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来,当3-4年级的孩子出现叛逆情绪时,父母引导孩子走出情绪、情感的突变期是多么重要。对此,提供一下几种方法供家长们参考。
方法一:观察并改善和孩子沟通的方式
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越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也许,问题不一定在孩子身上。父母一般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从前都听父母的,自己的孩子也该听自己的。孩子不顺从,在他眼里,就成了叛逆。因此,身为父母的,有时必须谦卑,放弃自己执着的思想,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另外,做家长的不要去与一个处在心理逆反期的孩子较劲。孩子逆反,在言语和行为会上就不懂得控制自己,但成人成熟,应该要懂得何时该保持冷静。
作为家长,必须清晰地意识到,3-4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情感的变化期,他们容易生气、发火甚至叛逆,但他们的本质是很讲道理的,也容易被感动。与物质奖励相比,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更能让他们感动。一旦孩子真的被父母所感动时,孩子先前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负面情绪、不听话行为、与父母对着干的行为等,都会很快缓解。
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如问周围有同龄的孩子的朋友,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或听讲座,找辅导员协助,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的办法是去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比如,有时家长看见孩子的一些行为会影响功课时,通常会即刻禁止。其实,最好能试着了解情况。平常要和孩子多沟通,可以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从旁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和父母相处融洽,孩子当然就不需要叛逆了。
很多时候,对孩子的管教,是要时常改变方式的。例如,小时候只有父母讲,孩子听;3-4年级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时,随时转变方式,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方法二:让孩子把影响情绪的问题说出来
3-4年级是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能力的关键期。
3-4年级的孩子,在父母的眼中,他们可能还是小孩子,但孩子们可不是这样想的。他们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对是非、爱好有了自己的分辨能力。但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和方式毕竟有限,这就难免在与父母沟通时会出现问题。
有位女同学情绪很低落地对老师说了这样一些话:“妈妈非要我每天喝凉茶不可,说这样可以防暑。但是我很不喜欢喝凉茶,因为凉茶有一种怪怪的味道,我觉得妈妈好烦。”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很好笑呢,大多数人会想,只是不喜欢喝凉茶而已,直接告诉妈妈不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搞得自己情绪低落啊。其实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维看待孩子,要知道孩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习惯了让父母去猜他们的心思。所以当孩子有了负面情绪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做的是鼓励孩子说出来,然后帮助孩子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一位家长为了有效地控制自己孩子的情绪,她这样说道:
“我的儿子动不动就爱发脾气,着实让我头疼。后来我就在家里定下了这么一个规矩,那就是,当他情绪激动的时候不允许他说话,若是他感觉自己的情绪实在不能控制时,就要大声地喊‘暂停’,然后让他做做深呼吸或是到另一个房间里去独自待着想一想,或是出外找朋友玩一玩、换个环境等方法发泄情绪。
这种时候,我跟他爸爸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他情绪稳定之后,由他自己来告诉我们他情绪变化的原因。慢慢地,我发现儿子的情绪很少失控过,我相信他会变得越来越理智的。”
这位家长采用的方法非常不错,她允许孩子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同时又借助其他的方式把这种负面情绪发泄出去。这对自控能力比较差、很是情绪化的孩子,确实非常有效。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科学的方法应当是这样的:面对孩子表现出的悲伤或软弱,父母一定不要呵斥,应该让孩子尽情地发泄心中的郁闷,只要孩子发泄够了,他很快就会恢复心情的平衡。当然,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应该及时安慰孩子,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从而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而此时,允许孩子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是非常明智而必须的。
其实,不管是哪种发泄方法,只要是能够帮助孩子发泄情绪的就是好方法。但是要提醒家长们的是,一定要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情绪,一定要允许他们自由表达他们的脆弱、不满和疑问,尽管有时孩子的想法是荒谬的、幼稚的。
3-4年级,孩子学习成绩的定型期
一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曾这样说:“我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他们长大之后,有事业有成的,也有碌碌无为的。我曾对他们小学时期的学习情况做了一次研究,我惊奇地发现,3-4年级,恰恰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一个关键期。”
上了3年级的晶晶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里的前五名,还在全校的数学竞赛中获过奖。她的同学都这样问道:“你的成绩为什么会这么好呢?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啊?”她笑了笑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觉得到了3年级在学习上不能像以前那么被动了。主动去学习,可能会经历一段苦闷的时期,但如果成绩赶上来了,学习就有信心了,自然也更有兴趣了。”上了4年级的小菊同学也有类似的同感。
为什么说3-4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的定型期呢?因为3-4年级,也就是1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大脑会迅速进入一个发展期,逐渐成熟,他们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如果在这个阶段,孩子总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他们的自信心就容易建立起来;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就不会体会到好成绩带来的成就感,进而自信心也就不会被激发出来。学习没有动力,在以后的过程中,孩子只会越学越吃力。
由此可见,孩子只有在3-4年级取得一个好成绩,他们才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自信心,才能爱上学习,进而在学习上变得主动,显著提高学习成绩。
所以,家长作为孩子学习的引导人,在3-4年级这个学习成绩的定型期,一定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让孩子体验学习的乐趣,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信心。这样,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他们才会越走越顺畅。
当然,家长除了要转变以往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之外,还要转变教育孩子的方式。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个小女孩上小学后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进入3年级以后,学习成绩便迅速下滑。他的父母实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找平时和孩子很要好的小姑去帮忙探听探听。由于小姑年龄不大,平时经常和孩子一起玩,所以这个小女孩见到了自己的小姑,就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
孩子委屈地说:“爸爸妈妈关心的事情太多了,衣食住行什么都被他们包办了,平时我写作业,妈妈也帮我检查,有时候我自己都检查两遍了,她还要再检查一遍!烦死人了,现在我都不想再待在家里了。”
孩子的妈妈听了小姑的叙述,迷茫不已。妈妈不明白,自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她跟孩子的爸爸不是一直都这么做的吗?怎么现在孩子却不满意了呢?
