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04500000003

第3章 大清开国君主——皇太极

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即汗位,1627年改元天聪,即清太宗。太宗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速了后金政权的封建化;绥服蒙古,征服朝鲜,扫除了清政权的后顾之忧;西进南下,与明军作战取得重大胜利,为清王朝入主中原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礼优汉官,重用汉将

随着后金统治区域的扩大,其治下的汉民越来越多,太宗在辽沈地区推行“编户为民”的政策,即废除汉人的奴隶身份,编为民户,建立汉军八旗,强调“满、蒙、汉人视同一体”。为适应统治汉民的需要,太宗大力礼优汉官、汉将,其中以重用范文程和洪承畴最为突出。

范文程满腹经纶,智虑深远。后金天命三年(1618)曾在抚顺谒见努尔哈赤,深得赏识,被委以重任。太宗登基后,更将范文程安置左右参与军政大计。范文程决策枢密、运筹帷幄,定军纪,立制度,招降将,安民心,鞠躬尽瘁,为清王朝的建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太宗、顺治、康熙三朝的重臣。

洪承畴原为明朝名将,崇德七年(1642)被清军擒获,解送盛京(今沈阳)。洪承畴初决心以死报国尽忠。整日蓬头赤足,日夜叫骂,太宗派去劝降之汉人,皆被骂走。范文程受命前去劝降,绝口不提劝降之事,只和他谈古论今。洪承畴这才整理衣冠,坐而对答。当时恰巧有梁上积尘落在了洪承畴的衣襟上,他几次用袖轻轻拂去。范文程注意到了这一细节,回去告诉太宗说:“承畴是不会死的,他如此爱惜自己衣服,怎么会不惜自己的生命呢?”太宗听后,遂亲至洪承畴处劝降。时值初春二月,寒气袭人,太宗见洪承畴衣衫单薄,亲解貂裘为他披上,并关切地说:“先生不会受冻吧?”洪承畴感佩而言:“真命世之主也!”叩头请降。太宗当即重重赏赐,并在宫中设宴、演戏以示庆贺。洪承畴降清以后,在清军入关和南下的战争中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

对于一般来降的明朝汉官、汉将,太宗皆以厚礼相待,从而笼络了一大批富有统治经验的汉官和骁勇善战的汉将。如祖大寿、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皆在太宗时期先后降清,成为清军的重要将领。大批汉官、汉将降清,不仅提高了清政权的统治效能和战斗能力,而且迅速促进了后金政权的封建化。

■厘定官制,改革旧制

后金原是奴隶制政权,其中不少不合时宜的旧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女真族在辽东农业区域的社会发展。皇太极遂决定吸取汉族封建王朝的统治经验,仿照明朝制度,更定官制,设置各级统治机构,并对后金政权中的旧制度进行了改革。

后金天聪三年(1629)四月,太宗设文馆,把儒臣分两班,叫巴克什(汉语文书之意,后改称“笔帖式”),也称文馆大学士。一班翻译汉文典籍,总结历史经验;一班记注本朝政事。文馆实际上成了太宗的咨询机关和顾问团。天聪十年(1636)三月,又改文馆为内三院:内国史院,负责记录起居,撰写诏令、表章;内秘书院,负责撰写对外往来文书和对下属官吏的指令以及起草祭文;内弘文院,负责注译史籍,给汗及王子讲解经史。各院均设大学士1人、学士2人,三院共9人,由满、蒙、汉人分别担任。

努尔哈赤生前鉴于各旗主贝勒拥有强大权势、激烈争夺汗位,于天命七年(1622)三月宣布,以后实行八位和硕贝勒(八旗旗主)共议国政的制度;新汗由八贝勒商议后“任置”,军国大事由八贝勒议处。天命十一年(1626)努尔哈赤病逝,经大贝勒代善提议,诸贝勒“任置”皇太极为新汗,以汗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为主,辅以诸贝勒,议处军国大事。皇太极的三位兄长均操重权,他们是努尔哈赤第二子代善、第五子莽古尔泰和皇太极的堂兄阿敏,被称为三大贝勒,分掌两红、两白四旗。每朝议事,太宗只能与三大贝勒并坐,行兄弟之礼。这种联合政体的继续存在,必然造成皇权分散,影响后金政权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针对八位和硕贝勒联合执政的制度,皇太极进行了改革。

