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19700000044

第44章 科学巨擘(7)

吴大猷虽身在美国,却始终惦记着祖国的科学事业。1956年11月至1957年8月,他曾接受海基会的邀请,回台湾在台湾大学进行讲学;并接受新竹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之请,到该校讲授古典力学和量子力学,兼及流体力学和核子间的交互作用问题。此次讲学,吴大猷还介绍了李政道和杨振宁关于对称不守恒的发现。这趟回台湾,吴大猷深切地感到,台湾整个科学人才的凋零和根基的薄弱。他认为,必须有一个长期发展科学与学术的计划。当时的中研院院长胡适,请吴大猷提出一个长期的科学发展计划。其后,便根据吴大猷的提议,成立了一个长期科学发展委员会,以烟酒公卖的一些利润,支持此一计划。

1958年至1959年间,吴大猷应邀至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为研究员。当时的普林斯顿群星熠熠。吴大猷与一些世界级物理大师相处并作学术交流,这对他在科学道路上的迈进,无疑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960年至1961年,吴大猷应瑞士洛桑大学之邀,为瑞士国家研究基金会举办讲座,讲解他刚刚开始研究的气体及离子体理论。期后,吴大猷任台湾中央研究院物理学研究所代所长;1965年兼任物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开始新的物理学事业筹划工作;1967年被任命为科学发展指导委员会主任和科学委员会主任两个相关职务。此后,他每年两次回台湾工作5个月。1969年后,专注于个人研究和台湾科学事业。

自1978年在纽约州立大学退休后,吴大猷却没有过真正的退休生活。他决心将自己的余热献给台湾的科学与教育事业,于是返回台岛定居,全身心致力于台湾的科学发展策划、科学教育的改进;并应邀在各名牌大学授课,给大学生讲授理论物理学、数学物理学发展史,以及量子物理学、古典物理学、气体运动论、原子和分子物理学、非平衡态热力学和散射的量子理论等。他还从事科学研究。1979年,他又出任科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致力于初中、高中的科学教育改革。

1983年,吴大献卖掉他在美国的房屋,回到台湾,全身心投入教育和科学事业当中。这一年,由******指定,吴大猷被任命为台北中央研究院院长。第二年,众望所归的吴大猷,又出任台湾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长。他到任后,一直主张科学有所用及并与政治分开,加强两岸的学术交流。

后半生中,吴大猷潜心写作。1974年出版《现代物理学基础的物理和哲学性质》。1976年,在别人的帮助下,他将自己的英文讲稿翻译成中文,作为一套7卷的理论物理学教程,由台湾联经出版社出版。1986年,年近八旬的吴大猷,开始用英文为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撰写《量子力学》一书。自1988年开始,他先后用中、英文撰写了《物理学的发展史及哲学》一书。吴大猷倾尽全力献身科学的精神,深得广大台湾学者敬佩。在他80寿辰之际,他们将吴大猷的119篇论文汇集成册出版。与此同时,吴大猷先后向台湾当局提出过许多有益的建议,向社会报告科学发展以及关于改革教育、纯化民风等论题,这些也由远流出版公司分集出版,即多册的《吴大猷文选》。

1988年,吴大猷在《传记文学》上撰文声称,******于60年代末曾把他请到台湾,将其所谓的“国防部”研拟的核武器计划让吴大猷审阅,并询问意见。吴大猷当即提出三点反对意见,并建议将此军事预算转用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由于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方面的诸多贡献,吴大猷获得了国内外的许多重要荣誉。

梦萦北大,魂归故园

吴大猷一生中有很长的时间漂泊在海外,但他始终对祖国大陆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吴大猷先生仍然念念不忘尚未完成的工作——编写《中国物理学发展史》。而这部物理学史,他本来是打算到北京大学取材完成。

1998年11月,吴大猷再次返回大陆,在广东南沙接受霍英东基金会授予的杰出成就奖,并回到已阔别64年的故乡广东肇庆。吴先生说,自己在台北时,时常梦见童年的小学校、简陋的教室和课桌、几个年级的同学同班上课……如今家乡变化太大了。吴先生祖籍——肇庆市高要县的顶湖村,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文生物圈研究试验点地区”,成为美丽的旅游景点。

