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84700000011

第11章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1)

1.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老师,我们不幸福

有一次上的课名为“我的幸福”,是由一个刚刚培训完的老师上的,她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被家人当作宝贝,每个人周围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着我们;在物质上,我们要什么就有什么;星期天可以游泳,放假了还可以旅游……那么,在这样的生活状态里,我们一定感到很幸福了……

话音未落,孩子们齐声回答:老师——我们不——幸——福!

这个回答太让人意外了。那个老师非常尴尬,愣在那儿了。这也不能怪她,因为过于年轻,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境地。

她以为孩子没听明白,还想继续引导,她说:老师小时候就不如你们了,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连糖都吃不上。所以,老师那时候所向往的最最幸福的事儿就是能够拥有很多很多的糖,一房子糖,甚至一间用糖做成的房子,连书桌、椅子、床、枕头也是用糖做成的,这样,当我想吃糖的时候呢,伸出舌头随便在哪儿舔一下就可以了。

孩子们一听,全都大笑起来,说老师你真傻,太傻了,你怎么会喜欢吃糖呢,糖是吃的东西里面最“洼”的,你怎么能喜欢这样的东西?还把拥有糖当作最幸福的事儿?

这一下,那个老师彻底蒙了,她不明白这些孩子为什么会是这样。脸腾地红了,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她就问:那你们向往的幸福是什么呢?

这一问全班一下子活了,全都举起手来,其中一个十岁的男孩,在文化课学习方面是年级第一,他站起来说:老师,我的幸福是星期六、星期天的早晨可以躺在床上睡懒觉。另一个女孩等不及了,抢着喊:我的幸福是放长假,到沙滩上去玩。孩子们渴望的幸福五花八门:买一大堆零嘴坐在床上吃;爸爸妈妈不要老是叨叨;学校老师少留点家庭作业;他们家买的彩票得了大奖;他的床放在百货大楼里,一边是货架,一边是游泳池……孩子们太渴望幸福了,但是这样的幸福多少让我们感到吃惊。

孩子们是在真真切切地渴望着幸福,他们说的全是真话。孩子的幸福其实就像能够调出所有颜色的三原色,但是成人只给了他们一种或者两种,他们调不出幸福的颜色,他们的幸福被人拿走了。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那么,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呢?

成人,教育者,老师,父母……比如,有一天一位妈妈满脸恐慌地来找我,她说李老师,昨晚上真把我吓坏了。我问怎么回事。她说,昨天晚上,我的儿子对我说:妈妈,我现在还小,打不过你,等我长大了我会打你的。我会把你杀了,剁成肉馅,包成包子吃。

她说,可怕的还不是这些话,而是他说话时眼睛里露出的那种光。她说李老师,我的儿子为什么会这样想呢?他怎么对我这么仇恨?你说我该怎么办呢?说着,眼泪哗哗直流。

这个妈妈是属于那种过分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长类型,孩子成了她的一切。她要把孩子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容不得有一点点不如人的地方。事事干涉,眼睛老是盯着孩子,但是,她的眼睛里看见的全是孩子的缺点而不是优点,所以孩子不是挨骂就是挨打。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才,她辞了职,在家专门培养孩子。我跟她不知谈了多少回了,劝她放弃这样的想法。但是……你没有跟家长打过交道,你没有体验过,有些人,你要改变一点点都非常困难。每当遇上这样的家长,我心里绝望得不得了。就像这位家长,每次都说想通了,下次还犯同样的错误。

那次我特别生气。我说:你孩子这样说一点也不奇怪。她急了,说李老师,你怎么能这样说话呢?我说我已经警告过你多少回了,你听没听进去一句?我说有个中学生用斧头砍死了他的母亲你知不知道?她说知道。既然知道,为什么不想办法改变一下自己?

