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也要与时俱进
读书要与时代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时代变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都需要人们在读书时开拓思路,跟上时代步伐,这也是“学以致用”的具体表现。
近年,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也是有许多烦心事,其中便包括了大学过多。美国的大学,养了许多与现实生活脱离的空想派知识分子,他们所拥有的仅是一些统计数字和一些被过滤了的资料。有些知识分子,手上拿着的则是用了二三十年或更久的讲义,随便进行一番修饰以后,就在新的学期开始派上用场。
由于这些大学的不切实际,所以教授们的地位也日渐下降。
例如有一位留学美国的学子,在读了十多年书后,终于获得了一个博士学位,这位学子面对着茫茫而又有不可避免困难的前途之时,也惟有硬着头皮出外工作。而出外工作要做什么呢?都已30多岁的人了,除了识字打字以外,竟没有一点专长,结果,他只找到了一份年薪15000元左右的工作。其时,一位文员的每年的薪水,大概只有12000到15000元,而这位博士又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呢?
原来,他的母校让他在学校教两个科目,每个科目6000元,由于经费有限,所以学校也不能给他太多的科目,但由于博士入不敷出,所以他又在另一间大学,找了个兼职。
对于那些不赞成学以致用的人来说,确实应该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
中华民族之所以在历史中出现过倒退,由春秋战国时期的灿烂、倒退到了秦汉时期的地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书呆子太多了,社会中出现了一个病症——“仕途臃肿症”。由于学者不事生产,而致清谈误国。
在大学,人们可以将一生之中最富有挑战性、最勇敢的光阴,送进图书馆。那些本来很有前途的年轻人,却在图书馆里死读书。而有的人则相反,一边读书,一边学以致用,即活读书。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读书方法,即死读书法与活读书法。
死读书法盲目地对书进行崇拜,认为凡是书上所讲的都是正确的,不看现实,与实际脱离,其结果就是把书读死了,成为了一个地道的书呆子。
活读书法则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与实际密切地联系,对于书进行分析、批判地读,能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对所读之书有所发现,有所应用。
毫无疑问的,前者是错误的读书方法,后者是正确的读书方法。
目标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选定的战略目标,就是人们对于教育领域内所普遍关心的问题,追其来龙去脉,探求其规律。
因此,他的阅读活动,几乎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的。他从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史以及各科教学专著中摘录、做笔记,然后编辑成40多本不同种类的专题研究笔记,写出了很多有创见的论文,被人们誉为当代“学校的百科全书”。
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工作时间全部加起来最多也只占一个星期里的一半的时间,请问剩下至少一半的时间你都在做些什么?
这些时间包括一天工作结束后的余暇时间及至少一到两天休假的时间,这么多时间都是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
现在,闲暇时间是有了,但问题是,你该如何去有效利用这些时间。
人类拥有头脑这如此神奇的东西,如果用来浪费在一些无聊事上,岂不太可惜了!
