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乘马观赏华山美景的张通、张芊芷、道济三人在华山山脚下看见登山游玩的人群都慌慌张张的往下跑,张通就拦住一位老者询问详情。
老者却好心提醒三人不要上山了,并言说山上出事儿了。
“老人家,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了?”张通又问道。
“你这个年轻人啊,好心提醒你,你怎么还打破砂锅问到底啊,山上打起来了,都动刀了,要杀人了,你们不跑我得跑了。”老者说完,也不顾及张通他们,扭头就往三人的来路跑去。
“通哥,咱们怎么办?”张芊芷问道。
“咱们就是来华山找崔掌门的,既然前面出事儿了,我的直觉告诉我,应该与华山火龙派崔掌门他们有关,咱们焉能袖手不管?”
“二哥,那咱们就去凑个热闹?”道济笑着问道。
“贤弟,岂止是凑个热闹,咱们要拔刀相助,援手火龙派。”张通大义凛然。
“小弟奉陪到底。”道济也是正色道。
三人于是快马加鞭,不一会就登上了华山。
常言道,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山的险峻是华夏闻名的。三人纵马刚上华山,就感到了山势的巍峨险峻,安全起见,三人不得不下马步行。
刚上山环,就听见头顶山腰处有刀剑相交的金属碰撞之声,偶尔也能听到有人坠落山崖的惨叫之声。越往上走,山势越险,声音越近。
再往上,便是华山第一险境“千尺幢”。这里,山幢壁直立,其间仅容二人上下穿行。两边铁链垂直下垂,状如刀刻锯截。坡度立陡。从上到下共有三百七十多个台阶,皆不满足宽。
登时上视,一线天开,形如青蛙在跳,又如粘壁之鼯。下比上时更险,如临深井,心惊目眩。“千尺幢”顶端,有仅容一人的石洞,因为当人们爬上最后一个石级时,便从洞中钻出,故而此洞名叫“天井”。
“天井”上有一平台,台上刻写的“太华咽喉”,形象的说明了这里的路形。台上的“百尺峡”为咽喉上段,峡下的平台,形如突出的喉头。
“天井”以下的千尺幢,为咽喉下部。此处整个路形如人的咽喉食管,既窄又突且长。“天井”口为“太华咽喉”中段,若从此堵住,上下就会绝路。
书中暗表,“千尺幢”通天道的打开是在汉代。原来的登山路不在这里,而在华山东侧的黄甫峪。秦昭王令工施钩登华山就是从那里走的。至今在东峰博台下还留有两处石刻。
据《七修类编》载,莲峰之路本无路可通,因有人从北斗坪望见猿猴上下于崖隙间,探奇者循猴径而登,才发现了此条登山路。此载虽无年可考,但却有“站北斗,望华岳”的记述。
自汉武帝从黄甫峪迁西岳庙至官道北今西岳庙址,人们便开始从华山峪道入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千尺幢”和“百尺峡”处,既没有铁链,也没有石阶,人们只能“穴空迂回,倾曲而上。”
我们从唐代李白写的《黄神谷晏临汝裴昆陵十四明府序》上看出,他是从黄神谷旧路登华山的。杜甫诗中对“千尺幢”也只是简单的提到过:“车厢入谷无归路,箭括通天有一门。”说明此时两条路皆可通行。
本是极佳美景的千尺幢,现在却是满目仓夷,横七竖八的躺着多具尸体,有道士打扮的、也有俗家打扮的、还有出家人的装束,甚至还有一部分人看样子是丐帮弟子的装束,鲜血喷洒的到处都是,缺胳膊断腿的尸体残骸让人惨不忍睹。
顺着兵刃相交的声音往上观看,在千尺幢上端正在殊死抵抗的是一群道士,有老有小,约有几十人众,而相对应的在下面进攻的有数百人之众,服色杂乱,和尚、老道、俗家的都有,还有一部分明显是金国女真人的打扮。
女真,或女贞与女直,亦作女真族,可能源自三千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地名,南北朝时期称勿吉地名,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至金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辽朝女真有生女真、**真之分。到明朝后期仍然自称为女真,清朝时改为“满州族”。至今也有自称为女真族后代至今,认为与满族不同。“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隋称靺鞨,而七部并同。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其五部无闻。”“渤海盛强,黑水役属之。渤海灭,复役属契丹。
在南者系籍,号**直;在北者不籍,号生女直。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也。”而也有观点认为生女真和**真的方位不是一北一南,而是一东一西。《大金国志》云:“世居混同江之东长白山下;南邻高丽,北接室韦,西界渤海,东濒海。”按照《大金国志》的记载,完颜阿骨打所在的**真的方位是朝鲜史所载的东女真(大致在朝鲜新罗东部)。