可是过了几天,她又来找我,说李老师,昨天晚上我把儿子狠狠打了一顿。她说这话时的表情,怎么说呢,就像干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前来请功似的。

我问为什么要打儿子,她说:昨天晚上我给他洗脚,我让他把脚踩在盆子的两边,谁知他竟把盆子踩翻了,水洒了一地。我说孩子都这么大了,你为什么不让他自己洗脚?她说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她给洗脚。我说就算你给他洗脚是对的,但是你想过没有,一个10岁的孩子,他完全能够自己洗脚,有很好的平衡能力,他把盆子踩翻,可能是你使他心烦意乱的结果。即便是不小心踩翻了盆子,也不能拳脚相加。一分钟前你是一个慈母,为儿子洗脚,一分钟后又变成了一个凶神。爱与恨的瞬间转换肯定会使孩子心理扭曲,孩子的心里怎么能够承受住这些?

一些家长啊,有时候都让你觉得,他们生孩子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实施折磨的,想起来让人心痛。

所以,说到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答案显而易见……

在错误中成长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一种惧怕错误的观念在我们心中生了根。就像这位母亲,不能允许孩子哪怕犯一点点错,一出错就非打即骂。在学校,也有许多与这位母亲观念相同的老师。

这是我想不明白的,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因为道理太简单了呀,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的话我们都说了几千年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失败怎么能有成功呢?正确与错误也是这样,它们就像孪生兄弟一样,没有错误也就没有成功。错误是有价值的,学校与家庭应该是一个允许孩子犯错误的地方。你只要考察那些成功者的经历,差不多都是在大量的失败、错误当中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即使这样,那些所谓的成功者随时都会面临出错,甚至失败的可能。一个人,只要他活在世上,永远都有出错的可能。人们早就忘记这个道理了。许多家长以为孩子的大脑就像电脑一样,出现的错误不及时处理就会越积越多,所以当孩子一旦犯了错误的时候,成人总是想让他们刻骨铭心,永不再犯,甚至在孩子出错之前就加以提醒,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失去了认识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成长机会。

我们大人也会常常出错,为什么要求孩子绝对正确呢?人的优点总是伴随着对于缺点的克服而生长出来的,一个缺点也没有的人是平庸的。

课堂上,老师不允许孩子出错,在家里,父母不允许孩子出错,结果,孩子也就只能尽力不出错了。为了不致出错,他们只好收敛幻想,自我绑束,缩手缩脚。成人在禁止孩子出错的同时,也使孩子失去了通向正确、通向成功的机会。当孩子一旦形成这样的人格,父母就不愿意了,就会说唉呀,你看你看,你怎么一点想象力都没有?一点探索精神都没有?为什么胆子这么小?父母不去反思自身,却毫无道理地责怪孩子。他们费了好大劲把孩子终于折磨成了胆小如鼠的人,现在,为了让他们胆大,又开始新一轮折磨。

关于错误,还有一个儿童心理成长机制与成人对错误的看法是否正确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成人认为的错误在孩子的精神成长机制中是不是也是错误?有时候,在成人看来是错误的,在孩子来说是成长中的一种形态。孩子不是一个没有长大的人,而是一个内在机制与成人完全不同的人。即便孩子真的错了,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先剥夺他“错”的机会,而让他亲身感觉到自己的错误,这比你直接告诉他不能这样做效果要好。当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告诉他哪是正确哪是错误,给孩子建立一个关于正确和错误的概念。

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错误”作为养料以促进这样的成长,他们只有在“错误”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确”。这就像粮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长非得靠粪便喂养一样。

所以,在我们中心,我们的口号是:在错误中成长。不光对孩子,对老师,对管理人员,连我都是这样要求的。新来的孩子不敢下笔,我们的老师就会说:某某同学,往错画,给老师犯个错误看看!画成狗屎蛋都行!听了这句话,孩子便一下子轻松起来,对技术的恐惧就烟消云散了。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是得出正确的结果,而在于走向正确的那个过程。这个过程最有价值,也最能使人幸福。

