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俺答今年不同往年,居然得势不饶人,一心要入侵大明,仇鸾刚到任上,俺答便再次出兵大同!
八月,俺答、狼台吉复率兵窥视大同,仇鸾惶惧无策。
其幕僚时义、候荣与之谋,重贿俺答,使其寇犯他塞,勿犯大同。
俺答受重赂,遗下箭纛为信,遂东犯蓟州。
兵部尚书丁汝夔仓皇调边兵一万二千骑,京营兵二万四千骑,分守宣、蓟诸关隘。
俺答汗移兵东去,向蓟州进发,以数千骑兵进攻古北口边墙。另派一支精干骑兵从间道溃墙而入,绕出明军之后。明军腹背受敌,全线崩溃,俺答汗旋即统大军直趋通州,分兵剽掠昌平,进犯天寿山诸皇陵。
俺答大军逼近北京,京师宣布戒严。
在俺答汗兵临城下的紧急时刻,世宗诏令诸镇将帅统兵勤王,委命仇鸾为“平虏大将军”,节制各路勤王兵马。
兵部尚书丁汝夔问首辅严嵩退敌之计。严嵩害怕出战失利,戒令诸将不要轻举妄动。
仇鸾畏战,在东直门上观望,任由敌军在城外自由焚掠八天。
京城外的百姓死伤惨重,哀鸿遍野。
九月,俺答汗兵剽掠大量金银财物、牲口和人口后由白羊口从容出塞。仇鸾奉命追击但被击败,最后杀死八十多个平民,割了他们的首级冒充杀敌报功。
嘉靖帝以为仇鸾立下大功,对仇鸾更加欣赏,但是陆炳却对仇鸾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他悄悄命“口中信”严密监视仇鸾,将仇鸾的罪证收集在手。
现在陆炳实在顾不上搭理仇鸾,因为他的好友和他闹掰了,而且还和严嵩父子俩杠上了!
……
沈炼,字纯甫,号青霞,会稽人。幼聪敏能攻古文,汪文盛以提学副使校浙士,得其文惊绝,谓为异人,拔居第一,始补府学生。
沈炼是嘉靖十七年进士,历任溧阳、茌平、清丰县令,为官清廉,颇著政绩,为百姓所称道。但因其不阿谀奉迎,而秉性耿直,每每龇龉权贵,后被贬职,入锦衣卫。
进了锦衣卫后,沈炼仍丝毫不改本色。
沈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每饮酒辄箕踞笑傲。陆炳对其却非常欣赏,沈炼也对陆炳这个不一样的锦衣卫很有好感,所以两人逐渐成为好友。
沈炼对陆炳的一些行事方法,多有规劝和改变,为陆炳挣来不少的赞誉,逐渐融入陆炳的这个圈子。后来,陆炳将沈炼提拔为锦衣卫经历。
后来沈炼又通过陆炳与严嵩之子严世蕃相识。严世蕃性子比较霸道,每次和人一起喝酒,喜欢以酒虐客,强灌逼酒。沈炼不平,每次碰到都和严世藩较劲,弄得严世蕃对他颇为惮畏。
严嵩乃是当代书法大家,而且颇有才名,出仕之初,便是因为写的一手好青词,被嘉靖帝看重。
初时,沈炼因为陆炳的关系,和严嵩有过交往,对严嵩还颇有好感,对严嵩的书法更是推崇备至。
但是,自从严嵩当上首辅后,贪拿贿赂,逐渐被人诟病。沈炼也愈发的看不惯严嵩,甚至对与严嵩交好的陆炳也颇有微词。
在此期间,沈炼屡次弹劾严嵩、严世蕃父子,上疏历数严党专擅国事,排斥异己,遍引私人居要地,吞没军饷,战备废弛,致东南倭患猖獗,北方俺答寇掠京畿。要求严正典刑,借以纠正人心纪纲,败坏难言。
但是嘉靖帝并不理会,而且多加驳斥。
严嵩和严世藩对沈炼更是憎恶,若不是有陆炳居中调停,脾气急躁的严世藩,早就对沈炼下手了。
可是,沈炼并不消停,他是个斗士一样大人物,既然认定严嵩成了奸臣,自然要与之斗争,丝毫不顾及自己官职卑微。
嘉靖二十九年刚刚过去,嘉靖三十年还没出了正月,沈炼就给严嵩上了一个当头炮。
……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犯京师,致书乞贡,希望开设马市,但是语言多有轻慢。
廷议时,司业赵贞吉请勿许,廷臣无敢从其议者,独沈炼赞同。
当时吏部尚书夏邦谟问沈炼:“你是何官?”语言轻视。
沈炼答:“锦衣卫经历沈炼也。大臣不言,故小吏言之。”其议遂罢。
时首辅严嵩贵幸用事,边臣争相贿赂,希望严嵩能够帮他们多多美言。而打了败仗时,尤其惧罪,贿赂更重。
嘉靖三十年正月十二日,沈炼上书极陈严嵩父子之奸。
奏疏说道:“严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忠谋则多方沮之,谀陷则曲意引之,要贿鬻官,沽恩结客。”
沈炼接着列举严嵩父子十大罪状:
一,“纳将帅之贿,以启边陲之衅。”
二,“受诸王馈遗,每事阴为之地。”
三,“揽吏部之权,虽州县小吏亦皆货取,致官方大坏。”
四,“索抚按之岁例,致有司递相承奉,而闾阎之财日削。”
五,“阴制谏官,俾不敢直言。”
六,“妒贤嫉能,一忤其意,必致之死。”
七,“纵子受财,敛怨天下,”
八,“运财还家,月无虚日,致道途驿骚。”
九,“久居政府,擅宠害政。”
十,“不能协谋天讨,上贻君父忧”。
疏中并论吏部尚书夏邦谟谄谀黩货之罪,请皆罢斥,以谢天下。
陆炳知道后,大惊失色,想救他已经来不及。
果然,嘉靖帝看到这“十大罪”大怒,但却不是怒严嵩,而是怒沈炼。
嘉靖帝令:“拷掠数十,谪戍保安。”
陆炳知道沈炼被罚廷杖,特意嘱托行刑的锦衣卫轻打,才让沈炼没有死在廷杖之下。但是却已经无法挽回沈炼被贬佃于保安州的旨意。
沈炼出塞前,陆炳想要送行,却被沈炼拒而不见。
陆炳无奈,只好回转,嘱咐“尾上针”沿途保护,兵器安排保安州的锦衣卫多加照顾。
塞外人知沈炼因劾严嵩获罪,争骂严嵩父子。沈炼缚草人为李林甫、秦桧、严嵩,聚子弟拿弓箭攒射之,或者骑马至居庸关口,痛骂严嵩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