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17200000007

第7章 那些值得仰望的高人(2)

“仙”和“圣”的区别就是“天”和“地”的区别,或者说,是“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的区别。

李白是先天就牛,是别人学不来的。杜甫是后天才牛,是别人貌似可以学得来的。

李白是古龙,杜甫是金庸。李白是庄周,杜甫是孔丘。李白是道家,杜甫是儒家。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

李白的诗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是“飞在碧云端”的。杜甫的诗是食尽人间烟火的,是“闺中只独看”的。

李白的诗是童话,杜甫的诗是历史。

李白的诗轻盈,杜甫的诗厚重。

杜甫并不是天分比李白差,他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也才只有二十四岁。这首《望岳》,假如不是出自杜甫之手,作为别人的诗放在唐朝的诗集中,就是第一等的诗。但是,如果把它放在杜甫的集子中,这首诗就低调得多,只能算准一等,甚至二等。

不要以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大气磅礴、胸襟开阔。没错,如果出自其他诗人之手,这首诗也许足以代表他的最高水准。只是,老杜的价值和意义远远不止于此。那时候他才二十四岁,老杜一生诗风都在变。

李太白早年的诗和暮年的诗无太大差别,初入长安时呈贺知章一篇《蜀道难》,就足以盖过整个盛唐的所有人。即便是他后来创作的那首《梦游天姥吟留别》也不能说可以完全打败《蜀道难》。其他任何诗人怎可与李太白相抗衡?然而,杜甫在穷困潦倒的晚年,不经意间,诗作上的成就便超越了李白这座不可企及的高峰。

杜甫是诗的化身,他整个生命就是一首诗。这才是老杜弥足珍贵之处。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甲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读李白的诗,你会像贺知章一样大呼惊叫:“居然能写出这样的诗!这是人写的吗?”

但是读老杜的诗,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惊叫,因为杜甫就仿佛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就算他已经死掉了一千年、两千年、一万年,只要你读他的诗,老杜就立马从纸上蹦出来站在你面前,无比真切,高清无码。

同样,读李白的诗,你只会惊呼:“亮瞎了老子的眼啊!太有才华了吧!”

但是你绝对不会哭。

而老杜的诗不一样,你或许哭不出来,但必定有震彻心肝的痛。

一个人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颠沛流离的壮年,再到穷困潦倒的晚年,整个一生都在他的诗中映照得如此真切。而最最难得的是,他这一生,无论在何时,都不曾失去一颗赤子之心,爱其君,爱其民。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虽然老杜一生诗风都在变,但从这一点看,老杜一生都未曾变过。

老杜也有过快乐的时光: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还有过寂寞的时光: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杜曲晚耆旧,四郊多白杨。坐深乡党敬,日觉死生忙……

这一句句诗,让老杜这个人有血有肉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历经千年之后,依然栩栩如生。

老杜的诗并不像李白那样有诸多神来之笔,但这些平平实实完全不假修饰而道出的话,让你感觉不是在听一个明星大腕的演唱会,不是在听传奇偶像的精彩演讲,而是在和最亲密的老朋友灯下把盏,促膝长谈。

我始终认为,一流的作品纯以力取胜,而非关技巧,所谓“一力压百魔”。老杜的作品,完全不凭借华丽的修辞渲染。尽管老杜也精通此道,但他从不刻意为之。比之武侠小说,老杜的诗就像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结尾之处——纯以力道取胜。

他年轻的时候,欣逢盛世,结识了很多情意相投的好友,长安看花,登楼醉酒,好不自在。而后家国日衰,世风凋零,早年好友东奔西走,各自飘零,一朝别去,杳无音讯。廿载之后,居然重逢,谈起当年的相知之交,大半已经作古归西,经世道之变迁,遭飘蓬之离乱,而后慨然相见,感伤何极!

我曾自不量力地试图用蹩脚的白话文翻译老杜那首《赠卫八处士》,但花了很久尝试翻译这篇明白如话的诗,最后还是放弃了。老杜的诗,动不得一个字。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嵇侍中的血

读文天祥的诗容易在这两句达到高潮:“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嵇侍中乃嵇绍,嵇康的儿子。在八王之乱的时候,晋惠帝御驾亲征,溃败,众将士侍卫作鸟兽散,嵇绍挺身护驾,乱箭射来,飞矢如雨,嵇绍身死,血溅帝衣。事后,宫女拿衣服去洗,晋惠帝说:“不要洗,嵇侍中的血在上面。”

嵇绍本可以不护驾,没有人敢杀皇帝。他大可以像其他将士一样散去,但他还是护驾了,以身死作为代价。

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后来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就引用了。

看起来很完美,一个忠君爱国的高大形象。

可惜遇到了顾炎武,这个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伙。顾炎武说:“嵇绍是个无君无父、不忠不孝之人。”

