中的表述,它的基本内容是,当孩子在行为上发生过失或者犯了错误时,父母不给孩子过多的批评,而是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使孩子引起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孙先生在书中列举了两个案例,其中一个是某男孩的妈妈叫他带午饭,他总是忘记,每次都要妈妈在繁忙的工作间隙送过来,有一次妈妈决定采取自然惩罚法,不去送饭,结果男孩饿了一下午。之后男孩带饭的主动性明显加强,很少忘记带午饭了。

“吃一堑,长一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有很多是从教训中获得的,孩子也是一样。自然惩罚法不仅让孩子获得成长,还避免了家长给他的一味的责骂,也让家长避免了由于责骂孩子而导致的心情变坏。家长们为什么不经常试试呢?

家长们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对于孩子做对的事情或者取得的成绩往往视而不见,觉得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无须言语;而对于孩子做错了事情或者考试成绩不佳,就觉得孩子不勤奋、不努力、不认真,就判断孩子不是好孩子,就发脾气,动责骂,施批评。这既是家长们眼光的问题,也是家长们心态、性格、思维的问题。

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和眼光看待孩子,是当今家长们普遍存在的缺陷。不知道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又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不知道每一个孩子都跟成人一样具有独立的尊严和人格,渴望受到尊重和赞美,而不是受到侮辱。急躁是这些家长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总希望孩子迅速成长,立即改正错误和毛病;不知道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改正错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一定程度的反复出现也是正常的。有的家长能包容或原谅生活中遇到的不合理的事,却对自己孩子的缺点错误不肯包容原谅。

其实,对于孩子的成长,有时候我们也要学会耐心等待。世界上所有的难事、大事,没有几件是通过人力就能立马见效的,它都会有一个过程,特别是像“百年树人”这样的大事。所有教育方法和手段的运用,都只会在孩子身上一点点累积、发酵,以致到一定时候、一定阶段才发生真正的变化。时时跟孩子相处的家长一般不可能感受孩子的突变。对别人的孩子的感受则不同。一段时间不见,会突然发现他长大了,有礼貌了。因此对孩子的成长家长要有一些超然的心态。要学会只管努力,只管科学地引导和培养,只管自己应当义务地付出,而对于努力的结果,则不必时时处处去计较。要有一点佛教中倡导的“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心境。

等待是一种淡然,是一种处世态度,是一种人生智慧。

一味责备孩子的家长,根本上还是自己的心理情绪等方面出了问题。他们总是看到社会的阴暗方面,看到人性的丑恶方面,对生活充满着抱怨、挑剔,看什么都不顺眼,对什么事都要发牢骚,把生活中的不如意带进对孩子的管教中。有的家长身上还有着比较强烈的权力欲,总喜欢居高临下,控制支配指挥别人,把孩子作为自己发泄不良情绪的对象,践踏孩子的尊严,总认为自己的都是对的,一切都只能对自己顺从,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缺点错误远远还不至于需要大动干戈的程度。家长们的不良情绪,就像一个放大镜,将孩子的缺点错误由小变大,由一个小小的墨点,逐渐成为这些情绪发泄的黑洞。

有的不仅一味责骂孩子,而且还发展到实施肉体体罚。有的孩子甚至在自己父母的棍棒底下被打得死去活来,其残忍程度超过乡村农民对待犯错的牲口。这本质上都是家长身上人性的弱点和丑恶在外部的体现。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常常想,啊,人类是多么残酷,生殖孕育一个人来接受自己情绪的发泄和权力的施威。看来,人类的某些恶毒超过了动物界。

我已经在序言中阐明:在儿童教育领域,外因主导内因。它告诉我们,孩子的缺点错误,大都是外部环境特别是其家长的影响和不善于教育引导造成的。对待孩子的缺点错误,很大程度上我们应该责怪反思自己才对。可是又有几个人这样勇于从自己身上去查找根源寻求对策呢?

归结起来,一味地责骂,表面上是骂孩子,其实责骂的是自己;打孩子的棍棒,其实是打在自己脸上。

同类推荐
  • 新加坡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特色与先进教育思想借鉴)

    新加坡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特色与先进教育思想借鉴)

    《新加坡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本书分为新加坡中小学教育概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与课程设置、分流教育和双语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等部分。
  • 0~6岁育儿百科全书

    0~6岁育儿百科全书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伴随着宝宝的呱呱落地,在带来欢笑的同时,如何抚养一个健康的宝宝,如何使自己的宝宝赢在起跑线上,更是广大年轻的父母们都渴望获得的答案。本书科学地介绍了从新生儿到6岁儿童的生理发育特征、饮食喂养、智能训练、智力开发、心理教育、性格培养和婴幼儿常见疾病的诊断护理与预防的相关知识。
  • 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心

    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心

    本书讲述青春期孩子的内心事,那些羞涩的、隐秘的、羞于启齿的、不想说给家长听的孩子的心事,家长不懂的,我懂,家长想知道却又无从知道的,我来告诉你。是一本指导青春期孩子家长与孩子正确沟通有效交流的亲子教育类书,是一本探寻青春期孩子真实心灵的探秘书,也是一本青春期孩子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的心灵发现的书。
  • 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

    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

    《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以全新的教育理念、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表述方式,让家长更好的去理解。只有走进孩子的心里,你才能在应对孩子的问题时游刃有余,才能教育好你的孩子。
  • 为人父母

