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6300000004

第4章 中庸(1)

率性之谓道

天命[1]之谓性[2],率[3]性之谓道[4],修[5]道之谓教[6]。道[7]也者,不可须臾[8]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9]戒慎[10]乎其所不睹[11],恐惧乎其所不闻。莫[12]见[13]乎隐[14],莫显乎微[15]。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16],谓之中[17],发而皆中节[18],谓之和[19]。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20]也。致[21]中和,天地位[22]焉,万物育[23]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24],小人反[25]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26]时中[27]。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28]也。

子曰:“中庸其至[29]矣乎,民鲜[30]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31]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32]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33]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34]!”

子曰:“舜其大知[35]也与[36]!舜好问,而好察迩言[37]。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38],用其中于民。其斯[39]以为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40]知[41],驱[42]而纳诸罟[43]擭[44]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45]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46]守也。”

子曰:“回[47]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48]而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49]也,爵[50]禄[51]可辞[52]也,白刃可蹈[53]也,中庸不可能[54]也。”

[注释]

[1]天命:这里指自然的禀赋。[2]性:天赋予人的本性。[3]率:遵循。[4]道:规范、人道。[5]修:修明、实行。[6]教:教化。[7]道:日常事物当行之理。

[8]须臾:片刻、一会儿。[9]君子:《中庸》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行的人,有时指有地位的人。这里指有德行的人。[10]戒慎:警戒、谨慎。[11]睹:见、察看。[12]莫:无、没有。[13]见(xiàn):同“现”,体现。[14]隐:隐蔽。[15]微:细微小事。[16]发:表露、显露。

[17]中:这里意为恰当。[18]中节:合于自然的道理。中,符合。节,法度、常理。[19]和:和谐。[20]达道:通达的道路,或说是天下人民共由之路,引申为天下共同遵循的普遍规律。[21]致:到达。[22]位:安于其所、各得其所。[23]育:养育、生长。[24]中庸: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无不足。庸,“常”的意思。[25]反:违背、违反。[26]而:能、能够。[27]时中:应时而处中,即言行处处符合道的规范。[28]忌惮:畏惧。[29]至:极、最。[30]鲜:少。[31]知者:有智慧、有教养的人。知,同“智”。[32]明:著明、明了。[33]味:滋味。

[34]矣夫:叹词。[35]知:同“智”。[36]也与:语气词连用。[37]迩(ěr)言:浅近之言。[38]执其两端:掌握它的两个方面。[39]斯:此。[40]予:我。[41]知:同“智”。[42]驱:驱逐、驱赶。[43]罟(gǔ):捕鱼的网。[44]擭: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45]辟:同“避”。[46]期月:一个月。[47]回:颜回,孔子的学生。[48]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不舍。服,放置。膺,胸口。[49]均:平,指治理公正。[50]爵:爵位。[51]禄:官吏的俸禄。[52]辞:放弃。[53]蹈:踩、踏。[54]中庸不可能:上述三事,即平治国家、辞爵禄、蹈白刃虽难还是能做到,而行中庸之道看似容易,实际更难。

[鉴赏]

《中庸》据说是子思写的,原本是《小戴礼记》之中的第三十一篇。在《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中庸说》二篇,这表明西汉时已有人专门从事《中庸》的研究。之后有南北朝宋散骑常侍戴颙所著的《礼记中庸传》二卷,另外南朝梁武帝萧衍还著有《中庸讲疏》一卷,援佛入儒。自唐中叶以后,李翱所作的《复性书》,基于《中庸》的思想,试图建立一套新儒家的心性理论。

北宋的儒者普遍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重要典籍,由曾子所传下来、又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南宋的朱熹在北宋二程兄弟等开创的理学观点之上,将《大学》与《中庸》从《礼记》中单独抽出,同《论语》与《孟子》合编在一起,并分别为之作注,称为“集注”。本书《中庸》各章的划分依据的就是朱熹所著的《四书集注》。