现在,凡来我们中心的家长都对我们老师的精神面貌啧啧称奇,说李老师,这里老师的状态太好了,我们在其他地方都没见过。

为什么呢?除了其他原因之外,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怕出错。我也像鼓励孩子犯错误那样鼓励老师出错,所以我们的老师特别放松,很勇敢,精神气儿特别足,工作对他们来说是幸福的。

种菜的秘密

常有家长问我:李老师,我的孩子个性太强了,你说该怎么办呢?我说那是因为你盯他盯得太紧了,要求太高了,能不能放松一下呢?她说我没有像你说的那样盯他呀。我说如果没有盯你怎么知道他的个性那么强呢?他的个性是针对谁的?是针对你的。是你认为他的个性不合标准,所以个性也就“强”了。

这种情形非常可怕,家长眼睛一刻不离地盯着孩子,家长自己还不知道。这样盯下去,就会发现孩子身上全是毛病,孩子做的全是错事。现在的家长活得真累啊,孩子本来没有那么多的缺点,或者缺点本来很小,天天盯着,天天暗示,那些缺点就像上了化肥,迅速生长,直到缺点大得覆盖了所有的优点。

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心差不多变成治疗中心了。许多家长送孩子到我这里不是为了学画,而是为了来调整。比如,孩子不乖,好动呀,胆子特大呀,就把孩子领来,说李老师,你能不能想想办法让我的孩子听话?怎么让他变乖一些?如果孩子太乖,大人说话声音稍大一点都要吓得尿裤子,就把孩子领来,说李老师,我的孩子太胆小了,能不能让他胆大一些?或者孩子不爱学习,把孩子领来,说李老师,我的孩子天生不爱学习,有没有改变的办法?……差不多全是这样。

根据我的经验,大人越把孩子盯得紧,越想让他优秀,孩子就会越朝着大人不愿看见的方向发展。

就像我的老爸种菜,退休了,没事干了,闲得慌,就在院子里开了一块地,种上菜。成天盯着那些菜苗,拨拉来拨拉去的,结果,长势很好的菜最后全给拨拉得蔫头蔫脑。

这让我想到,要做一个合格的菜农,首先,要给菜苗生长空间;其次,在菜苗需要他的时候一定要出现在它的面前。在关注与放手之间把握分寸,这就是种菜的秘密,也是教育的秘密。

成人的误区在于,总想把孩子教育成什么什么样,而不考虑他的孩子能够成为什么样。

2.六重苦难

天才在花丛中颤抖

我这里有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能够说明这一问题,同时也能印证我关于“第二类家长”的说法。

前段时间到外地讲学,讲到一个城市,有个朋友,说李跃儿,你要帮帮我。我问什么事。她说她的侄儿快要不行了。我问怎么回事?她说,孩子本是个小天才,现在快被父母折腾坏了。

她给我看了孩子几年以前画的画。我惊呆了……这个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能把人的内在精神通过线条表达出来,这对孩子来说简直就是奇迹。比如,画他爷爷补鞋,扎针时使的那种劲儿,嘴抿起来、目光聚集、眉头狠憋的样子,往鞋里扎针时每一根手指的配合、手指的细节,手与脚的那种协调与呼应,全都画得活灵活现,甚至连比例都画得非常正确。这太让人惊叹了,因为这样大的孩子几乎没有会把比例画正确的。他对空间呀、体积呀也能把握,爷爷的衣服里面是鼓鼓的身体,而不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儿童画,衣服里面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最让人惊奇的是,他竟然能把人的受神经指挥的那种感觉表现出来……

就是这样一位天才,现在到了什么地步?用这位朋友——孩子的小姑的话说,一走到学校门口就要呕吐。逃学逃得,有时候他妈妈好不容易把他领到校门口,一转身他又逃了。他妈妈气得直哭……

