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盖茨和小牧童
在通常的意义上,成功指的是一个人凭自己的能力作出了一番成就,并且这种成就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在现代人眼里,成功的标志,说穿了就是名声、地位和金钱。正如歌德曾说:“勋章和头衔能使人在倾轧中免遭挨打。”这个意义上的成功是好东西,也是本章所要阐述的重点,然而却不是全部。
在20世纪前50年的英雄中,保尔·柯察金无疑是青年心目中的最为核心的角色。这个曾经在历史和文学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尽管离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相去甚远,然而中央电视台所拍摄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电视剧,仍在全社会掀起了一个怀念保尔的热潮。保尔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它代表着某种对于伟大事业的奉献和个人牺牲。
保尔的一生,真正是战斗和奉献的一生。他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奉献给了那个时候人们认为的最美丽的事业,包括个人的生活和爱情。临死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他并没有虚度自己的青春和年华。在许多曾经经历了革命炮火洗礼的同志看来,保尔用他全部的时间构造起了一个伟大的神话,这是那个世纪共产主义事业最为高尚的成功。
然而世界变化峰回路转,速度之快,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随着革命战火在全世界范围的慢慢消逝,全球对发展的追求重新达到了一个极致。在今天,社会环境的标志不再是革命意志的统一,不再是详细清楚的阶级划分,也不再是扛着枪和铁锨走天下。许多人心中的榜样也不再是那高尚得近乎神话的革命者。
这个时候,盖茨的出现提供了人类特别是青年在偶像崇拜上的一个核心对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与信息载体的更新开始给无数人创造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盖茨,这位充分抓住信息时代的先机,运用自己的能力建造起庞大的微软帝国的人物,已经让全世界的知识精英甚至政府为他折腰。现在,你可以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发现微软和盖茨的影子,在每一个充满成功渴求的人心中听到对于微软和盖茨的崇拜。
时代的变化如此之大,昨天的东西很快就成为了今天的收藏品。试问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物欲和旺盛消费力的社会里,谁会为成功去下一个革命式定义呢?我想,很多人的心目中,事业、家庭(感情)、金钱都可以成为比较和选择的对象。然而,这也是多元化社会的优势之处,它让每个人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环境在改变成功,包括改变成功的定义、实现成功的方式以及对成功的体会。
想起那个家喻户晓的小故事:小牧童在草地上放羊,却不赶羊吃草。有个外国人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宁愿躺在山坡上晒太阳也不赶羊吃草。牧童回答:“在你看来,我赶羊吃草就可以让羊快快长大,长大了可以卖,卖了可以买更多的羊,然后再放羊。可是,我现在不是在享受这个过程吗?”
仔细思量,这个故事实际上反映了消费社会中两种不同生活观念的交锋。在那个熟悉了现代社会成功捷径的人心中,小牧童可以有更多的享受和物质消费。但是小牧童很轻易地就拒绝了,因为他对于享受的“量”是不作计较的,他只追求“质”上的相似。
其实,每一个在追求个人价值上达到一定程度的人,谁又没有产生过这种因无法追逐全部财富,转而寻求自身心境安宁的感受呢?虽然在现代许多人心中,它是成功最为重要的侧影,但物质追求总是有限度的。
保尔、盖茨和小牧童,演绎了不同时代关于成功的简短对话。现在,你要做的只是选择,选择相互不同甚至是各自迥异的“成功”生活。
成功从选定方向开始
成功或许曾经只是你的梦想,但是如果你想把它实现,你应该从哪里开始?是开始着手准备成功的材料,还是重新去学习?如果你还在想,那么请看看下面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边,从这儿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们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他们不是不愿意离开这块贫瘠的地方,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来。
肯·莱文作为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要回到这个地方来。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的真伪,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儿。最后他只得雇用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准备了能用半个月的水,牵上两匹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一块绿洲出现在眼前,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极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村时,带了一个叫阿古特尔的青年,这个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个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
现在。比塞尔已经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阿古特尔作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一开始最为艰巨的任务,不是勇气、不是准备,而是你所要到达的方向。第一步迈错的人,无论怎么努力,结果只能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相信每一个看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会得到这个启示,然后去开始自己的成功之旅。在现实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因为不知道以后的路该往何处去。
因此,It's up you to decide !决定你所要去的地方。
我相信我能
成功需要什么?人们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往往能够给出许多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考虑到外部因素的重要性,认为机遇、条件、环境是首要的;有的人则想到了个人方面的因素,认为有准备的头脑、清晰的认识和鉴别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功所需要的条件的确很多,多得我们无法一一穷尽。
成功好比飞翔,怎样才能达到那白云上的蓝天呢?如果你是风筝,你会借助风力和自己的合理构架轻松地腾翔至天空;如果你是飞机,你会借助发动机的强大动力或螺旋桨的巨速转动,产生摆脱地球引力所需的冲力;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会借助你的翅膀和把握空气浮力的良好技巧,自由地翱翔于天际。
但如果你是一只大黄蜂呢?自然界的飞行物里,大黄蜂是属于比较出乎人意料的一种动物。其他的动物能够飞,因为它们的身体比例非常协调。而大黄蜂能够飞起来,实在是一个奇迹。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以大黄蜂的体重及翅膀载重量的比例,其实是不能飞起来的。但是大黄蜂还是飞起来了,为什么呢?
因为大黄蜂认为自己能够飞起来,所以它就飞起来了!