女真人源起于东北地区东部那些覆盖着茂密森林的山地,如今归属于黑龙江以北的俄罗斯远东省份。在早期,女真人似乎就已经扩展到东北平原了,松花江流域一带已成为他们定居的中心。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女真人的生活方式,它虽然与汉族那种定居农业文明相对立,却也不能以简单公式化的游牧方式来说明。
在这一点上,女真人不仅不同于契丹人,而且更不同于蒙古人。后两种人更符合于传统上对于草原游牧文化(逐水草而居,住毡帐,主要家畜是马与驼,很少甚至完全没有农业)的描述。
可见女真人的生活与经济方式是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环境而定。在森林中,占优势的是渔猎;在平原上,则是饲养牲畜或从事农耕。
女真人饲养马匹,甚至还输出马匹,但他们主要的家畜是牛。他们地区重要的物产是类似于猎鹰和隼的海东青,辽朝甚至汉族的皇帝都热衷于搜求此物。从一份向辽朝和汉人进献贡礼的清单上可以看出,女真人输出的产品包括:马(中国正是一个需求无尽的市场)、海东青、黄金与珍珠,还有林业产品(蜂蜜、松籽及人参,一直是重要的一种中药材)。
很明显,女真这些贡品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在依靠进贡建立起的关系中,有很长一段时期,女真人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因素。但无疑,与这些比他们更发达国家的偶然接触,在女真人心中点燃了一种渴望,就是效法这些朝廷,也获得这样的威严和显赫,就像他们那些从东北的林莽中走出来的使节曾见到的那样。
金代女真族具有鲜明区域性和稳定传承性的服饰文化分为:功能型、习俗型、崇尚型等特征;具备骑射民族的特点。《大金国志》中记载:女真人是“善骑射,喜耕种,好渔猎”的民族,每见巧兽之踪能不动声色地置之于死地,食其肉、衣其皮。
女真人的服装,原秋冬皆以皮作衣裤,春夏以麻布为之。衣尚白,左衽。富人春夏以红丝绵紬为衫裳(间亦用细布),秋冬以貂鼠、青鼠、狐貉皮或羔皮为裘。
女真人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建立大金国。金太宗完颜晟灭辽以后,不断南侵宋朝,同时,还强迫金人占领区的汉族人依照金人习俗削发髡额。在强迫推行女真族习俗的同时,金代统治者也意识到利用汉族文化强化统治的重要作用。
金太宗逐步采用汉制,改革旧俗,初创了包括服饰在内的各项新的典章制度。熙宗天眷三年,参照宋辽的官服制度,比较全面制订了各项服饰制度。皇帝参加大祭祀、加尊、受册时穿戴衮服十二章,逢行幸、斋戒出宫或御正殿,戴通天冠,穿绛色纱袍。常服为戴小帽,穿加襴红袍。
皇太子衮服九章,谒庙时穿,十八梁远游冠则在册封时穿用。常服为小帽、皂衫、玉带。大臣朝服基本上是依照宋代品官的冠服制度而重新制定的。世宗大定年间又制订了公服制度。公服的高下等级主要是用服色和图案来加以区分。其中袍服团案以大者为贵。这是的公服要加襴。
金代官服的几次改制,都是围绕汉族、特别是宋代服饰的模式进行更动的,这表现了汉族文化对金代服饰的重大影响。
女真族的服饰比较注意突出北方少数民族风格。袍服是金代男子常穿的一般服装。圆领、加襴、多系腰带,腰带称为“吐鹘”,最高级的吐鹘是玉质的,其次为金,再次为犀牛角、象骨等,穿靴子。
头巾是金代男子的首服,很有特色,用皂罗纱制成,上结方顶,折垂于后,顶的下面两角各缀以两寸宽的方罗,罗下附有六七寸的丝带,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还在顶部缝有珍珠一类的饰物。毡笠帽也是常用首服。
男子多好以髡额、辫发为俗。剃去沿两耳前部直接向上至头顶部的头发,脑后顶及两侧则多蓄长发,编织成辫,垂于肩背部。金代妇女服饰也颇具特色。
皇后礼服基本承袭了宋代的形式,首服戴花珠冠,冠以青罗为表,青绢衬花为里,用九龙、四凤、孔雀和各种珍珠宝物装饰。袆衣为大袖衣,上织翟文,配以中单,大带,蔽膝,玉佩,舄等组合使用。一般妇女的常服,多穿长裙,上衣称为团衫其形制有直领对襟和斜领左衽两种,多用黑紫色和黑色织物裁制而成。衣裙以棉质为多。
因而,在众多打扮中,女真族的装束比较显眼,在下面进攻的数百人中,一眼就能看清哪些人是女真族的。
张通一看是金人在进攻,他立即就在内心里表明了立场,帮助华山火龙派的决心更强了,大英雄一抖丹田气,高声喝道:“别打了,都给我住手!”
内力深厚的一声巨吼,震撼了华山,震撼了正在拼杀的两伙人,白刃战暂时停止,人们都甩脸观看。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分解。
您的支持,是我的最大动力,恳请您在百忙之余持续关注、点击、推荐和收藏艾丈策所著长篇武侠小说《八卦遁甲》,真诚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