我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朋友说,全家不止一次地分析过这个问题,分析的结果有两条:一是天才儿童太过于敏感;二是孩子性格中有过分追求完美的因素。就拿写字来说,无论是写作业还是打草稿,他的字非要写得像要参加书法展览那样,一笔一画,容不得一点点不好,所以写字的速度就很慢,作业常常完不成。完不成作业就会挨老师的训,挨训多了就反感学校,不愿上学。而家长呢,不是帮助孩子怎样改进,而是火上浇油。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孩子最终患上了忧郁症。心理医生说孩子得了忧郁症,父母还不相信,写信请教在美国的朋友,因为对方也得过这种病。朋友来信说这样的状况就是忧郁症。

说实话,我对这样的看法、结论还是心存疑问的。为什么呢?我从朋友嘴里听到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一些信息,这些信息让我觉得问题大概不会那样简单。我当时凭直觉认为问题可能出在大人身上。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太优秀了,大人心劲也大,就像大多数家长那样非要把孩子培养得如何如何,为了这个,孩子的妈妈竟然一下子给孩子报了四个兴趣班,整个周末,大人与孩子都在疲于奔命,上午这个班下午那个班,今天这个班明天那个班,满城奔波。你想想,这样的结果,孩子能不厌烦学习吗?孩子的爸爸呢?他的教育观念是让孩子听话,方式极其粗暴,为了建立父亲的威严,动不动非打即骂,搞得孩子见了他就像看见了一头凶猛的狮子一样。

同类推荐
  • 卡尔威特的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斯托夫人的教育大全集

    卡尔威特的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斯托夫人的教育大全集

    本书是三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最优秀的三本经典教育著作《卡尔·威特的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和《斯托夫人的教育》的合集。无数父母按照书中的方法成功地教育和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本书将这三本顶级教育经典结集出版,让读者可以同时掌握教育的精髓和养育孩子的新方法。
  • 培养你的完美女孩

    培养你的完美女孩

    本书通过众多的教育事例,向渴望将女儿培养成为完美女孩的父母们全面介绍了教育策略、培养方法,并针对女孩独特的个性特征、心理特征、性别特征、成长过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和指导。《培养你的完美女孩》中数十种教育技巧和培养方法的提供让父母们对女儿的培养水到渠成,帮助父母们将女儿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女孩。
  • 好妈妈不生气不赌气:与孩子沟通的8堂课

    好妈妈不生气不赌气:与孩子沟通的8堂课

    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做心灵的交流?怎样问孩子才愿意说出实情和心里话?怎样说话孩子才愿意听?作者悉心研究,从倾听、提问、引导、肯定、尊重、批评、拒绝、自立8大方面向妈妈们传授和孩子交流的技巧,解决了妈妈教子时交流中的几大难题。掌握了这些技巧,并灵活运用,妈妈与孩子交流不用愁。
  • 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现在家长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但很多孩子却并不快乐,甚至越教孩子问题越多。孩子和家长在教育当中都面临迷失的危机,特别是家长对孩子不恰当的指导,使其承担过多的责任,而对责任不能胜任则加深了家长的自我评价的降低和教养焦虑的增加,陷入恶性循环。问题出现在哪里?本书作者认为,养育孩子的过程,同时也是父母发现自我、发现孩子的过程,但有些父母却忽略了这一点,总是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结果自己焦虑,孩子也得不到健康的成长。作者结合自己多年幼教经验和心理咨询的经验,向年轻父母们讲解一些新时代中国儿童成长阶段的特点,以及“孩子们最重要,父母却不知道”的问题。
  • 成长有痕

    成长有痕

    本书收录了《意林》少年班杂志上最受小读者欢迎的近百篇与成长有关的文章,为小读者解开成长的密码,书中不仅有好看的故事,还有那蕴藏其中的人生哲理。
热门推荐
  • 你是我de糖

