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95000000013

第13章 李渔戏曲理论的审美文化阐释(一)(3)

第三节 撷取题材的实与虚

戏曲题材是决定戏曲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重要因素。明初的朱权把元杂剧分为十二科:“一曰神仙道化,二曰隐居乐道(又曰林泉丘壑),三曰披袍秉笏(即君臣杂剧),四曰忠臣烈士,五曰孝义廉节,六曰叱奸骂谗,七曰逐臣孤子,八曰钹刀赶棒(即脱膊杂剧),九曰风花雪月,十曰悲欢离合,十一曰烟花粉黛(即花旦杂剧),十二曰神头鬼面(即神佛杂剧)”,【29】开启了戏曲理论家对戏曲题材探讨的路头。李渔所谓戏曲题材撷取的情理与荒诞是一种对抗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于剧作家艺术思维的能动作用,戏曲题材撷取的情理与荒诞又表现为实与虚的辩证统一关系。从戏曲反映社会现实的本质来看,情理与荒诞二者是相互排斥的;而从戏曲艺术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来看,实与虚二者则可以相互转化,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一、顺乎情理,剔祛荒诞

用李渔在《闲情偶寄·戒荒唐》中的话来说,所谓情理,就是剧作家撷取的题材具有符合“人情物理”的性质;所谓荒诞,就是剧作家撷取的题材具有“荒唐怪异”的性质。李渔之所以主张剧作家撷取题材必须注重人情物理,反对撷取题材荒唐怪异,是因为李渔受到明代王阳明心学和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影响。在明代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之下,李渔主张戏曲创作要依靠剧作家的“性灵”。在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影响之下,李渔主张戏曲创作要“经世致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李渔对人情物理和荒唐怪异进行了详尽的辨析。李渔的观点是:第一、“昔人云:‘画鬼魅易,画狗马难。’以鬼魅无形,画之不似,难于稽考;狗马为人所习见,一笔稍乖,是人得以指摘。可见事涉荒唐,即文人藏拙之具也”。这个意思就是说,某些剧作家缺乏严谨的创作态度,甚至包括必要的创作才能,只好借助创作荒唐怪异之剧来掩盖自己的不足;而反映现实生活的人情物理之剧则容不得剧作家做假藏拙,一旦戏曲反映现实生活不真实,或者艺术上刻画不完美,就会露出破绽,遭人非议。这一段话是从剧作家着眼,它实际上反映了李渔对剧作家从事创作活动有着严格要求。事实的确如此,如果剧作家才疏学浅,蹩脚拙劣,不能够创作出比生活更高、更完美的艺术品,戏曲艺术美的价值就无从谈起。这样的剧作家绝对不是名副其实的剧作家。从这个意义上说,李渔是把题材撷取的情理或者荒诞看成衡量剧作家创作才能高下优劣的试金石。第二、“活人见鬼,其兆不祥,矧有吉事之家,动出魑魅魍魉为寿乎?”又,“剧本非他,即三代以后之《韶》、《濩》也。殷俗尚鬼,犹不闻以怪诞不经之事被诸声乐,奏于庙堂,矧辟谬崇真之盛世乎?”这一个意思是说,演剧常常是在人们喜庆佳节之时,上演荒唐怪异之剧与其气氛不协调、情趣不一致,何况身处太平盛世,人们更关心的是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这一段话着眼于剧本的内容、戏曲搬演的场合和观众的接受心理,与李渔从事通俗文学活动旨在劝善惩恶、经世致用有关。李渔说:“王道本乎人情”。“王道”就是以行仁政而“王天下”之道。“人情”就是人之常情物之常理。戏曲只有反映人情物理,才能够被广大市民百姓乐于接受,同时也为促进天下更加太平服务,“王道”才能够藉此推行开来。由此可见,题材反映人情物理或者荒唐怪异的区别不仅在于它们的内容性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它们的社会效果。

