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79200000013

第13章 在喜欢的城市醒来(3)

很奇怪,对一座城市的感情,常会因为那些小细节而带来大爱大恨。因为这里没有星空,就任性地说:“我要赶快离开这个又热又闷雷暴雨又吓人的鬼地方!”但哪知道逃离出去,旅行一圈回来,却感动地想:“我终于回来了啊,广州!”

想念一座城市的时候,一切都会在脑海里仿佛是上了一层温暖的色调,即使当时有着再多残忍的记忆,如今却只是满满的那一股“再也回不去的好时光好故事”的怀念。

陌生的城市,令人不安的气候,甚至年轻漂泊的无归属感,倒在广州塔底下得来了一丝慰藉:它是夜晚绽放的美丽彩虹,时而斑斓炫目,时而一片天真的土耳其蓝,又时而大块热情的西班牙红。

在这样一座连夜晚都有彩虹的夏天城市,连悲伤都显得可耻。远方没有星空,却能意外收获黑夜的奇迹,是需要加倍感激与珍惜的。

大概就是这样,有时候往往离开后在回忆里,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喜欢一座城市。

这样的遗憾,就如同我们常常无法确定自己是不是爱上了一个人,往前走一步,缺少勇气,更害怕受到伤害;往后退一步,骂自己懦弱,就这样可惜了幸福。唯独事后,才清醒而痛苦。

想起电影《云上的日子》里,有一句美到心碎的话:“如果我爱上你,就像在黑暗的房间点亮一支蜡烛。”

那,是不是我爱上了你,心里会开出彩虹呢?摸不到,也闻不着气味,只是因为你的存在,而让我感觉世界突然变得很美好,想和你在一起,连说话的时候都是笑意满满的,呼吸是甜的。一起做的事,无论再小,都因为你的在场而意义非凡。而当我贪心地想要深深去拥抱彩虹的时候,却踉跄地扑了个空。

爱情最美的时候,恰恰就是在这样进退不定的阶段里,我们好似爱上了彼此,却又好似还少了一点什么,在一起,又不在一起。不过,为何一定要有个爱的“正式启动形式”呢?

和你在一起,在一群黑皮肤的外国人当中散步,牵着手好像在中东旅游;和你在一起,坐在最后一排乘好久的公交车,去上下九的“南信”排队,只为了十块钱一碗的双皮奶,大口大口吃得很幸福;和你在一起,一路听着北京路两旁店铺门口店员们的拍手叫卖,去表叔餐馆点碗粥津津有味;和你在一起,在淘金地铁站四周穿着人字拖鞋逛街,白云宾馆一旁的煎饼果子摊头很香,澳门的奶茶味让人流连;和你在一起,去天河城但是不看电影,只是同情地望一眼排长队的情侣们,然后饶有兴致地看上映电影的海报……

反正不怪我,怪广州不是个适合恋爱的城市:太热了不能拥抱,飞机常常误点不能相见,雷暴雨淋湿了精心的装扮,餐厅太多太好吃体重控制不住。

至少,我黑暗的心房有彩虹正开得绚烂,已经很快乐了。

荷兰说吃

踏足阿姆斯特丹,容易被路边各国餐馆的招牌所迷惑,有阿根廷餐馆、中国餐馆,也有印度尼西亚餐馆、西班牙tapas餐馆,甚至在隔三岔五的运河桥上,也随处可见香肠摊头。久居荷兰,倒也没有被游客问过哪里有荷兰餐馆,也纵观全球,有法国菜、西班牙菜、中国菜、越南菜,还真从未听说荷兰菜。荷兰,果不其然它的饮食文化就是没有文化吗?

甚至发生过关于饮食的怪事一桩。一日,作为帮助装修房子的答谢,阿姆斯特丹的好友请我与她家人共进晚餐,兴高采烈地想着终于能够一尝荷兰特色菜肴,并理所当然幻想着一桌好菜。谁想到桌上摆的居然是土豆煮烂了成泥,再放一些胡萝卜,每人再分一根肉肠,这居然就是一顿答谢的晚餐。当时心里想着,不巧!难不成刚好赶上他们家今天吃忆苦思甜饭的日子?谁想到朋友还科普了一下,骄傲地告知这道菜是他们的国菜。看着她人高马大,心里不禁同情起来,大高个的每天才吃这些,我一个小身板在国内要配齐各式菜色才过瘾。