    你是我de糖

    “不就是不小心吻了你嘛,赔就是了!”“什么,你玩我啊,一个吻价格八位数,你逗我,赔不起!”刚步入高中的她,不小心吻了恶魔,只因这个吻天价高,赔不起,无奈,只好做他的女仆还款,于是乎,一场青春之旅拉开的帷幕。
  • 术血

    术血

    以剑为兵器的术法称之为剑术;以拳为兵器的术法称之为拳术;以枪为兵器的术法称之位枪术;以棍为兵器的术法称之为棍术;……所有以人身体各个部位为兵器的术法称之为体术;所有和术有关的招数统称为术法。所有术的力量来源称之为术元力。以驱动术元力为根本,各种兵器(包含人的身体部位)为直接攻击手段的人成为术师。单纯驱动术元力,结合各种印法、口诀形成术法攻击的人成为术士。这是一个术的世界。一个充满残酷、充满血腥、充满杀戮的世界。“人活一世,要不籍籍无名,要不顶天立地!”重活一世的白扬不喜欢选择,所以,他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 一只青色的猫

    一只青色的猫

    曾有一个人我曾恋过十几年,时光匆匆最终我未能和他执手一生。现在我用这种方式来深记。“青猫你。。不会暗恋他吧!”"猫猫你真是太看你哥哥了你哥哥是何许人也!他是万恶的周扒皮!心狠手辣的,这种人我能使美人计吗!你当我活腻歪了!”“喂,你这人有意思?不就撞了一下吗,至于把我拉住吗!“楚。。。楚楚爷你老人家在这里干嘛!现在是夏天站这里多招蚊子啊!要保重身体。”楚洛
  • 向来痴

    向来痴

    根据电视剧《活佛济公》第一部结局展开的同人小说,讲述了道济李修缘和胭脂的前世今生,两人有缘无份的爱情何去何从。
  • 神逆袭:偶得校草

    神逆袭:偶得校草

    从国外回来,想低调毕业,可惜事与愿违。扮丑扮傻居然挨欺负。姐不惹你人自作,摇身一变:林孝,你给我等着。
  • 对不起,在一起

    对不起,在一起

    微风细雨,咫尺天涯对不起,爱上你对不起,在一起
  • 冷王溺宠妻:倾世御兽狂妃

    冷王溺宠妻:倾世御兽狂妃

    杀手?特工?对!她就是那狡猾多端,腹黑又凶猛的“雪里白狐”穿越而来的!穿越第一天,拎着蛇鞭打的班花全身深度溃烂!第一百天,将玄天大陆五毒老祖毒杀!第一千天,领着狼群屠尽称霸千年的五行族!他,尊贵至极,传闻冷情冷性更冷酷,残忍又暴戾!而他却独宠她:“为了她,本王愿倾尽这天下,哪怕万劫不复!”下人来报:映月公主与别人说王妃勾引蓝世子!他冷冷道:“准备钢针,缝了映月的嘴!”翌日,又有报:王妃踹了皇帝新宠熹贵妃!皇上震怒!他:“准备热水,给王妃泡脚,踹了人,脚酸!”且看,他陪着她,炼魔兽,御圣兽,召唤神兽,如何步步为营,冠盖满天下……
  • 网游之绝世修罗

    网游之绝世修罗

    第一次写,不吐槽!!!一位家道败落,而被迫流浪!却意外获得神秘功法!在游戏世界,纵横天下
  • 幻裔

    幻裔

    因果轮回,斗转星移,再一次遇见她后命运究竟会是定数还是变数...
  • 异界之凌霜剑

    异界之凌霜剑

    一次深山游玩,杨凡误入生死棋洞中,偶习天意四象决与一剑隔世。而当杨凡拔取凌霜剑时,不料发生了诡异的事情,那凌霜剑发出刺耳的剑鸣声!声音震耳欲聋,当场杨凡就昏了过去。待杨凡再度醒来之时,发现自己已身处异界!手中拿着的也只是魔剑,而心剑不知所踪!为回到地球,杨凡决定在异界寻得心剑,重返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