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8年,英国天文家布莱雷德发现了光行差现象。他观察到,恒星在一年的不同时间内观察位置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地面观测某颗恒星时,望远镜的倾角要做相应的周期变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光行差是怎么回事,我们先来看看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有趣现象。大家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在一个无风的下雨天,雨是垂直下落的,如果你打着伞站着不动,雨就淋不着你。但是如果你把雨伞仍然竖直举在头顶而跑步前进的话,那么你的衣服就会被淋湿,在你看来,这时候的雨并不是垂直下落的,而是倾斜着向你飘落下来。
光行差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恒星是不动的,但是地球却在以每秒30千米的速度绕太阳公转,因此,对于一颗正在头顶上方的恒星,在地球上看来,光线并不是垂直照下来的,而是有一定的倾角,这个角度被叫做光行差常数,它与恒星的距离无关。
根据简单的合成原则,有:k=v/c。式中:c为光速,v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
光行差是由英国学者布莱雷德观测发现的,他的初衷是为测定恒星的周年视差,却于失败中意外发现了光行差。1725年,他测出天龙座的一颗星存在以一年为周期的20″的微小位移,可是位移的方向与预期的视差位移不同。他成功地解释了这种物理效应,并把它定名为光行差。α约为20.5″,将α的观测值和地球的公转速度代入上面的公式,就可以得出:
c=3.1×108米/秒。
这是历史上首次得到的较为准确的光速值。
奇怪的是,从丹麦天文学家雷默于1676年测定光速,到1725年布莱雷德发现光行差,相隔达半个世纪之久,竟没有人想到光的传播速度对恒星视位置所产生的这种极其简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