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26000000007

第7章 不会装糊涂,必然犯糊涂(2)

4.太完美,不肯装糊涂,则功亏一篑

要求自己或别人进步,要求自己或别人做得好,这种思想和意识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对自己与别人的要求一定要有个限度,如果过分追求完美,对自己与别人身上的一点瑕疵也不肯装一点糊涂,不能有一点容忍,那就是犯糊涂了。

完美意识太强,谨慎意识太强,往往会使自己或别人心理紧张,难以放松。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也往往更容易出现失误或毛病,导致事情挫败甚至功亏一篑。过于追求完美的结局,必然会使交际关系和事业发展走入死胡同。其实完美是一种理想境界,我们可以尽量接近完美,但不可能完全达到完美。这种意识,在我们头脑中必须牢固确立。

仔细想想,世界上有哪件事是完美的呢?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我们普通人没有,那些精英和天才们也没有。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坦然向公众承认,如果他的决策能够达到75%的正确率,那就达到了他预期的最高标准了。罗斯福尚且如此,我们又何必对自己与他人一味苛求呢?

要做好一份工作,讲究的是最终的成效,只要你尽了力,而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就无须再一味追求所谓的“完美”。

再进一步说,“完美”其实并不可爱。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向大学生被试描述两个人,他们都有很强的能力,都有崇高的人格。但其中有一个从来不犯错,另一个有时会犯点小错误。要求被试回答:这两个人那一个更可爱?结果绝大多数被试认为那个有时会犯点小错误人更可爱。

当我们每完成一项工作以后,我们可以反思,也有必要反思,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也需要总结教训,但千万不要因一点小小的缺憾而过于自责。

试想,当你因过分追求完美而陷入自责的怪圈,你还有心思去改进工作吗?

职场人士中,有许多人具有强烈的成就心,换句话说,就是“野心勃勃”。他们恨不能平步青云、一步登天,因而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甚至每件事的每一个细节都十分完美,以使自己尽快晋升,尽快实现自己的目标。于是心态不免有些焦灼,而这种焦灼的心态常导致“欲速则不达”的效果,欲完美却纰漏多多的窘境。

所以说,做任何事千万别过分追求完美,那是自己为难自己,自欺欺人,也是为难别人,使别人难堪。最完美的人生本也是一种不完美,要不,断臂的维纳斯为什么会让人那般痴迷呢?对于一个成熟的人来说,不但不应苛求完美,而且在做一件事之前要学会做最坏的打算。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先想一想,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什么?假如这个结果发生,自己能不能承受?如果不能承受,那干脆就不去做,如果能承受才去做。这样,我们就不会犯糊涂,即便最坏的结果发生,我们也不会因为挫折与打击而一蹶不振。

5.太精明,不屑装糊涂,则失之狡诈

大家应该还记得美国大片《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吧。阿甘是一个头脑简单、想法单纯、目标单一的“傻瓜”。当然,在这里说的“傻瓜”主要是指他比较单纯,没有很复杂的心机,并不是说他真的是个不明世事的傻子。

当一群孩子要欺负他的时候,他的女朋友叫他“快跑!”,跛脚的阿甘没命地跑,速度比正常的孩子都快;在橄榄球的赛场上,教练告诉他“你什么也别管,当拿到球时就快跑!”;在越南的战场上,他的上司告诉他“当你遇到危险时就快跑!”他都单纯地听从了。结果是,他逃过了孩子的欺负,跑来了大学文凭,还跑成了“球星”和“国家英雄”。阿甘单纯地把所有的问题都简单化,简单到只剩下“快跑”而直至成功。

现实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喜欢与单纯而诚实的人交往,感觉轻松、愉悦、自在,而不喜欢费尽心机地提高警惕。这倒不是说单纯诚实的人就是傻子,就可以随意作弄的,而是说这样的人心地纯洁、平和。相反,人们在与过于精明的人交往时,就得时时小心谨慎,处处提高警惕,稍有不慎就会掉入陷阱之中。甚至于你们的交往越深、越久,就越是有一种被欺骗、被愚弄的感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寓言故事,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结论:自以为很精明,成心谋算他人,结果却招来别人谋害自己。因而,消除自己多余的心计,不总耍小聪明,则是免于深陷循环争斗的妙招。做人太精明,确实能占到一些小便宜,但不会永远处于占便宜的位置。人可以精明一次、二次、很多次,但没有人可以精明一辈子。当他人了解你的心机以后,也许会更加精明地防范你。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次的精明留给他人的是启发,二次的精明留给他人的是教训,三次的精明留给他人的便是警惕了。

每个人都愿意做一个聪明的人,都不愿意成为一个糊涂的人,但在人生处世哲学中,有时还是需要一些“难得糊涂”精神的,因为这种“糊涂”恰恰又是一种顶级的聪明。其实,生活中有些时候,“糊涂”加上人情味,绝对要比十足的“太精明”更容易得到好的回报。难怪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

