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5800000015

第15章 张若虚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属江苏)人。官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今仅存诗二首。《春江花月夜》为人传诵。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1]。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2]。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3]。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4]。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5]。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释】

[1]滟滟:水波摇动的样子。[2]甸:原野。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小雪块或小冰粒。[3]空里流霜:指月光在空中向大地撒下一片像霜露一样的银辉色。[4]文:同“纹”,波纹,涟漪。[5]碣石潇湘:碣石在海边,一般指秦皇岛外海边的巨石;潇湘即潇水和湘水,在内陆,指湖南境内的长江二支流。碣石潇湘连在一起用,比喻天各一方,路途遥远。

【鉴赏】

这首《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传下来两首诗的张若虚,仅因这一首诗便“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的题目就十分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世间最为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为便于欣赏,我们把全诗分为五个部分。前八句主要描写春江月夜的自然景色。作者入手擒题,开篇便就题生发,勾画出春江月夜的壮美图画: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照耀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流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天的原野,月色泻洒在花树上,像给花树撒了一层洁白的雪霰。作者可谓妙手丹青,轻轻地挥洒运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作者对月光的观察细致入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在梦幻一样的银色光辉里。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八句中的景物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在一轮孤月上凝聚了。

次八句续写春江月夜的景色之美并引出了“人”。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作者的遐思冥想:江边的什么人最先见到月光,月光最先照见的又是什么人?作者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探索中他又翻出新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生存则是绵延长久、代代无穷的。因此,这“代代无穷”的人生就和“年年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作者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其中虽带有对人生短暂的一定伤感,但并没有颓废与绝望,而是侧重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唐到盛唐的时代之音。“江月待何人”是紧承上句“只相似”而来。既然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那么江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什么人似的愿望,是永远也不能实现的。月光下,只有大江里的急流咆哮奔腾而去。随着江水的奔流,诗篇亦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高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作者自然地把笔触引向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之上了。

再四句总写春江花月夜中闺妇与游子的两地情思。“白云”与“青枫浦”寄物寓情。白云飘忽不定,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在这里又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景物及色彩。“谁家”与“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在离愁别恨,作者才提出“相思明月楼”的设问。同一种相思,牵出了两地的离愁,一往一复,曲折含蕴,诗情荡漾。

以下八句承“何处”句,写闺妇对离人“扁舟子”的思念。但作者不直接描写闺妇的悲和泪,而是扣紧主题,用“月光徘徊”和“鸿雁不度”来间接烘托她的思念之情,悲泪自出。“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阴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它要和思妇作伴,给她安慰,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轻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闺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光,可是月光却怎么也赶不走,玉户的窗帘卷之不去,捣衣石上揩了它仍然再来。这里的“卷”和“拂”两个痴情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月光引出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光不也照耀着在江上荡扁舟的爱人吗?共望月光也无法相知,只好托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在跳跃,跃不过三尺水面,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一向以传书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替我传递音讯,这又该平添几重痛苦和愁闷!

诗的最后八句承上八句,写游子的思归之情。作者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扁舟子跋涉他乡,连做梦也在念叨归家:花落闲潭,春日已半,弄舟人还远隔家乡,只身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寂寞和辛劳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的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在想: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回到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结句的“摇情”指摇曳生姿的多种感情。如月光之情、游子之情、作者寄托之情,皆是不绝如缕,这些思念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边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陶醉。

本诗在思想与艺术上都极大地超越了前人单纯地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爱情诗及哲理诗。它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地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世间的纯洁爱情,把对闺妇和游子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在惝恍而迷离、空灵而苍茫的月色里,隐藏着深邃而美丽、绚烂而多彩的艺术世界,吸引后来人去探寻其中真实的美。

在写作技巧上,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春、江、花、月、夜的主题。“月”是诗中情景兼融的背景之物,它跳动着作者的脉搏,犹如一条生命之线贯通上下,处处传神,诗情则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亮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光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美无缺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了生活中喜怒哀乐的多彩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以淡寓浓,虽像水彩勾勒,但黑白相辅,虚实相间,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充分体现了“春江花月夜”意境之清幽。

全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的感情旋律极其苍凉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显得那样的含蕴而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的热烈、深沉,看起来却极其自然、平和,犹如脉搏跳动般有规律、急徐。而诗的韵律节奏也相应地抑扬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换一韵,共换九韵。其中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节相间。随着韵脚的变化,平仄的互用,其韵律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往复,又层出翻新,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令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婉转谐美。

《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曲的旧题,隋唐时期有若干诗人题作,但均不及张若虚这一篇。这一旧题在张若虚手里焕发异彩,获得了千载不朽的艺术生命力。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察旧题的原创人是谁了,竟然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创作权归之于张若虚了。他实属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独领风骚的者。

