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如果我们总是睁大眼睛,像用显微镜似地观察、计较别人的缺点和不足,那么,我们永远不会满意对方,我们会嫌弃、厌恶别人,就处理不好与同学、同事、朋友、亲人、爱人的关系了,会破坏起码的团结关系,会失去朋友,甚至失去亲人和爱人。如果我们闭上一只眼睛,以一份糊涂的心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给别人一份信心,给自己一份轻松,生活就变得可爱多了。
1.保持一种“清心”的状态
《小窗幽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饭,但觉一尘不淡;忧患缠身,繁扰奔忙,虽锦衣厚味,亦觉万状苦愁。”这段话所说的是,人生要有一种宁静致远的追求。清闲自在,喜欢坐就坐,喜欢躺就躺,随心所欲,在这种状态下,虽然穿的是粗衣,吃的是淡饭,但仍然会觉得心情有平静,不会为一些日常凡俗之事而牵挂;相反,那些患得患失、忧患和烦恼缠身的人,成天奔忙着一些烦忧之事,这些人虽然穿的是华丽的衣服,吃的是山珍海味,也会觉得心中痛苦万状。
清闲自在,坐卧随心,也就是“清心”。从心理学上说,清心就是一种没有“心机”的心理状态。它是与“有心”的生活态度相对的。清心就是不动情绪,不执著,恬淡而自得,根据自己的本真去待人处事。
因此,清心从一定意义上说,又是一种生活之道。如果用老子所说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的观点来衡量,清心的人格层次远在德、仁、义之上。它是人生修炼达到神圣功化以后,在生活之道上的反映。清心中孕育着童真,清心中孕育着活力,清心中孕育着快乐。
《菜根谭》云:“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意思是说,只要自己的身心处于安闲的环境中,对荣华富贵与成败得失就不会在意;只要自己的心灵保持安宁和平静,人世的是非与曲直都不能瞒过你。
老子主张“无知无欲”,“为无为,则无不治”。世人也常把“无为”挂在嘴边,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但一个人处在忙碌之时,置身功名富贵之中,的确需要静下心来修省一番,闲下身子安逸一下。这时如果能达到佛家所谓“六根静净、四大皆空”的境界,就会把人间的荣辱得失、是非利害视同乌有。这利于帮助自我调节,防止陷入功名富贵的迷潭。在洪应明看来,佛家所谓的“六根清静、四大皆空”也就是指人生要韶达淡泊,降低欲望,这样就会把生活中的是非利害与荣辱得失看得轻一些,而生活的快乐则会体验得多一些。洪应明也多次提到,人需要静观世事,做到身在局中,心在局外,这样就会客观地对待生活,这样才能不为外物所累,人间的种种现象也才能尽收眼底。
我国国学大师林语堂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年轻的美国夫妇,利用假期出外旅游。他们从纽约南行,来到一处幽静的丘陵地带,发现在这人烟稀少的小山旁边,有一个小木屋。
夫妻二人走到小木屋前,看见门前坐着一位老人。年轻丈夫上前一步问道:
“老人家,你住在这人迹罕至的地不觉得孤单吗?”
“你说孤单?不!绝不孤单!”老人回答道。停顿了一会,老人接着说:
“我凝望那边的青山时,青山给予我力量;我凝望山谷时,那一片片植物的叶子,包藏着生命的无数秘密;我凝望蓝色的天空,看见那云彩变化成各式各样的城堡;我听到溪水的淙淙声,就象有人在向我作心灵的倾诉;我的狗把头靠在我的膝上,我从它的眼神里看到了纯朴的忠诚。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我看见孩子们回到家中,尽管他们的衣服很脏,头发也是蓬乱的,但是,他们的嘴唇上却挂着微笑;此时,当孩子们亲切地叫我一声‘爸爸’,我的心就会像喝了甘泉一样甜美。当我闭目养神的时候,我会觉得有一双温柔的手放在我的肩头,那是我太太的手;碰到困难和忧悉的时候,这双手总是支持着我。我知道,上帝总是仁慈的。”
老人见年轻夫妇没有作声,于是,又强调了一句:“你说孤单?不,不孤单!”