何解?嵇绍的父亲嵇康是被晋朝杀死的,可嵇绍后来做了晋朝的官,还誓死保护晋朝的皇帝,所以不孝。嵇康是魏朝的臣子,司马氏也是魏朝的臣子,司马氏犯上作乱变魏为晋,嵇绍出仕晋朝,所以不忠。

顾炎武说得一点儿都没错,如果站在纯粹的儒家立场上来看的话。

嵇绍为什么父亲被晋朝杀了还要出仕晋朝呢?按照儒家的观念: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嵇绍不仅不应该出仕,还应该流亡海外才对。

嵇绍本来也不打算出仕,山涛说了一句话,嵇绍就被说服了。嵇绍继承了父亲嵇康的倔脾气,原则性极强,不然后来也不会挺身护驾,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在他选择出仕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要么不出仕,如果出仕,就一定以身护君全。

山涛既然能一句话说服嵇绍,而且嵇绍也绝对不是一根筋的笨蛋,唯一的原因就是山涛更牛,不然也不可能成为他父亲嵇康仅有的两个朋友之一。嵇康死的时候嵇绍才十岁,嵇康把他托付给了山涛。

山涛的那一句话是怎么说的呢,“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于人乎?”

就因为这句话,嵇绍决心出仕晋朝了。也因为这句话,山涛被众人觉得太“给力”。还因为这句话,山涛被顾炎武骂得很惨。

是山涛对,还是顾炎武对?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同时答案也很简单。

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毫无疑问顾炎武是对的。顾炎武是个纯粹的儒者,百分百的儒者。

山涛不是,山涛宗《易经》。嵇康也不是,嵇康宗《庄子》。

“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这个道理出自《易经》。

假如山涛不是用这句话,而是引用孔孟老庄的任何一句话,都不可能说服嵇绍。能说服嵇绍的,只可能是《易经》上的这句话。

《易经》的精神和儒家的信仰并不一致,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名《夬》。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朱熹在《周易本义》里说:“泽上于天”,是溃决的样子。“居德则忌”,搞不清楚。

是不是很有意思?朱熹这位超级大儒,居然说搞不清楚。

看看王弼的《周易正义》怎么解释的:“居德则忌”,忌就是禁,光“施禄及下”还不够,还要有所禁止。一句话,赏罚分明才好。

这个解释很牵强,朱熹根本没有采用,宁可说搞不懂也不牵强附会。这当然也是朱熹的厉害之处。

但这句话的意思很直白,只要识字就搞得懂,我都能搞懂,朱熹不可能搞不懂。

“居德则忌”是什么意思,就是有德行就会遭来忌恨。

朱熹为什么要说搞不懂呢?这是儒家的暗号。

孔子说过一句话:“邦有道则智,帮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朱熹的厉害之处就是,分明搞得懂,却宁可装糊涂说搞不懂。

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我刚才说过的那句话——《易经》的精神和儒家的信仰并不一致。

《易经》说有德行就会遭来忌恨,儒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但是不提倡。

因为不提倡,所以不解释,故而,朱熹说:“居德则忌,未详。”

嵇侍中血正是《夬》卦之象。

当此溃决之时,五刚决一柔,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做一个纯粹的儒者要付出代价,代价就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嵇侍中的郁闷之处在于,他的结论对了,但他的假定前提错了。虽然文天祥赞了他,还是免不了顾炎武的批评。

嵇侍中在出仕的那一刻,就已经不再是一个儒者,哪怕他后来的行为再接近儒者,他也不可能是一个彻底的儒者。

还是他老爸高明啊,宗庄周,就一直宗庄周,宁可与山巨源绝交,宁可招来杀身之祸。但是对于信仰,嵇康是从一而终的。

所以说,做一个百分百的人不容易,无论你信仰什么。

生命的一派元气淋漓

京城下了一夜雨。早上推门出去,四处草木勃发,透露出天地间酣畅的生机。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收成,冬为安宁。天地四时,阴阳消息。于春于夏,便恣洒出旺盛的生命力,如歌楼听雨的少年,如客舟听雨的壮年。

但凡与生长相关的,便是阳长阴消、生机勃发。有些书,单听名字就让人感受到酣畅淋漓的元气四溢,比如冯唐的《万物生长》,比如冯仑的《野蛮生长》。(插一句,冯唐和冯仑并不是兄弟,《万物生长》和《野蛮生长》也不是姊妹篇,只是两本书恰巧穿了一对情侣装。)

感受到万物恣长、草木勃发的生机,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徐文长的那句诗,“新蔬一来出泥香”。