在《四书》中,朱熹认为,《中庸》的理论性与思辨性较其他三者为高,这从他对《四书》排序中就能看出。《四书》的排列次序,现在的通行本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实,朱熹在编排中曾经将《中庸》置诸最后。朱熹对此曾有说明:“某要人须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复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末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处。”在这里,朱熹将《大学》看成是纲领,因此列于首位;将《中庸》看成是精髓,因此列于最后。在这首尾呼应之间,加以孔、孟的言论作为印证,从而就能构筑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

第一至第九章着重论述了道与中庸两个观念,这里所说的道也就是中庸之道。然而,他先阐述了哲学意义上道的概念,这样就不仅为中庸之道奠下了本体论基础,而且还赋予了道天人合一的意义,这样就发展了道的观念。《中庸》第一次将道论述为儒家哲学的基本范畴。它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规定了道的基本涵义,在指出了道之本原出于天的基础上,又强调了道与本性、人性是一致的,无矛盾的,这样就避免了天、人,内、外之间的对立。

《中庸》这几章主要论述中庸观念的意义和重要性。它首先提出中庸即“中和”,从词义上说中和表示适度,恰当。“喜怒哀乐之未发”就是描绘此时情感、意念无所偏倚,当于理;“发而皆中节”是说情感、意念的表达有分寸,不乖戾。而从哲学上说,明代王阳明认为“未发之中”即良知,即本心,即宇宙本体。可见,根据中庸的观念,世界、本心、本性的本然状态是适度,适宜,恰当。

其次,中庸的意思是为“时中”,也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举止要随时而处中。因为“中”并没有一个固定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时中也就是意味着需要面对现实,尊重客观条件。而那些私心太重之人,往往则会肆欲妄行,因此《中庸》才说小人反中庸,言行皆无所顾忌。

再次,中庸指的是无过无不及,这除了强调要适度外,还针对了人性的弱点。所谓“知(读为”智“)者则过之,愚者则不及”、“贤者则过之,不肖者则不及”,描述了普遍存在的误区,不但是认识上的,也是行动上的:智者、贤者由于个人主观偏爱与过度自信而往往做过头;而愚者、不肖者则因为智识所限而时常达不到要求或标准。最后,中庸是一种方法论,强调的是执两用中,也就是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使其二者保持均衡,这是孔子在各种问题上都强调采用的方法。例如,他主张在政治上需要宽猛并用,在学习方法上则要“学”、“思”兼顾,不能有所偏废等等。

君子依乎中庸

子路[1]问强[2]。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3]强与?宽柔以教,不报[4]无道[5],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6],死而不厌[7],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8]而不流[9],强哉矫[10]!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11]不变塞[12]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子曰:“素隐行怪[13],后世有述[14]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15]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16]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之道,费[17]而隐[18]。夫妇[19]之愚,可以与[20]知焉。及其至[21]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22]。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23]焉。《诗》云:“鸢飞戾[24]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25]也。君子之道,造端[26]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子曰:“道不远人[27]。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28]伐柯,其则[29]不远。’执柯以伐柯,睨[30]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31],改而止。忠恕违道[32]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33]乎子以事[34]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35]之,未能也。庸[36]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言顾[37]行,行顾言。君子胡不糙糙[38]尔?”

君子素其位[39]而行,不愿[40]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41]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42]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43]下,在下位不援[44]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45]人。故君子居易[46]以俟[47]命,小人行险[48]以徼幸[49]。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50]诸正鹄[51],反求诸其身。”

[注释]

[1]子路:孔子弟子。子路好勇,故问强。[2]强:刚强、坚强,勇敢。[3]而:汝,你。[4]报:报复。

[5]无道:蛮横无理。[6]衽(rèn)金革:衽,卧席,此处作动词。金,铁制的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盾。衽金革意为以金革为卧处,譬好勇善战。[7]厌:后悔。

[8]和:和谐、调和。[9]流:随波逐流。[4]矫:坚强的样子。[11]有道:政治清明,天下太平。[12]塞:堵塞。此指穷困的时候的信念。[13]素隐行怪:指探求隐僻不正之理,做奇异怪诞之事,以欺世盗名。素,据《汉书》应为“索”;隐,隐僻之理;怪,怪异。[14]述:传述、称赞。[15]已:止、停止。[16]遁(dùn)世:避世、隐居。[17]费:广大。[18]隐:精微。[19]夫妇:匹夫匹妇,指普通男女。[20]与:动词,参预。[21]至:最、极尽。[22]憾:遗憾,不满意。[23]破:剖析、分析。[24]戾:到达。引用的诗句见《诗经·大雅·旱麓》。