这位老人的生活看起来是平淡的。然而,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可以说是凡夫俗子,他们总期盼着过一些平淡的日子。平淡,不是没有欲望。属于我的,自然要取;不属于我,即使是千金、万金也不为其动。这就是平淡。定于平淡的生活,并能以平淡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繁华和诱惑,让自己的灵魂安然自处,这样的人,于自己,就像云彩一样的飘逸;于他人,就像湖泊一样的宁静。这就是一种清心的境界。
其实,这位老人正是达到了清心的境界,因此,他能清闲自在、坐卧随心,从平凡的生活之中,体悟到了生活的情趣,领略到了生活的快乐。
人在宁静之中心绪像秋水一样清澈,可以见到心性的本来面貌。在安闲中气度从容不迫,可以认识心性的本原之所在。在淡泊中意念情趣谦和愉悦,可以得到心性的真正体味。
2.该忘记时不妨“忘记”一下
很多人为记忆而活着。记忆就像一本独特的书,内容越翻越多,而且描叙越来越清晰,越读就会越沉迷。但是,也有很多人是为健忘而活着的,过去的一切事情对他来说都是过眼烟云和耳边风,不计较过去,不眷恋历史,不归还旧账,只顾眼前的现在。
健忘人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因为人生并不像期望的那么充满诗情画意,那么快乐自在。人生中有许多苦痛和悲哀、令人厌恶和心碎的东西,如果把这些东西都储存在记忆之中的话,人生必定越来越沉重,越来越悲观。实际上的情景也正是这样。当一个人回忆往事的时候就会发现,在人的一生中,美好快乐的体验往往只是瞬间,占据很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时间则伴随着失望、忧郁和不满足。
有些人对别人对他的好处视而不见,对他的不利却耿耿于怀。殊不知,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洗去我们对别人的怨恨,在人生的旅程中才能才能自由翱翔。
有一次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行至一个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就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伯与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就在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当他们旅游回来之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头上,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滩上?马沙说:“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我会忘得一干二净。”
乐于忘却是一种心理平衡。有一句话说的是: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深受其害的是自己的心灵,搞得自己狼狈不堪,不值得。乐于忘怀是成功人士的一大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
人生既然如此,健忘有什么不好呢?它能够使我们忘掉忧怨,忘掉伤心事,减轻我们的心理重负,净化我们的思想意识;可以把我们从记忆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忘记我们的罪孽和悔恨,利利索索地做人和享受生活。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忘记什么呢?糊涂学提倡一要忘记仇恨。一个人如果在头脑中种下仇恨的种子,夜里梦里总是想着怎么报仇,他的一生可能都不会得到安宁。二要忘记忧愁。多愁善感的人,他的心情长期处于压抑之中而得不到释放。愁伤心,忧伤肺,忧愁的结果必然多疾病。《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不就是如此吗?在我们生活中,忧愁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三要忘记悲伤。生离死别,的确让人伤心。黑发人送白发人,固然伤心;白发人送黑发人,更叫人肝肠欲断。一个人如果长时间的沉浸在悲伤之中,对于身体健康是有很大影响的。与忧愁一样,悲伤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是给自己,绐他人徒添烦恼。逝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理智的做法是应当学会忘记悲伤,尽快走出悲伤,为了他人,也为自己。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有何快乐可言?生活中有些是需要忘记的。在生活中学会“健忘”的人才活得潇洒自如。当然,在生活中真的健忘,丢三落四,绝非乐事。我们说学会“健忘”,是说该忘记时不妨“忘记”一下,该糊涂时不妨“糊涂”一下。
3.正视缺点和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有的人“闻过则喜”,有面对缺点和失误的勇气,并且努力纠正自己的缺点,从而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完美。有的人“闻过则怒”,像蔡桓公那样,对自己的错失无改过之意,甚至否认自己存在着的错失,结果,缺点和失误越来越严重,最终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在佛教的《百喻经》中,有这样一则可笑而发人深省的故事:
印度有一位先生娶了一个体态婀娜、面貌秀丽的太太,两人情如金石,恩恩爱爱,是人人称羡的神仙美眷。这个太太眉清目秀,性情温和,美中不足的是长了个酒糟鼻子。柳眉、凤眼、樱桃嘴、瓜子脸蛋上,却镶了个酒糟鼻子,好像失职的艺术家,对于一件原本足以称傲于世间的艺术精品,少雕刻了几刀,显得非常的突兀怪异。
这位丈夫对于太太的鼻子终日耿耿于怀。一日出外去经商,行经一贩卖奴隶的市场,宽阔的广场上,四周人声沸腾,争相吆喝出价,抢购奴隶。广场中央站了一个身材单薄、瘦小清癯的女孩子,正以一双泪眼,怯生生地环顾着这群如狼似虎、决定她一生命运的男人。这位丈夫仔细端详女孩子的容貌,突然间,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好极了!这女子脸上长着一个端端正正的鼻子,不计一切,买下她!