如果你想创造美好的明天,就应将自己能自由使用的时间投入在增加今天的工作效率、有实际价值的事上。
读书即是有交际价值的事。
你可以利用十分钟时间读一些书,在读书上下一分功夫,这足以助你在事业上取得十分上进。
许多立志成为企业家的人起步时工作也是辛苦的,但他们利用其闲暇的时间,与时俱进,刻苦自读,掌握新文化、新知识,迎合社会的需要,因此,最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个人愈能储蓄则愈易致富。你愈能求知,则你愈有知识。你能多储备一分知识,就足以多丰富你的一分生命。这种零星的努力,细小的进益,日积月累,可以使你于日后大有收益,可以使你更为充实、更丰满,可以使你更能应付人生。
读书的目的就是古人所说的四个字:“学以致用”。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有人为了实践而读书。有人钻进了书的殿堂,却终其一生没有绕出来,直到被书籍活活地压死在里面;而有人从殿堂前门进去,从后门出来,然后站在殿堂之上,指点江山,指导生活,这才是为己所用的读书方法。
读书不拘年龄和地点
学习是人一生下来就开始的本能行为,它不受人的年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读书是人的更具主动性和选择性的意识行为,更超然于年龄和地点的局限。
假使你人到中年,而仍没有受过相当的教育,你大可不必因此而灰心。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人从一个懒惰的人处购得一块田地。
等到买卖成交时候已经是五月底了。以前的那个懒惰的田主,在早春时分不曾下种,也不曾耕耘。许多邻近的人告诉这位新田主,说佳时已过了,除了种些蔬菜以外,种别的东西现在已经是太迟了。但是这个新田主是很有头脑、很能干的人;他种下了一些生长得为时较晚的谷类种籽,由于这一年气候反常、雨水和温度不同于往年,他得到了一次很丰盛的收获——超过于其他邻居所得的收获。
这类事实的发生不限于耕田。在人生的各方面都有与此相同的事实,假使你真是有向上的志愿,真想要补救读书的亏欠,学习是随时都可以开始的。
假使我遇见的只是一个印刷匠,他也能灌输我许多的印刷技术;一个泥瓦匠,能告诉我许多为我前所未闻的东西;一个普通的农夫,在某几点上,是比我聪明许多;我能从他们那儿得到许多知识。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从每种可能的地方努力摄取知识,这是使你知识广博的基本条件。
而广博的知识可以使你胸襟广阔开通,不至于狭隘、鄙陋。
这样,你能够从多方面去“接触人生、领会人生”,而你的趣味,也是广大、浓厚的。
一般不曾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往往有过于看重大学教育的趋向。
一般因家境困难,或身体不健康,而致无缘入大学学习的人,总以为他们遭受了一种不可补救的损失,以为在他们的一生中有着一个永远不可补救的缺陷。他们以为纵使于日后怎样的自读,也还是没有用处、于事无补的。
但就事实而论,世间最有学问、最有知识、最有效率的人,许多是那些从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甚至是那些连中学都没有跨进过的人。
有一个青年,连小学教育都没有完成,然而因为他后来阅览了许多历史传记书,所以竟成了一个历史专家。遇见他的人都盛称他的学问。
他读书很多,所以他的英文程度十分的好,虽则对于文法上的死板规律,他一点不懂,但他浸在许多名家的文字中,熟知其文学构句之道,所以他的写作具有一种很好的风格。
今日社会中专为家庭自读出版的书,汗牛充栋,有志上进的人不是机会更多了吗?
读书是不分年龄与地点,随时都可以进行的。
世间最可尊敬的就是那些已至中年的人仍然孜孜好学,以求补救少年的失学之悲,利用全部的空间、时间灌注其全部精神于摄取知识,而使他自己成为更充实、更伟大的人。
假使我们觉得,记忆力远逊于以前,不要因此而灰心。
教育这个名词,意义很广泛。对于有些东西,壮年人的读书能力要比青年人的读书能力强得多;因为他们有更多的经验、更成熟的见解、更正确的判断力。因为他们尝过失学的痛苦,所以他们对学问的爱好甚于任何人。
有许多人在学校时成绩平庸,但日后在学问上、事业上往往有惊人的表现,理由也就在此。
更进一步说,我们的一生都是受教育的时期。
世界就是我们的大学校我们所遇见的人、所接触的事物、所得到的经验,都是人生大学中的教师。
只要我们开放自己的耳目,则每日中的每一分钟,都可以摄取许多的知识,然后在空闲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深思”的方法,将那些零碎的知识整理组织起来。
知识这种东西,无论我们学了多少,它都将在自己的头脑中累积,成为自己的东西,再不会消失,别人也偷不走。
书是一种可以跨越时空的思想武器,少年人可以藉此解惑,青年人可以藉此励志,中年人可以藉此为学,老年人可以藉此消遣,而且任何人都可以选择任何地点把玩它、亲近它和利用它。
学海无涯“读”做舟
世界的丰富性决定了学海本身无际涯,所以,要想在世界上获得自由,就只能首先通过学习获得知识。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话没错,即使是我们在大学也主要靠自学,正如人走入社会以后,不可能再到课堂上听人系统地介绍某种知识了,而主要靠自己去领悟。事实上,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社会也是活的。如果我们只是把书本上、前人总结的东西学到了并不足以应付现实的需要,因为时过境迁,各人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可能一模一样的,而只是类似而已。即使有百分之九十的雷同,也需要我们进行百分之十的改动创新。更何况,我们学到的东西往往是有限的,而遇到的问题却是相对无限的,每天都有新情况,每天都有新问题,每天都可能出现更复杂的问题。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片面、离析的知识组织起来去解决新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要善于总结、应用,使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的效益最大化。一个人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你不断地学习,知识也一定是要增长的,不管是什么人。
孔子曾乘车周游列国。一天,他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个孩子用泥土围了一座城,坐在里面玩耍。
“你看见马车过来为什么不躲开呀?”孔子问孩子。
“从古到今,只有车子躲开城,哪有城躲车子的道理?”