太过精明的人会过得很累,由于他们时刻不在算计着别人,自己的心理难免就会产生扭曲,他们会以为别人也可能正在算计他们,也可能正要侵占他们的利益。因此就必须处处提防,时时警惕,小心翼翼过日子。别人很随意说的一句话,干的一件事,也许什么目的也没有,但过于精明者就会在心里盘算和细细琢磨,生怕别人有什么谋划会使他吃亏。这样,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就显得不诚实,不大方,甚至很造作。我们在生活中碰到的许多精明者,性情都不开朗,心理都相当空虚,神经都相当过敏。这恐怕就与他们常常过那种紧张日子有直接的关系吧。

实际上,在这大千世界里,无论多么精明的人都无法完全认清世间万象,无论头脑运转的速度多快也赶不上世间万物的变化。于是人们最终会发现,心地单纯的人的心态,往往是最正常、最符合自然的规律的,倒是自己太过于精明的话,反倒会变得不正常了。

这就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试图太过于精明,不要总去算计别人。即使你再聪明,到了该糊涂的时候也要糊涂一下,不要那么在意自己的面子、地位和权势,要懂得给别人留有余地。

学会给别人面子,你自己才会更有面子。学会从聪明到糊涂、从糊涂到聪明的转换,你就会在生活中左右逢源,不为生活所扰,不为人事所累。

6.太刚直,无法装糊涂,则易折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广笑府·尚气》篇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父子二人,性格都非常刚直,生活中从来不对人低头,也不让人,且不后退半步。一日,家中来了客人,父亲命儿子去集贸市场买肉。儿子拿着钱在屠夫处买了几斤上好的肉,用绳子串着转身回家,来到城门时,迎面碰上一个人,双方都寸步不让,谁也不甘心避开,于是,面对面地挺立在那儿,相持了很长时间。日已正中,家中还在等肉下锅待客饮酒,做父亲的不由得十分焦急起来,便出门去寻找买肉未归的儿子。刚到城门处,看见儿子还僵立在那儿,半点也没有让人的意思。父亲心下大喜:这真是我的好儿子,性格这么刚直。又大怒:那是什么人,竟敢如此放肆?他蹿步上前,大声说道:

“好儿子,你先将肉送回去,陪客人吃饭,让为父站在这儿与他对抗!”父亲与儿子交换了一个位置,儿子回家去烹肉煮酒待客;父亲则站在那个人的对面,如怒目金刚般挺立不动,惹得众多的围观者大笑不止。为了一点避让的小事,父子竟然接力对抗,这个糊涂犯得是多么荒唐啊!

人生在世,无一点刚直之气是不行的,尤其是应该心有所主,拥有一些确定的人生准则。这样,人们可勇气倍增,可与人抗争、与社会黑暗的东西抗衡,凸显出自我的个性和风貌。但是,刚直并不是赌气,不是盲目地去追求无益的个人“胜利”,就像冯梦龙先生笔下所叙述的这对刚直的父子,仅仅为了避让的小事,就赌气与人对着干,不管其他的事了,这就由刚直走向了蛮干,久之必会引起别人的厌恶,最终会在人生旅途中碰得头破血流。自然界植物中易折易断的都是那些刚直高大的乔木,低矮细小的灌木则会在低头弯腰中保全自己。《菜根谭》中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可谓深得处世的奥妙。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刚直嫉恶,直道而行,追求自由的生活和独立的人格。有一次,他的好友山涛来信,劝他改变刚正的性格,回到朝中好好做官。嵇康鄙视山涛投靠司马氏,对他劝自己出仕之言不屑一顾,愤然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作答,明确表示自己不愿做官的坚决意志和对司马氏腐朽统治的决绝态度。也正是因为这篇刚正不阿的书信,嵇康遭到了司马氏的迫害。但嵇康视死如归,临刑前还从容地弹了一首绝世之作《广陵散》,琴声悠远,音韵激越。他的死看起来很悲壮,其实是多么不值得啊!如果他装装糊涂不去对抗,躲避一下,也不至于害了性命啊!

人生于世,行于世,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世事的复杂,时势的多变,总是要求人们面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来应对对。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曾在《通玄真经·微明》中提出:

“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智者行天下。”他认为,为人处世,心要细小,志要宏大,头脑要圆融,行为要正直。智慧圆融的人没有不知晓的道理,品行正直的人也要有不做的事情。聪明的人才能行走于天下。

刚直,是坚持原则、光明磊落的一种高尚品格,一个人如能以此为做人之根本,则可“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圆融,是审时度势、灵活变通的一种智慧,一个人如能以此为处世之策略,则可创造“变则通,通则灵,灵则达,达则成”的效果。人生,其实一直处于“方”与“圆”的辩证运动之中。一个人只有真正懂得“方圆之道”,既遵守做人的“方”,又学会处世的“圆”,该方则方,该圆则圆,方圆相济,才能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在事业发展中有所作为。

