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04500000003

第3章 大清开国君主——皇太极

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即汗位,1627年改元天聪,即清太宗。太宗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速了后金政权的封建化;绥服蒙古,征服朝鲜,扫除了清政权的后顾之忧;西进南下,与明军作战取得重大胜利,为清王朝入主中原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礼优汉官,重用汉将

随着后金统治区域的扩大,其治下的汉民越来越多,太宗在辽沈地区推行“编户为民”的政策,即废除汉人的奴隶身份,编为民户,建立汉军八旗,强调“满、蒙、汉人视同一体”。为适应统治汉民的需要,太宗大力礼优汉官、汉将,其中以重用范文程和洪承畴最为突出。

范文程满腹经纶,智虑深远。后金天命三年(1618)曾在抚顺谒见努尔哈赤,深得赏识,被委以重任。太宗登基后,更将范文程安置左右参与军政大计。范文程决策枢密、运筹帷幄,定军纪,立制度,招降将,安民心,鞠躬尽瘁,为清王朝的建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太宗、顺治、康熙三朝的重臣。

洪承畴原为明朝名将,崇德七年(1642)被清军擒获,解送盛京(今沈阳)。洪承畴初决心以死报国尽忠。整日蓬头赤足,日夜叫骂,太宗派去劝降之汉人,皆被骂走。范文程受命前去劝降,绝口不提劝降之事,只和他谈古论今。洪承畴这才整理衣冠,坐而对答。当时恰巧有梁上积尘落在了洪承畴的衣襟上,他几次用袖轻轻拂去。范文程注意到了这一细节,回去告诉太宗说:“承畴是不会死的,他如此爱惜自己衣服,怎么会不惜自己的生命呢?”太宗听后,遂亲至洪承畴处劝降。时值初春二月,寒气袭人,太宗见洪承畴衣衫单薄,亲解貂裘为他披上,并关切地说:“先生不会受冻吧?”洪承畴感佩而言:“真命世之主也!”叩头请降。太宗当即重重赏赐,并在宫中设宴、演戏以示庆贺。洪承畴降清以后,在清军入关和南下的战争中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

对于一般来降的明朝汉官、汉将,太宗皆以厚礼相待,从而笼络了一大批富有统治经验的汉官和骁勇善战的汉将。如祖大寿、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皆在太宗时期先后降清,成为清军的重要将领。大批汉官、汉将降清,不仅提高了清政权的统治效能和战斗能力,而且迅速促进了后金政权的封建化。

■厘定官制,改革旧制

后金原是奴隶制政权,其中不少不合时宜的旧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女真族在辽东农业区域的社会发展。皇太极遂决定吸取汉族封建王朝的统治经验,仿照明朝制度,更定官制,设置各级统治机构,并对后金政权中的旧制度进行了改革。

后金天聪三年(1629)四月,太宗设文馆,把儒臣分两班,叫巴克什(汉语文书之意,后改称“笔帖式”),也称文馆大学士。一班翻译汉文典籍,总结历史经验;一班记注本朝政事。文馆实际上成了太宗的咨询机关和顾问团。天聪十年(1636)三月,又改文馆为内三院:内国史院,负责记录起居,撰写诏令、表章;内秘书院,负责撰写对外往来文书和对下属官吏的指令以及起草祭文;内弘文院,负责注译史籍,给汗及王子讲解经史。各院均设大学士1人、学士2人,三院共9人,由满、蒙、汉人分别担任。

努尔哈赤生前鉴于各旗主贝勒拥有强大权势、激烈争夺汗位,于天命七年(1622)三月宣布,以后实行八位和硕贝勒(八旗旗主)共议国政的制度;新汗由八贝勒商议后“任置”,军国大事由八贝勒议处。天命十一年(1626)努尔哈赤病逝,经大贝勒代善提议,诸贝勒“任置”皇太极为新汗,以汗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为主,辅以诸贝勒,议处军国大事。皇太极的三位兄长均操重权,他们是努尔哈赤第二子代善、第五子莽古尔泰和皇太极的堂兄阿敏,被称为三大贝勒,分掌两红、两白四旗。每朝议事,太宗只能与三大贝勒并坐,行兄弟之礼。这种联合政体的继续存在,必然造成皇权分散,影响后金政权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针对八位和硕贝勒联合执政的制度,皇太极进行了改革。

