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66900000018

第18章 涉世之初(6)

独领风骚

“在困厄颠沛的时候能坚定不移,这就是一个真正令人钦佩的人的不凡之处。”这是那个一生多难的大音乐家贝多芬说的。在兴泉的大多数人为生活而奔波的时候,我融入了其中;在我经过个人奋斗而暂得饱腹的时候,我开始坚定不移地为改变住房而努力。过了腊月二十三小年,生产队给社员们放假了,我们学校也放寒假了,人们为过那个惨淡的年开始忙活了。尽管年景萧条,但人们还是在热切地盼望着。

数九寒天,冷风刺骨,我和大哥各骑一辆自行车,在东方欲晓时便驰上了去古浪甘城抬车岭的征程。从兴泉到抬车岭有180里路,又是土路、沙路、上坡路,走迟了怕一天不能到达。幸好那天刮着南风,到寺滩的那60多里路也较平坦,还不算费力。从寺滩往年家井以西,道路坎坷、坡陡沟深、费力难行,危在其中。尽管如此,太阳刚冒出金花花,我们就已到了年家井。年家井和景泰的杨庄地界相邻,那里原本是一片很大的沙卵丘原,一望无际,无人居住,可称得上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近些年来,由于党的农业开发政策,才使得天祝县、古浪县的一些生产队在那里铺压沙田,那里也有了长期留守和居住的窝铺。靠近景泰这边,白银公司和景泰繁殖场在杨庄开垦了一大片较好的土地作为农场。那里雨水较多,天气阴凉,有播种就有收获,农民称此为二阴地。每年秋天,那里相对比较红火,有大批收庄稼的农民,也有小商贩们在做小生意,这就是俗称的“旱码头”。在年家井村南部的一个沙坑里,有两洞砂窑,外面盖有一间人进去后抬不起头的小房子,户主叫李志治,是大哥前几年认识的一个朋友,我们就到他家打问。小李人很精灵,而且还有点文化,豁达好客,待我们很热情。他看我们满头大汗,知道是饿了、累了,就赶快熬了副茶,端上炒面,让我们先解个困饿,同时让妻子赶快给我们做饭。这是天祝、古浪那一带的风俗,来客就要热情招待。他们待客一般是请吃茶点,无点心就吃炒面,当然炒面也有青稞、莜麦之分,较上等的当属莜麦炒面。当小李端上莜麦炒面时,大哥立即阻止他们再做别的饭,说是莜麦炒面就最好了,吃饱就行了。主人看我们诚心要求,也就同意了。像小李这样依砂窑建小房的住户,在年家井村边还有两家,人们戏称他们是“三家楼楼”,由此可见,当时农民的家居生活状况也是很困难的。

茶足饭饱后,寒暄了几句,我们兄弟两人又急忙蹬车直奔抬车岭。离开年家井后,我们一路上经过了乱圈台子、大鱼钩、全沟、甘城等村庄,沿途全都是大山深沟,上坡只能推车行走,下坡车胎磨得直冒火花,在沟底则可飞快地跑上一段路,再上坡。我们如此重复了不知道多少坡沟,总算在太阳刚刚偏西的时候,艰难地到达了抬车岭。抬车岭,果然名不虚传,要上去只有两条路,一条较平较宽的大路,可以行牲口和车,但蜿蜒曲折,由多个S形组成,长达10多里,车要上去,往往需要不断地抬;还有一条人行的路径,是曲折的羊肠小道,又陡又滑,但单个人行就快捷多了。我和大哥人都年轻,决定走捷径,可以说,我们几乎是扛着自行车上去的。当我们用尽九牛二虎之力蹬上岭后,回头再看,走过之路,蜀道之难恐怕也不过如此,当年李白若行此处,也定会发出“噫吁嚱!此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来。回瞰来路,山川沟岔,高低起伏,时隐时现;路径曲回,蛇折蜿蜒,倒也如画景一般。展望岭上,一片开阔的原野,农民已将那里全部开垦为耕地,银装素裹,积雪茸茸,像一片封冻了的银色湖面。顿时,人的心胸也一下子开阔了很多很多。别看我们登上的虽然不是巨峰山巅,倒也同样有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抬车岭我是第一次去,人生地疏;大哥是老熟人,他领我先到了最方便的仲儒魁家。当我们推车进门时,很多人正在忙碌着收拾打扫杀猪的战场。老仲一见,喜出望外,赶紧招呼我们进屋。家中老人也急忙下炕让座,又是上茶,又是端馍,热情的程度非同一般。老仲家的房子不算高大宽敞,但家具净亮,铺盖整齐,正堂挂有字画中堂,还配有对联,透出一股翰墨书香之气。院中有个小花园,虽当时已无花草,但有一棵青松却茂盛无比。小院四周,除一方是用荆条编制的大门外,其余都是主次分明的房舍,看来住房、伙房、库房一应俱全,可见也是个能正常过日子的殷实之家。老仲忙活着给我们端上茶点后,乐不合口地说:“今天一大早喜鹊就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估计就有贵客到来,所以就抓紧杀猪,看来喜鹊报喜还真灵验呢。”茶过几盅,跟我到中卫换大米的几位朋友闻讯都来了,他们问寒问暖,感激声声,热情有加,再三挽留。最有趣的当属铁匠老张,他要我好好地向他传授一番生意之经。从他的口中得知,我已成为抬车岭上广为流传的传奇人物了。说说笑笑,我们就如多年的老朋友一样融为一体了。从笑聊中,我了解到老仲的父亲在旧社会念过几年书,回家后一直在村子里当私塾先生,直到解放有了新学堂后,老人才退下来。老人知书达理,在村里威信很高。在父亲的影响下,老仲也念过几年书,父子是文化之人,家庭是书香之家。当时老人居闲,儿子给生产队当会计,深受庄里人们的敬重,家里的日子也过得热热火火,所以,大哥领我先到他家。幽默风趣的老张是外地人,祖籍河州,凭着一把铁匠的好手艺在此落户安家。他的刃口活儿周边闻名,他打的镰刀、切刀、腰刀之类的工具,人见人赞,甚至腰刀还可以当剃头刀用。他送给我一把腰刀,我曾尝试着剃过头,还真管用,至今我还保存着。他少时出师后就闯荡江湖,为人豪爽、大度,善交朋友,所以我们一见如故。其余的朋友,都各有千秋,不再赘述。老仲媳妇把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桌后,我们的谈话就被冲淡了,口舌忙于充饥品味了。饭是调了羊肉臊子的寸寸面,菜是自家腌的当地的灰葱菜,清油一泼,红辣丝儿一拌,煞是好吃。也许当时饿了,感觉那饭菜无比之香,几十年过去了,仍然余香萦绕,回味无穷。