苏颈(670-727),字廷硕,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武则天朝进士,袭封许国公。开元间居相位时,与宋璟合作,共理政事,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当时和张说(封燕国公)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原有集,已佚,现存《苏廷硕集》,系后人所辑。

汾上惊秋

苏颈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1]。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2]。

【注释】

[1]河汾:黄河和汾河。[2]摇落:草木凋谢、零落。

【鉴赏】

这首五绝描写作者在汾河上惊觉秋天的来临,抒发其岁暮时迈的感慨,寓深意于寄兴,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即兴咏史诗。

汾河在今山西境内,是黄河的支流,诗中所说的河汾,是指汾水流入黄河的一段。这汾河沿岸,便是汉唐以来的河东郡。郡治下有个汾阴县(今万荣县南)。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夏天,方士奏报祥瑞,在汾阴掘获黄帝铸造的宝鼎。武帝大喜,秋天亲自来到汾阴,祭祀皇天厚土,还和群臣在船中饮宴赋诗,从而作了《秋风辞》。

开元时期的唐玄宗雄心勃勃,大有追步汉武帝之意。

开元十一年(723)二月,唐玄宗也来到汾阴祭祀皇天厚土,并改称汾阴为宝鼎县。苏颈其时任礼部尚书,从驾参加了这个祭祀盛典。苏颈长期任朝廷要职,甚受玄宗器重。但在从驾祭祀之后两天,苏颈忽然被调离朝廷,尚未回京即直接入蜀,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两年后才又调回长安。这突然调离的消息使苏颈甚感失意,因此写下此诗托景寄情。

点明了上述背景,就比较容易切实地理解本诗所蕴含的复杂心情,也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苏颈所以采取这种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似晦、欲言又止的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

首二句化用了《秋风辞》的诗意:“秋风起兮白云飞,泛楼船兮济河汾。”从而暗示着当年汉武帝到汾阴祭皇天后土的历史往事,同时也使人联想到今日唐玄宗效法汉武帝的作为,两者何其相似,历史仿佛在重演。这意味着什么,又启示着什么,作者未予点破,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然而诗题却明白地点出了一个“惊”字,表明苏颈的思绪是受了震惊的。是震惊于自己的个人遭遇,还是震惊于玄宗“东施效颦”?就全诗意境而言,应是即景自况。苏颈在汾河上被北风一吹,一阵寒意使他惊觉到秋天来临;而他当时正处于一生最感失意的境地,叫他出京放任外省的闲职,恰如一阵北风把他这朵白云吹得老远。这完全符合诗题标明的“汾上惊秋”,背景复杂,意境也复杂。但读者不难发现,这是在即景起兴中抒发着历史的联想和感慨,在关切国家的隐忧中交织着作者个人的哀愁,可谓愁绪纷乱,百感交集。

后二句则明确地说穿了这种复杂心情。“摇落”二字化用了《秋风辞》中“草木黄落”的句意,又本于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句意。“心绪逢摇落”,既指萧瑟的秋风,又指自己失意的境遇,所以说“逢”。纷乱的愁绪又加上萧瑟的秋风,二者相遇在一起,所以叫“逢”。“秋声”为何“不可闻”?秋声即北风呼啸的声音,这种声音是肃杀的,吹熟庄稼,吹黄草木,吹掉树叶,所以“不可闻”。听了这肃杀的秋声,只会使愁绪更为纷乱,心情更加悲伤。这明白表示了首二句所蕴含的复杂心情的倾向和性质。

本诗的表现手法和抒情特点是有忧虑、有寄托、有伤感;但究竟寄托什么、忧虑什么、伤感什么,却难以确切地肯定。作者久与政事,阅历广经验多,熟悉历史,预感到汉、唐两个盛世皇帝之间总有许多不同,然而祭祀行为却又极为相似,隐约地感到某种忧虑,然而自己一时又说不清楚,只能托于“惊秋”。几年之后的“安史之乱”,印证了作者的隐忧。当时,作者只能用写自身的失意来表达这种感觉和隐忧。恰因为这一点,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特点:以形象来表示,让读者自己去用心体会。

同类推荐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本书分为知青再教育的兴起、北京知青奔赴延安、全国知青扎根农村、中央加强知青工作四部分,内容包括:老三届兴起上山下乡的热潮、周恩来支持侄子赴延安插队、广州知青林超强拒绝诱惑、中央号召做好知青下乡工作等。
  •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在毛泽东的笔下和口中,古老的国学被赋予了全新的灵魂:它能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提供方针政策的指导,它能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贡献力量,更奇妙的是,它能与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水乳交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原理呈现出大中华气派!对于国学典籍中的成语、典故、诗词歌赋,甚至神话传说,毛泽东能信手拈来,随意驱驰。他能以古典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来说明一个革命道理,令听者拨云见日:他能从初见者的姓名中寻找到楚辞唐诗,让对办惊叹不已……
  • 空山灵雨