首先是削弱八旗旗主对政权的控制力。旧制每旗设总管旗务大臣一员,作为旗主的助手。太宗继位不久,就下令“凡议国政,旗务大臣与诸王贝勒偕坐议之”。把诸王贝勒的部分权力分给了旗务大臣,使其相互牵制。天聪五年(1631)太宗参照明朝的政体,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开始每部由贝勒一人兼管部事。六部与八旗不同,八旗各树一帜,互不统属,太宗不能直接干预旗务,而六部是后金的办事机构,要服从汗的旨意,因此,六部的设立,有利于皇权的加强。崇德元年(1636)又设都察院,以监察各级官吏。崇德三年(1638)七月,太宗下令停止贝勒兼管部事。同年又设理藩院。八旗旗主不得干涉六部及都察院、理藩院事务,把政务同旗务分开,诸贝勒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其次,降低三大贝勒的政治地位,削弱其势力。在后金政权中,三大贝勒对皇权的威胁最大。天聪三年(1629)二月,太宗以关心三大贝勒劳苦为名,免去他们轮流值月,太宗说:“因循旧制值月,一切机务都得烦劳诸兄经理,多有不便,嗣后,可以让弟侄辈诸贝勒代为值月,如有疏失,问罪于下诸贝勒。”三大贝勒只好答应,离开值月,这意味着他们政治地位的下降。随即太宗开始剪除他们的势力。大贝勒阿敏首当其冲。阿敏以拥立太宗居功自傲,又因野心得不到满足怀有不满情绪。天聪三年十月,太宗亲率大军伐明,攻下永平、滦州、迁安、遵化等城池,命阿敏率军坚守。旋即明军大举反攻,阿敏下令屠城并将城中财物抢掠一空后弃城逃跑。太宗抓住阿敏弃城屠民一事,连带追究旧恶,诸贝勒共议论罪当死,太宗从宽处理,改为幽禁。阿敏被贬之后,太宗便把打击矛头指向莽古尔泰。天聪五年(1631)八月,围攻大凌河城,莽古尔泰同太宗发生争执,甚至手握腰刀。太宗非常恼怒,后以“御前拔刀罪”革去莽古尔泰的大贝勒爵位,降为一般贝勒。事后参政李伯龙提出“莽古尔泰不应与上并坐”。太宗把李伯龙的提议交诸贝勒、大臣讨论。大贝勒代善领会太宗的意图,主动请求说:“自今以后,上南面居中坐,我与莽古尔泰侍座于侧。”太宗顺水推舟,立即批准代善的请求。次年正月,太宗正式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受”的旧制,改为“汗南面独坐”。朝仪的座位排列,体现了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太宗南面独坐,俨然是“惟我独尊”的帝王了。

■易国号,改族称

天聪九年(1635)二月,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献上传国玉玺,归顺后金。传国玉玺的获得,使皇太极认为这是“天命归金”,应该顺天应人,登上皇帝宝座,于是在天聪十年(1636)四月十一日,在盛京大政殿举行了称帝仪式,建国号“大清”,改元“崇德”。为什么皇太极要用大清作国号呢?

有人从宗教观念去解释,认为北方许多民族信奉萨满教,而萨满教崇尚青色,故以清(青)命国名;有的人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去解释,认为明为火,清为水,以水克火,清必代明;也有人从语音上去解释,认为金与清一音之转,满语发音并无差别。目前多数学者较为认同的观点是,废金而改大清,主要是因为历史上女真族建立的金国,长期与宋对立,金兵南下时大肆屠杀汉人,与汉民积怨甚深,如仍以金为国名,容易激起汉族人民的民族仇恨;再者,过去金朝只统治半个中国,而太宗目的是要一统天下,为了表示其雄心壮志,所以改金为大清。

太宗不仅废去大金国号,而且还改族称女真为满洲,并禁用“诸申”(女真旧号肃慎的别称)来称呼族名。这又为何呢?