山里的朋友热肠热肚,端上的饭菜热口烫舌,我们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热热火火地吃了饭,领了情。饭后茶余,仲老爷子领我们兄弟俩在岭上转悠了一会儿,介绍了抬车岭的大概情况。这个山塬上的村子有100多户人家,有500多口人,分两个生产队。住的大多是又低又小的土坯房,小门小窗;也有个别的是拔檐房子,但都是土坯盖成,全村没有一栋砖瓦房。由此可以看出,那里的村民当时并不富裕,只是他们“二阴田”比较多,吃粮比我们兴泉一带好点。另外,山里缺煤少炭,住在寒窑里,冬天特别冷,房子再高大一点儿,就更冷了。转了一圈,我发现他们那里几乎家家院里都有檩子、椽子之类的木料,便问仲老爷子是咋回事。仲老爷子解释说,这些木料都是农闲时,年轻人到对面的麻尼刺沟、夹沟、酸子沟、条子沟一带,偷砍来的。他们把这些木料放上一段时间,再把木楂子用泥土糊旧,利用春天到年家井种地的机会,用生产队的马车捎带下去,埋在沙地边的窝铺里,等有人买木料时出售换几个钱花。这可以说是典型的靠山吃山了,但人人心知肚明,各级政府和管山人员也是睁一眼闭一眼,山里人就这么活着,这么过着。知此情况后,我立即心生一念,讨教仲老爷子价钱和卖法,是不是会违法受阻等。仲老爷子看出了我的心思,鼓励我但买无妨。把儿椽一根一元,檩条也就几块钱。一听此话,我喜出望外,正愁着盖房子的木料无着落,却在这里巧遇了,真是天助我也!大哥也很高兴,提出回到仲老爷子家里和大家商量商量。

岭高原旷,雪野茫茫,虽是晴天,太阳刚压西山顶,就寒气逼人了。我们回到仲老爷子家,丰盛的晚饭已经熟了。他家杀了猪,和我们的习俗一样,也做了血面【2】、酸菜烩肉,请来一些要好的朋友,还有帮忙杀猪的人一起吃饭。我领着换大米的7位朋友,闻风也都赶来了。20多人济济一堂,把个小院小屋挤得水泄不通。大家边吃边聊,吃得津津有味,聊得热火朝天。饭刚吃过,又端上了猪肝盘子。张铁匠抱来一葫芦散酒,要大家陪我们开怀畅饮。他们人人都热情地要给我们敬酒,我们哪能受得了那样的盛情。幸亏我年轻又会划拳,我们就在拳上较量。就这样,大家喝得痛快,我也喝得昏昏迷迷。酒足兴尽,大家才依依不舍地散了。

有人说:“交朋友不是让我们用眼睛去挑选那十全十美的,而是让我们用心去吸引那志同道合的人。”这次的古浪山里之行,让我充分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们以心交心,不管山里朋友的口拙或是粗俗,只要心诚就好。

一觉酣睡就到了天亮,我爬起来就和老仲商量买木料盖房子的事。老仲说:“我们的木料也愁卖不出去,但是你要拉回去就太困难了,你走了这趟路是知道的。”我们正说着,鲁伦进来了,得知我要买木料,他想了想说:“朱老师,你的为人使我们很感动,你先把木料看着买好,等正月十五一过,我们生产队的车去年家井种地时给你带到年家井,你就困难不大了。”我立即拍着鲁伦说:“知我者鲁伦兄弟也。”鲁伦天一亮就赶过来,是要叫我们到他家去吃饭的,于是老仲陪我们一同去了。鲁伦家同样的好客,同样的热情,饭菜也是同样的丰盛。和我一同换米的8个朋友又一次欢聚在鲁伦家,饭菜味香可口、谈话热情洋溢。8位朋友为我俩拼凑了200斤豌豆、3条猪肉、5斤清油,眼见年关已到,这份厚礼叫我们感动不已。我们坚决推辞说:“豌豆就不带了,其余的厚礼就已经叫人心满意足了。”但是,朋友们更加坚决,就这样,他们还觉得欠我的人情。恭敬不如从命,我们就这样领情受礼、满载而归了。

朋友们一直把我俩送到抬车岭下的大路上,挚诚相别,挥手致意。别了,永远印在我心里的抬车岭;别了,憨厚重情的山里朋友!

回来的路多是下坡路。在那仅有的几道山坡处,我和大哥一辆一辆地往上推,不然车子就前轻后重,仰起头不肯前进。好在那天又有点微西风,一旦上了坡,我们就一路顺风,驾车如飞了。人逢喜事精神爽,车遇顺风行如飞。两辆车子虽各载着100多斤,但很争气,没有出一点儿毛病,180多里路,不到天黑我们就回到了家,真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舒爽感觉。

