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13100000002

第2章 银鞋子,黄金路(1)

皇家铸币局局长牛顿

1696年,剑桥大学首席教授艾萨克·牛顿作出了一个决定。他将要告别三十多年的学术生涯,准备出任皇家铸币局总监。

英国桂冠诗人蒲柏曾经写道:“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要有牛顿。于是一切都被照亮。”牛顿在他那个时代,是科学界无人能够逾越的高峰。他27岁的时候就被任命为剑桥大学最古老的学院之一——三一学院的首席教授。44岁的时候,牛顿发表了不朽的名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但是,牛顿在剑桥大学的日子却过得并不舒畅。每一个曾经在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待过的人,都有机会体验这种一地鸡毛的无奈生活。牛顿生性羞怯内向,作为一个虔诚的清教徒,他显然缺乏足够的幽默感。和同行的学术讨论中也不可避免地掺杂着个人恩怨,这让牛顿感到无比沮丧,甚至一度想退出皇家学会。于是,听他讲课的学生越来越少,和他讨论问题的同行也越来越少。到1693年夏天,牛顿已经很少和外人交往,他独自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饮食和睡眠状况日益恶化。

但事实证明,有一个得势的学生,可能比有一群天天厮混的同事重要得多。牛顿在三一学院教过一个名叫查尔斯·蒙塔古(Charles Montagu)的学生,此人家世显赫,在政界左右逢源,深受英国国王威廉三世的器重,后来受封为哈利法克斯爵士。1694年,蒙塔古大人被封为帝国财政大臣。1696年,蒙塔古得知,财政部下属的皇家铸币局总监欧维东(Overton)即将被任命为海关专员,铸币局总监这一职位空缺,就立刻向国王推荐了牛顿。得到国王的钦准之后,蒙塔古马上高兴地游说牛顿接受这一职位。这是铸币局的最高长官之一,每年有500英镑到600英镑的丰厚收入,而且还没有什么太多的杂务缠身。蒙塔古写给牛顿的信里说:“您可以随心所欲地打发闲暇时间。”

这些话打动了牛顿。于是一位最伟大的科学家,转身成了大英帝国的中层干部。尽管铸币局总监的工作是一份闲职,但牛顿为新工作投入了很多心血。他每天都准时上班,还跑到血淋淋的刑场亲自监督处决造假币的罪犯,因此很快就走出了抑郁的阴影。1699年,由于工作出色,牛顿被提拔为皇家铸币局局长。他的工资也得到了大幅度上涨,不仅年俸上涨至1000英镑,而且还被允许从每次重铸货币的工作中提成。据估计,牛顿的总收入每年可达2000英镑。

17世纪90年代,英国面临着银币流失的严重问题。当时,在英国同时流通着金币和银币,这在国际金融学中被称为复本位制。不过当时金币仅仅被用来做大额交易的支付,在市面上的流通量极少,银币才是英国的主要货币。那时的铸币技术仍然相当落后,几乎没有两个银币能够做得完全一样。经过长期的磨损,很多银币的成色下降。由于其他国家(比如荷兰)的白银价格高于英国,一些不法分子开始从银币的边上刮掉银屑,把银币融化成银锭,甚至制造不足值的假币,私自把白银偷运到国外。为了杜绝这种现象,英国皇家铸币局于1662年将机械化引入银币生产,所有银币边缘都铸成复杂的锯齿状作为防伪标记,而且对制造和贩卖假币行为的量刑极为严苛,轻者用烧红的烙铁在脸颊上烙印,重者可以被斩首示众,但是,不法分子仍然如飞蛾扑火,难以禁止。

市面上的银币成色不足也已经成为当时的流行小说作家们嘲笑的题材。在一本小说中,故事的主人公猥亵地说:“贞操就像我们的货币那样降低了成色。在16岁少女身上寻找忠诚就像在旧先令边缘上寻找忠诚一样困难。”白银外流导致英国流通中的货币短缺,尤其是日常交易中需要的小额银币更是芳迹难寻。这导致货币流动性不足,交易成本上升。银币成色不足也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17世纪90年代,用来交税的银币实际价值还不及其应有价值的一半。

