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6300000016

第16章 孟子(1)

梁惠王上:仁者无敌

第一节

孟子见梁惠王[1]。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2]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3]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4]。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第二节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5]上,顾[6]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诗》云:‘经始灵台[7],经之营之,庶民攻[8]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9]。王在灵囿[10],麀鹿攸[11]伏,麀鹿濯濯[12],白乌鹤鹤[13]。王在灵沼,於牣[14]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15]曰:‘时日害丧[16],予及女偕[17]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第三节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18],则移其民于河东[19],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20],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21]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23]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24]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25],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26]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27]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28]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29],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0];人死,则曰:‘非我也,岁[31]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第四节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32]。”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33]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34]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第五节

梁惠王曰:“晋国[35],天下莫强[36]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37];西丧地于秦七百里[38];南辱于楚[39]。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40]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41],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42];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43],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第六节

孟子见梁襄王[44],出,语[45]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46]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47]。’“‘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48]。王知夫苗乎?七八月[49]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50]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51],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52]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53]之?’”

[注释]

[1]梁惠王:即魏惠王魏营,战国时魏国的君主,公元前369-前319年在位。魏国原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后为秦所迫,于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故魏国又称梁国,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2]大夫:官名。夏、商、周三代官制,分卿、大夫、士三级。[3]乘(shèng):古代兵车一车四马为一乘。当时常以兵车的多少表示国家的大小。[4]餍(yàn):满足。[5]沼:池塘。[6]顾:看、望。[7]经始:开始。灵台:周文王时建造的一座台,供游览和观察天象用。

[8]攻:治理工作,建造。[9]子来:像儿子为父亲效力一样赶来出力。[10]灵囿:王的园林。[11]麀(yōu):母鹿。攸:所。[12]濯濯(zhuó):肥胖而光泽的样子。[13]鹤鹤:羽毛洁白的样子。[14]牣(rèn):充满的样子。

[15]《汤誓》:《尚书》里的一篇。[16]时:是,这个。害:曷,何不。丧:灭亡。[17]女:汝,你。偕(xié):一同。[18]河内:春秋时魏国地名,在今河南济源一带。凶:指遇到灾荒。[19]河东:春秋时魏国地名,在今山西运城一带。[20]加:更。加少:减少。[21]填然:击鼓的声音。[22]曳(yè)兵而走:拖着兵器逃跑。[23]直:只是。[24]数罟(cùgū):密网。[25]斤:一种横刃的斧头。斧斤以时入山林:仅在特定的时节砍伐树木。[26]豚(tún):小猪。彘(zhì):猪。[27]谨:重视。庠(xiáng)序:古学校名,周代叫庠,殷代叫序。

[28]颁白:斑白。颁白者:指头发花白的老年人。负戴:背负重物。[29]检:检点,收敛。[30]涂:道路上。

饿莩(piǎo):饿死的人。发:指开仓济贫。[31]岁:指年成不好。[32]安:安心乐意。承教:接受教诲。[33]梃(tǐng):棍棒。[34]俑:古代用于殉葬的木偶或陶偶。

[35]晋国:这里指魏国。战国初韩、赵、魏三家分晋,称为三晋。故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为晋国。[36]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37]东败于齐,长子死焉:指前341年,马陵之战,魏败于齐,主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38]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势渐衰,秦屡败魏国,迫使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个县约七百里地。[39]南辱于楚:指前324年,魏被楚将昭阳击败于襄陵,魏国失去八邑。[40]比(bì):替,为;一:全,都;洒:洗刷。[41]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王(wàng):动词,称王于天下。[42]易:疾,速。耨(nòu):锄草。易耨:及时锄草。[43]陷溺其民:使人民陷于困苦的境地。[44]梁襄王:梁惠王的儿子,名嗣,公元前318年-前296年在位。[45]语(yù):动词,告诉。[46]卒然:突然。卒同“猝”(cù)。

[47]一:统一。[48]与:服从,跟随。[49]七八月:这里指周历,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50]淳(bó)然:兴起的样子。[51]人牧:治理人民的人,指国君。[52]由:同“犹”,好像,如同。[53]沛然:大水奔涌的样子。御:抵抗。

[鉴赏]