那年的腊月二十七,国家给农民每人拨发了10斤救济粮——黄豆,让百姓过个将就年。这本来是好事,但百姓却发了愁:难道天天炒着吃黄豆?有点能耐的人已经自己跑向中卫去换大米了,年老体弱者和一些妇女没有办法,他们只能来到我家,苦苦哀求我带他们去换大米。我那时正一门心思地盘算着盖房之事,本无闲暇,也不缺大米,但是,经历了那么多后,我已深深明白西方哲人的一句话“谦恭和乐于帮助别人,是青年人的一种美德,不,简直是一切年岁的人的一种美德”。无论那新房在我心里有多重,也得帮乡亲们这个忙。我当机立断,决定当晚就走,顺便带上了我从古浪捎回来的豌豆。上车时,我数了一下,共有56人,有些没准备好的人还没赶上。这么多的人,而且大多数都是妇女,爬车困难太大,危险也很大。我动员大家,每人买了一张到下一站的票,并把他们分成6组,从6个车门上车。上车后,我清点了一下,一个不落。我叮嘱她们,不要乱走动,列车员怎么难为也不能下车,多赖一会儿就到中卫站了。大多数妇女是初次出门,胆小,也很听话,到中卫站下车后一清点,一个都不少!我这才放心地领着他们去换米。我把大家带到车源生产队的碾米房,让他们在那里等候,然后我去找队长商量换米。黄豆在中卫一带是很吃香的,过年了,家家都需要些豆腐,所以,我和队长一商量就拍板成交,谈好是1斤换1斤,只是没有现成的米,要等到下午3点多钟才能碾出3000多斤米来,我答应等候。我们立即交了豆子,每人拿到一个小纸条,这是下午领米的凭证。眼见得也没什么事儿了,我让大家到中卫城去逛游一下。可不知何人将此事密告了中卫城关的市管所,当我们正准备凭条领米时,碾米房院里来了七八个身穿灰布制服的市管人员,他们不由分说,便封了碾米房的门,并要我们派代表到市管所接受处理。这一突如其来的祸事,当即就把有些胆小的妇女吓哭了。我安慰大家别怕,说我们既不偷,也不抢,背着共产党发放的救济粮,以物换物,何罪之有?大家都到市管所接受处理,有啥可怕的。

临近年关,人人心急,我这一说,大家也就齐心跟我到了市管所。市管所的办公室是一个外面两间、内套一间的大房子,里外都摆放着办公桌,外间生火,里间不生火。市管所所长要求我们派3个代表进办公室谈处理意见,其余的人则让在院子里等着。我给大家使了个眼色,大家蜂拥而入,把里外办公室塞了个水泄不通。人多议论多,七嘴八舌说个不停。大家在外间烤火取暖,我和另两人进内间听所长训话。所长一开口就官腔十足,拿出一顶顶大帽子给我们往头上扣,他说我们是成群结队公开倒买粮食,破坏了国家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说这属于投机倒把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然后说,我们背来的豆类粮食,本该全部没收,鉴于每个人的量并不大,就以收购价付给我们粮款,让我们回去了事。听所长这么一说,群情激愤,我怕事情闹得过火,就和所长辩解。我的话比较温和,但柔中有刚:“请问所长,你的谈话意见是上级领导的指示,还是你个人的决定?如果是领导意见,请他来听听我们的情况汇报;如果是你个人的决定,也听听我们的情况汇报。首先声明,我们的黄豆是昨天早晨才从我们那里的粮店领来的救济粮,可要过年,光吃炒黄豆恐怕不行。我们指望着用这些黄豆换点儿大米过年,而对方也需要黄豆过年,这是两相得益的好事,我们以物换物,公平交易,破坏了哪家的粮食政策?另外,我们每人背三四十斤粮食,急于过年、急于救命,能算多大的投机倒把行为?我们这些人,下了火车就直奔碾米房进行公平交易,又是如何扰乱了市场秩序?你再看看这些妇女,挨冻受饿,把****上的孩子丢在家里,她们是投机倒把的人吗?”我这边说着,那边有的妇女已经开始哭泣,有的妇女掉转身子,往墙边挤奶。外间办公室的炉子上正滚开着一个水壶,桌子上还放着3个水杯,还有个小柜子上放着两个碗,人们都几乎两天没有喝水了,我让大家轮着喝水,又悄悄告诉门边的女人们把门堵死,绝不让他们5个人出去一个。我们就这样和他们耗,一点儿都不让步。眼看着就到6点了,他们仍对我们无可奈何。那所长想金蝉脱壳,留两个人看着我们。我说:“不行,你们不能走,可以打电话请领导来处理,不能让我们饿着肚子在这里等死。”大家异口同声地吼叫:“你们不能走,要走先放了我们再走。”说着,嚷着,门被堵得更死了。有几个女人连哭带诉说,胆儿大的还破口骂了起来,他们也不敢怎么样。有个叫马二爷的男子汉,性急胆暴,吼着骂道:“干脆把****的连同这房子一把火烧了算了,我看这穷人没法活了。”大家就齐声响应说:“好,与****的同归于尽。”我立即制止:“大家不要乱来,我们要讲道理。”一个工作人员见我说话顶用,就悄悄对我说:“能否每人交上10斤8斤的,通融一下,我们也好交代。”我说:“不行,这是我们的救命粮,是共产党救济老百姓的,你们凭啥要从我们的口中夺食呢?”就这样,一直熬到晚上8点多钟了,他们5人也熬不住了,又饿又渴、又累又困,又实在拿不出什么招,就碰头商量了一下。那所长让我们赶快走,说是若让他们领导知道,就无法交差了。我说:“所长大人,你必须向生产队长写个条子,不然他不敢开封,也不敢给米。”所长说:“条子就不必写了,我让我们的工作人员领你们去就行了。”这样,我才放心了,让大家放开门,跟着一个工作人员到碾房去领米。工作人员到碾房后对队长说:“今天的事儿就等于没有发生,你看着办吧。”说完一溜烟就跑得无影无踪了。队长也很生气,骂骂咧咧地赶快组织给我们兑米,并说10点多钟就有一趟车进站,让我们抓紧点赶车。火车进站前的半小时,我们都背着米到站了,大家通融着吃了点仅有的干粮,有说有笑地准备上车。我换的米多一些,都是大家轮换着帮我背,并不断地说,今天的事儿若没有我他们可真不知该咋办了。马二爷更是深有感触地说:“人还是要念书哩,我们这种睁眼瞎,到死也没出息呀。”我鼓励大家:“出门要齐心,遇事斗争要有理有力,不能蛮干。”