早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就改自己所在建州卫满住部为满洲部。太宗在修《清太祖实录》时,曾矢口否认自己的族称是女真,说“满洲”历来是我们的国名,因为南朝(明朝)不懂我们的语言,而误称为诸申、女真。太宗还否定满洲族与历史上的女真族有源流关系,他在给明将祖大寿的信里说:“尔国君臣惟以宋故事为鉴。其实尔明主(明朝皇帝)非宋之苗裔,朕亦非金之子孙,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原来前金政权进入中原之后,“禁民汉服及削发,不如式者死”,不知枉杀了多少无辜汉人。此事留驻青史,影响甚大。由此可以推断,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是为了避免激起广大汉民的民族宿怨,从而减少入主中原的阻力。

太宗改国名为大清以后,踌躇满志,下一个战略目标就是入主中原。早在天聪元年(1627),皇太极就发动“丁卯之役”,凭武力压服了朝鲜,迫其订立“兄弟之盟”,从而击破了明廷对后金政权的包围圈。天聪十年(1636),皇太极又发动“丙子之役”,迫使朝鲜承认与清政权是“君臣关系”,朝鲜由此完全脱离了明朝,并参加清军对明军的作战。蒙古各部也相继归附清政权。这样清政权周围3个敌国只剩下明朝,解除了西进、南下的后顾之忧。崇德五年至七年(1640~1642),清军攻下松山、锦州等城,控制了入关的门户,并收降明将祖大寿、洪承畴;崇德七年至八年(1642~1643),清军攻入关内,横扫晋、冀、鲁等地,八旗兵威震中原;崇德七年十月,五世****的代表和蒙古厄鲁特部首领戴青绰尔济亲赴盛京,与清通好。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晚,太宗突患中风暴卒,年仅52岁。其人虽逝,但生前已经铸成了多民族国家的雏形。问鼎中原,统一全国,已呈水到渠成之势。

同类推荐
  • 大明日月

    大明日月

    一群坐着邮轮的游客和一艘导弹快艇莫名奇妙的在南中国海穿越到了崇祯二年的海南岛。面对战火纷纭的大陆,海盗横行的南洋,他们在一个新的世界里将要开始一种怎样的新生活,面对残破不堪的大明,蒸蒸日上的满清,风起云涌的流寇,他们又将何去何从,一切将从一团迷雾开始。
  • 厚黑大唐

    厚黑大唐

    穿越唐朝,那很好;成了王子,那更好;可成了武则天头号敌人的儿子就有些子不太好了,面对着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李晔爆发出了最强音:“大唐,我来了,一切将因我而改变!”书友群:17162055(空)(由轩辕黑道书友提供)27558580(vip群)(由逍遥木木书友提供)
  • 三国之争霸四方

    三国之争霸四方

    他是一个新世纪残疾退伍军人,却意外来到混乱的三国时代,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无论是否能称霸天下,都应当挚起手中之剑,轰轰烈烈的拼搏一场。正所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 史说陇南

    史说陇南

    陇南自古以来是秦陇要隘,川蜀门户。境内有史可查或有迹可寻的文化遗迹可上追溯到五六千年之前。作者查阅大量史料、历代地方志,并且亲自寻访抄录了境内散布各地的石刻、碑刻、青铜铭文,对陇南历史、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
  • 被误读的世界历史

    被误读的世界历史

    揭开误读的面纱,抚摸历史的真相。从颠倒的黑白中,从隐藏的真相中,从褪色的画面中,从纷乱交错的事实中,从被尘封地记忆中追踪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洗去铅华,剥掉粉饰,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深层考证,客观评价,给世人一面真实的镜子。《被误读的世界历史》的旨趣正在于引领人们回首过去,从被颠倒的黑白中、从被隐藏的真相中、从褪色的画面中、从纷乱交错的事实中、从被误读的历史中去追踪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重新解读人类文明的真实历史,使我们在建设今天和走向未来中不至于迷失前行的方向。
热门推荐
  • 度势

