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73100000019

第19章 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2)

互联网同传统媒体完全不同。互联网赋予个人前所未有的权力去影响媒体,他们利用这一新媒体做什么,怎么做,和谁一起做,都是可以由他们自行决定的事情。利用博客以及其他网络社区建设的应用工具如ICQ,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改造互联网,而弃商业利益于不顾。大多数公司尚未认清这一基本事实,仍然在盲目地追求那些“放牧型”的商业模式,即是说,他们相信自己可以驱赶网民一时到这里、一时又到那里,因而他们也就逃脱不了眼看着一个个模式覆灭的命运。

网络是如此易变,对这种易变性的适应,随着时间的流逝,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年轻的一代正在成长,他们将以一种现在的成年人无法想象的方式来操纵互联网。他们就是未来将主导时代发展的“博客一代”。

博客网站撼动第一传统媒体

2003年,新闻界最具轰动效应的事件大概就是《纽约时报》执行主编豪威尔·瑞恩斯(Howell Raines)和总编辑杰拉尔德·博伊德(Gerald Boyd),因为假新闻事件而被迫辞职,引发新闻业的一场大震动。但是,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引爆这场新闻史最大丑闻的,不是哪位著名的记者,也不是时报的“自曝家丑”,而是一位博客的“功绩”,不是哪家大牌传统媒体,而是一个小小的个人博客网站披露了内幕,从而成为这场风暴的中心。这个人就是著名记者博客JimRomenesko。

美国以内幕消息见长的专业科技新闻网站dotcomscoop.com的主编本·西尔弗曼(Ben Silverman),整理他的书签后,评选出他认为最好的100个新闻网站,其中Yahoo新闻因为方便寻找速度又快,被评为第一。其次,就是Jim Romenesko的博客网站MediaNews(www.poynter.org/medianews/),再后面才是众所周知的《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纽约邮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在线、硅谷在线等。许多读者对Romenesko的博客网站有一种近乎宗教般的热爱,新闻界有成千上万的“信徒”将浏览这个网站作为每天上网的第一件事情。根据Jim自己的说法,他的博客MediaNews,就是每天过滤、引述和评论各大媒体最新新闻,简短扼要,轻松自由。这个网站由佛罗里达新闻教育与媒体脑力中心资助。这位49岁的博客对于技术和形式并不迷信,但他还是对博客情有独钟,他说:“博客使得新闻工作者脱掉外套,更轻便地展现新闻机构轻松的一面,是吸引读者的主要原因。”

Romenesko说,博客作者的个性,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来决定读者对他是否亲切。

当他发出消息说要将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搬到芝加哥的时候,半小时内就接受几个读者来信,建议几个社区,认为他可能喜欢在那里居住。他的读者对他很了解,因为他的博客有他个性的内涵,而且有着超越传统新闻记者的、更加开放的新标准和新规范。

MediaNews这个小小的博客网站曾经成为很多事件风暴的中心。这一次,它又开始发作了。他在网站中刊登出《纽约时报》内部人士的会议纪要和电子邮件,显然这是那些对杰森·布莱尔(Jayson Blair)已经愤怒之极的人士提供的,显然这是传统媒体不敢发布的内容。这些带着“私密性”争议的材料点燃了事件,并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随后,《纽约时报》记者John Burns和Judith Miller之间的电子邮件也泄露给了《华盛顿邮报》,然后,里克·布拉格的事情也东窗事发。《纽约时报》的员工眼见自己心爱的报纸成了如此样子,他们将Romenesko网站的论坛当作了战场,展开了愤怒的炮轰。

博客们的不断添柴加火,把事情炽烤得温度越来越高,传统媒体开始迅速跟进,把影响力进一步引爆,给时报的高层领导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不过,《洛杉矶时报》还是将功劳归于互联网,媒体资深人士Tim Rutten说:“这是一个由网站、博客、在线新闻和电子邮件构建的新世界,而不是豪威尔·瑞恩斯本人设定了他步步趋向下台的步伐。”他文章的标题有些触目惊心:《信息高速公路将瑞恩斯驱出了出口!》《洛杉矶时报》的Elizabeth Jensen更加夸张,她文章的标题为《媒体看守人的决定性时刻》,导言说:他张贴的《纽约时报》丑闻的帖子使Jim Romenesko的网站成为新闻史上的关键一战。她认为Romenesko所引爆的《纽约时报》大动荡,完全可以与CNN在第一次海湾战争的表现相比拟,都是一个决定性的历史时刻。

“如果这是发生在10年前,互联网还不存在的时候,那么瑞恩斯肯定依然会在他的位置上稳如泰山。《纽约时报》的职员也只能心中不快,却不可能马上组织并在Romenesko或者其他地方发泄他们的愤怒。”Slate专栏作家MickeyKaus写道。

伦敦《周日时报》SarahBaXter的观点走得更远,“编辑已经沦陷在博客们快速蔓延的毒药之中,网络正在向《纽约时报》作为美国新闻和舆论优秀提供者的地位形成挑战。新旧媒体两股力量的较量交织到了瑞恩斯的身上。”