腊月年头的天气,寒夜还是很难熬的,不过,大家通过斗争背到了白灿灿的大米,心里还是暖融融的。火车按时进站了,我组织着大家有序地顺利登上了列车,便有些安然地想睡一会儿了。但是,我迷糊了几分钟,就又醒来了。一路上,火车隆隆前行,我的思绪也不断地展开。我琢磨着活人的道理:人活在世上,不能只看着自己的蝇头小利,要有与人为善的胸怀。只有真心地多帮人,才能多交人,自己的路也才能更宽广,才会活得有滋有味。如果不是热情接待并慷慨地帮助古浪山庄的朋友,怎么会有他们对我的真诚款待和热心回报,更不可能得到去西山买木料的信息;如果这次不帮乡亲们换米,我怎能得到大家敬重。我闭着眼睛靠在那里,玩味着古人说的“舍得”的真正含义,有舍才会有得,这是我的切身感受,这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真正感悟。

就这样,我一路上思绪纷飞,几乎一直没有睡着。火车到喜集水站,大家顺利地下了车,我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如释重负。站台上早已等候着拉米的几辆车子,大家争先恐后地抢着把我的米先装在车上,说说笑笑,好像沐浴着春风一样,我也由衷地感动。欢畅的心情把我们平安地带回了家,过年的喜气提前充盈了家家的庭院,大家可以吃着大米饭过年了,也算是可以过个好年了!

比较以往,那年的年过得才真正有点儿年味儿。我把父亲的几位老朋友、老兄弟,以及我的大表兄付元安都请到家中吃了一顿饭。穷了多年的老农民们偶尔能吃到这样一顿有白米饭、有肉有酒的年饭,都很开怀、很惬意,也都很感激。酒足饭饱后,大家畅谈了一会儿,都各自回家了。

有哲人说:“要选择行动的人生,而不是炫耀的人生。”我领乡亲们换来了大米,只是让大家都过个像样的年,而我当时最重要的事情,是赶快行动起来,盖几间可以容身的房子。

我们兄弟4人开始筹划给我盖房子。我们都很清楚,当时盖房子困难很多,一是从古浪抬车岭拉运木料,以当时的运输能力是非常困难的,没有超人的胆识和顽强的毅力是很难实现的;二是盖房子需要大量的劳力,即使亲戚朋友都主动帮忙,也还需要吃掉千余斤粮食,粮从何处来?三是需要资金,最少得2000元,这又从何得来?困难重重,思虑纷纷,而我的盖房之心就像燃起的烈火,越燃越旺。我鼓励3位兄长:“我们现在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果轻而易举,别人都争先干了,还能轮到我们?况且,我们兄弟4人都是从小在苦水里泡着长大的,遇到的困难还少吗?困难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至于粮和钱的事,车到山前必有路,办法总是会有的。”经过反复商量,大体议定了盖房的方案:正月以内买好木料;2月初大地一解冻,就动工端土坯;4月里就动工盖房。我们兄弟的分工是:我和大哥负责买木料,拉运木料;二哥负责批、找地皮,并平整地基;三哥筹划做木活。在这样大的事情上,我们兄弟从来都是团结一致、紧握成一个拳头的,这是我们办事成功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大年初四,阳光灿烂,春风和煦,我和大哥早早就骑车奔向古浪西山。初上走寺滩的60多里路因比较平坦还算顺利,人的精力也很旺盛,不觉就到了。从寺滩往年家井走,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本来就一路上坡,偏又遇上了顶头的瘦西风,骑车时屁股根本就不能落座,我们都直着腰站着踏车前行。骑一会儿,推一会儿,瘦西风迎面如针,我们浑身汗流浃背,但前进的意志始终没有减弱,一直到两点多,我们才到了年家井。我们实在疲不可支了,就到老党家稍作休息。老党家坐落在年家井庄西的一个比较大的沙坑里,有两洞砂窑,又另外盖了两间房,搭了个小磨,还有牲口圈和羊圈,总体上比李志治家宽大些,但毕竟是沙坑坐落,谈不上敞亮。老党两口子为人厚道、诚实,也是大哥以往交的朋友。我们的到来,令他们喜出望外,全家人都高兴得不亦乐乎。酽茶、烩菜、花卷、大饼,样样都是真情,还说要下长面。我们吃饱喝足了,精神也恢复了。因要急着赶路,我们谢绝了吃长面、喝酒,也谢绝了他们真诚的再三挽留,就又精神饱满地继续前进了。从年家井出发,我们身体内有了新的活力,一路上虽然山大沟深,但上坡吃力,下坡却轻松,倒也没有觉得比前面的路更费劲。一路上,我们心劲大于力劲,天黑前就赶到了抬车岭老仲家。

抬车岭充溢着农村的年象,老仲家也是一派喜人的年景:红红的春联、彩色的灯笼,渲染着春节的气氛。老仲家比较殷实,仲爷子一个人住一个大炕,我们投宿比较方便。老仲热情地招呼我们吃喝后,那些老朋友便纷纷闻风而来,我们谈话的重点便是给我买木料的事,当然也包括价格在内。大家非常热心,出主意、献方略,一直谈到深夜才各自回去。第二天早晨,我们还未起床,张铁匠就来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吃饭。仲爷子不让走,张铁匠执意邀请,盛情难却,我们只好从命。张铁匠家同样是几间小房子,但收拾得还算整洁,过年的气氛也还挺浓的。张铁匠的女人准备了一大盆猪排骨,还现烙现端油饼子,极尽能力让我们吃好吃饱,确实是热情厚道之至。饭后,张铁匠坚持要喝酒,而且要一醉方休,我们喝了两三盅,表示领了心意,就推却不能再喝了,因为我心里急着买木料,要完成我人生路上的一件大事,他们也理解我的心情,只好作罢。