李渔进一步说:“凡说人情物理者,千古相传;凡涉荒唐怪异者,当日即朽”。它表明李渔着眼于戏曲艺术本身,把剧作家撷取题材确当与否看作是维系作品生死存亡、关系剧作家立言传世的大事。从剧作家的创作、观众的接受、戏曲的发展以及社会效应的多重相互关系来看,戏曲题材撷取的人情物理或者荒唐怪异二者势不两立,其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迥然有别。李渔要求剧作家把握题材撷取的情理与荒诞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主张“戒荒唐”,显然是不无道理的。李渔反对荒唐怪异、主张戏曲以人情物理为题材的观点得到了后人的充分肯定,例如,清代乾隆年间的卢见曾说过:“有奇可传乃为填词,虽不妨于傅会,最忌出情理之外。”【30】李调元也说道:“作曲最忌出情理之外。王舜耕所撰《西楼记》,于撮合不来时,拖出一须长公,杀无罪之妾以劫人之妾为友妻,结构至此,可谓自堕苦海。”【31】这说明李渔关于戏曲题材撷取的人情物理或者荒唐怪异论是有普遍的现实指导意义的。

二、传奇无实,大半寓言

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来看李渔关于戏曲题材撷取的人情物理或者荒唐怪异论,不难发现人情物理的本源是生活的真实,而荒唐怪异的本源则是剧作家的虚构。剧作家的虚构有多种多样的性质和形式,荒唐怪异的虚构是违背艺术真实和戏曲创作客观规律的虚构,实质上是脱离生活的“向隅虚构”、“闭门造车”、“胡思乱想”,而不是相反。戏曲的本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真实,主要是人物形象的艺术塑造,而塑造人物主要就是运用诸如夸张、虚拟、象征、集中、洗练等等艺术手法。广大观众是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认识和欣赏戏曲中的人物形象的。如果没有广大观众的联想和想象作用,没有进而与演员一道共同创造戏曲艺术的舞台真实,那么戏曲艺术的生动美感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广大观众所发挥的联想和想象只能够依据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与积累的印象,荒唐怪异的虚构显然不可能使广大观众达到进行艺术的联想和想象的目标。因此说,戏曲作家的心目当中要永远有生活的真实,要永远有广大的观众。

章学诚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也,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32】从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艺术的反映来看,李渔并不反对剧作家在尊重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艺术虚构。李渔说过:“余生平所著传奇,皆属寓言”【33】;又说:“传奇无实,大半皆寓言耳。”【34】李渔的这一观点代表了此前不同时期人们对戏曲本体的普遍看法。例如,明代的虎耘山人说杨之炯将《蓝桥胜事》改编成传奇《蓝桥玉杵记》,是“托人籁以鸣天籁,皆风世寓言也。”【35】徐复祚说:“要之传奇皆是寓言,未有无所为者,正不必求其人与事以实之也。即今《琵琶》之传,岂传其事与人哉?传其词耳。”【36】张绪庭针对沈君谟的传奇《一合相》说:“大抵稗官所记,总属寓言,从来下里之词,率归剿说。”【37】焦循《剧说》引胡应麟《庄岳委谈》中语:“凡传奇以戏文为称也,无往而非戏文也,故其事欲谬悠而无根也,其名欲颠倒而无实也;反是而求其当焉,非戏也。”与众不同的是,李渔对戏曲创作的实与虚进行了划分与辨析,同时,还阐明了在合乎艺术创造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虚构的具体方法。关于前者,李渔说:“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关于后者,李渔说:“欲劝人为孝,则举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亦犹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一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其余表忠表节,与种种劝人为善之剧,率同于此。”【38】李渔在这里明白地告诉人们,就前者而言,实与虚是矛盾对立的,二者不可混淆;就后者而言,实与虚又是辩证统一的;剧作家如果采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那么就能够把“实”转化为“虚”,使生活的真实升华为艺术的真实,使艺术的虚构具有合乎人情物理的性质,而非荒唐怪异有悖于人情物理。这正如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家们常常说道:“非虚不戏,无奇不传”,“形而上者为之道”。毫无疑问,李渔实际上阐明了一条剧作家以现实生活的人情物理为基础进行合乎规律的艺术虚构的客观真理。