孔子愣了一下,走下马车,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项家。”
“你的嘴很厉害,我倒想考考你,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里没有鱼儿?什么车没有轮子?”
“您老人家听着——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儿,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轮子……”孔子一连提了十几个问题,都没能难倒这个孩子。
“现在轮到我来考您了……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
“鹅和鸭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善于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
“不对!鱼鳖能浮在水面上,难道也是因为它们的脚是方的吗?青蛙善于鸣叫,它们的脖子长吗?”
孔子心中一震,不由得暗自佩服这孩子知识渊博,更善于将自己有限的所见总结运用,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好拱手连声说:“后生可畏!后生可畏!”说完,孔子就驾着车绕道走了。
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要掌握它使其解决实际问题,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
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将吕蒙,少年时家境贫困,没有条件读书。但他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孙权继位后,就提升吕蒙做平北都尉。
建安十三年(208),孙权派吕蒙为先锋,亲自攻打黄祖,以报杀父之仇。吕蒙没让孙权失望,他斩了黄祖,胜利回师,被提升为横野中郎将。
但吕蒙有个缺陷,他从小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不多。带兵镇守一方,每向孙权报告军情时,只能口传,不能书写,很不方便。一天,孙权对吕蒙和蒋钦说:“你们从十五六岁开始,一年到头打仗,没有时间读书,现在做了将军,就得多读些书呀。”吕蒙说:“忙啊!”孙权说:
“再忙,有我忙吗?我不是要你做个寻章摘句的老学究,只要你粗略地多看看书,多了解一些以前的事情。”说着给他列出详细的书单,包括《孙子兵法》、《六韬》、《左传》、《国语》、《史记》、《汉书》等。
在孙权的启发和鼓励下,吕蒙开始发奋读书,后来竟达到了博览群书的地步。
鲁肃做都督的时候,仍然以老眼光来看待吕蒙,以为吕蒙只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武将。有一次,鲁肃路过吕蒙的驻防地区,同吕蒙谈话。吕蒙问鲁肃:“您肩负重任,对于相邻的守将关羽,您做了哪些防止突然袭击的部署?”鲁肃说:“这个,我还没考虑过!”吕蒙就向鲁肃陈述了吴蜀的形势,提了五点建议。鲁肃听了非常佩服,赞扬吕蒙见识非凡,认为吕蒙已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鲁肃走到吕蒙跟前,拍拍吕蒙的后背说:“我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吕兄进展如斯,我还蒙在鼓里,先前总以为你只有勇武,不想,听君一席话,茅塞顿开,原来吕兄也是满腹经纶之人,可笑愚弟走了眼。”
吕蒙一笑说:“士别三日,理当刮目相看,况且你我之别,远非三日,如何知我有多大变化,今日一叙,老弟你可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我了。”
打那以后,鲁肃与吕蒙成了好朋友。不久他又接替鲁肃统率东吴的军队,成为一代名将。
可见吕蒙从一介武夫,脱胎换骨为见多识广的将才,靠的就是读书,不断充电的结果。
一个人要增长才干,书是最易寻找、最易相处的师傅,书又是蕴含着知识的瀚海,只要我们凭借着勤勉的舟楫,知识就会随时被我们捕捞到手中,解悟于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