    度势

    热血那玩意儿,是真的靠血热出来的。有用吗?到最后,人们记住的,都是哪个名臣,哪个贤士。若是能够坐享钟鸣鼎食,谁他娘的吃饱了饭闲得慌,把头系在裤腰带上,闯个江湖。
  • 青春遇见奇迹

    青春遇见奇迹

    第一次遇见,在也没有看见过他,他的名字都不知道。不过很感谢他,到了高中时代,我既然会有了不一样的人生,在高一我认识了你,慢慢喜欢上你,我的生命里出现了你这个奇迹,我以为是永远的奇迹,可是,为什么你要让我这么难过,原来自己是不配拥有爱情......我以为我不会有爱情了,可是你出现在我生命里,我没有力气去想,我只有好好学习。“忘了我,没有关系,我会让你重新认识我。”为什么,我认识你嘛?“沈梦洁,你愿不愿意把你交给我,我来守护你,不会让你受到一点伤害。”谢谢你。原来我最初的遇见是我生命真正的奇迹。“燃杰,我愿意,以为你就是我的生命。”
  • 一路前行之枭雄

    一路前行之枭雄

    原本是学生他,再受到欺压面对这个世界的不公时候。和兄弟一起,对这个本已腐朽的生活举起了反抗的屠刀...
  • 盖世神王

    盖世神王

    琼霄世界,异象万千,眸光可碎日月,吼声可破苍穹,一个被人鄙夷的卑微少年,觉醒枯木异象,因祸得福,以无上之姿,一步步走上属于他的传奇,诸天万象,万象诸天,我命在我不在天!
  • 特许经营管理概论

    特许经营管理概论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特许经营概述、特许经营的经营分析、特许经营的竞争优势分析、特许经营家族企业的治理、特许经营体系的构建、特许经营体系的推广与督导、受许人的加盟选择、特许经营门店的运营管理、特许经营总部的职能管理等。
  • 名阁

    名阁

    美发发艺无门派之界限,无商业、艺术与技术之界限,更无地域分布之界限,故而,美发廊可以开在我们身边,也会开在游戏里,让我们一起去见证一门游戏艺术之魅力,见证另一个艺术网游的开启。
  • 三千逍遥州

    三千逍遥州

    他,十六岁,轻狂浪子,一张古琴,一坛老酒,白衣胜雪,他姓云。他,十六岁,索命阎王,一把朴刀,一匹黑马,乌袍遮夜,他叫秦。逍遥三千,红尘之外的残棋复又推敲,对弈的人,今在何处?寒风一冽,刀客般吹熄了一盏摇曳在枯木间的黄昏。在这白金的夜里,黑夜遂被夜色染黑。他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九宫八局

    九宫八局

    神性,魔性,皆为人性,人道,魔道,神道,皆殊路同归。轮回眼,遮天手,幽冥爪,上苍诀,黄泉锁,天界火…将谁主沉浮?九子佩剑,八荒尊赤霄,葬下九世悲凉。三道绝巅,封魔种神,一个少年,即将揭开万古之迷局…
  • 凤凰池之锦翼归来

    凤凰池之锦翼归来

    好消息,昙雪开通新浪博客了,欢迎大家经常去做客:博客网址:http://www.*****.com/?tanxuewwfj如果
  • 幻想神

    幻想神

    这是一个宅男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后为了寻找力量徘徊在二次元的世界的事.......等他往自己的房间一看小小的房间里已经有着各式各样的妹纸了......“这才是吾辈的梦想水晶宫啊..”“说笑的,喂千冬你手里拿的是什么!还有美琴不要发射电磁炮!这里是我家还有那边的人禁止黑化!雅蠛蝶!!!~~~~~~~”——————————————————————————————————————————————————————————————————————————————进度:原世界→IS世界→飞轮少年→魔法禁书目录这是本人第一本书,写的可能有点不好不喜欢的请按右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