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33400000019

第19章 法律文本及条文释义(18)

2007年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前,实践中就出现大量滥用劳务派遣工的现象。2007年通过的劳动合同法虽然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进行了规范,但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的法条表述使得许多用人单位仍然大量在非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劳务派遣工。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发现,许多用工单位长期大量使用被派遣劳动者,有的用工单位甚至把劳务派遣作为用工主渠道。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滥用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对常规的用工方式和劳动合同制度造成较大冲击。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8年和2011年对劳动合同法进行的执法检查中都明确要求,要严格规范劳务派遣用工,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为此,本条明确规定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用人单位应以劳动合同用工作为基本用工形式。这是企业用工的一项原则,这对于防止滥用劳务派遣,在立法的价值取向上、特别是在法律的实施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劳务派遣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关于劳务派遣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以下简称三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的规定,是劳务派遣用工补充形式这一原则的直接体现。根据这一规定,劳务派遣用工被严格限制在三性工作岗位,并且只能用于三性岗位。换句话说,除了三性岗位外,其他工作岗位都不得使用劳务派遣工。

为了保证这一规定能够落到实处,本条第二款对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这三性作了解释。因为本条第一款规定了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的原则,如果在实践中根据本条第二款关于三性的解释中对于某一工作岗位是否属于三性岗位还存在分歧时,应当按照不属于三性岗位来认定。

1.临时性工作岗位。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这一规定很好理解,即某一工作岗位在设置时,并不是用人单位长期需要的岗位,只是为了临时处理某一事务短期设置的工作岗位。只要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该岗位即可认定为临时性工作岗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临时性针对的是工作岗位,不是劳动者。举例来说,某用人单位设置了文件管理员岗位负责该单位的文件管理工作,如果该单位始终需要一名文件管理员承担文件管理工作,该用人单位不得为了使用劳务派遣工每六个月换一名劳动者而将该岗位认定为临时性工作岗位。但如果该单位平时文件管理是由一名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兼职承担,只是某年3至8月,因文件量较大,在兼职文件管理员外需要另设一名全职文件管理员,那另设的全职文件管理员岗位即可认定为临时性工作岗位,可以使用劳务派遣工。

2.辅助性工作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实践中,不同方面对辅助性岗位的理解存在不同。用工单位倾向于扩大对辅助性岗位的理解,认为只要不属于用工单位主营业务岗位,都属于辅助性工作岗位;还有些用工单位认为,只要工作岗位技术性含量较低,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低,则属于辅助性工作岗位。应当说,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判断某一岗位是否属于主营业务岗位应当根据一般人的一般智力判断。某一工作岗位的工作虽然简单,但却属于该单位的主营业务,那该岗位不能认定为辅助性工作岗位。举个例子来说,在银行从事会计和出纳的人员,工作可能并不复杂,但会计和出纳明显属于银行的主营业务岗位,因此不得被认定属于辅助性工作岗位而使用劳务派遣工。

3.替代性工作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也就是说,对于这一工作岗位,只是用劳务派遣工暂时替代与用工单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来完成该岗位的有关工作,与用工单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回到该工作岗位后,该岗位即不再属于替代性工作岗位,用工单位不得继续在该工作岗位使用劳务派遣工。实践中,有些观点认为,某一工作岗位不需要特别的技能,或者经过很短时间培训即可胜任的工作岗位,使得大多数该岗位的劳动者都是可替代的而使该岗位属于替代性工作岗位。应当说,这一观点是对替代性工作岗位的错误理解。实践中,应严格按照本条第二款关于替代性工作岗位的解释来理解。

三、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工的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前面已经提到,在实践中,各方面对三性中的替代性和辅助性,在认识上存在差别,容易出现扯皮现象。虽然本次修改明确了劳务派遣用工属于补充用工形式的基本原则,并对三性作了解释,在实践中仍然容易出现争议,出现争议后也不容易认定和解决;即使根据劳务派遣用工属于补充用工形式的原则可以作出认定和解决,要实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也需要相当长的行政执法或者司法过程。为此,基于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的立法目的,本条第三款明确规定,用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

立法过程中,曾经尝试在本法中直接确定比例数值。但考虑到实践中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业务属性,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历史和现状也不相同,一刀切地规定一定比例并不符合现实。为此,本条授权******劳动行政部门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用工需求,结合企业的用工历史和现状等确定相应的比例数值或者比例计算办法。******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落实本法的规定,及时确定相应的比例数值或者比例计算办法。当然,根据劳务派遣用工属于补充用工形式的基本原则,用工单位应当自觉主动地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六十七条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本条主旨】