见到家乡的巨变,重逢久别的亲人,吴先生心情舒畅,兴奋不已。他许愿,来年春暖花开时在北京再相聚,长住一段时间,好好与亲友、学生享受生活的乐趣,并撰写《中国物理学发展史》。北京大学为迎接吴先生,在校园内风景优美的燕南园选择了一座别墅式小楼,并聘请北京著名的大夫做医疗顾问。

不幸的是,1999年3月,吴大猷先生因病住院,病情日益严重,回北京大学长住的愿望未能实现。吴先生在弥留之际,仍叮嘱“安排赴北京,再到北大物理系去收集资料……”充分表达出他对北大、北京以及祖国的依恋之情。

【大师小传】

吴大猷(1907—2000),广东高要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毕业于南开大学。1931-193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33-1934年在美国作光谱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回国后,曾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39年获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奖金。1943年获教育部第一等科学奖金。1946年赴密歇根大学任客座教授,后又至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两年。1948年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56年应胡适之邀赴台任教,在台大和清华联合主办的研究生班讲授古典力学和量子力学,兼及流体力学和核子间的交互作用问题。后又就任于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瑞士洛桑大学、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纽约州立大学。1957年获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1965年任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物理与天文系主任。1978年从纽约大学退休,长居台湾,担任教育部科学教育委员会主委。1984年获菲律宾麦克塞奖。1983—1994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领导中研院期间,发表研究论文119篇;先后出版《吴大猷论文集》、《吴大猷文选》,回顾其在台湾20余年的工作,是台湾科学发展历史性的资料。2000年3月4日病逝于台大医院。

华罗庚:不是“讲学”是“学讲”

华罗庚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他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其一生发表数学研究论文200余篇,专著和科普性著作数十种,为我国数学科学的发展和普及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被人们誉为“数学天才”;同他也是一个著名的科学界“伯乐”,发现与培养了许多科学人才。

步入清华,勤奋积累

1931年秋至1936年夏,华罗庚教授在清华大学算学系任职。刚到清华时,他只是算学系的助理。当时清华教师的职称一共分为5级:助教、教员、讲师、专任讲师及教授。所以,在清华的教师队伍中是没有助理这个职称的。华罗庚当时的月薪是40块大洋。

华罗庚能进入清华的大门,得益于熊庆来教授的提携与赏识。1931年,华罗庚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熊庆来先生看到这篇论文后,就在清华的教授评议会上提请聘他为算学系助教。熊先生得知华罗庚是江苏金坛人,便将聘书寄到金坛,华家老小合众自然欣喜之至。1931年8月,华罗庚到达清华,被调到数学系任助理员,从此踏上一条通往学术的道路。在人才济济的清华校园里,华罗庚立下一个宏愿:以过人的努力,追求自己的成就。他的座右铭是:“见面少叙寒暄话,多把学术谈几声。”“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心安。”

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算学系一共干了5年,1年助理,2年助教,最后2年为教员。当时教员是不讲课的,华老却主动要求给一年级学生上微积分课。工作之余,华罗庚埋首于学术研究。第一年的时候,他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日本东京的《算学》杂志上。当时国际上只有两本世界上第一流的算学杂志,一本在东京,一本在柏林。中国人在这两本杂志上发表论文,华罗庚还是第一人。在清华的5年时间里,华罗庚在这两种杂志上一共发表了10几篇论文,并于1936年得到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的乙种资助金1200美元,进而获得去英国剑桥大学问学的机会。

同类推荐
  • 千古圣君——李世民

    千古圣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本书介绍了千古圣君——李世民的传奇一生。
  • 幽兰虽香不禁风:董小宛

    幽兰虽香不禁风:董小宛

    董小宛,“秦淮八艳”之一,即使自幼沦落风尘,沾染世俗之气,却仍于浊世之中保留一份淡雅洒脱。对恶霸,不卑不亢;对朋友,真挚忠诚;对爱人,坚贞不渝。本书将她短暂坎坷却留有余香的一生,以温婉的笔触娓娓道来。她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无惧无畏、义无反顾的勇气;于平淡生活中,别致典雅的点点滴滴;在战乱年代,经受住颠沛流离,甘愿舍命保全爱人的笃定……
  • 开国将帅从这里走来