早饭后,太阳已经光灿灿的了,山塬上仍是寒气袭人。老仲、鲁伦队长、张铁匠,还有几位朋友,陪着我们到有木料的各家边看木料边交流。看完后,我们确定了要买木料的那几家,也商定了一个大体的价格。鲁队长根据他们的要价,说出了我们的还价,他们感到有点低,我主动又添了两角。这样,每根檩条就按原价为3元2角,每根檩欠为2元2角,每根3米长的前檐椽子为2元,大家都乐意接受。我大体核算了一下,我们需要檩条18根,檩欠18根,椽子60根,共需200多元,我随身所带的钱足够了。随后,我们就用红铅笔把在各家选好的木料编了号,并请大家帮忙抬到鲁队长家的院子里暂时码好。这点事儿,我们一直忙到了午后两点多,然后在鲁队长家吃了午饭。饭后,我把带来的几块安化砖茶给老仲、张铁匠、鲁队长家各送了一块。这种每块重4斤的安化茶,是当地最看重的礼物,因为那里天寒,都有熬着喝茶的习惯;再说,当时安化茶很紧缺,轻易买不到,所以,大家都感到很珍贵,也很感激。聊了一会儿,我告诉他们还需要做门窗的木料、两根大梁和60根后檐椽子。鲁队长说:“大梁这里难买,门窗料要买墩子,后檐椽子要买把儿椽,这些要到晚上买,因为都是新料,藏在暗处,白天不敢公开卖。”晚上,我们到一家选好了4块墩子,论价80元;又在另一家的羊棚里选了60根把儿椽,论价60元,这样,木料就基本齐了。鲁队长直爽痛快,让把木料暂放他家,先付一半钱,余款约个时间按时付清,并说由他负责把这些东西拉运到年家井。我俩再三感谢鲁队长的热心相助,把事情办得这么漂亮。鲁队长毫不掩饰地说:“你兄弟俩帮我们办事还不是都很漂亮吗?”说笑了一会儿,已经夜深了,我们又回到仲老爷子的大炕上去休息。仲老爷子早已在炉子上为我们烤好了一圈洋芋,吃起来虽烫口烫舌,但其味却甘甜香美。去了皮儿,简直就和白糖珍珍聚集在了一起一样,叫人连吃几个,还不肯罢休。

木料买好了,心里踏实了,我们痛快地睡了一宿。天亮后,我们要动身回家。但是,山里的朋友再三挽留,都说:“上正大月,来一次不易,多玩几天,大伙热闹热闹。”大哥再三婉拒,说:“我们兴泉农活动得早,初六就要全上工了;再说回去还要筹划盖房子的事,不能再留了,谢谢朋友们的好意。”临行前,鲁队长反复敲定,要我正月十六上来看着拉木料,我坚定地表示一定会来的。朋友们看我们实在没有留下的意思,就又纷纷给我们装上他们的年馍,说是让我们家里的人尝尝。我还特意从仲老爷子那里给父亲要了一筐子洋芋,这才和朋友们一一告别。

前面从年家井老党家出发时,他曾再三叮嘱,让我们回来时一定再到他家歇歇,所以,我们骑着车子,一路顺风,很快就到了老党家。老党嫂子已经提前准备好了面和菜,我们刚把几盅热茶喝下去,她的拉条子面就热气腾腾地端上来了。老党嫂子是武威姑娘,饭菜风味不同于古浪当地人,我们吃得很合口,很满意。他们又要装馍,又要装莜麦炒面,热情得叫人不好意思,我们只好装了两个馍馍,匆匆告别,又踏上归程。

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下坡、一路顺风,人心思归、车行如飞,山里朋友的热情、厚道、真诚,不断地在我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我在想,我姓朱的将来若能活出个人样儿来,一定要好好报答我的这些山里的朋友们。天黑前,我们顺利到家。全家人得知我已顺利买好了木料,比过年还要高兴。这盖房子的一步就这样踏实地迈出去了,我们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所以说:“向后看,我们才明白生活的意义,但是生活只能朝前走。”

盖房子的工作展开了。首先是选地皮,二哥选的是他门前的一块空地,理由是在村子较中心地段,兄弟们靠得较近,相互照顾方便。我没看上那块地,另选在了边渠边的一条小沟地里,那里离粮店和农中较近。几位兄长都不同意,理由是太边远,曾经是狼吃过驴的地方;而且也不平坦,平那地皮费力费工。我的理由是,前有边渠,源源流过,大鼓台的抽水也从渠边流过,可以引入院中,使家里绿树成荫、花草满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味;另则,在农中近旁,书声琅琅,可增添不少人文气息,古人都知择校为邻,我们为何不能?至于平整地皮费工费力,那也是值得的,人生修业,哪有不吃点苦头的。我主意已定,大家也再没啥说的,就到大队登记,审批了事。这样我的盖房就算合法了,那时还没有土地证什么的,也不具体划地界线。

平整地皮的工作开始了,几位好心的亲朋好友都来帮忙了,有的人不理解我为什么选在那里盖房子,但是,我认准了的事儿是九牛二虎也拉不回的。我每天天不亮就和妻子推着架子车,拉上洋镐和铁锹,去平整地皮。妻子干这活是强手,她边装土边拉运,我一个人还挖不及。到了开学后,我只能早上干一会儿,就去给学生上课。亲朋好友们也在早饭后分别去上工了,只有妻子一人在干。她数十天如一日,连挖带装带推运,地皮基本上由她平整好为止。她受了苦,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拉石料的事,二哥托付给了生产队赶马车的王建模大哥。他给生产队拉石膏,每天回来时为我们带一车石头,这可是非常吃苦的活儿,要一块一块地抱着装上车,很不容易,更何况他每天拉两趟石膏已经相当累了。我不忍心让王大哥太苦太累,就打听好他每天返回的时间,带些玉米粉和白面混合蒸的花卷,骑着车子给他送到喜集水车站下的沙河里,让他吃饱肚子再帮忙。这样,我也可以帮着装些石头。王大哥块大力强,饭量很好,他爽快地说:“你早上给我两个馍就再不要跑了,我吃了馍就有力气,一个人装车就行了。”就这样,王大哥每天都给我扎扎实实地拉一车石头,有些一般两个人都抬不动的石头,他却一个人装上了车。写到这里,我总觉得欠王大哥的情,内疚不已。王大哥是生产队里有名的大力士,干活从不偷懒,队里的重活、累活都是他干,可是生产队分粮从来都是按人口分,绝不会给吃得多、力气大的人多分1斤。可以说,他这一辈子就没吃饱过。遗憾的是,改革开放后,日子过得渐渐有了起色,可是他却积劳成疾,沉疴难医,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我还没有来得及报答他,他就走了,这是我永久的遗憾。每当我想起王大哥的时候,总觉得他有些生不逢时,或者说投胎错位。我想,如果他生而逢时,或者投胎到有条件的家庭,他一定会在体育界或者其他事业上做出惊人的成绩,可惜了他的一个好身板!