2000年11月,著名记者保罗·安得鲁斯正式成为博客。“你完全可以忘掉你的记者身份,在网上轻松书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但是,专业记者还是时不时会为那些没有为传统媒体工作的人感到十分沮丧,因为事实上,恰恰是这些业余人士创建了互联网最重要的模式和道德规范。”“因为传统媒体在机制上就是充当守门人的角色。但是,今天你所在的印刷媒体成为了一个堡垒,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多样性保持着敌意和排斥。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人们再也不需要这些传统的‘过滤器’所束缚和限制了。”

网络也为专业记者提供了打开自己身上重重斗篷的机会。“互联网为各种不同观点提供了发言的机会,任何一个上网的人都可以获知西雅图和魁北克对WTO的抗议,可以了解抗议者真正的观点,并且可以将其与报纸、电视和广播中的报道进行比较,看哪些观点被忽略和误导。我一直认为,记者的角色就是要确保民众的声音得到充分的展示。有了博客,你就可以实践一个业余记者的畅所欲言。”

保罗·安得鲁斯认为,博客以及其他网络新闻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媒体巨头在公信力方面的快速衰落。“我想,在现有媒体丢城失地的时候,互联网确确实实变得更加可信和可靠。你能不能给我列举一下最近传统媒体站在公众利益角度,所进行的5个严肃认真的事情。”

许多人认为,将会有越来越多传统媒体的记者发布自己个人的博客网站(另一位著名博客,《新共和》,New Republic专栏作家Andrew Sullivan就持这个观点)。但保罗·安得鲁斯认为博客的迅速崛起,于传统媒体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博客很大程度是因为Weblogger.com和Blogger.com等提供了十分便捷和简易自动的自己出版的工具和服务。

“当第一个浏览器面世时,你至少需要了解如何编写网页,现在你只要简单地选择相关软件、模板和免费服务器空间。你再也不需要为零零碎碎的事情耗费力气,你的所有精力都可以放到写作本身。”

安得鲁斯还发表了一篇相当于记者博客的宣言,这篇论文的题目名为《谁是你的守门人?》文章如此开头:“谁决定了你所阅读的东西?你的本能一定是这样反应,‘奇怪,当然是我自己。’但事实上,你所读到的、听到的和看到的绝大多数东西,在进入你意识之前,都经过了过滤、编辑和包装等高度机械化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决定不但影响着你能够看到什么,也影响着你是否可以阅读。这个流程是在一个美其名为‘创造价值’的名目下进行,决定了哪些内容可以付诸印刷,行话就叫‘看门’(gatekeeping)。”

他写道:“新一类新闻记者正在兴起,他们以直接来自新闻源的‘原始素材’为基础。这些记者正在进行新的试水……是对体制官僚化的媒体的报复性破坏……博客改变了‘新闻’从个人传播到公众的信息流动的本性……只要一摁‘粘贴’键,任何人都可以出版自己的作品,这将改变传统媒体出版模式。”

真正的新媒体已经启程

Slashdot和博客可以归入所谓的“新媒体”,《连线》杂志给“新媒体”下的定义很简单: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by all)。旧媒体使用两分法把世界划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阵营,我们不是作者就是读者,不是广播者就是观看者,不是表演者就是欣赏者。这是一种一对多的传播,而新媒体与此相反,是一种多对多的传播。它使每个人不仅有听的机会,而且有说的条件。

这样的新媒体威胁的是传统的印刷和电视媒体,并由此威胁着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收入和社会影响力。一般而言,当人们谈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的时候,往往会引证传统媒体的上网率,比如说上网报纸又增加了多少家等等,但这样的数据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数据是阅听人(audience)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移的程度如何。

在美国,这样的转移十分明显。1977年,2/3以上的美国成年人经常阅读报纸;1997年,成人报纸阅读率下降到只有50%多一点。1993年,60%的美国成年人“定期”观看电视新闻;到1998年,这一比例降为38%。根据摩根斯坦利预测,从2001年-2005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年均增长依然保持20%的强劲势头,而原有用户使用程度的增长更加可观。以互联网最为成熟的媒体特性来看,2002年消费者在各种媒体的使用程度上,互联网(使用率13%)已经超过报纸(5%)和杂志(3%),当然还低于电视(48%)和广播(31%)。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使用率年度增长率达到23%,其他各类媒体或者处于停滞或者下滑,互联网崛起势不可挡。

如今,全球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6亿人,但是也仅仅为全球人口的1/10,而且人均每天上网时间只有30-40分钟左右。因此,如果以1993年浏览器诞生为起点,互联网这十年的发展虽然波澜壮阔、历经沧桑,在历史长河中,互联网革命仅仅完成了初级阶段。但是,巨大的变革力量已经开始真正显露。