徐文长,就是徐渭,名气似乎不大,一个文坛骚客而已。

说他“名气不大”是站在文坛之外看。一旦进入文坛,徐渭的赫然光辉就会马上亮瞎你的双眼。

经济学家张五常是个“文老”(文艺老年),书法、散文、摄影,没有一样不爱。他曾写文章把古往今来全世界的艺术家不分门类排出前十名,华人居其二,分别是苏东坡和王羲之。王羲之凭借一篇《兰亭序》的旷世书法和妙文位列第十。很显然,当时张教授还不了解徐渭。时隔数年,张教授的艺术修养又有了些长进,对书法史也增益了了解,重修那篇散文的时候,把王羲之的名字给划掉了——把徐渭补了进去,列第六。张五常说,不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够,而是必须把徐渭列进去,“徐渭的书法吓破了我的胆”。

什么样的书法能够把狂狷如张五常者的胆“吓破”呢?颜筋柳骨、颠张醉素都不足以如此。

徐渭的书法有一种排山倒海的刺激,淋漓元气打破宣纸,直逼人心,看得你血脉贲张,狂性发作。一个没有狂狷之心的人、一个没有淋漓元气的生命,永远无法体会徐渭书法中透露的这股讯息和激情。

徐渭被称为“字林之侠客”。在书坛,他不是盟主,不是领袖,而是独来独往、特立独行、邪气四溢的侠客。

有人用欧阳修的两句诗来评价徐渭的字:“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可谓精当。“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徐渭的字不是年华最好时候的窈窕淑女,而是老去的绝代美女,虽然风华被岁月洗尽,但一举一动中无不透露出当年的妖娆神态。“美人迟暮”是个什么概念?看徐渭的字就能深切感受到。

这种人的一生必定是不如意的,否则就不可能有如此邪狂不羁的作品出现。

我们来看他的一生。

幼年,当然是个神童。但十七岁考秀才没考上,到二十岁中了秀才,也不算晚。

之后考举人,不中;继续考,继续不中;连续考了八次,直到四十一岁。似乎生命力过于旺盛的人科举考试都不“给力”,比如杜甫,比如康有为,但徐渭是不给力中的不给力。反过来看,也许是他的生命力太过旺盛了。其间,三十二岁那年第五次考试,初试考了第一,复试居然被刷掉了。三十五岁那年第六次考试,初试考了第二,复试又被刷掉了。三十八岁那年帮上司胡宗宪代笔一篇文章,皇帝看了大为赞赏,而这年第七次考试还是挂了。第八次中了吗?没有,仍然挂了。徐渭从此以后再也不参加科举考试,于是一辈子都只是个秀才。

就是这样一个考了八次举人都挂掉的家伙,与解缙、杨慎并称为“明代三大才子”。这个“三大才子”可不是唐伯虎、祝枝山那个“四大才子”一样的含金量,比那个高了去了。唐伯虎与解缙他们比起来,充其量就是个小混混。解缙是谁?十九岁就中进士的大学士,徐渭十九岁时连秀才还没中呢。而杨慎,二十四岁中进士,还是一甲第一名进士,俗称状元及第。一个一辈子都考不上举人的人和两个智齿还没长齐就考中了进士的人并称为“明代三大才子”,究竟是谁更牛一点?

《徐文长传》上介绍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家伙的名声太大了(“声名藉甚”)。然后就说,他的运气太坏。

徐渭的运气坏到什么程度?坏到透顶。我们不看他的考试了,看人生。

徐渭是庶出,生母是个奴婢,刚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十岁时候生母被赶出家门,十四岁嫡母去世,二十一岁做了倒插门女婿,二十五岁大哥去世,家产被无赖霸占,二十六岁老婆去世。童年、少年、青年就在这种环境下度过,还能怎样?

同类推荐
  • 20几岁学点口才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口才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口才学》内容简介: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言可以兴邦,片语可以辱国,自古以来,彰显口才魅力的大事件并不少见,而在当代,口才也成为一个人收获爱情、制胜职场、叱咤商场不可或缺的本领,口才能让你在万众之中脱颖而出,能让你在落寞之时博得挚友和知己,也能让你在每个竞争中大获全胜。
  • 哈佛所坚持的世界观(哈佛家训)

    哈佛所坚持的世界观(哈佛家训)

    欲说哈佛家训,不能不先介绍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建于1636年,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著名的常青藤盟校成员,这里走出了8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有上百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此工作、学习过,其在法学、医学、文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直至现在,世界各国的莘莘学子无不把上哈佛读书看为是一种至高的荣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这正如哈佛第23任校长科南特所言:“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培养出来的人的质量。”那么,哈佛大学为什么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高质量的人呢?这在于它秉承的是学问的研究而不是世俗的习气。
  • 不失落:放下伤痛的快乐生活智慧