正月十六日,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骑着自行车三上抬车岭。鲁队长一见到我就直言快语,他们决定18日到年家井去种地,我的木料一个车拉不上,他又联系了一队的马车,让顺便捎带些。我当即就幽默地向鲁队长敬了一个立正大礼,他拍了我两巴掌:“别欺负人了,我的朱老师。”当晚,我们在鲁队长家摆了酒场,喝的是我特意带上的几瓶较好的酒,想招呼马车师傅,大家联络联络感情。鲁队长的妻子也热情支持:拌了一大盘扁豆芽儿菜,炒了个大肉洋芋丝儿菜——那菜因洋芋太少,一会儿就变成了洋芋加肉团,她还端上了一盘自腌的莲花菜。那一晚,大家痛快我高兴,喝到了半夜,几个朋友就醉倒不起了,而我仍端坐炕中,大家更加佩服我了,说我办事能行,喝酒更能行,真是一条好汉。

第二天,没什么事儿,仍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请仲老爷子带我到麻尼刺沟的松树林里去转悠一下,仲老爷子很乐意。早饭过后,老仲拉出他家的毛驴,备上了鞍子,让我和仲老爷子轮换着骑,因为山路不好走。从抬车岭到麻尼刺沟约有10华里,仲老爷子骑着驴,我在后面跟着,我们边走边聊,虽是山路,不觉也就到了。我们先到松林里转悠着看了一会儿:山上山下,阳坡阴沟,全是大小不等的松树,森林一片连着一片,一望无际,踏着松叶积得厚厚的林间草地,松软松软的,像踏上了海绵一般;稍进得深一些,就一片阴暗,不见天日;在地势较平的地方,能见到不少被砍掉的树留下的树桩子,高低不等、粗细不匀。看着看着,我便由衷地赞叹大自然的神奇,给人类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财富。

林中阴暗潮湿,寒气逼人,仲老爷子怕久留会冻人,领我去拜访了他的老朋友——赵老爷子。赵老爷子就居住在松林边的山下,小院的四周是用木桩子和小椽子扎成的篱笆围墙,门也是柴门,院里有几间小房子,窗口很小,属于低矮昏暗的那种山间小房。仲老爷子一进小柴院就扬声招呼:“赵爷子在家吗?”闻声而出的是一位老太太,头上顶着一块大包巾,身上穿一件大襟皮袄,一步三摇地走到院中。她一见我们特别高兴,连声恭让:“仲老爷子来了,快进屋吧,掌柜的在家呢。”刚进屋里时,我很不习惯里边的昏暗,站在地上不敢活动,生怕碰着什么。仲老爷子和赵老爷子寒暄喋声,紧紧握手不放。在他们上炕坐定后,我才慢慢辨清了室内的方向和陈设。这是一个有3间小屋的房子,互相连通。进门是大中间,和门相对的墙边就是一个大灶台,生火、做饭、取暖都在那里。灶台的火洞很大,一次可以填进一大抱柴禾;左右两边的墙上各开有一个人可以通过的洞,一边是赵老爷子夫妇的卧室,一边是赵老爷子女儿的卧室。两卧室的炕都在靠窗口的前墙边,靠后墙的地上都陈设着几件简单的家具。仲老爷子颇为正式地把我介绍给了赵老爷子,然后我也坐在了炕上。赵老太太赶快端上酥油茶和青稞炒面。那炒面刚吃时实在难咽,一是太粗,未经箩儿筛过;二是太碜,看样子青稞未经洗捡就磨成面了,里面有沙粒。他们是少数民族,生活就这么粗糙,就这么简单,而性格也比较粗犷。赵老爷子看出了我的难堪,就让老太太从灶火里捡出几个山药蛋来,这是很可口的山间美肴,我毫不客气地一连吃了几个。赵老爷子一家3口人,老两口早年从青海流落到此定居,属于土族,人们习惯地称呼他为西宁赵老爷子。由于老两口未生养过,经朋友介绍抱养了一个姑娘,现已长到十七八岁了。她每天放牧自家的三四十只羊和两头牛,这是他们的全部家产。仲老爷子和赵老爷子交情很好,谈得投机,聊得热火,他们互相走动和支援也是经常的。每年春节,仲老爷子家总要给赵老爷子家送上些花卷、蔬菜之类的年食,而赵老爷子也总要送给仲老爷子一些羯羊肉,互通有无,互相关照。赵老爷子得知我要买木料,就指着外面的牛棚,让我拆去用,说是牛入社了,牛棚空闲着,而且那牛棚盖的时间长了,快要倒塌。我仔细观察了一番,牛棚很低,但架着的木料不少,有两根大梁,已被压弯了;檩条和椽子都一颠一倒地搭在上面,皮已剥去,也无截头,木头很整爽,还有4根柱子撑着。我略数了一下,共有54根。我的心里很满意,转身回屋问赵老爷子咋卖。赵老爷子很痛快:“给上40块钱拆去吧。”我觉得太便宜了,当即就拍板说:“赵爷说了,那就成交吧。”仲爷也发话:“就这么定了。”话刚落音,赵奶的羊肉大排就热气腾腾地端上来了,又是一番豪嚼大咽。我们起身要返回时,才见放羊的姑娘穿着一身藏民的长袍回来了。那姑娘看起来很精神,大脸庞又黑又红,见了生人低头不语,在赵爷的督促下,才向仲爷问了一声:“仲爷来了,您老人家身体可硬朗?”接着就赶紧去圈牛羊。

离开了麻尼刺沟,一是下坡路,二是驴也急着回家,可以说行走如飞。我跟着一路小跑,也不觉得累,倒是心里乐滋滋的,真是人到走运时,天天有好事。兴奋之余,我也为赵家的放牧姑娘感到惋惜:在这个山沟独处的环境里,再好的姑娘也只能是如此了。环境造人,环境毁人,就是这个道理了。

我和仲爷回到抬车岭时,天已黑了,鲁队长已把我买的木料全都装到了车上。他让我清点数目,我只有感激,哪敢清点,拍着鲁队长的肩膀说:“你办事我放心,还清点什么!”山里的朋友果真至热至诚,我由衷地感激,当晚就提了两瓶酒,在张铁匠家和朋友们又热闹了一番,大伙酣畅,我也高兴,就算我向朋友们致谢了。