银币流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成了决定国家命运的政治问题。当时,在欧洲最令人忌惮的国王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路易十四自称是“上帝派到人间的代表”,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频繁地向周边国家发动战争,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恐慌。英王威廉三世,是路易十四的一个死对头。威廉三世本来是荷兰的王子,1672年,法国军队攻入荷兰,12万大军黑云压城,威廉王子临危受命,把法国军队全部赶出国土,并在民众的拥戴下成为荷兰新的执政人。1677年,威廉国王和英国玛丽公主结婚。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信奉天主教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在新教国家英国混得越来越不得人心,英国自由议会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威廉国王带兵进入英国。女婿赶走了岳父,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共同被加冕为英国的国王。英国本来并未掺和到欧洲大陆的战争,但威廉三世登基之后,将英国带进了反法战争。1689年,英国便与神圣罗马帝国签订《维也纳条约》,并对法国宣战。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在欧洲大陆,而且打的是一场持久战。英国需要源源不断地输送银币过去,支持前方作战。英国国内白银的外流将直接影响英荷联军的供给,甚至会导致战场上的失败。这可是威廉三世所不愿意看到的。就在牛顿教授忙着从剑桥大学搬到皇家铸币局上班的时候,英国内阁紧急召集会议,开始讨论银币的重铸问题。

在金属货币的制度下,银币重铸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提高银币的面值,但银币的成色不变甚至有所下降,实际上就是货币贬值;另外一种选择是铸造新的银币,让新银币的面值和其实际的金属含量正好等值。围绕着银币重铸,在英国内阁中出现了两派不同的意见:一派以财政大臣威廉·郎兹(Lowndes)为代表,主张货币贬值;另一派则以著名哲学家约翰·洛克为代表,他强烈反对降低成色和减轻重量,认为货币面值必须与其价值对等。

郎兹认为,可以将银币的面值提高25%,但重量不变。这就意味着银币的价格比银块的价格更贵,就不会再有人融化银币或把白银偷运到国外了。在郎兹看来,这是解决白银外流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洛克反对降低银币的成色,他认为要想保持人们对货币的信心,必须让货币的面值和其内在价值完全一致。他在货币问题上的立场和他的政治哲学也是一脉相承的。洛克认为,政府应该守信,政府有责任保护人民的财产,而金属货币也是人民的财产。因此,他主张收集残破的银币,回炉之后重新铸造。

郎兹是实践家,洛克是哲学家。从表面上看,朗兹的办法更加简便快捷,毕竟,让货币贬值是欧洲的君主们在遇到危机的时候经常干的事情。但是,在朗兹的提议中,货币贬值的幅度实在是太大了,一下子贬值25%,这引起很多内阁成员的强烈反对。实践家的激进方案看起来比哲学家的思辨更加不靠谱。威廉三世经过斟酌,放弃了朗兹的方案,选择了洛克的方案。1696年1月,内阁通过了新的铸币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到1696年5月4日为止,残缺的旧币不能再作为法定的支付手段;到1696年6月24日为止,不能再作为缴税的手段。铸币局奉命开始铸造新币。

一开始是洛克赢了,到最后是白银输了。朗兹和洛克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在英国流通的货币,不仅仅有白花花的银子,还有炫目的黄金。由于之前英国是银本位制,黄金过去一直徘徊在门外的屋檐下,但一旦有机会,它就会大摇大摆地登堂入室。在英国白银外流的同时,欧洲的黄金流入英国,甚至巴西的黄金也不远万里而来。这是因为,英国的铸币局在买入黄金的时候会付更高的价格。如果是按照郎兹的建议,那么白银就会马上退出流通领域。洛克是坚定的白银本位支持者,他也没有考虑过如何调整金银的兑换率。当牛顿按照洛克的方案主持重铸银币之后,他很快就发现,由于大量的白银流失,造币厂几乎无银可铸。

牛顿曾向内阁提议:教会和贵族拥有大量银器,不妨把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熔掉作为铸币之用,以解造币厂的燃眉之急。这种政治上极其幼稚的建议当然不会得到采纳。直到1699年,铸币局还是没能完成当初规定的铸造数量。1699年,金几尼的价格已经从28先令跌到22先令,照此价格换算,金与银的比率为15.93∶1。而在德国汉堡,金与银的比率却接近于15∶1。国内和国外的巨大利差使得禁止黄金的进口和阻止白银外流几乎是不可能。