其实大多数3-4年级家长都有跟案例中那位家长一样的烦恼。问题很简单,就想家长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一定喜欢看动画片,觉得那很有趣,那现在再让你们看动画片,你们还喜欢看吗?孩子也是一样的。他们在1-2年级的时候很听爸爸妈妈的话,对爸爸妈妈的依赖感很强,但是到了3-4年级,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萌生,并表现在生活、学习中的各个方面。如果家长们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还是像原来那样,不忍心、不放心、不放手,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出现逆反行为。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到了3-4年级,家长就要开始转变角色了,不要再做孩子的“陪读”,而是应该做孩子的“引路人”。
作为家长,在3-4年级这个关键的时候,应该怎样做才能提高和稳固孩子的学习成绩,增强孩子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对学习的欲望
有一天,桑桑的妈妈带着上小学3年级的桑桑到同事李阿姨家去玩,看见李阿姨的女儿亲亲正在弹钢琴,李阿姨说:“小孩子学钢琴可以提高乐感,开发智力,对以后的学习有好处。”桑桑妈妈也想为桑桑买一架钢琴,让桑桑练习学钢琴。就问桑桑:“桑桑,你看亲亲弹钢琴多好听啊!你想不想学啊?”桑桑也觉得好听、好玩,就高兴地说:“我也要学!我也要学!”
过了一个星期,桑桑的妈妈果然给桑桑买了一架崭新的钢琴,桑桑就经常在钢琴上敲敲打打地乱弹,只是觉得好玩、好听。桑桑的妈妈看她好像挺感兴趣的,就为她报了一个钢琴训练班,每个星期六和星期天带桑桑去学琴,回到家里,还要监督桑桑练习学到的曲子。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桑桑开始没有兴趣了。妈妈叫她练琴,她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逃避,一会儿说肚子疼,一会儿说学校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还没有写完,一会儿又说头痛、头晕,反正就是不想练琴,即使被迫无奈地开始练了,也是三心二意的老走神儿。每次钢琴老师来检查作业,看看她练得怎么样了,她都会让老师很失望。
妈妈问他:“桑桑,你到底喜不喜欢练琴?怎么老是不争气?到底怎么想的?”桑桑说:“我不想练琴,只想弹着玩儿。老师布置的作业一点儿意思也没有。老师老重复,我都快烦死了!”妈妈听了这些话,很失望,说:“当时我问你想不想学琴,你说你要学,我才买琴给你。现在买来了琴,请来了老师,你又不想学了。你可真难伺候!”桑桑说:“你问我想不想学琴,又没有告诉我练琴这么没有意思!”妈妈看她还犟嘴,就生气地说:“什么有意思!你就知道玩!将来长大了能干什么?”桑桑也生气了:“我什么都不能干!我是废物行了吧!我就是不想练琴,你把它卖了吧。”
很多父母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不过如果孩子真的没有兴趣,最好还是不要勉强。因为如果逼迫孩子去做没有兴趣的事,不但孩子学不好,甚至会让孩子产生学习的逆反心理,以为学习都是那么讨厌的事情。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从尊重孩子的兴趣开始的。
孩子好比各种树苗,有的像松柏苗,有的像杨柳苗,有的像榕树苗等,不论是什么树苗,都可以长成各种各样的材料。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责任,并不在于强迫孩子学这一样,不学那一样,而是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宽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喜欢的事。例如,有些孩子喜欢动手操作,搞一些小制作。而家长就认为这跟学习无关,就加以阻止,限制他们,不准他们做。其实,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动脑,不懂的时候,他们就会去查阅有关的资料和书籍,这就是学习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孩子还会学得自觉、开心,况且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使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又能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家长不但不应该阻止他们做,还要根据孩子的这个兴趣特点,为他们提供有关的书籍,创造机会让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和比赛。大家都知道,聂耳之所以成为中国新音乐的奠基人,在音乐创作上取得很大的成就,这是与他童年就对音乐有兴趣分不开的。有些做父母的对孩子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但他们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规定”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尊重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的发展规律培养孩子,这样往往会延误孩子的发展。
在尊重孩子兴趣的这个问题上,这里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1)用心去发现孩子的兴趣
首先,孩子来到世界上的时间不长,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时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或者说不确定。比如故事中的桑桑,她一会儿喜欢钢琴,一会儿又说不喜欢钢琴,这种事情往往令家长很头痛,但这却是很正常的现象,家长必须接受和面对,不能因为孩子有反复,就动辄斥责孩子,要允许孩子有反复选择的权利,因为他也要在实践中去进一步证明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哪里。家长平时要给孩子多种尝试,让他们什么都试一试,并给他一段时间的观察期,不要急于买器具请老师,等一段时间过去,孩子和家长都基本确定喜欢学什么了,再定下来。其次,扩展视野对发现兴趣很重要。孩子视野越开阔,发现的兴趣点就越多,兴趣点越多,与学习相联系的地方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