另外,因为学校经常上一整天课,餐厅开价又贵,加上荷兰人典型的省钱性格,课间休息大家基本上就吃着自带午餐,他们拿出来的午餐盒不是亚洲人那种还散发着排骨香的爱心便当,而是赤裸裸的两片切片面包,中间夹了一片荷兰特产之一的芝士,他们拿起来还在你面前能够吃得有滋有味。想一想,每次乘坐荷兰皇家航空KLM,飞机餐是永远不变的两片面包夹个芝士,亚洲乘客常常目瞪口呆。

其实日子久了,才发现倒不是荷兰人不爱美食,而是在他们眼中,食物无贵贱都是平等的。再者,荷兰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严重饥荒,最后居然要靠食郁金香求生,因此一代代都养成了珍惜食物的好习惯。最真实的一事,就是曾有一位荷兰人招待晚餐,一只鸡,昨天烧掉大家吃了肉,主人今天还用鸡骨头炖了美味的鲜汤。荷兰人的那股可爱的小气劲,令造物主都敬佩。

各位吃客们,虽说在阿姆斯特丹吃的文化未有什么盛名,但所谓的特色饮食就是“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照此想来,这里还有那么些独到佳肴的。首先就是市中心广场可以找到的鱼车,也就是卖海鲜的移动小摊。这样的鱼车门口,可以看见络绎不绝的荷兰人,最为特色的是一种用盐腌制的事前挑走鱼骨的鲱鱼,称作Haring,伴着洋葱颗粒,味道鲜美,奇怪的是一点腥气都无,嘴里一直留有一股余味。吃的时候姿势也有讲究,用手指拿着鱼尾,嘴巴张到最大去吞食。除了生食,他们还有炸鱼,表皮松脆,里面的鱼肉丝滑。配上他们独有的调味粉,口感十足。作为北海边的城市,自然这里的鱼很新鲜,也正因为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配上荷兰人的生意头脑,可以说荷兰人的发家致富是从渔业开始的。

其次,也极力推荐一下荷兰的薯条。有过一个网络调查,全世界哪里的薯条最好吃,众网友纷纷投票荷兰,倒不是名气问题而是它的好吃实至名归,的确令人上瘾。最普遍的就是Smuller,在每个城市的火车站都有这样一间小吃坊,阿姆斯特丹也不例外,速度快不说,出示荷兰火车天票还能以半价买到中号薯条。再怎么行色匆匆的荷兰人,赶着火车,手上也可以看见红色Smuller商标的薯条盒子。当然阿姆斯特丹沿街也都有薯条店,经常排了长队门庭若市。

最后要隆重推荐的就是一道有故事的土耳其佳肴:Kapasalon。欧洲的土耳其烤肉店很平常,到处都是,但唯独在这里,除了四处可见的doner外,你能点到一份即使在土耳其都买不到的荷兰特色土耳其食物。为证实,作者亲自跑到土耳其,但真的没吃到过,当地人也表示从未听闻这个词语。原来,最初理发店(荷兰文中称为“Salon”)因为很忙,所以经常找隔壁的土耳其店叫外卖。食物放在锡纸碗里,肉加上薯条再放沙拉,上面一层融化的芝士,方便运送,也没有名字,为了方便称呼,也因为理发店经常叫外卖,干脆起了这个名字。

这道Kapasalon道出了荷兰饮食文化有趣的一面:正因为荷兰的多民族性,造就了它的食物多样性。在阿姆斯特丹生活,不仅仅只有土豆、胡萝卜与肉肠,因为它融合了世界各地的移民,尤其是摩洛哥、土耳其、印尼、苏里南、中国的,所以它在每周一、三、五都在广场有一个openmarket,被当地中国人热情亲切地称呼为了欧妈,咱这个妈走近一看还真像是中国小菜场,什么瓜果蔬菜都有,走远点,还能发现像是香港女人街一样的衣服日用品摊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民族在此地仍然能够找到与自己家乡有丝毫联系的食物。尤其对于中国人,荷兰最大的叫东方行的超市连锁店就在市中心,阿姆斯特丹的市中心就有一家,在这里,一切食材都能找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荷兰人的实在质朴在他们对待食物的理念中得以体现。也因为其国家包容性,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得以在此地融入并且安身立命,每个民族都能够买到食材。荷兰这道菜,一言难以道尽,你需要进入其中慢慢品。

肆无忌惮地拥有一座城

想问你,在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是拥有一座城市的?

是站在摩天大楼的最顶端看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是靠双腿不断行走穿梭在白天川流不息的人潮中,还是像我一样,在凌晨无比静谧的两三点,肆无忌惮地在街头唱歌跑步?