同类推荐
  •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巴里翁医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妻子贤惠,孩于可爱,可他家的女仆奥尔茄不明不白地死了。他为了搀除自身的嫌疑,凭着高明的医术,很快弄清了奥尔茄的死因:她的肠子里有一种像针一样的细芒刺,是肠穿孔而死的。巴里翁向前来破案的梅格雷警长说明了这个问题。梅格雷见多识广,他想到这种细芒刺是产在马来西亚的赫布里底群岛的,当地的土人,常常用它来报复那些奴役他们的殖民者的。他问:“你参加过殖民军吗?”“没有,我家庭中没有一个人到过殖民地。”“那你们家中可曾食用外来的食品?”“我妻子是个烹任能手,一切饮食都可自己制作,从不购买现成食品。”
  •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20世纪的后二三十年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型期,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西方国家,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经历了“高校管理革命”后,走上了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道路。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获取公共资金额度的逐渐减少,寻求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法以促进大学的发展成为了改进大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
  • 躲过骗子(经济篇)

    躲过骗子(经济篇)

    出国的巨大诱惑力致使越来越多的人不惜血本,甚至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和原则。唐某是一所中学的体育教师,在出国潮的不断冲击下,他的心再也平静不了。
  •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进入2000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可以看到的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多,欧美、日韩、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自然也包括我国几十家电视台的众多节目。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节目的论坛,会员数量惊人,帖子数量更加惊人,有些评论一针见血,有些观后感悟则令人不由得怦然心动。于是,传播学毕业的自己也渐渐萌生了写点儿什么的愿望。这一想法几经沉淀,到2009年底开设了“电视娱乐节目赏析”这门选修课后才终于动笔。
  •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本书共分五部分。“基础理论略述”讲述人们对于期刊的理解。“研究方法述评”综述了美国期刊研究的成果、趋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论文选萃”汇编并评注了十篇美国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读者群体的构建、期刊的影响、广告、女性杂志等。“名家演讲”编译了美国期刊业内部分权威人士的重要讲话,便于读者准确了解美国期刊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名刊精粹”解读美国名刊的成功之道。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期刊的定位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
热门推荐
  • 苍壁书

    苍壁书

    遥记当时年小,东山脚下,曲溪尽头。竹林幽歌,蔷薇纷娆,枫红万倾下,唯见青梅红杏小。一场政变,满门皆诛。浴血城墙,碧泉落殇。生是鬼,死无魂。一朝风华初惊人,行舟走马楚云间,筹谋在胸。
  • 位界法则

    位界法则

    他可以是周旋诸侯的大商人,他可以是灵力世家的唯一继承人,他也可以是暴虐君王唯一仰仗的军师……他是肖白,一个普普通通的大三学生。
  • 不平则鸣(中华美德)

    不平则鸣(中华美德)

    本书稿是从中华美德故事中,撷取具有不平则鸣的典型事例,从立志发奋等方面述说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以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滋养青少年心灵的成长。
  • 天治

    天治

    一次次磨练。终于铸就了他的成功、曾经的龙神,现在的王牌杀手,龙牙。
  • 魔鬼成语

    魔鬼成语

    本书分为人性的张扬、世态的感悟、思维的花朵、文化的传承四辑。从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精神等方面理解成语蕴含的文化精华。
  • 双子座传奇

    双子座传奇

    双子座,黑天使联盟的天才,他是恶魔的孙子,也是唯一造物主的支持者,然而他的家人,他却一无所知。作为机械侠的同学和朋友,他帮助了机械侠完成了逆转。《双子座传奇》作为黑天使联盟系列小说的第二部,所呈现一个不一样的宇宙,也成为黑天使联盟不可或缺的主要英雄,和机械侠一起,维护着地球的安全。
  • 异泯

    异泯

    中州魔龙,祸起天都。天下纷乱,异界情仇。看少年如何冲破疑云,踏上暗血征途,看穿人世真谛。
  • 夜七星

    夜七星

    年少的他,遇见重病缠身的她那年,他家中暴富,花钱流水她家中贫困,无钱医治父母为了医治她,已负债累累于是,她轻生,在这苍茫的大海她只愿,来生健健康康,不连累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仅此就好
  • 人道

    人道

    《人道》是一部“官场边沿小说”。有许多算官也不算官而且也不在品的“官”,大家都认为是官。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多处在官场的边沿,社会上众多的人能接触的“官”也都是这类“官”。官场的边沿最复杂,官场的核心很简单,就像台风的中心是安静的一样。处在官场边沿的人想挤进官场的核心,便造成了官场的复杂。官场上小人是大忌。小人最可恶,小人最可恨,小人最可怕,小人最难防……其实,对待小人淡而化之,漠然视之,小人便会自生自灭。
  • 孤香

    孤香

    落后的乡村,复杂的家庭环境,违背伦理的感情世界。兰恬儒一步步陷入感情的涡流,挣扎着,呐喊着,向世界宣示自己的清白。然而,越是想证明什么,就会越理缺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