首先是削弱八旗旗主对政权的控制力。旧制每旗设总管旗务大臣一员,作为旗主的助手。太宗继位不久,就下令“凡议国政,旗务大臣与诸王贝勒偕坐议之”。把诸王贝勒的部分权力分给了旗务大臣,使其相互牵制。天聪五年(1631)太宗参照明朝的政体,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开始每部由贝勒一人兼管部事。六部与八旗不同,八旗各树一帜,互不统属,太宗不能直接干预旗务,而六部是后金的办事机构,要服从汗的旨意,因此,六部的设立,有利于皇权的加强。崇德元年(1636)又设都察院,以监察各级官吏。崇德三年(1638)七月,太宗下令停止贝勒兼管部事。同年又设理藩院。八旗旗主不得干涉六部及都察院、理藩院事务,把政务同旗务分开,诸贝勒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其次,降低三大贝勒的政治地位,削弱其势力。在后金政权中,三大贝勒对皇权的威胁最大。天聪三年(1629)二月,太宗以关心三大贝勒劳苦为名,免去他们轮流值月,太宗说:“因循旧制值月,一切机务都得烦劳诸兄经理,多有不便,嗣后,可以让弟侄辈诸贝勒代为值月,如有疏失,问罪于下诸贝勒。”三大贝勒只好答应,离开值月,这意味着他们政治地位的下降。随即太宗开始剪除他们的势力。大贝勒阿敏首当其冲。阿敏以拥立太宗居功自傲,又因野心得不到满足怀有不满情绪。天聪三年十月,太宗亲率大军伐明,攻下永平、滦州、迁安、遵化等城池,命阿敏率军坚守。旋即明军大举反攻,阿敏下令屠城并将城中财物抢掠一空后弃城逃跑。太宗抓住阿敏弃城屠民一事,连带追究旧恶,诸贝勒共议论罪当死,太宗从宽处理,改为幽禁。阿敏被贬之后,太宗便把打击矛头指向莽古尔泰。天聪五年(1631)八月,围攻大凌河城,莽古尔泰同太宗发生争执,甚至手握腰刀。太宗非常恼怒,后以“御前拔刀罪”革去莽古尔泰的大贝勒爵位,降为一般贝勒。事后参政李伯龙提出“莽古尔泰不应与上并坐”。太宗把李伯龙的提议交诸贝勒、大臣讨论。大贝勒代善领会太宗的意图,主动请求说:“自今以后,上南面居中坐,我与莽古尔泰侍座于侧。”太宗顺水推舟,立即批准代善的请求。次年正月,太宗正式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受”的旧制,改为“汗南面独坐”。朝仪的座位排列,体现了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太宗南面独坐,俨然是“惟我独尊”的帝王了。

■易国号,改族称

天聪九年(1635)二月,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献上传国玉玺,归顺后金。传国玉玺的获得,使皇太极认为这是“天命归金”,应该顺天应人,登上皇帝宝座,于是在天聪十年(1636)四月十一日,在盛京大政殿举行了称帝仪式,建国号“大清”,改元“崇德”。为什么皇太极要用大清作国号呢?

有人从宗教观念去解释,认为北方许多民族信奉萨满教,而萨满教崇尚青色,故以清(青)命国名;有的人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去解释,认为明为火,清为水,以水克火,清必代明;也有人从语音上去解释,认为金与清一音之转,满语发音并无差别。目前多数学者较为认同的观点是,废金而改大清,主要是因为历史上女真族建立的金国,长期与宋对立,金兵南下时大肆屠杀汉人,与汉民积怨甚深,如仍以金为国名,容易激起汉族人民的民族仇恨;再者,过去金朝只统治半个中国,而太宗目的是要一统天下,为了表示其雄心壮志,所以改金为大清。

太宗不仅废去大金国号,而且还改族称女真为满洲,并禁用“诸申”(女真旧号肃慎的别称)来称呼族名。这又为何呢?