本条是关于禁止实施畸形劳务派遣的规定。

【本条释义】

一、劳务派遣的本质特征

相对于传统雇用方式,劳务派遣是从职业介绍活动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用工方式,它最早起源于美国,后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逐步发展起来。劳务派遣其本质特征是将传统的雇主、雇员的双方劳动关系引入第三方主体,实行雇佣劳动者与使用劳动者相分离,从而形成劳务派遣单位、实际用人单位(即用工单位)、被派遣劳动者三方关系,成为一种以灵活的就业方式为特征的新型劳动关系。这种用工形式使得用人单位,规避了劳动法中的义务、责任和人工经营的风险,又减少了其用工成本、管理成本、诉讼成本。

二、畸形劳务派遣现象及防范

本法出台之前,对于劳务派遣一直缺乏法律的规范,因此这一新型用工方式自产生以来,便在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潮以及在劳动力市场的培育过程中,以无序、失范和迅猛的态势发展起来。

一些不轨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相互勾结、逃避法律责任和社会保障义务,合伙肆意侵犯劳务工的合法权益。例如,一些用人单位无视派遣单位与劳务工签订的明显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违法劳动合同;派遣单位则纵容用人单位不采取必要的安全生产措施,剥夺劳务工法定的休息、休假权利;劳务工在劳动合同签订、参加社会保险、工资水平及按月足额支付、职业安全卫生、生产生活条件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都不能取得与所谓正式工相同的待遇,等等。与此同时,一些用人单位开始设立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下属单位派遣劳动者。它将实际上只有两方法律主体的简单劳动关系,变成了三方的劳务派遣关系,为用人单位规避劳动法创造了空间。这种畸形的劳务派遣破坏了劳动力市场,不利于劳动者维权和劳动关系稳定。

本条禁止用人单位设立劳务派遣单位,目的在于真正将雇佣劳动者与使用劳动者相分离,维护劳动者权利,规范劳务派遣市场。

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本条主旨】

本条是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

【本条释义】

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突破了传统的全日制用工模式,适应了用人单位灵活用工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需要,已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在国际上,非全日制用工早已成为一种惯例。近年来,我国非全日制用工也发展较快。

1994年制定的劳动法是以全日制劳动关系为模式进行设计和规范的,对非全日制劳动关系没有涉及。本条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非全日制用工作出了规定。

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灵活多样,以小时计酬为主,但不局限于以小时计酬。除了以小时计酬的形式以外,常见的计酬方式还有以日、周为单位来计酬或按件计酬。因为劳动者可以在一个以上的用人单位从事非全日制劳动,所以条文中规定的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和每周工作累计时间,都是针对劳动者在同一个用人单位劳动所作出的。

非全日制用工属于劳动关系。本条规定的非全日制用工只限于用人单位用工,而不包括个人用工形式。个人用工已经被划为民事雇佣关系,在现有条件下划归民事关系调整。而用人单位与非全日制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则符合劳动关系的所有特征,双方之间建立的是劳动关系,理应置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之中。

2003年5月30日劳动保障部也曾颁发《劳动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功若干问题的意见》来对非全日制用工进行规范。该意见第一条第一款写明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0小时的用工形式。与该意见相比,劳动合同法扩大了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缩短了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在同一家用人单位的平均每日工作时间和累计每周工作时间的规定,更好地保护了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按照立法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法比《劳动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功若干问题的意见》的效力要高,因此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界定应当以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为准。

国际上对非全日制用工的界定,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第一,以工时数界定。例如日本,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规定周工作不满35小时为非全日制就业。我国对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就属于这种类型。

第二,以比例界定。例如法国,非全日制指其工作时间与法定周或日工作时间相比至少少五分之一。

第三,双重标准界定。例如我国台湾地区对于部分工时的定义。《台湾地区事业人力雇用状况调查报告》将部分工作时间者界定为其每日工作时数少有其所属企业正常工作时数的四分之三以下者,而行政院主计处在《人力资源统计资料》上则将部分工时定义为每周工作40小时以下,且工作时间低于该企业规定工作时间的六分之五者。

第六十九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本条主旨】

本条是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的规定。

【本条释义】

本条的规定不仅突破了劳动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的规定和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规定,而且突破了禁止建立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的限制,适应了非全日制就业的客观需要,也符合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书面协议,也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关于劳动合同的形式,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各国立法所采取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我国地方立法和部门规章对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形式的规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要求采用书面形式。这种模式将非全日制劳动合同限制在书面形式,是最为严格的。如《北京市非全日制就业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中规定,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可以同时与两个或多个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以书面形式订立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

第二,一般要求采用书面形式,但合同期限在三十日以下的,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这种模式根据合同期限决定合同形式,留有一定的灵活余地,如《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中规定,订立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一般采用书面形式。劳动合同期限在一个月以下的,经当事人协商同时,可以订立口头劳动合同。但劳动者提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第三,允许采用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这是最为宽松的模式,但是就算是采用这种模式的地方,也往往将书面形式放在优先的位置。例如,《湖北省劳动合同规定》中规定,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口头劳动合同。但劳动者提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同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家有律师