这位丈夫以高价买下了长着端正鼻子的女孩子,兴高采烈,带着女孩子日夜兼程赶回家门,想给心爱的妻子一个惊喜。到了家中,把女孩子安顿好之后,以刀子割下女孩子漂亮的鼻子,拿着血淋淋而温热的鼻子,大声疾呼:“太太!快出来哟!看我给你买回来最宝贵的礼物!”
“什么贵重的礼物,让你如此大呼小叫的?”太太疑惑不解地应声走出来。
“嗨!你看!我为你买了个端正美丽的鼻子,你戴上看看。”
丈夫说完,突然出其不备,抽出怀中锋锐的利刃,一刀朝太太的酒糟鼻子砍去。霎时太太的鼻梁血流如注,酒糟鼻子掉落在地上,丈夫赶忙用双手把端正的鼻子嵌贴在伤口处,但是无论丈夫如何的努力,那个漂亮的鼻子始终无法粘着于妻子的鼻梁。
完美主义者在做事的时候总是力求不存缺憾,哪怕是无关紧要的细节也不肯放过。却不知要求完美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做过了头,反而比不完美更糟糕。那位可怜的妻子,既得不到丈夫苦心买回来的端正而美丽的鼻子,又失掉了自己那虽然丑陋、但是却货真价实的酒糟鼻子,并且还受到刀刃创痛。而那位丈夫的愚昧无知,更是叫人可怜!而发生这事的原因就是由于丈夫无法正视太太的缺点所至。
一个人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是勇气的表现,更是智慧的体现,只有自信心不强、缺乏责任感的人才把自己的缺点造成的失败当成是别人的负面影响所致,而在遭遇失败时,能够勇敢地承担责任并理智地评价自己和别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人生是不完满的,所以我们对于生活中种种不如人意的事不必介意,不必介意!要使我们的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除了感受幸福以外,还需要大家自制。
4.活在当下没烦恼
“活在当下”,是佛家经常用来劝导人们的一句智语。
那么,什么叫做“当下”呢?简单地说,“当下”就是指你现在正在做的事、生活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活在当下”,就是要求人们把生活中所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现在所处的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地去接纳它们,认认真真地去品尝它们,客观大度地去经验它们。
作家安吉丽丝曾经写过一本《活在当下》的书,她在书中说:“当你存心去找快乐的时候,往往找不到,惟有让自己活在‘现在’,金神贯注于周围的事物,快乐便会不请自来。”
安吉丽丝列举她个人的亲身感受说,她这一生,都在努力掌握和控制身边的每一件事,尽力去完成自己预订的每一个目标。她是一个充满自信心的人,她打心眼里相信,一个人努力争取得愈多,那么他的快乐也会愈多。可是,结果却大相径庭。她发现,她的努力其实正是阻止她感受快乐的最大障碍。而快乐这件“东西”,才真正是她努力想得到的东西。
经过反思,安吉丽丝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人生的意义,或许只不过是嗅一嗅身旁每一朵绮丽的鲜花,享受人生征途上所收获的每一点点滴滴而已。因为,对于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来说,昨天毕竟已成为了历史,明日怎样有时尚且不大可知,惟有“现在”才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台湾资深新闻工作者王梅在《快乐做自己》一书中,曾经这样提醒人们“每天都活在当下”,书中这样写到:
假使,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天,明天就要结束,你今天想做什么?狠狠大吃一顿?彻底不睡与爱人厮守?还是一个人躲起来大哭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