银币重铸之所以失败,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英格兰银行的成立。从英格兰银行这个婴儿刚刚诞生时的模样,我们几乎看不到今日中央银行的一点眉目。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是蒙塔古大人联合伦敦金融城的一群商人成立的,其目的是放贷资助威廉三世的对外战争。因为它宣称:“允许英皇陛下征收船舶吨位税和啤酒及其他酒类税,使那些自愿(按8%的利率)借出150万英镑以从事对法战争的人,获得本法令所举出的某些赔偿和利益。”1697年威廉三世授予英格兰银行一份新的特许状,允许其发行不需背书即可流通的纸币,也就是发行真正的银行券,并给以独占的特权。显然,无论是威廉三世,还是蒙塔古爵士,都不知道英格兰银行发行钞票对铸币流通会产生什么影响。“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像地心引力一样发挥了作用。在重铸期间投入流通中的700万英镑银币很快就退出了流通。新的铸币刚刚出炉,就被出口到国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717年。轰轰烈烈的重铸运动,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牛顿一开始和洛克一样,是支持银币重铸的重要人物,但是,在失败面前,牛顿局长也不得不反思自己过去坚信的观念。他逐渐从一个坚定的白银捍卫者转变为白银怀疑者。1717年9月21日,牛顿向内阁提交了一份货币报告,分析了欧洲各国以及中国、日本、东印度的金银价格情况,认为英国当时的白银短缺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顺应潮流。牛顿并没有主张实行金本位制,彻底放弃白银,他只是建议,应将铸造金币的价格降低,黄金价格定为每金衡盎司(纯度为0.9)3英镑17先令10便士,使黄金的价格固定下来。1717年年末,议会通过决议,采纳了牛顿的建议。牛顿的建议本来是想做拯救白银的最后努力,但是效果却是解放了黄金。牛顿的金苹果终于落地了。黄金正式与英镑挂钩,并逐渐取代了白银,成为主要支付手段。

尽管直到1817年,英国才正式立法确认金本位制度,但在此前的一百年间,英国就已经是事实上的金本位制国家了。由牛顿局长确立的英镑和黄金的固定比价一直持续到1931年。1797年之后,英国和拿破仑交战,英镑和黄金之间大约有20多年的时间脱钩。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丘吉尔1925年恢复金本位制之间大约有10年黄金与英镑短暂分手。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英镑和黄金始终海誓山盟,矢志不渝。

牛顿和他同时代人的失误,不经意地催生了英国的金本位制。这是大部分研究国际金融史的学者都公认的结论。历史的本质是偶然,不是必然。但是,这样的观点,对于很多读者,尤其是接受经济学系统训练之后的读者来说,是比较难以接受的。

假如金本位制的出现是一种偶然,那么,我们不妨继续进行推演:如果当年牛顿将黄金的价格定得再低一些,是否白银就会重新回到流通领域呢?如果英国得以继续坚持白银本位,那么后来的国际金本位制还会出现吗?如果中国是白银本位,英国也是白银本位,中国和英国之间还会有巨大的贸易失衡吗?如果中英之间没有巨大的贸易失衡,鸦片战争是否一定能打起来呢?

同类推荐
  • 一看就懂的经济学

    一看就懂的经济学

    所谓经济学,就是经世济民之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及其社会在自身发展的各个阶段上的各种需求和满足这种需求的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可以说,只要你是个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现象,人生旅途中处处都与经济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生活离不开经济学一样,任何经济决策也离不开老百姓的生活。
  • 越读越有趣的经济学

    越读越有趣的经济学

    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正如萨缪尔森所说:“学习经济学并非要让你变成一个天才,但是不学经济学,那么命运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在当前这个经济占主导的社会里,无论是政府的决策,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左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当然。我们关心经济学,最重要的是,“经济”和“财富”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了解经济的人越多,个人、国家就越富有。如果你希望随心所欲地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就应该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以经济学家的思维来看周围世界的发展和变化,让自己更具智慧和眼光。
  • 中国冲击