    家有律师

    未婚同居共同购房男友突然要分手,怎么办?年卡只用了一个月,美容店卷铺盖走人了,怎么办?职工在上班途中不慎摔倒,能否认定为工伤?……法治时代,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法律发生关系。本书针对常遇到而又很棘手的法律纠纷及问题分类阐述。案例典型、法条明晰、分析透彻,可谓我们家庭生活的好律师。
  •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经济纠纷法律法规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经济纠纷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 行政诉讼与国家赔偿

    行政诉讼与国家赔偿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法律知识宣讲》丛书之一。本书从实际出发,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法的法律知识,对该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宣讲。通俗易懂、体例规范,在各个章节穿插了案例,有助于广大读者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民事纠纷与解决法律法规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民事纠纷与解决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热门推荐
  • 扶风雨

    扶风雨

    也许他只是为了折磨曾经的仇人而当时留下她的命,也许她是为了杀掉自己的目标才会和他相识,也许他们只是为了不被别人所杀才聚在一起……然而,当他们开始践踏别人的生命,也许只有死才能让他们的生命恢复平静,也许只有绵延的仇恨结束之后一切才会停止……
  • 绝世奇葩

    绝世奇葩

    一个出生平庸,相貌平平的农村小孩,拿什么跟富二代,官二代相比,家庭的拮据,情感的背离,在经历重重打击之下,已然心死,但一次偶然的奇遇,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家仇,情仇,商战,一一上演……
  • 江山乱,红颜碎

    江山乱,红颜碎

    因为道士的胡言乱语被当做男儿来养,仗着家里用不完的金银财宝,安心做起了散财童子。一箱黄金替青楼女子赎身都是小事,但是在自从跟他一个雅阁喝茶之后好像有什么悄然发生变化?
  • 轻一点的告白

    轻一点的告白

    花与叶,风伴雨,青春不过是思想的迷茫,肉体的摩擦,再痛再伤皆是成长
  • 修罗

    修罗

    一个玉皇大帝与百花仙子生出的绝色美女。一段段不可思议的故事,一个个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段段撕心裂肺的爱情。
  • 同一片星空下

    同一片星空下

    当你照镜子时,镜中的那个你如果真的存在,并出现在你面前,会怎么样呢?科学家们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把镜中那个你叫做“反你”。科学家想象很远的地方有个和我们的世界很像的世界,它将是一个由反恒星、反房子、反食物等所有的反物质构成的反世界。在那里,我们这个世界一切自然存在的东西也都存在。夜晚的星空,你是否抬首望天,想过在这同一片星空之下,另外的一个你又在干些什么呢?那么是否在遥远的地方存在着一个和我们相对立的世界呢?宇宙何其的广阔,在那无限的空间之下又有着无限多的可能。
  • 我是超级巨星

    我是超级巨星

    屌丝方逸拥有神奇时空穿梭戒指,开启超炫装逼模式!屌丝方逸,成功逆袭,成为万众瞩目的superstar(超级巨星)!一个屌丝,毫无帮助别人的心态,将自己的装逼事业当成自己的装逼事业(呃,貌似用词不当),这是什么精神?当一个屌丝成功逆袭后,那便不再是一个屌丝,而是一个,呃,屌毛~咳咳..
  • 九霄凌天记

    九霄凌天记

    他自乱世中崛起,在背叛中沉沦。从此沦为杀戮的机器,直到遇见她。让他昏暗的天空出现了一抹光亮从此,他们形影不离,一起修炼,直到……一场变故,她为了他身殒,血撒长空。有人告诉他,只要登上仙路的尽头,便能救她。于是他开始努力修炼,只为成仙,但……欲登仙路,必须要摒除七情六欲。为爱,他战仙,欲闯仙路……奈何,人力有尽时,他始终未能成仙。……此后,仙界震怒,天地为之大变。……若干年后,一个普通的小酒馆内,一个病殃殃的老人……
  • 跃马异界

    跃马异界

    当一个宅男带着全面战争系统到异界会发生什么?这是一个从单纯的宅男到铁血帝王的故事PS:写给自己看的所以不用担心TJ的问题
  • 破灭玄缘

    破灭玄缘

    前世今生未来,三生缘不尽。融合怒燃觉醒,残暴女神临万兽围城天入夜,与我来领悟太阳升起前的色彩何为少年之王?在那风的尽头,又是什么在牵引?思念所凝结之物,我又如何守护?我跨越无数世界,得知命运所在。世界的未来?那是什么……我所有的,就这唯一一个,别无所求的愿望,却在黑暗中……摇曳着惊慌……就算如此我也会等到奇迹的来临,此刻,祈愿所包覆的一击,响彻天际吧!(这个世界太大,所包含的太多,恕我无法一语道尽。那么与我一起看看吧,我的世界!写的不好?没事!我会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