酒酣尽兴,刚睡下不久,大约是凌晨两点多钟,车把式就把我从张铁匠家的热被窝里叫醒了,说是要出发。在车上,老仲特意为我打开了一个被包,让我裹着身,坐在一个低窝里,这样一是避风,二是安全。马车在一上一下的山路上,摇摇晃晃地走了半夜又加多半天,到下午4点多才到年家井的窝铺里。这时,大哥和二哥已赶着毛驴架子车等候在那里。虽然是约好的,但当我看到两个哥哥、两个哥哥看着我坐在满载着木料的车上时,兄弟对视,激动万分,泪花几乎要溢出眼眶——这是我们兄弟今生的头一件大事啊。木料拉下山,我们已经成功了一半,能不激动吗!大伙儿看到我们兄弟相会,也都很高兴,就趁热打铁地把大车上的木料直接搬到了架子车上,不一会儿就装好了。他们感到惊奇,一大车多木料,两个架子车全装上了,他们佩服大哥的装车技术,也担心架子车能不能安全地拉运回去。大哥自豪地说:“我跑架子车多年,还是有把握的,请朋友们放心好了。”架子车全装好后,窝铺的饭也熟了,我们高兴地和朋友们共进了那别具一格的晚餐,又高谈阔论了一番,也拉了不少家常。我诚心地向朋友们提醒:“你们能走出山沟,在这里发展沙田很好。但是,这还不够,要尽量把孩子们领出山沟,出去看看,开开眼界,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孩子们见得多了,自然就会产生新的思路,产生改变现状的新观念。”朋友们也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诚恳地要求我多指教、多帮忙。我自然当仁不让,答应尽力而为。

第二天凌晨,东方刚一放白,我们兄弟3人就踏上了归程。一路春风、一路欢笑,那是我幸福回忆中的保留内容。我们边走边聊,分析了买木料的形势:自共产风把人们吹迷糊后,人们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填饱肚子上,根本就没有余力再想什么置办家业之类的事儿,所以,这时候买的木料就相当便宜,若形势稍有好转,人人置家兴业,买木料就会困难了。沿着我闯开的这条路,二哥、三哥也得赶快筹些钱,抓紧时间,争取在当年冬天把木料买好,来年好盖房子。错过了那一冬,要买便宜的木料恐怕就不容易了。两位哥哥同意我的观点,都说应该积极筹备,不可错失良机。

同类推荐
  • 帕斯卡尔思想录赏析

    帕斯卡尔思想录赏析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这一超越时空的经典哲理散文,它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为此,我们在阅读时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思想录》就像一叶智慧的扁舟,带你驶向远离浮华虚空的彼岸。读《思想录》,更是一次走近大师的心灵之旅,能帮助我们从精神的噩梦中苏醒。
  • 每天必读的心理学全书

    每天必读的心理学全书

    每天读点心理学,你会变得更睿智,你的心胸会更宽阔,你的生命会更完美。幸福旅程的第一站,你是否带着青春的梦想?带着梦想上路吧。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内心的坚定。披上信念铠甲,在成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风吹过,雨打过,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了对梦想的追求和渴望,即便是身陷谷底,也要抓住蛛丝信念。因为除了自己,没有人能真正打败你。
  • 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本书总结了七个方面怎样管好自己,并列集为七个法则: 真正认识自我:首先给自己定位; 确立人生目标:明确奋斗方向; 人生必备的生存能力:是你生存的必要手段; 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使人一生受益无穷; 学会善待时间:不会利用时间将会一事无成; 学会为自己理财:打理她自己一生的财富,是走向成功的标志; 保持身心健康:拥着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其实,人的一生,追求的很多,就看怎么支待。如果能管理好自己的一生,相信每个人都会业有所成。说到底,一个人的成功没有什么秘籍和宝典,只能是从自身做起,循序渐进走好自己的每一步,相信成功便指日可待。
  • 袁了凡的不凡事儿

    袁了凡的不凡事儿

    人的一生只要能干一件不凡事儿,就很了不起了。袁了凡干的不凡事,就是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浓缩成了一本书——《了凡四训》。袁了凡最初的名字叫袁学海。叫袁学海的这个人本来应该默默无闻,只能在平凡的世界中度过平凡的一生。可是,后来他却因一次奇遇改名为袁了凡,从此命运便发生了转折。为什么名字的改变会带来命运的改变?名字与志向、兴趣、心性有什么联系?人的名字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玄机?本书通过袁了凡跌宕起伏的一生,特别是他改名前后的人生变化,告诉我们:一个名字,传递一种心境;一种心境,带来一种命运。
  • 日事日清:打造高效的执行模式

    日事日清:打造高效的执行模式

    请用以下标准衡量自己是否尽职尽责: 能否在规定期限的前一天完成忙务; 能否把每件普通的小事处理得漂亮至极; 能否犯上司交代的事情做得既周到又完美; 能否把一项趋于想像的重任做得恰到好处; 能否把那些别人可以做到合格的事情做到优秀,把别人可以做到优秀的事情做到卓越。 如果在以上内容中,你能做到不止一项“能”,那么你就成为了一个日事日清、能够担当重任的员工。如果还未能做到,请你阅读本书。
热门推荐
  • 手心花已凋零

    手心花已凋零

    天煞孤星,到头来,却是笑话一场.......
  • 月传

    月传

    夜!山峰之上。两道身影遥遥而立。一男一女,男的平凡之极,女的艳绝天下。两人如此的近,又那么的远。仿佛触手可及,却又如镜花水月般。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横在两人中间。许久,男的转身离去,只留下萧瑟的背影。“我看到了那九天之上的命运!!!”——封尘陨落的最后一刹那。
  • 闪婚萌妻,征服亿万总裁!

    闪婚萌妻,征服亿万总裁!