总而言之,李渔肯定的是剧作家反映生活的真实,赞成剧作家以现实生活的真实为基础进行合乎规律的艺术虚构。其实,李渔的观点不难理解,因为,以现实生活的真实为基础进行合乎规律的艺术虚构本身是戏曲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的源泉,是戏曲反映广大市民百姓的人情物理的题中应有之义。戏曲艺术的创造规律告诉人们,正是戏曲的“实”与“虚”这样矛盾着的对立的两个方面常常同时呈现在一个艺术整体中,它们互相依赖、互相衬托、互相对照,才会产生强烈的美学效果。这也就是今天中国的戏曲艺术家们经常所谓“没有虚构,就没有艺术”的深刻道理。

李渔的高明之处在于戏曲理论来自于丰富的戏曲创作实践,与戏曲创作往往能够保持一致,在戏曲创作当中能够非常巧妙地妥善处理情理与荒诞、实与虚的矛盾关系,善于把握情理与荒诞的区别,抓住实与虚相互转化的契机,使传奇真正成为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娱乐价值的艺术珍品。例如,李渔的《笠翁十种曲》均取材于现实生活,像《蜃中楼》这样的充满神话色彩的作品本质上也是写人世间的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故事,题材的撷取与荒诞可以说是毫无干系,而在这一方面所创作的最典型的作品莫过于《奈何天》。李渔在《奈何天》里以“红颜薄命有成律”为主题思想,运用了一种充满荒诞的意识而非撷取荒诞的题材的创作技巧,自觉地“破尽传奇格”,塑造了阕里候这样一个“疤面、糟鼻、驼背、跷足”相貌古怪而荒诞意味极其浓厚的人物形象。作品写阕里候因为相貌丑陋身躯残缺,虽然拥有丰厚的物质财产,还是不能够成就所向往的婚姻,接连娶了三个美夫人,都被夫人们借口冷落。所幸的是,阕里候有一个聪明而得力的管家阕忠,他乘朝廷“缺用”之危,帮阕里候“捐几万银子去助边”,“积德”,“行善”,从而感动了上帝。上帝决定“以彰善报”,“遣一位变形使者,把他(阕里候)身上的肢体,从新改造一番,变做个美男子”。阕里候因此极富又极贵,得到了朝廷的封诰,还一并与三个美夫人和好,成就了圆满的婚姻。在作品里,上帝和变形使者毫无疑问属于具有“寓言”性质的虚构的人物,而阕里候的由丑变美的转化也具有“寓言”性质,而且只能够在艺术上得以实现。换句话说,阕里候的由丑变美的转化,乃由现实层面的“实”,经过虚构的上帝的作用——“虚”,转化为更高的艺术层面的“实”,实与虚在阕里候的身上最终得到了辩证的统一。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荒诞意识与荒诞题材决不是一回事情。阕里候的由丑变美的转化绝非荒诞的题材和行为,而是艺术上合情合理的符合刻画人物形象逻辑的事情。殊不知,“积德”“行善”是阕里候由丑转化为美的内在根据,上帝和变形使者的行为是阕里候由丑转化为美的外部原因,内因决定外因,题材的情理与荒诞——实与虚的辩证统一集于阕里候形象刻画,乃顺理成章的事情,其中所包含的审美文化意蕴发人深思。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8)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8)

    《鲁迅作品集》讲述了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 独行者

    独行者

    《独行者——罗锡文散文新作选》本集子是罗锡文在近些年创作的散文新作选。另,本集子名《独行者》,2011年3月由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罗锡文已经出版十五部个人文学著作。
  • 秋天开花的梨树

    秋天开花的梨树

    本书收《秋天开花的梨树》、《边缘的感觉》、《心理误区——“试试看”》、《三字真言》、《门板》等杂文、散文、评论与小说。
  • 瓶子里的春天

    瓶子里的春天

    《瓶子里的春天》内容包括:月亮像月亮、落日下的画画人、我看见了蚂蚁、飞翔的翅膀、莲花盛开、生命的姿势、满天的星星都是我的、老人与花、碗里的太阳花、住在自己的美好里、萝卜花、与自己和解、爱与哀愁、她不是一棵树等等……
  • 爱在旅途:没有预约的旅程