这也好像每一个走向社会想去闯荡天下,为自己打拼一片江山的人。他们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但是他们觉得自己一定行,他们便成功了。在他们个人发展的过程中,相信自己的力量,才能成为今后百折不回的巨大动力。
Barry·J.Farber 在其著作《聚焦法则》中写到一则故事:天才小提琴家马莎寇蒂丝患有癫痫,在她的成长和演奏生涯中,一直以服药控制病情。直到有一天,药物完全失去了作用。她不得不请求医生割去她的部分脑叶。
她一生动过许多次手术,然而奇怪的是,每次手术对脑叶的切除都没有影响她的演奏能力。她依然在台上动情表演,赢得观众的啧啧赞许。直到后来,医生发现,原来她从很小的时候起,大脑早就遭到了破坏。原脑叶的演奏能力早就被其他的脑叶所取代。而她居然就靠这些发生了功能移植的脑叶,演奏出了许多动人的乐曲。
和许多发生困难了就妄自菲薄的人不同,坚信自己力量的人,总能始终保持对于自己的信心和勇往直前的勇气。因为他们知道,没有人可以替代他们,他们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所奋斗的事业就是他们能力最能体现的地方。所以他们能够历尽千帆,毅然不倒。
意志力强的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他相信一切都是足以超越的——只要你认为你能。就一定能!
变和不变
实现成功的路总是有许多条,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充满了无数的机遇和挑战。成功的偶然和必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得到准确的衡量,这无疑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有许多人循着固定的路径一步一步爬到了顶峰,也有人一夜之间就成了明星、暴发户或是英雄。必然和偶然的选择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被看得如此重要,以至于有些人期望循序渐进,有些人却选择铤而走险。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必然都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也并非所有的偶然就是登入成功殿堂的通行证。世界的复杂让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处在急剧的变动中,在你追求和付出的过程中,永远发现不了数学和物理中的恒等式。不过,下面这个关于蛋卷冰淇淋的小故事,或许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另外的思考。哈姆威是西班牙的一个制作糕点的小商贩,在狂热的移民热潮中,他也怀着掘金的心情来到了美国。但美国并非他想象中的遍地是金,他的糕点在西班牙出售和在美国出售,根本没有多大的区别。
1904年夏天,哈姆威知道美国即将举行世界博览会,他把自己的糕点工具搬到了会展地点路易斯安那。值得庆幸的是,他被政府允许在会场的外面出售他的薄饼。
但是,他的薄饼生意实在糟糕,而和他相邻的一位卖冰淇淋的商贩的生意却很好,一会儿就售出了许多冰淇淋,很快就把带来的用来装冰淇淋的小碟子用完了。哈姆威本可以什么都不给他,这样他就无法再卖,而哈姆威本人的食物销量就可以增加。但是心胸宽广的哈姆威见状,并没有这样做。他把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让他的竞争对手盛放冰淇淋。卖冰淇淋的商贩见这个方法可行,便要了哈姆威的薄饼,大量的锥形冰淇淋便进入了顾客们的手中。
但令哈姆威意料不到的是,这种锥形的冰淇淋被顾客们看好,而且被评为世界博览会的真正明星。从此,这种锥形冰淇淋开始大行于世,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蛋卷冰淇淋。它的发明被人们称为“神来之笔”,甚至有人这样假设:如果当初两个商贩不是靠在一起,那么今天我们能不能吃上蛋卷冰淇淋就很难说。
虽然我们不能不赞叹蛋卷冰淇淋的美味,但是用偶然性的因素去评论它的出现,总会让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神秘感。成功的获得,并不完全靠你的专业素质、你的运气或者你的心机,就像哈威姆的成功并不是依靠他做的饼有着出人意料的美味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成功需要你保持和表现出你的个人品质、你的胸怀、你的气度。
所以,在向成功前进的脚步中,别忘了做你自己,一个能够真正赞美和帮助别人的自己。
当物质变成物欲
金钱是什么?印度学者奥修这样说:“金钱并非只是表面上的流通工具而已,它跟你内在的头脑和态度有关。金钱是你对东西的喜爱,金钱是你对人的逃避,金钱是你面对死亡的安全。金钱是你想控制生命的努力,金钱代表一千零一件事。金钱并非只是流通工具,否则事情就算容易多了。”
成功和金钱并不是孪生兄弟。你可以没有钱,可以没有地位和身份,但是你可以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可贵的知识以及独立的人格。成功也不意味着你能够得到充分的金钱,有些成功只是精神和灵魂的摄伏,比如修身、著书,等等。可以说,很长时间以来,成功是游离于金钱之外的。
但是在现代社会,成功与金钱脱节恐怕是不可想象的。
钱的问题,是当今社会无孔不入的一个大问题。对于钱的态度问题,则是关系人生观的一个大问题。古人王衍,自命高洁,素日不言利不谈钱,鄙夷地称钱为“阿堵物”,却生来嗜酒,过酒店时常常偷偷窥伺。宋末笑他:“爱酒若无阿堵物,寻春奈有主人家。”因而引为笑谈。
其实还有什么可想的呢?在这个社会,钱就代表了一种力量。钱是未来的安全保障,同时也是现在的支撑。若故作清高、盲目鄙夷,反而有招摇之嫌。钱的另一个名字是通货,因此它需要不断地流通,才能不断地增值;不断地被人使用,从而也不断地创造价值。
所以,钱的本质意义也就是为人所用。它仅仅是一个物品交换的工具,一个在经济学史上已经被证明了的非常完美的交换工具。正是因为它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才决定我们决不能成为金钱的仆人。
例如,宋臣孙献之,有人送其珍砚,用口呵气即能磨墨。献之拒之曰:“一石水才值三分钱,我要此连城之宝,心中不受。”送者愧去。汉臣萧何清贫,家中无半点房产,人问其为何不置,萧何答曰:“子孙若似我,何愁无产;子孙不似我,产多亦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