    新文《隐婚老公太野蛮》:http://novel.hongxiu.com/a/1320023/请猛戳【加入书架】,O(∩_∩)O~。*一场意外而荒唐的午夜缠绵,她却从不知那晚的男人竟然是……*黎皓远,34岁,香江最炙手可热的钻石单身权贵,名下产业数以亿万计。家族企业濒临破产,安妮无计可施不得已利用了一下高冷矜贵的黎大公子。却被他暧昧地抵进女洗手间,“一回生二回熟,我很期待你今晚的表现。”躲开男人灼烫的气息,她心虚不已,“黎总,我很抱歉造成您家人的误会——”可是黎先生说,“我需要一个妻子。”而年仅22岁就被迫扛起沉重家业的唐安妮,更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撑。*各取所需的婚姻。她选择埋葬掉那段楔入骨髓的青春疼痛,努力扮演好黎太太的角色。直至那晚,他解开腰间的皮带,冷笑着拍上她的小脸,“小丫子片子,我还不信治不了你了!”她大惊失色,“黎皓远,你别乱来!婚内强……也是犯罪!”男人凉薄的唇却将她最后的一丝抵抗也狠狠碾压掉,“你以为我还有退路吗?对你,我早已经罪孽深重……”*全香江都知道,黎皓远的心里住了一个女人。一个让他甘愿放逐自己,十年空窗仍相思刻骨的心尖宠。可是,最后他却出人意料地将唐安妮纳入了他殷厚的胸膛里,不但许了唐氏一个辉煌前程,也许了她万千宠爱。唐安妮说:黎皓远根本就是一个居心叵测、觊觎不轨的阴谋家。黎皓远却说,这世上他唯一觊觎的,不过只是一张在青葱岁月里历久不褪的清丽小脸而已。*【离婚篇】黎太太拖着行李离开的那个清晨,黎先生醉眼惺忪地从身后圈住了她的腰,“要走,也得带上我一起。”黎太太怒:“无耻!你明明还一直喜欢她的——”一向优雅从容的黎先生难得爆了粗,“对,我无耻!我TM什么女人都不要,就要他的安妮!就要他的安妮做我的黎太太!”黎太太满脸黑线:“……”黎先生,还没有酒醒么?
  • 苏和人间

    苏和人间

    世间大凡能体现男人们所谓尊贵与体面的场所,基本都饱含了女性们的屈辱。像“石上清泉”这样文明、高雅、豪华的洗浴文化会所,更是一群美丽的姐妹们用血和泪装扮而成的。因此,我原本打算将这些文字定名为《会所的控诉》,以姐妹们的血泪来作挣扎与呐喊!但是,当我深入到这个会所的姐妹们中间,竟没有直面她们的勇气,我更惶恐于这些裸露的灵魂与胴体,在被蹂躏之余,再一次暴晒在阳光下,供那些尊贵的看客们垂涎,实在是犯罪!倒要感恩她们中的几位勇者,能不顾一切地向我敞开心扉,直面走进了我的文字里,并率先苏醒觉悟,引领大家走进和美幸福的人生,实在让我感到无比欣慰与激动。衷心祝愿世间的人们都能长久地安住于苏和人间!
  • 逍遥圣魔帝

    逍遥圣魔帝

    圣:乃圣之道:诚信(Faith)、希望(Hope)、慈善(Charity)、正义(Justice)、勇敢(Fortitude)、节制(Temperance)、宽容(Prudence)魔:乃邪之道:傲慢(Pride)、暴怒(Wrath)、懒惰(Sloth)、贪婪(Greed)、嫉妒(Envy)、暴食(Gluttony)、淫欲(Lust)帝:乃帝皇之道和而为一,为圣魔帝
  • 幻想末世录

    幻想末世录

    童年的回忆“F、X、Z要永远在一起!”“如果当时不是我太懦弱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力量。。。。“我没有家人了!!”“那就让我来做你的家人吧。”“今天是高中的第一天,一起吃饭怎样?”“明天一起上学吧!”本将抛弃过去,开始平平常常的生活。一道由天际炸开的红色闪电改变了一切。“这是哪?”——难道我已经死了吗?——迷失“为什么非要破坏这一切!为什么要夺走我们生存的权利!为什么我不能阻止这一切!”——愤怒“如果我有足够的力量!”——信念“力量是用来帮助别人的,你获得的力量越大,你所肩负的责任越大。”——犹豫“只有绝望才能作为它的能量源,要获得他人的绝望,就得放弃自己的希望,你还要继续吗?”——决意“我会一步一步接近绝望的边缘,然后将它一举摧毁!”次世代热血科幻小说,给您带来一个全新的视界。
  • 化学老师和我的朋友

    化学老师和我的朋友

    对于妖魔鬼怪一无所知,却对人情里短有独到见解的张晓迫于无奈住进了一个不靠谱的租来的房子,然后遇到了一群不靠谱的邻居,接着发生了一些不靠谱的事情。
  • 华丽逆袭:废柴女相我最大

    华丽逆袭:废柴女相我最大

    谁能告诉她,重生穿越这种亿万分之一的几率也会掉在自己身上。到底是她捡了便宜,还是被人坑了!花痴?废材?傻子?她的形象何在!她不就是有时逗比点吗,为嘛她身边的一些人比她还二!时间的齿轮已经在转动,带动起那份属于她的命运。三劫坎坷,情路曲折,神秘的预言;神魔大战,诛神之战,万年的羁绊;是福是祸,是正是邪,都由她随心。前世,他们活得无比艰辛痛苦;今生,他们将不希望重滔覆辙。一切,尽在不言中。
  • 细嗅微风过处的蔷薇

    细嗅微风过处的蔷薇

    我们的年华是微凉的。走过的一路,寸草不生。生活灰暗的她,和青春洋溢的他再次相遇了,那些往日沉淀下的误解和怨恨,引发了一次次的矛盾。有朋友在身旁,有朦胧喜欢的人,就算是成长里背负着残缺,也足以承担着那些独立前行,度过这段微凉的青春年华。
  • 神秘权少的小娇妻

    神秘权少的小娇妻

    她和他,毫无交集。她,虽非倾国倾城,却娇美动人,双鱼座性格的典型代表。他,神秘权少,A市金融的掌舵者。从美归国掌管家族集团,手段狠辣不尽人情,处事果决。只是,至今也没有几人见过他的真颜~对于A市,他,是一个神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