    开国将帅从这里走来

    本书通过对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故乡的采访,生动地描写了他们回故乡的故事,揭示他们作为国之栋梁的成因,那就是故乡文化的熏陶、故乡人民的培育。
  • 海盗:海上的峥嵘岁月与财富梦想

    海盗:海上的峥嵘岁月与财富梦想

    本书所要讲的这些人、这些故事很少能够出现在主流的历史书当中,他们基本上被看成是不入流的人或者说是“小人物”。也许没有现代媒体的宣传,这些人是不会进入大众视野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海盗,在人类的历史上他们曾经写下辉煌的篇章,只是我们的聚光灯打不到他们身上。阅读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看看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这些非凡的“小人物”的故事。历史本身就是故事,无论是大人物的故事还是小人物的故事,他们都应该有自己的位置。
  •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这是一本可能会让你改变整个人生观的传,主人公是一位神奇的创新者、天才工程师以及改变世界的人。那么,谁是伊隆·马斯克?
热门推荐
  • 月影神魔

    月影神魔

    八百年前,东海岛上建起了一座宫,宫内弟子代代皆为女性。八百年以后,在这个以女子为尊的修真名门中,却走出了一名少年。为探寻身世之谜,他毅然选择踏上漫漫寻道之路。从此,他便注定要在正邪的纷争中抉择,也注定会在乱世争锋中,成为新生代的强者!
  • 丧尸末世逃生记

    丧尸末世逃生记

    2012年8月的一天神秘病毒深夜来袭孤独翔麟本是个无忧无虑的青年,深夜在家玩游戏的时候遭遇丧尸的袭击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逃脱行动本书后期将会有一些变异的存在并且不单单只有丧尸的存在还会有一些其他生物的存在请各位读者大大敬请期待
  • 封神之千古绝恋

    封神之千古绝恋

    本文背景为商末时期,类似于架空朝代,可能会稍微改变一些历史,请谅解。她是女娲后人,温柔可人不失心机。那年下凡上,遇见了他。他为一代明君,是她的真命天子亦是劫。种种原因,让他们有了隔阂。终于有朝一日爆发。她心死,他亦是心痛。再见时她已不是当年那个温婉的姑娘了,只为复仇。可是她真的下不去手,她的心里还爱他,他亦是。他们还回得去吗?
  • 语文知识小丛书: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

    语文知识小丛书: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

    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知行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
  • 流氓圣人团

    流氓圣人团

    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是一群主角的故事……
  • 那些有钱的年轻人

    那些有钱的年轻人

    豪门公子赵甲第告别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远赴上海求学。在这座充满所有可能性的都市中,他结识了沐红鲤、袁树、马小跳等一群性格鲜明的年轻人,上演着一出出无比荒诞又异常真实的悲喜青春。正当他们开始逐渐看清未来的面貌,那场最大的风暴却即将到来……当青春遇见财富,高富帅遇见白富美,那些有钱的年轻人将何去何从?
  • 宙合

    宙合

    我将穿梭宙合,成就我的梦想,师门的伟业。但请相信,无论过去千年万年,你永远是我心中最难忘怀那抹光亮。我将用最强的道术,打破层层的桎梏去追寻有你的世界。
  • 邪瞳N魔帝

    邪瞳N魔帝

    一个浪荡少年,一片未知世界,一双魔瞳邪眼,一场无言梦魇
  • The Lilac Fairy Book

    The Lilac Fairy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尊道帝

    至尊道帝

    纵观江山,一拥天下。从此妖孽,葬于我手。五年前再玄损山损落的武尊六翼至尊在五年后重生于洛云王朝世家的少爷从此一段踩天才,踏妖孽的路就此诞生。什么?你说你是天才?不好意思我比你还天才。什么?你说你修炼妖孽?不好意思,我比你还妖孽。什么?你说你丹药多?不好意思我就是炼丹的。在别人炫耀武器多么好的时候,雷暴在愁选什么神器。......每周末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