早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就改自己所在建州卫满住部为满洲部。太宗在修《清太祖实录》时,曾矢口否认自己的族称是女真,说“满洲”历来是我们的国名,因为南朝(明朝)不懂我们的语言,而误称为诸申、女真。太宗还否定满洲族与历史上的女真族有源流关系,他在给明将祖大寿的信里说:“尔国君臣惟以宋故事为鉴。其实尔明主(明朝皇帝)非宋之苗裔,朕亦非金之子孙,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原来前金政权进入中原之后,“禁民汉服及削发,不如式者死”,不知枉杀了多少无辜汉人。此事留驻青史,影响甚大。由此可以推断,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是为了避免激起广大汉民的民族宿怨,从而减少入主中原的阻力。

太宗改国名为大清以后,踌躇满志,下一个战略目标就是入主中原。早在天聪元年(1627),皇太极就发动“丁卯之役”,凭武力压服了朝鲜,迫其订立“兄弟之盟”,从而击破了明廷对后金政权的包围圈。天聪十年(1636),皇太极又发动“丙子之役”,迫使朝鲜承认与清政权是“君臣关系”,朝鲜由此完全脱离了明朝,并参加清军对明军的作战。蒙古各部也相继归附清政权。这样清政权周围3个敌国只剩下明朝,解除了西进、南下的后顾之忧。崇德五年至七年(1640~1642),清军攻下松山、锦州等城,控制了入关的门户,并收降明将祖大寿、洪承畴;崇德七年至八年(1642~1643),清军攻入关内,横扫晋、冀、鲁等地,八旗兵威震中原;崇德七年十月,五世****的代表和蒙古厄鲁特部首领戴青绰尔济亲赴盛京,与清通好。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晚,太宗突患中风暴卒,年仅52岁。其人虽逝,但生前已经铸成了多民族国家的雏形。问鼎中原,统一全国,已呈水到渠成之势。

同类推荐
  • 三国小霸王孙策

    三国小霸王孙策

    江东才俊众多,却一直在曹、刘两家之间辗转,全因为孙权魄力不足。若‘小霸王’孙策不亡,何以至此?且看孙策复生,如何会战猛将,对阵枭雄,收编美女,霸绝天下!————雄踞江东,碧眼儿委屈求全。虎视西蜀,大耳贼心惊胆战。鹰扬中原,曹阿瞒意乱彷徨。龙腾天下,世间英雄谁敌手?
  • 三国之我是马超

    三国之我是马超

    东汉末年,三国纷争。武将如龙,谋士如虎。一夜之间,穿越成马超,孤身陷阵,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
  • 当代太监童年篇

    当代太监童年篇

    薛诗华的后人——准确地说是他的养子薛书章的后人薛朱雅三岁时在家门口晒太阳,迷迷糊糊之中他就成了“太监”。他的“小雀雀”被雷仁声后人雷忠风家的老母猪吃了。从此,薛朱雅成了不折不扣的当代“太监”。“太监”小时成了大家猎奇的对象,儿时他的生活曲折有趣。当他长大后,他心中产生了远大的理想,从此自强不息。他也萌发了爱情,他的爱情波诡云谲,充满艰辛。他会爱上谁?谁会喜欢他?他的爱情能否修成正果?请大家跟我来,听我慢慢地讲述这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纯属虚构。)
  • 荆楚霸王

    荆楚霸王

    “历史和我有什么关系?”留下这么一句话,对历史毫无兴趣的中学生吴哲,突然穿越到春秋时的楚国,并遇到年轻的楚庄王熊旅,而两人的面貌竟然一模一样。在熊旅的请求下,吴哲阴差阳错成了楚国的君王。两个年轻人将经历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楚国还能否沿着旧有历史轨迹,成就问鼎中原的霸业?
  •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