仁政是孟子最为喜欢谈论的一个话题,可以说这是贯穿《孟子》全书的一个论题。此书展示了他在各个时期,在各种场合,以各种各样的表述方式,从不同的学术领域以及思想理论层次,充分地展开了这一论题所涵盖的所有一切,从而将仁政的观念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开宗明义,《孟子》首篇首章就揭示清楚了全书的主旨:以仁义而不以功利为指导来做人、处世、立国、治天下。孟子在一开始就揭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观和政治哲学观的根本对立。梁惠王一见孟子就问他的到来将会怎样有利于魏国,虽然梁惠王提出这样的问题反映了他以及一般君主日常所关心与追求的,然而孟子作为一个崇尚精神价值的儒学思想家立即从这样的发问敏锐地意识到当时现实政治中盛行的一种迷误,并以此为论题,提出了立国的精神基础问题。在他看来,应当把仁义而不是功利规定为国家政治的最高价值观念。梁惠王最关切的是功利,孟子尖锐地指出一个国家把功利放在首位,就会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上从君主、下至百姓都只热衷于谋私利,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相互残杀,从而祸患无穷。此外,追求私利的欲望如果被挑引出来,就将会无止境地膨胀,即使地位再高,权力再大,贪利之心还是不能得到满足,最后不弄到弑君篡国的地步是不会甘休的,这正是只讲利、而不讲仁义的必然结果。

王道政治的根本内容,根据孟子所规定的,是关心人民的福利,为人民提供各种生活与生产的基本条件,他在各种场合都阐述,并且强调了这一主张,这是他对中国古代政治学说做出的伟大贡献。梁惠王在他的林苑里欣赏着眼前的怡人景物,颇为得意地问孟子,贤人是不是也能享受这种快乐。孟子抓住这一机会,向他宣传“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并不单纯地否定享乐本身,而是以文王为例来说明,统治者只有与民同乐才会享受到真正的快乐。他又以夏桀作为反例,说明了君主如果将自己个人享乐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人们必然将会对其恨之入骨,因此也就根本没有任何真正的乐趣可言。

正是出于仁政的理念,孟子就针对统治阶级糜烂的生活与残暴的政治展开了猛烈的批判。他指出:老百姓没法吃饱肚子,他们却用粮食喂养犬马;路上处处可见饿死的尸体,他们也不开仓济贫;百姓饿死了,他们却归罪于天灾,这就如同用刀子杀了人,然后推卸责任说“这不怪我,是刀子杀的”。孟子指出,行暴政将会致使无数人死亡,这同用刀子杀人没有什么区别。他把统治者的暴行比喻为“率兽食人”,也就指明了实行苛政的统治者如同野兽一般凶残的杀人犯,是致使千百万无辜百姓死亡的罪魁祸首。孟子愤怒的言辞反映了他对统治者的罪行的强烈痛恨,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穷苦无告百姓的深切同情。这些激烈而又犀利的言语都是在直接面对统治者的时候所说的,以上这些言辞能充分显示出孟子敢于批判强权的大无畏精神,作为社会良心的代表所应具有的深刻而又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这些在后来就演变成为后世中国知识分子为民请命的清议传统,逐渐成为了制约封建专制君主暴行的有力因素。

梁惠王上:保民而王

第七节

齐宣王[1]问曰:“齐桓、晋文之事[2],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3]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4]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龅[5]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6]。”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7],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8]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9]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10]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11]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12]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13]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14]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10]也。”

王说[16]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17]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18]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19]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20],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21]之末,而不见舆薪[22]。‘则主许之乎?”

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23]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24],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25],何,以异?”

同类推荐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本书系旨在全面介绍论述人类学与其他各种学科的交叉渗透、“全面牵手”所形成的新成果。本卷介绍“依山依水族群研究”、“历史人类学研究”、“社会人类学研究”、“文学人类学研究”方面的最新学术成果。
  • 全本绘图山海经·海内外九经

    全本绘图山海经·海内外九经

    《海内经》是《山悔经》十八篇文字的最后一篇,它描述有39处人文与自然场景,既包括撰写者所处时代的内容,也涉及撰写者所了解的历史知识。从中不难发现,《海内经》的撰写者,对古代氏族、部落、民族的血缘传承关系,以及先人的科学技术发明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给予了突出的记述。
  • 把阳光加入想象

    把阳光加入想象

    这里的文字就像水,那么静静地流淌着,把前尘往事都叫到跟前,与你促膝谈心。她给你备好了月亮,备好了星光,甚至备好了手帕,让你疲惫的时候得到依靠,让你困惑的时候得到指引,让你哭泣的时候得到慰藉。本书集纳国内一线杂志超人气作家的优秀作品,选材新颖,内涵丰厚;以鲜活的人物和事实作为典型例证,多层面阐述了看似寻常实则富有深邃内涵的人生哲理。也许一群蚂蚁,就诠释了生命和团结的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包含着自信和善良的力量;也许一抹云彩,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美好……《读者》《中国青年报》《意林》《青年文摘》……超人气作家联袂奉献,来自心灵最深处的感动和激流。十年典藏,精彩巨献!
  • 寻找属于我的翅膀

    寻找属于我的翅膀

    本书作者通过对学习、生活的感悟,用细腻、真切的描写手法,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和对友谊、亲情的无限眷恋,点缀出了小作者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十五岁绚灿人生。
  • 柳宗元集4