    不失落:放下伤痛的快乐生活智慧

    一生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分手、被背叛、离婚,重要的人离我们而去,失业,生病,穷困,等等给人带来伤痛的事,陷入失落之中。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够正确地处理。“让我静一静就会好”“时间会治愈伤痛”“忙起来就不难过了”等我们最常使用的方法并没有真正解决那段失落,只是转移了。这些方法并没有让我们与伤痛的经历做真正“了结”,于是心里有一个空洞,潜藏着隐伤。《不失落:放下伤痛的快乐生活智慧》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了正确应对那些带来伤痛的事的方法,帮助读者在身体上、情绪上和精神上,与“失落”做个结束,发生当时来不及表示的。
  • 提高说话水平全集

    提高说话水平全集

    《提高说话水平全集》说话能力是成名的捷径。它能使人显赫,鹤立鸡群。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令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它使一个人的才学充分拓展,熠熠生辉,事半功倍,业绩卓著。可以说,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一个人有没有水平,主要表现在说话上。说话水平高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同、上司赏识、下属拥戴和朋友喜欢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在人的各种能力当中,说话能力是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才干、见识、智慧和水平的标志。
  • 你应该知道的100个儒家典故

    你应该知道的100个儒家典故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勤学好问,“玉不雕,不成器”的刻苦磨炼,“尽信书不如无书”否定唯书本是从、思想僵化……一个个儒家典故含义隽永。本书从儒家经典著作中精选了100个典故,说明其出处和释义,娓娓道来与之相关的故事,让人置身具体场景领悟儒家思想在修身养性等方面的智慧和闪光点,从中获得启迪,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我爱你没有然后

    我爱你没有然后

    又是一季花谢花开,午后。明媚的阳光格外刺眼,我倚靠着合欢树的树干,闭眼而眠,心里无数次祈祷,偶然出现的你再次将我惊醒。可是你没有.叶知何,你告诉我,上帝为什么要将你这么早早的召回呢?迷迷糊糊的,我好像听见你的声音,你说,慕瑜微,我爱你,没有以后。合欢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满树的花扇恍如串串风铃,颗颗饱满的花扇都摇曳着我对你的刻骨思念叶知何,你知道吗?
  • 魔符星魂

    魔符星魂

    传说中,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会有妖魔不时出现,危害人间……传说中,有一批护身符,能让它们选中的主人阻止可能来临的灾难……
  • 小城夫妻的欢乐生活

    小城夫妻的欢乐生活

    生活欢乐无处不在,幸福生活满满是爱,不求家财万贵美男相伴,只求衣食无忧健康美满。
  • 天剑赋

    天剑赋

    原本平凡的少年却被发现为天剑之主是仙?是魔?记忆中那抹白色身影,是今生还是过往?天剑出,万剑伏千秋万古我为主!
  • 王妃太嚣张:王爷我要休夫

    王妃太嚣张:王爷我要休夫

    当古灵精怪的她遇上他,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一个是洒脱不羁的江湖女子,一个是身居高位的王爷,初次交锋,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妖王玉佩

    妖王玉佩

    一场鏖战,妖族战败,大军撤退之际,妖王亲自断后却惨遭围剿斩首!漫天妖血洒挥的战场,一枚双龙玉佩被一灵修者收藏...一场大雨,木村学院的一名少年被弃绝于烂泥之中,散去灵力...当妖王附灵和本是与世无争却惨遭陷害的少年相遇,一场大杀戮才刚刚拉开帷幕...妖刀一出,斩神魔,灭灵帝,纵横天地寰宇。少年执玉灵修,且看他如何一步一步踏上成为妖帝之路!
  • 两世缘

    两世缘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无敌丑女千离陌,一次偶然的相遇让她肩负重任回到千年以前改写历史,穿越后的她是世间难得的绝色美人,人见倾心,而她又倾心于谁呢?是魔界至尊?还是上古的仙人?
  • 穿越之圣璃瑾月

    穿越之圣璃瑾月

    苏瑾月本是天璇帝国丞相之女,被封为十一公主,人人皆知,但却不是因为她的地位,而是她更本就是个废物。但他们不知道,早在那个月圆之夜,她就悄然发生了改变。灵魂的穿越,究竟是为了什么?……
  • 菲洛·万斯探案集.1

    菲洛·万斯探案集.1

    《菲洛·万斯探案集》收录了范·达因第一部推理小说《班森杀人事件》和《金丝雀杀人事件》(部分),班森在家中被人枪杀,业余侦探菲洛·万斯应纽约郡总检察官马克汉的邀请前去破案。侦查破案期间,万斯以他惊人的心理分析,推断出凶手的性别、身高及其性格,排除部分嫌疑人,识破凶手不在场证明的破绽,最终将凶手绳之以法。
  • 风孰与高-于谦传

    风孰与高-于谦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明代文学家于谦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