同类推荐
  • 羊皮卷

    羊皮卷

    本书收录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作者奥格·曼狄诺当年凭以获取成功的15部经典励志著作,与两千年前海菲的10张羊皮卷一样,这15部著作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当代的成功“羊皮卷”。从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到奥里森·马登的《伟大的励志书》,从克莱门特·斯通的《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到罗伯特·林格的《你是第一位的》,再到艾伦·弗罗姆的《爱的力量》……成功学大师们对成功理念作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告诉你如何认识自己性格中的优缺点,并通过积极思考、跨越障碍、建立社交网络、培养爱心等途径扬长避短,修炼出内在的成功自我,从而改变命运,迈向成功与幸福。
  • 人性的弱点(经典励志文丛)

    人性的弱点(经典励志文丛)

    《人性的弱点》是戴尔·卡耐基励志经典图书,全球自我教育与成人训练的范本。世界各地至少已译成58种文字,全球总销量九千余万册,拥有4亿读者。本书旨在帮助您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 哈佛教授与女儿的对话

    哈佛教授与女儿的对话

    《哈佛教授与女儿的对话》汇集了诸多名人故事和具有深刻哲理的寓言故事,这些伟大的思想精华有益于孩子们道德灵感和生命智慧的索取。青少年时期正是形成观念的时候,孩子在此时接受的教育是高尚的思想,并且要修炼良好的举止操行,形成健康、睿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哈佛教授与女儿的对话》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和深刻的人生哲理,通俗易懂的故事能够深入浅出地道出大道理,并且能令孩子高兴。
  • 我也不是你,你也不是我:性格的方程式

    我也不是你,你也不是我:性格的方程式

    你知道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吗?你对自己目前的职业满意吗?你对自己现在的婚姻认可吗?你想改变这一切吗?本书会给你最直观的解答。
  • 这样做女孩最命好

    这样做女孩最命好

    时间是女人最大的敌人,再漂亮的女孩也有美人迟暮的那天,年轻不是我们的王牌,如果把青春拿来寻欢作乐,以为年轻就可以肆意妄为,一再放纵自己,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你不可能一直都拥有年轻,不可能做一辈子的天真少女!
热门推荐
  • 宠妻狂魔:老婆,别跑

    宠妻狂魔:老婆,别跑

    温文儒雅的他说:”玥儿,你是我的心,没有你无法跳动'。腹黑霸道的他说:"玥玥,你抢走了我的心,就想逃吗?"妖孽邪魅的他说:“小玥,你要对人家负责哦·····”。还有他,他,他。紫玥扶额,别都来找她呀!!这是np文,不喜慎入。
  • 梦缘舞起

    梦缘舞起

    一个拥有奇异能力的青年,陈墨轩,拥有“梦缘”异能。一个迷糊下山闯荡人间的小女妖,灵儿。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道士,除妖捉鬼的修行者,三个人的相遇是一个有趣故事的开始。正道与妖道,正义与友情,如何选择?“梦缘”异能,又是一种怎样的能力?
  • 阴婚缠绵,傲娇鬼神坏坏哒

    阴婚缠绵,傲娇鬼神坏坏哒

    绝宠无虐,1V1,欢迎跳坑天生阴尸鬼命,算命的说我活不过七岁,可我平安活到了十八。算命的说我天生克夫,这辈子天煞孤星。可我不但嫁了,还嫁给了俩……从此,我最怕两件事。一、老公二、天黑之后的老公萌萌哒读者群:535725882欢迎各位亲加入
  • 痛魇

    痛魇

    这不是小说,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只为了把心中的情感抒发……
  • 火凤惊蝉

    火凤惊蝉

    这又是一个关于三国的穿越故事,但是却是一个非主流的三国故事,他也许会颠覆你对三国人物一贯的认识,不过没关系,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仅以此书献给尊敬陈某)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谁在呐喊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谁在呐喊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仙在都市

    仙在都市

    正道落寞,他一代仙宗记忆封存,他该如何应对
  • 一抹辰夕

    一抹辰夕

    曾经的年少轻狂让她遍体鳞伤,而他是她晦暗世界里唯一的一抹晨曦,给她带来希望;可她还记得是她在他小时候快要绝望到死去时给了他温暖?
  • 第一次宅世界大战

    第一次宅世界大战

    2012年,众神离开了我们的世界。神力从天空散落,各种特异的能力者们逐渐觉醒,新的时代在我们面前展开。获得力量的“宅”们为了各自的目的在大地之上展开新一轮的激战。尚小云离开了电脑,走出了屋子,见证了这前所未有的第一次宅世界大战。这是属于你的战争,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战斗。
  • 落世红尘

    落世红尘

    她,是谁,为什么仙界的人要这样针对她?她讨厌仙界,憎恨仙界,因为仙界,让她活的生不如死,自己最在乎的人因她而死。她愿意在尘世中一直徘徊,只为寻找他的痕迹。她将重生,用金色的双目来俯瞰世界。她将归来,用沾血的双手来结束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