    这是一本浓缩中国文化精粹,并集知识性、严谨性于一体的趣味读物。本书参考了大量文献,考古资料,并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提问+解释+知识拓展”的形式,用轻松活泼而又严谨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力求晓畅易懂、准确生动,并注重科学的严谨性和知识的可读性,以符合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要。希望您读完本书后,能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增加谈资,做一个博闻天下的知识达人。
热门推荐
  • 冷酷王子恋上冰冷公主

    冷酷王子恋上冰冷公主

    她1冷酷有义无情无心是世界上第二名(所有)他1冷酷有情有义是世界6大家族之一的继承人,她0无情无爱就是个冰块是世界第一名(所有)他2是世界6大家族是个笑面虎,她2温柔可爱是世界6大家族之一的继承人他机智是世界
  • 阴阳眼之不归路

    阴阳眼之不归路

    焦博涵从昏迷之中清醒过来,发现自己失去了记忆,与一群匪夷所思的陌生人,身处在幽暗的山林之中。找寻记忆的途中,一个深埋千年之久的秘密被他就此揭开。
  • 女人必读:爱情靠抢,婚姻靠养

    女人必读:爱情靠抢,婚姻靠养

    为什么相貌平平的女孩,会成为爱情的赢家,婚姻的“娇点”?而那些有小漂亮,小才华的高学历女孩,却容易华丽的变身为“齐天大剩”?这是一个蓝领女孩不愁嫁,白领女孩恨嫁的时代。为什么越高端的女孩,在婚恋市场里越“低迷”?情感咨询专家告诉你,风光大嫁的秘诀。爱情需要霸气,婚姻需要杀气,围追阻截,把“好桃花”绑架回你的洞房。“硬控制”,“软着陆”,抓个优质男风光大嫁。这个时代,智商毁人,情商活人。爱情,是女人最后一颗救命稻草。教你用最狠的智慧,完成最华丽的二次投胎。
  • 阑珊志

    阑珊志

    她一袭黑衣,戎装一身,驰骋沙场。她为了诺言,身披战甲,誓要灭奴。她是一代战神,也是他早已布下的棋子。他一袭白衣,独身一人,沉浮朝堂。他为了仇恨,风流成性,潜伏伪装。他是北国皇子,步步为营,却因她一错再错。花灯节上,见之难忘,梧桐院里,一吻倾心。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慌乱。她冰冷的心渐渐融化。可当棋子发现了真相,当真情变成了谎言。一切的一切又该何去何从。是将计就计,陪他演完这场戏,还是一刀两断,让孽缘就此结束。阴谋诡计,朝堂沉浮。明枪暗箭,曲折离奇。你可愿与我共赏这出戏?
  • 明月阁

    明月阁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背负、所坚持的,或许有的时候,女子更甚。(看心情不定时更新……)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话说材料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话说材料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 永世长安

    永世长安

    这是蛮荒,百族横行,人族疲弱。这是蛮荒,有你有我有不肯低头的脊梁。木森说过,他要用手中的长刀杀出一个永世长安。所以……这用千年朱果炸出的果汁能不能让我多喝两口?
  • 火影之造梦西游系统

    火影之造梦西游系统

    被电死后穿越到火影?有了造梦西游系统可以在火影世界称霸,火影?不需要,要的只是实力,称号?也不需要,那些虚的东西有什么用,要的是实力。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他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
  • 我要当弃妇

    我要当弃妇

    第一次失恋,一穿来就睡上了棺材。第一次当王妃,第一次当娘,第一次无家可归,都在一天中发生啦,我要当弃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异界之我是剑圣

    重生异界之我是剑圣

    “诶呀,好帅的大哥哥!”“嗯呐!真帅,我要给他生猴子!““他是我的。。。。。。”地球宅男穿越异界,附带英雄盒子系统,变身无极剑圣,帅的昏天黑地,丹药?我有一地球的,武技?剑圣配送五个天级武技,魂武装?我随时拿出来最顶尖的,信不?“谁能挡我!”天才?踩!美女?推!踏遍千山,我为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