    柳宗元集4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热门推荐
  • 倚栏笑

    倚栏笑

    钟国二王大婚之日,宫内梅园却突然起了大火,一夜之间,那仙境似的地方,只剩下了漫天飞扬的灰烬。一年过后,一位神秘佳人随当时名震九域的神医公孙款款入宫,据江湖第一士夜逍遥说,其貌甚天仙,姿若漪涟,风华绝代,倾国倾世……白伶坐于庭中,闻此称赞后勾唇一笑,将杯中桃花酿一饮而尽。何曾绝代?不过是白兰的仇,由她白伶来讨罢了。这场以命为注的赌局,以情为子,以死为生,无止无休。直到多年后,那人站在她的面前,笑如初时:“就算我用我的余生向你赔罪,你也还是不肯原谅我吗?”“是。”当她走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却是咽下口中腥甜,附在他耳边,笑地如水般温柔:“钟楼雁,你活该。”“来生,我绝对不要遇见你”
  • 穿越十年遇见你王俊凯

    穿越十年遇见你王俊凯

    女主本来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屁孩,因为天天没幻想着能够长大,所以他在梦里穿越了,而且这一穿越就穿越到了十年之后……今年2013年9月25日,是女主的生日……却偏偏不幸穿越到了2023年9月25日……
  • 幽灵山庄之幽灵忆

    幽灵山庄之幽灵忆

    刚放暑假回老家的晨阳,接到了好友帽耳的电话,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电话改变了他接下来的人生。。。青梅竹马的女友是来自千余年前的一个一缕幽魂???身边的好友一个一个无故的失踪,还有一直在梦里出现那个模糊的影子,这一切有关系?像是有人设计好的这一切,接下来的几天,每个午夜12点晨阳都准时收到一个短信,你去过幽灵客栈吗?
  • 超电磁炮怎么跑到我家来了

    超电磁炮怎么跑到我家来了

    这是修改之后的简介(有轻微剧透):作为可以穿越学园都市世界的张子轩,在一次回去原来世界的时候,居然被哆啦美给带到了20世纪的日本。而作为之前被带到现实世界的御坂妹妹,居然也出现了这里?!然后的事情……我怎么变成了御坂妹妹?接下来还有怎样的超展开,敬请关注本书。
  • 惊艳四座

    惊艳四座

    回到过去的铭小风,带着超强异能横扫华夏,成为新一代妖孽。
  • 霸天恶皇

    霸天恶皇

    人道不公!!天道不公!!!我为恶人!!!!必称皇!!!!!再战!定叫他天地破,苍穹烂!!!
  • 炎火门者

    炎火门者

    战国时代,派系混战,短暂和平,形成一个叫五元派,一个叫两仪派,一个叫四象派,三足鼎立分割东土灵体大地,最强大的四象派占据一半东土灵体大地攻打其他派,吞并土地。经过多年混战,四象派分裂形成三国,并签署密苏山和平条约永不发动战争。和平一直延续到三代炎火派门主去世。四代炎火派门主刚上任,就被黑衣人偷进后山放出上古圣兽,炎火兽,烧毁李家村,有一名男婴存活被带入炎火门。世人不知一场巨大的阴谋正笼罩在东土灵体大地。
  •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之天涯情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之天涯情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一部扣人心弦,浪漫凄美的玄幻爱情故事,马小玲和况天佑未完的约会,况天涯的消失,袁不破的结局等人的结局就像是一个未完的梦,为了纪念心中的《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作为忠实的僵迷,决定为续完马小玲和况天佑一个完整的梦,特作此续集。若你也是一位僵迷,想知道佑玲,天涯,复生的未完的故事吗?本可以带给你。本故事皆为本人原创,仅供阅读学习交流,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风水奇谭1:幽楚王陵

    风水奇谭1:幽楚王陵

    风生水起,龙楼宝殿……生于乱世的山村少年,无意之中卷入了诡秘难测的盗墓之争——神秘莫测的六大门派一起出动,只是为了那传说中可以役鬼驱邪的寻龙诀——分丘灵官,摸金校尉,搬山道士,卸岭将军,淘沙司马,观山太保……群相出动,更有那盗墓门派之中最最神秘的点穴观音也现身江湖——少年风冷清和东瀛忍者之女水灵一起绞杀活僵尸,闯修罗古墓,破万尸大阵,解开千载不解迷局……其后更是走遍千山万水,寻龙点穴,闯幽魂王陵,破死亡古墓,历经千辛万险……而最终发现,隐匿于千年古墓之中的竟然……
  • 心劫

    心劫

    杨珂原本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却偏偏遇到了沈赫钧。情丝缠绕,百转千回……一步步的走入情渊之中,才发觉,前无出路,后无退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