很奇怪,到了其他城市总会担心这个害怕那个,唯独在家乡再晚也没有顾忌,甚至享受那死一般的寂静街道。头一回发现这股“拥有”感,还是在青少年的时候,与友人唱完KTV已是接近天亮,走在街上,原本车水马龙的南京路竟然无比空旷,唱歌还没尽兴,四周无人索性拉开嗓门在街上和友人清唱起来。那一瞬间,整个上海似乎就是我们的舞台。

尔后,我溺爱起这个“上海唯独在凌晨无人街道才被我拥有”的小秘密。有时候背着一把吉他,在鲁迅公园门口暖黄色的街灯下,和一个玩音乐的朋友对着空旷马路弹唱;也有时候在凌晨三点去楼下跑步,一个人充满希望地迎接新的一天。

童年,我生活在闸北区七浦路外婆家的弄堂里,因此“夜上海”对我来说是有别于酒池肉林的七彩霓虹。上海的夜,在我眼里是玫瑰色的,单纯到酒不醉人人自醉。

甚至偶尔这股玫瑰红,还是略显寒碜的繁华落尽。城市白日的光景,宛若恋爱初期,人生初见,对方总是想象中最完美最光鲜的样子;夜幕降临,恰似恋人日渐熟悉,相处越久越是看见对方最真实却也最疲惫最不堪的狼狈相。我们到城市观光,大半时间喜欢白天看风景拍照,晚上熄了灯,谁会特意跑街上游览打烊的店铺和满地垃圾呢?更何况,相比城市,人更“主动”地要遮掩弱处,但距离心最近的那个人,却希望坦露所有真实,仍然被接受被迷恋。

上周末的凌晨三点,朋友开着车,我们就这样拥有了整座城市,而我,是这样地喜欢家乡最落寞的一面:徐家汇总是堵车的购物中心此刻一个人都没有,灯光昏暗;外滩只有路灯还亮着,对岸的高楼大厦都在沉睡;黯淡了的东方明珠有一半淹没在雾中;七浦路天桥竟然空荡荡的;乍浦路的夜排档灯火辉煌;路过避风塘隔着窗里面有人在那里打牌;新天地还有老外打车刚抵达;开过衡山路迪斯科音乐依旧震耳欲聋;有醉酒狂欢的人搀扶着在路当中打车;路口一辆辆头顶亮着绿灯的大众强生出租车在等待生意;没什么生意的师傅就索性把车停在夜排档旁边,嚼着烧烤肉串有一搭没一搭聊天,时而蹦出本土的脏话来。

我们在飞速成长和改变,城市也是,于是乎,我们这一代人就成为没家乡的人。幸好,我还能这样自私地在凌晨时刻拥有属于我的上海,没有妆容一脸倦意,还是令人打心底升起温暖与熟悉。

天一点点亮了,有郊区来的农人骑着“突突”响的机车,带着一大袋蔬菜赶去小菜场做生意。一旁公交站台司机喝了口茶叶水,就按下手刹开始工作,刚开出去没多久,第一班轻轨呼啸而过。不同的声音一点点交织在一起,直到越来越嘈杂什么都分辨不清。

这座城,它醒来了。

我仍然爱它。

没有个性的悲哀

成长于大城市,但我并不喜欢大城市。

大城市的店家都千篇一律,横过来竖过去也就那几个满世界可见的品牌,货架上满世界差不多的商品;大城市的人低头快速走路,偶尔双目交接,都不自觉警惕地手摸一下背包拉链;大城市的商业气氛太浓,看人看打扮和长相,还有钱包里的信用卡;大城市的景点圈起来收费不说,还硬是要拔高到某某城市文化象征的高度,像是多年不见的初恋女友,再次牵起她的手总觉有无形的陌生人之间的距离。

上周见到了土耳其驻广州的总领事,他问我:“你讲了那么多土耳其那些连我都没去过的小城镇的故事,怎么不说说伊斯坦布尔呢?”我摇了摇头:“去过以后,就像那些大城市,都忘记了。只是在一个计划表上打钩,嗯,去过了。如此而已。”