    空山灵雨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现代作家、学者。小吋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开始创作吋,便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这是一本散文集,主要记录了家乡石羊河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石羊河的赞美。
  •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是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朽,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世界思想史上的瑰宝。
热门推荐
  • 枪神传奇

    枪神传奇

    他,在现实世界中是个普通的人;在枪神世界中却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人。他凭借着之前游戏里的技术,改变了枪神世界的未来,一步一步成为枪神!敌我两人似曾相识,却又刀锋相对,且看这场巨大的穿越迷局,究竟真相为何?再且看要成为枪神的他,如何凭借着自创神技维护枪神世界的和平!☆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新人新书求支持啊!多求点击量和推荐票!
  • 翻新你的大脑

    翻新你的大脑

    思考力、分析力是长于逻辑思考的左脑的两项最核心思维模式。考虑到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翻新你的大脑(跟李教授学左脑思维养成法)》由李夏所著,在结构上便以此分为两部分来分开论述。书中先是指出了人们在思考分析问题时存在的常见误区以及不良,进而,从根本上对于思考、分析这两种思维方式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告诉人们究竟什么样的“思考”、“分析”才是真正有效的,并告诉了人们一些具体的方法去提升这两项能力。另外,作者还对思考分析能力与知识的关系、思考分析能力与直觉的关系等进行了论述。总体上,作者既在对思考分析能力进行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又在实践上为人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升方法。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剧院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剧院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系列丛书,是一套介绍全世界自然人文地理的丛书。内容包括世界遗产、公园、城堡、瀑布、广场、剧院等。该丛书图文并茂,分类详细,更加方便学生的阅读,是一套很有实用价值的阅读读物。
  • 思路决定出路(第一册)

    思路决定出路(第一册)

    留意一下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总会有碰壁的时候。我们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你是否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有条不紊、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还是整天发牢骚,埋怨事情多了,思维乱了,没头绪做事?以上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清晰的思路,有没有按照思路去做。“成功不是不可能,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出路》这本书让大家知道了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过程或方法,更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无论是对于公司内部员工培训还是个人的成长,本书都是最佳的范本与参考书。
  • 铁公鸡相公:娇妻嫁到

    铁公鸡相公:娇妻嫁到

    别人穿越做美女,她却成了“如花”,还从小就被“父母”卖给别人当了冲喜新娘!自愿请休,离开她那爱美女如痴的相公。坚强的她日子越活越精彩,遇到美男多多,却爱上了一铁公鸡。她无语,自己这啥眼光啊!
  • 腹黑公主的复仇爱恋

    腹黑公主的复仇爱恋

    在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传来了几个女生的笑声。四个女孩的岁数也不超过八岁,女孩们正在树下划拳,,玩累了便躺在草地上。躺成一个十字架的模样,说着心里的秘密和一些有趣的事。全然不知危险已经慢慢来临了。当她们正无忧无虑的大笑死空中传来了枪声。菁因为救女孩们,她被黑衣人一枪打中了,至今昏迷不醒......
  • 网王之月夕梦

    网王之月夕梦

    为什么要伤害自己,为什么不相信她?她把自己的心全部交给了这个有拽又酷男生,他却宁可相信一张照片,就算误会解释了……她不久于人世,她的病真的没得救,泪水滑过脸颊,她不想离开她爱的人的身边……仅仅就这样了么,龙马,我真的好喜欢好喜欢你!
  • 我的亿万冷少

    我的亿万冷少

    “取悦我,价格随你开!”他桀骜的眼神里噙满戏谑。凌婧萱深知配不上他,更玩不起豪门少爷们寻欢作乐的游戏,为了讨生活她甘愿躺在他的身下。一场激情,他畅快淋漓,她生不如死!一纸契约,一场报复,她在他设的局内步步沦陷,伤得体无完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功夫花少

    功夫花少

    一个放荡不羁的年华,我们用自己的热情和血液在奋斗。别人走仕途可是我却是天生混子命,初三开始做混子,中考却被人欺负,进了高中依然被欺负,学会了忍,更学会了如何去反抗,我的敌人,我要你不再翻身……好吧,走不了仕途,那我就走走这混途!敬我者,我恒敬之,犯我者,虽远必诛!
  • 玖不见君君自来

    玖不见君君自来

    李世云离家后,妈妈去世了,李玖又何去何从?离乡背井,在一个南方小城定居后,在一家叫我有酒吧的酒吧里,会发生什么故事?李玖一直孓然一身,又是为了什么?谁会是她等待的人?一切故事,从爸爸离家开始,从爸爸离家结束,跨过了城与城,跨过了时间,最后剩下的,只是无尽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