    为人父母

    本书是刘冰先生在全国各地巡讲期间,有关如何做父母的精彩内容结集。作者通过对国学深入浅出的阐述,启迪为人父母当用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化子女,目的是让家庭充满祥和安乐!
热门推荐
  • 十二星座学院之三世缘

    十二星座学院之三世缘

    一份入学单让她命运从此改变,但看似平静的校园也会有危险
  • 有毒丫头之魔少别想逃

    有毒丫头之魔少别想逃

    女主沐倾颜被心爱之人和自己唯一的亲妹妹所害,悬崖边一名貌美女子,身为亚洲“惊云”,佣兵之首,子弹穿心之痛,她不甘,她恨,看着木紫烟,眼眸中得呈的精光,她笑了,一朝穿越,她变成了她,“废柴”,怎么可能会是她惊云,“丑颜”,NONONO,那枯黄憔悴的面具下是怎样一张倾城之颜,世人相传她是体弱多病而死,却不想是被表里不一的天下第一美女这就是自己的亲姐姐所害,五年后,欠她的,还回来,是她的,抢回来,代我报仇之时,也是凤鸣之日。
  • EXO之神助攻女配

    EXO之神助攻女配

    边伯贤你给我听好了,你边伯贤我叶琉曦护定了。还有你朴灿烈,再欺负边伯贤,老娘我跟你拼了。最为灿白迷妹的叶琉曦,穿越到灿白耽美小说里,会和两位主角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僵尸传说之魔尸灭世录

    僵尸传说之魔尸灭世录

    僵尸,传说中可怕而恐怖的存在,却原来就在你我身边?就在灯红酒绿的滚滚红尘之内?僵尸,传说中能被神佛道士收复的祸害,却原来是能够超越神佛的存在?三界中有仙道,有魔道,更有诡异莫测的僵尸道,哪一个才是最高天道?一个修真界的棱镜计划却未能阻止僵尸复兴,那个万众瞩目的僵尸王是否真的要带领僵尸们灭佛屠神呢?抑或还有更恐怖的灭世计划?当万年的尘埃落定,百世的谎言破灭,那一个曾经找到与天地同寿,在三界永生的种族,又当何去何从?而最后,能够令到神佛低头,众生俯首的,又会是谁?这一切,都隐藏在这看似搞笑,还偶尔恶搞的情节背后。。。。。
  • tfboys之呆萌女朋友

    tfboys之呆萌女朋友

    三个少女和三个少年遇上,他们之间不知不觉擦出了火花。片段一:“王俊凯你不要脸。”“要脸干嘛?要老婆就好了”片段二:“王源,家里没有吃的了,你出去买,我肚子饿了。”“这么巧,我也饿了,不如你先喂饱我?”“我又没有吃的,用什么喂?”“用你自己啊!”片段三:“妈妈,为什么这个叔叔长得跟我这么像?”“小朋友,我是你爸爸哦!我叫易烊千玺。”“易烊千玺,谁告诉你他是你的孩子了?不要胡说八道。晗昱,我们走。”“五年前你怀了我的孩子就跑了,还不能说明吗?不然,我带他去医院做亲子鉴定?”“你……”
  • 九九至尊系统

    九九至尊系统

    主角叶铭玩三国志11的时候,刚把全国统一掉,一个黑洞让他穿越到了异界。叶铭穿越成为一个破败不堪小城的城主,而且他所处的环境还是内忧外患。原本准备跑路的时候,却发现他随身附带了三国志11的操作系统。收异界名臣武将,为了统一整个大陆,登上至高无上的至尊之位而奋斗。扣扣群:293326173
  •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1)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神剑无情

    神剑无情

    一般人看武侠小说,都分不清楚为谁更厉害。我这么说吧,武林修习功法,可大致分为六大阶段。比如用剑,第一是【手中有剑,心中无剑】,这个是武林新丁的入门。第二是【手中有剑,心中有剑】,这是武林高手,第三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一般修习到这阶段的巅峰,都是门派掌门人物。第四是【手中无剑,心中无剑】这阶段的人都是江湖隐侠了。第五是【无剑无我,我就是剑,剑就是我】这阶段已经接近仙佛境界了,一般不会再出现于江湖之上。第六阶段就是【仙佛境界】,可羽化成仙了。
  • 上古世纪之图腾与狐

    上古世纪之图腾与狐

    一兽灵少年脚底有神秘图腾北冥有鸟,其名鲲鹏……一青丝少女身后有诡异狐尾东方有族,其名九尾……
  • 白翼之歌

    白翼之歌

    苍历元年,唯一一位诞于缔造神之手的人类睁开双眸,舒展羽翼。他以荆棘为冠,以榉木为杖,站在权力的巅峰,俯瞰万物。神之血脉自此流传,永存于世。苍历2329年,初次执行任务的皇族次子无意中释放了超脱规则之物,并得知沉寂了近百年的大陆即将再起波澜。为了将其埋葬,年轻的魔法师被迫踏上旅途。唯有不断前行,才知征程的彼端是光,抑或无法逆转的结局。当金色的眼瞳染上灰霾,纯白的羽翼堕入尘埃;执剑的骑士松开信仰,诵着诗的歌者合上华章;精灵走下祭坛,龙蜷伏于苍雪之上。神泽轻眷,将诅咒低吟。这是一段注定孤独的旅程。无论结果如何,我愿背负使命,至死方休。并不是特别严肃的西幻.....中魔设定,中二冒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