[25]察:明显,彰著。[26]造端:造立端绪,意为开始。[27]远人:远离人们。[28]伐柯:砍伐作斧柄的木材。柯,斧柄。诗句见《诗经·豳风·伐柯》。[29]则:法则。[30]睨:斜视。[31]以人治人:按普通人的愿望和要求来治理众人。[32]违:相距。道:中庸之道。

[33]求:责求、要求。[34]事:侍奉。[35]施:加给。

[36]庸:平常、平凡。[37]顾:回头看,引申为顾及。

[38]糙糙:笃厚、老实的样子。[39]素:现在。素其位:因现在所居其位而为其所当为。[40]愿:倾慕、羡慕。[41]夷狄:夷,当时东方的部族。狄,当时西方的部族。[42]入:处于。[43]陵:欺凌。[44]援:攀援、高攀。[45]尤:怨恨。[46]易:平安的地位。[47]俟:等待。[48]险:险僻。[49]徼幸:偶然求得荣幸。[50]失:指没有射中。[51]正鹄:箭靶中心圆圈。画在布上的叫“正”,画在皮上的叫“鹄”。

[鉴赏]

《中庸》在这几章先指明了那些会妨碍实行中庸之道的观念,并且提出了如果要实行中庸之道,则应当具有的几种人格品质。

刚强、勇敢往往是众人赞扬的美德,人们常将那些临危不惧的举动看成是英雄行为,但有些人却呈一时之勇,在受到侮辱、挑衅的时候就做出激烈反应。《中庸》认为,这些极端行为是对中庸之道的最为常见的危害。所以第十章在分析、阐述“强”(刚强、勇敢)的概念时,专门指出了“衽金革,死而不厌”是“北方之强”即游侠之勇,不符合中庸之道所注重的温和与宽容的品质,因此并不是真正的刚强。根据《中庸》,只有遵守中庸,才会有真正的强,也就是君子所居的“南方之强”。作者认为,对于横蛮之人,最勇敢的态度是以宽容去感化他,用道理来教育他;态度温和,但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信念;在强权或压倒一切的非理性潮流面前,根据道义,保持独立立场与见解;国家政治清明时受到任用,面对各种诱惑,不为所动,仍能坚守困穷的时候所立下的志向,做到富贵不能淫;而在政治黑暗的时候又能为了原则不惜牺牲一切。《中庸》接连用了三个“强哉矫”来热情赞颂这些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行为。由此可见,根据《中庸》,遵循中庸之道需要对他人抱以深沉之爱,大无畏之精神以及坚韧的品质,就是追求真理,维护道义,坚持信念与原则。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郁达夫作品集(4)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郁达夫作品集(4)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
  • 回想那风

    回想那风

    回想是人的反刍。咀嚼昨天。昨天总是丰厚的,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回想,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可以滋养疲倦的心灵和饥渴的细胞。一般来说,我回想故我在,是排除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象征,沉浸回想好比酿一坛酒,拾回昨天的芳香或追溯别的什么,比如,人的生命是哪一囝风卷来的完美而又脆弱的种子?如果没有回想,这个世界还会灵智闪烁吗?我们这代人不能把所有的树木都砍尽了,不能把所有的清水都污染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正源源不断地哭着、喊着生出来。真应该回想那风了,风穿过的门窗,门对着的山,窗含着的水。门关上了。窗打开……
  • 我与朔师

    我与朔师

    尚连山,朔县师范校长;刘伟,朔县师范校办主任。该书为庆祝朔县师范建校六十周年文集,收录朔县师范校刊“我与朔师”征文活动中获奖、特约和优秀文稿168篇,体裁多样,题材广泛,从不同角度再现了朔师六十年来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发展历史。
  • 小窗幽记(上)