    中国冲击

    泽林结合游记与评述的形式,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充满吸引力的中国全球化经济战略的图景。
  • 实用经济法

    实用经济法

    本书将经济法管理领域中涉及的法律知识,设计成项目形式,具体有:指出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设计投资备选方案;制定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等内容。
  • 会计学

    会计学

    本教材共10章,主要讲述了会计学基本理论、账户与借贷记账法、会计循环以及会计核算形式,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方法。
热门推荐
  • 冷情霸主的娇妻(完)

    冷情霸主的娇妻(完)

    她是史上最性.感的空姐,性.感到差点没让自己亲手服务的乘客跳机而逃。他是传闻中最具“恐女”症的华美科研CEO,恐惧到只要一看见女孩的靠近就心惊胆战。为了达成妈妈娶妻生子的协议,好友竟然要把那颗象征豪门的南非钻戒送给这次航班空姐。天哪,还是那个性.感得差点没让他掉下飞机的她。拜托,他宁愿坠机......他果然在逃避她......并且还竟说不爱她......就不信她降服不了未来的极品钻石老公......
  • 太一圣灵

    太一圣灵

    素问死了!怎么死的?被劫雷劈死的!怎么劈的?看青白二蛇渡劫手贱扔了一道符!青白二蛇?不是白蛇传!那是白蛇后传?是后后后的传。好吧!其实和白蛇传没啥关系!素问身死千年后重生,闯荡未来,揭开一层层迷雾,方知自己身上的秘密。素问“原来这个世界我真的不懂”!
  • 冷情首席太危险

    冷情首席太危险

    初见,她冷静自若的解决掉威胁她的突发状况,优雅于他面前走过。再见,她刻薄刁难跪于她面前的女人,嚣张跋扈,笑颜如花。三见,她泪眼婆娑,却挺直背脊拍开他释出善意的大掌。有人说她阴险狡诈,有人说她心如蛇蝎,世界之大,竟无人能读懂她。外界传闻,S市有两大不可说。其一,便是梁晨曦的家事。其二,却是他一个从来都不笑的男人,一个自愿将自己放逐到国外多年的男人。入了门,她才知道,他的家族是怎样一个龙潭虎穴。既来之则安之,她从不胆怯!明明最开始只是将错就错,最终却泥足深陷,不能自拔!只是,当层层真相被揭开,以错误开始的两人,最终还能否殊途同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雅道机要

    雅道机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独家专宠:总裁先生太放肆

    独家专宠:总裁先生太放肆

    新婚之夜,他高高在上,残忍宣布:“我娶你,就是为了折磨你,让你永远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她一夜之间沦为最悲惨的新娘。抵死折磨,他动了心不自知,她心灰意冷,终于找到机会逃离:“我们离婚!”“女人,你休想逃!”他惊怒,这时才发现自己不能没有她!后来,掘地三尺找人的他,单膝跪在她身前,深情哀求:“老婆,跟我回家,我发誓今后只宠你一个!”
  • 虏御冷帝

    虏御冷帝

    他,身为瑞龙皇朝最有实力的继承人,从来都不容任何人置疑。可为什么,她总会让他大失方寸?他从心底发狂地想要她,她必须是他的!小女人,就算你是穿越女又怎样,也要做他的奴隶,别想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茅亭客话

    茅亭客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男婚女嫁

    男婚女嫁

    她与他缘起演习,相处的过程更是一场真人对战,红蓝交战,战利品是她的心。且看英俊的汉子怎样一步一步攻占漂亮女军医这块“高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修真小门派

    重生修真小门派

    在修真界过着小门小户的小日子,其实是一种幸福。但是,就像俗世不可能有桃花源一样,修真界也不可能没有仇家。
  • 空村那些事

    空村那些事

    狗背村是滇西北一个小山村。近十多年来,年轻人纷纷出去打工去了,留下的只有老人了。于是发生了一系列的怪事。村庄空了,空得没有主心骨,空得没有核心价值观,空得让人心痛。在城镇化进程中,村庄变得让人难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