    爱在旅途:没有预约的旅程

    国内首本旅行情感小说。每一个人都渴望一次旅行,不管是对自由的向往,还是为了逃避学习、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又或者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内心中的某种好奇。走出去,你不但可以欣赏到沿途的美丽风景,还可以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或是结交到新的朋友,也有可能因此邂逅一段爱情。它可能会让你变得更加的勇敢和独立,让你的生活更加幸福甜蜜。
热门推荐
  • 绝对隐情

    绝对隐情

    离家出走的少妇绝处逢生,海誓山盟的丈夫背信弃义,为人师表的教授道貌岸然,生死相许的情人丧心病狂……当生命以另一种方式重生,当爱情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是糊涂地走下去,还是揭开残忍的隐情,直视血淋淋的真实?美丽少妇遭遇非常人生——这里有诡异的密室,有隐密的日记,有缠绵的情爱,有炽烈的仇恨……这里的每一幕都引人入胜,在爱与恨、善于恶的较量中,悬疑层出不穷,情节巧妙离奇,不容喘息的紧张氛围串穿始终,引你揭开“绝对隐情”。
  • 星际之低调的夫妻生活

    星际之低调的夫妻生活

    通过星际相亲的男女,先婚后爱的小日子。。
  • 胡桃匣子守护神

    胡桃匣子守护神

    她在学院大冒险时捡到古老的胡桃匣子,打开匣子,出现一个守护神。是天降好运,还是恶灵缠身?对恋爱充满憧憬的新闻系女生上野晴,无意中释放出被关在胡桃匣子中的守护神克瑞斯,从此过上与神同居、不得安宁的精彩生活。
  • 少爷你很坏

    少爷你很坏

    “你以为这样就可以骗得了我吗?”轩“你永远只属于我一个人。一生一世”轩“诶吗,这么霸道啊!少爷,你真的很坏,坏的让我都想远离你,有段远我就跑多远让你永远找不到我。”凌“小丫头,你知道吗?我真的很想你,真的。”轩“有多想?”凌“时时刻刻,想把你变小装进口袋里永远不把你弄丢了。”轩“轩,我爱你。”凌“小丫头凌,我也爱你。”轩浪漫的夕阳下,两个人彼此约定,此生此世挚爱对方。
  • 仙念永存

    仙念永存

    一念成凡,一念成仙,此生执念,但求真仙......
  • 厚黑学全书2

    厚黑学全书2

    真正的厚黑者是那些十全十美无与伦比的斗士,这种智慧是他在接受生活挑战和寻求精神平衡中陶冶而成的。本书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精炼而生动地展示了轻松处世、灵活办事的技巧和方法。
  • 殿下:我是新时代女性

    殿下:我是新时代女性

    她是21世纪的佣兵女王,中印混血,棕色眼睛,完美身材,任是佣兵界一大美人啊!可是俗话说,好事不过三,她再谨慎也有算不完的时候。关键时刻居然穿越了,结果拿了一个类似奥林匹克的冠军,糊涂加被人威胁的的成了这个长得十足妖孽的殿下的手下。让她不禁感叹,越混越回去,给别人当啰啰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Chronis勋鹿

    Chronis勋鹿

    他一直都在,我怎么会忽视了他那么久?在每一个时光的拐角,他都在等我。从我开始狠狠地抛弃他的一切开始,他大概就知道我会后悔。
  • 执念之永世守护

    执念之永世守护

    她魂飞魄散,本以为执念也就此中断。。。。。。再次重生,失去记忆,她会如何抉择?错过的是谁的等候?坚守的又是谁的执念?【必须强调!偶是亲妈~~】
  • 三国之无双吕布

    三国之无双吕布

    不杀丁原,反而助他匡扶汉室。三败董卓,虎牢关下拒十八路诸侯,人人都言汉室不可复兴,我偏偏要逆天而行。一人一戟,问天下有谁能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