    小窗幽记(上)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热门推荐
  • 病毒之后的故事

    病毒之后的故事

    遭遇者的笔记【目录】我们都惧怕着什么?世界的毁灭?残酷的战争?直到......那一天所发生的令人难以忘记的肉食篇年史!它们为何要来到地面?为什么?世界就被这种恐惧力量所打败?为什么?它们都在互相撕咬!我们都是为了生存而和它们对抗,直至将它们赶出这个不属于它们的世界!但是...它们数量居多,政府的崩溃...人民的逃亡,这些都代表着世界正被它们带入地狱。从那一天起,恐惧般的噩梦正在一步步向我走来......
  • 王俊凯之一辈子爱恋

    王俊凯之一辈子爱恋

    伊梦和小凯之间会发生怎么样的爱情故事呢?八年的分离,情感是变淡了还是加深了呢?因为公司的安排,伊梦离开了重庆,离开了小凯,再加上,在韩国的她,竟然听到了小凯要跟他分手,还重重的伤害了伊梦。从此,伊梦对小凯只有恨,可以说是因爱而化的吧!小凯终究能否感化伊梦的心呢?
  • 鹦鹉洲

    鹦鹉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才异能之眼

    天才异能之眼

    刚满18岁的帅气少年林风,高考超常发挥考入风临市最好的大学,风临大学,一次意外事件使他获得了能够看穿一切的透视能力!!!是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林风自己一步一步发掘自己的异能,看看林风和他的怪异天才室友们将如何在这个高校云集的城市里叱诧风云!!!
  • 穷非足

    穷非足

    穷人所经历的是非对错,何来公平之说?有人提到,穷人应该学会知足,这个世界与生俱来本就是有权有钱的人所可以享受的,穷人就该低人一等,安安分分的做阶下囚供富人使唤。
  • 暗宠成瘾:早安,BOSS大人

    暗宠成瘾:早安,BOSS大人

    丈夫而亡,身为妻子的她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小叔子继任公司总裁,而他却是她的初恋情人。新总裁为了商业利益将她送到另一个男人身边,目睹她被残忍折磨却袖手旁观。为了自卫,她打爆了客户的头,情势突然逆转,她成了香饽饽被两个男人争夺,一个是恨她入骨的前男友,另一个是恨她丈夫入骨的第一美男子!跟了谁,她的日子都不会好过!但有一个人,他终是她命中注定的劫,她逃不开,也躲不过……
  • 孤仙途

    孤仙途

    仙道孤独。当你走到最后,当你实现长生,回过头时,亲人朋友是否还在。这是一个凡人少年一个走在修仙路上的故事。敬请审阅。
  • 至痛亲情:我的红狐狸妹妹

    至痛亲情:我的红狐狸妹妹

    你相信吗?我的双胞胎妹妹竟是一只红狐狸!她为了不忘记妈妈和我,死也不肯喝健忘水。为了救红狐狸妹妹,我和何同天不顾一切闯入狐界,但可恶的狐王让我们受尽了折磨。危急关头,为了救我和何同天,红狐狸妹妹奋不顾身地喝下了健忘水……
  • 我来自花果山

    我来自花果山

    一个仙魔佛妖林立的世界,一个人类少年来自花果山,向着灵山走去。
  • 名门枭宠:江少的娇妻

    名门枭宠:江少的娇妻

    他,22岁在美国的华尔街名声大噪,28岁掌管了家族企业,32岁的他一手毁掉了他父亲创造的商业帝国,33岁的他亲手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帝国,他逼得父亲“退位”,逼得继母“乞讨”,只因他从小看见父亲和他的的合伙人赵清源一起吞并母亲的家族企业,父亲和后母又逼死了自己的母亲,所以,他发誓,今生今世要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他就是江家集团的太子爷——江云天。她,赵清源的独生女,被视为江云天仇人的女儿,她便是一直寄人篱下的赵晚晴。他却始终不承认自己早已爱上了这个女孩,当他承认了自己已经爱上她时,晚晴毅然决然的离开了江家,江云天能否重新把晚晴追回来吗?他又要如何敞开心扉面对过去,面对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