我是从叙利亚边境来到伊斯坦布尔的,圣鲁尔法小村庄的阿拉伯风情,走在街上和热情村民手舞足蹈的对话,以及露天餐馆不断要来合照的小孩们,在那儿当起明星的感觉,与伊斯坦布尔大城市的“平凡”境遇截然相反。抵达的清晨,有轨电车里挤满了上学上班表情麻木的人,和任何一座大都会的早晨毫无差异;中午走出了世界第一的大集市,周边的小吃饭店都是典型开给游客的,英文大字无处不在,生怕大家不知道这里卖的是“土耳其特色美食”;傍晚寻找青年旅社,店员趾高气扬,翻了翻我的护照,不耐烦地甩了句“没订房就走吧,都满了”,就下了逐客令。

兴许是我期待太高,伊斯坦布尔即便是大城市,但是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位于欧洲和亚洲的中间点,这里更有一座大桥连接欧亚大陆。结果却发现,其实伊斯坦布尔除了几个所谓的世界著名景点,其余都是大城市的风格。人很冷漠,势利,又因为政府大力投入了旅游业,借着“欧洲文化中心”之名推广,满大街拿着相机和地图的游客,像极了伦敦,要问路,拦下来的人十有八九也是游人。

这是一座立刻被人遗忘、过度开发的旅游城市。我问自己,这次的旅行在追求什么呢?对一座城市,是应该有那么大的期待吗?又况且奥尔罕的《伊斯坦布尔》一书中,常常提到“东方特点”与“西方事物”这两个字眼,足可见伊斯坦布尔也对于自己的身份充满了疑惑。

同类推荐
  • 出发吧!趁青春和梦想还在

    出发吧!趁青春和梦想还在

    本书介绍了环球旅行家神威在世界各地游乐人生的故事。在路上,他时而思考感慨,时而放空自己尽情享受旅途的乐趣。在路上,他尝试种田收割回归简单生活;乘坐放着重金属音乐的坦克,穿越大奴湖去追寻世界最美的极光;在奥运圣地学滑雪;在柚木大王的百年私宅学泰拳,做不一样的自己,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当然也遇见了形形色色有趣的、奇怪的人,和许许多多捧腹爆笑的事。
  • 珏山

    珏山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珏山道教文化、美丽夜景、佛国胜境青莲寺、节日习俗、传奇故事等,最后提供诗、联、赋供读者欣赏。
  • 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自助游

    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自助游

    很多人都有周游世界的梦想,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梦想也就胎死腹中了。一个普通的内地中国人,如何在没有任何外界帮助的条件下去实现这个梦想,这是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国内出版界近年来介绍国外旅游的书不少,但适合中国内地人真正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书基本没有。因为这类书基本没有提及如何解决签证和在国外食住行的具体资料,对我们自助旅游者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这是一本介绍一个普通的内地中国人在不跟旅行团、也没有特别背景的情况下,如何能完成比、荷、卢三国自助游的书。书中有笔者亲身经历的游记,更重要的是:到这三个国家自助游要什么手续?要有什么条件?最少要多少钱?旅行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及如何解决?本书都有详尽的答案。
  • 地质奇观:国家自然地质风景区

    地质奇观:国家自然地质风景区

    本书主要指国家自然地质风景区。包括长江三峡、金石滩、桃源洞─鳞隐石林、玉华洞、江郎山、佛子山、太姥山、崀山、四姑娘山、安徽天柱山、贵州九洞天、本溪水洞、普者黑风景区、腾冲地热火山、路南石林、河南云台山、太极洞、猛洞河、崆峒山、石阡温泉群、龙宫风景区、马岭河、织金洞、上饶灵山、龟峰、野三坡、房山石花洞、石海洞乡、崆山白云洞、嶂石岩、响沙湾、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等。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河南河北行知书

    河南河北行知书

    那种走马观花型旅游(奢侈豪华的炫耀性旅游)、暴殄山水型旅游(没有环保意识的野蛮旅游)、木然参观型旅游(没有探索欲只追求到此一游)、随波逐流型旅游(对旅游没有独特感动,跟着人多的地方走),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都是我们自觉地加以拒绝的。不走寻常路,只爱陌生人!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行走,意味着本套丛书资讯的向度、内容的特质以及丛书的风格。我们所认同和提倡的自助旅游理念是:真实、朴素、简单并且寻求一定意境的行走。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本套丛书能够传达一种更为朴素的方式——贴近大地行走而非来回飞机、进出打的,更为新锐的旅游观念——旅游求自由。行四方,知风物;探幽深,会人文;踏艰险,悟精神……
热门推荐
  • 修西天

    修西天

    源力纪元九十九万年的某一天,天山派周围忽然天降异像,离其山脚下不远处一怀孕五年的孕妇产下一石胎。孩子出生后体质刚硬如石,在他刚能抬起手时,他就开始看书识字,在他刚能下地走路了,他就开始锻炼身体。然而在孩子六岁那年入天山派之时因被检测为毫无修炼潜质。天山派收回了将他纳入门内的承诺。紧接着石胎又得了一场病,身体渐渐变得脆弱,最后连常人都不及。一年后,孩子还有他的一家人突然在一夜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对于其消失的原因天山派史书上竟毫无记载......八年后,唐浩因为一场谋杀开启了藏在身上的秘密,为了找出当年一家灭门的真相,也为了找到自己不能修炼的原因,唐浩踏上了一跳前无古人的修炼之路......
  • 自是年少负芳华

    自是年少负芳华

    看尽桃花美人笑,终敌不过江山一朝改。奉昭第一美人洛倾城奉命进宫辅导君王,却引来一场旷世纠葛之恋;他,是朝廷上下以及民间谣传昏庸无道的君王,他,是流落民间温润如玉、深不可测的皇兄,叹红尘万丈,百年爱恨,断弦几根,不过是缩影人生。一入宫门深似海,美人的嫉妒,权位的争夺又会引发……
  • 绝霸仙界

    绝霸仙界

    当仙界仙女用胸罩往楚小七面前一拍,要用来抵当一部分仙石兑换一张VIP刮刮奖的时候,楚小七才明白原来仙女居然也是穿内衣的。当萝莉、御姐、少妇有愿意用陪夜来换得刮刮奖彩票的时候,楚小七才知道,原来刮刮奖也可以这样玩儿。可是,令楚小七头疼的是,姐妹们,难道不知道陪七爷过夜也要排队的吗?“什么?美女你不但要陪夜还送一件九品仙宝!?好吧,你可以插队了!”楚小七邪邪一笑,心里乐开了花。读者群【309019742】
  • 生活中的心理学:找到幸福的自己

    生活中的心理学:找到幸福的自己

    本书是《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版的一个品牌专栏,郭韶明用自己的视角,写了一些有意思的生活常识。
  • 陌桑

    陌桑

    离奇的身世枷锁了人生,是去探索还是堕落;苦难的人生繁华了寂寞,是该把握还是随缘;青丝耀月华,白袖舞清风;把酒耀长歌,对影也落寞;谁的长剑筑造了谁的传奇,谁的芳心折煞了谁的承诺;谁的玉箫离别了谁的眼泪,谁的仰望苦难了谁的等待;如果你来了,如果我还在;如果你来了,但愿我还在......
  • 雨夜影子

    雨夜影子

    冰冷的雨在黑夜中淅淅沥沥的下着,偶然撕裂黑暗的闪电照亮大地,投射出一道若隐若现的影子,几不可见……而在这道影子背后的是耸立的高楼和仿佛没有边界的城市,如同海上钢琴师中说的拥有无数琴键的钢琴就在这里等待着演奏出自己的乐章。
  • 幻想之猫

    幻想之猫

    来自未来的天才少女,拥有强大的【意识力】,却是个不谙世事的天然呆。逗比暖萌不斯文童鞋——温柔贴心邻家少年——捡来的高智商小正太——强大腹黑神秘君……哪个才是她青春的男主角?
  • 第三眼神

    第三眼神

    一个文艺暖男,在乌河重生后,获得了“落叶神技”,“时间弹弓”,“无量手杖”三样异能神技。在与现代社会恐怖势力,暗黑组织,黑金帝国,国际盗贼,金融黑手,司法救助,冤屈伸张与解谜等一系列的斗争中,通过对异能神技的体验与修炼,在实战中逐步升级,虽历经磨难,终能层层通关,庇佑好人平安,正义战胜邪恶……
  • 慕少,闪婚请低调

    慕少,闪婚请低调

    叶孜一直不懂:为什么原本属于她的幸福,都能被叶洛洛这个心机婊轻易抢走――,她的家,她的父亲,她的初恋,没有一个经得起考验。直到遇见慕宁佑这个霸道无赖,叶孜觉得自己的春天终于降临。可叶洛洛又一次凑了过来,像嗅觉灵敏的狗,捕捉到肉的味道……叶孜故意试探:叶洛洛是不是看上你了?慕宁佑嫌弃的皱眉:哦,我看不上她。叶孜还是不放心,慕宁佑狡黠一笑:不信?我证明给你看――叶孜欲哭无泪:我信我信!
  • 那个人,那件事

    那个人,那件事

    一个偶然,可以改变你的一切。一个人,可以影响你的一生。一件事让你永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