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38300000040

第40章 习惯之七:不断更新全方位平衡自我(6)

(2)提高承受能力国外有位叫布朗的心理学者说得好,一个人如果想没有任何阻碍,永远保持其满足水平和平庸状态,像母牛一样自得,那是既愚蠢,又颟顸的。为了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一方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失败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防止或减轻一旦受到挫折时的沉重打击;另一方面,若能学些诙谐、幽默的谈吐,培养开朗、豪放的性格,养成乐观、深沉的处事态度,也将有助于提高容受挫折的能力。

(3)调整抱负水平个人的抱负应符合主、客观的具体条件,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而定。力避志大才疏,想入非非。要懂得人的抱负应该随时随地做适当的调整。否则的话,极易产生受挫感。如前面列举的甲同学在那个普通师大里仍不调整进名牌大学的抱负,其挫折感可能使他不但享受不到大学生的生活乐趣,无法安心学习,甚至连普通师大的毕业证书都拿不到手。反之,如果他现实一点,调整了抱负水平,先把功课学好,既可获得成功的喜悦,又可为来日再报考研究生进名牌大学创造有利条件。

(4)寻找补偿途径当你在某一方面受到挫折时,可在另一方面谋求成功,从中获得心理上的快慰。

积极的补偿途径大致有两条:一条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例如,情场失意者可埋头攻读,以求事业有成;数理化思维能力差的学生可竭力在文学、体育等方面一显才能。再一条是发愤图强,矢志不移。在受到挫折的时候,把眼光放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以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去转败为胜,转弱为强,从逆境中找有利条件。孔子厄而着《春秋》,司马迁腐而撰《史记》,可谓是这方面的范例。

相信,一个有志于成功的人,是不会因为个人的挫折而消沉的。

10.善于挖掘自我

●人生的目标容易设立,而实现目标的路却很难走,只有那些认准目标义无反顾的人,那些意志坚定、决不轻言放弃的人,才能达到挖掘自我的目的。

●在挖掘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愿望和潜能是相互联系的。

●人在生活中才能逐渐发现自己的愿望需要什么样的潜能,自己的潜能可以实现什么样的愿望。

●一个人“持之以恒”的过程,应当是一个发现并且塑造自己优势的过程,而不应当是一个简单机械的“铁杵磨成针”的过程。

●很多人就是在考验中败下阵来,并不是说所有的失败都孕育着成功,成功只是留给能坚持到最后的人。

挖掘自我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人的心理活动。因为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某种愿望,人的一生就是为了这个愿望而活。

挖掘自我、实现自我就是使人的愿望和潜能得到最大的满足。正是这种愿望才使得人追求成功人生。

在挖掘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愿望和潜能是相互联系的。只有愿望而没有这方面的潜能,那么你的愿望就难以实现;具有某方面的潜能而没有这方面的愿望,那么也就难以自我实现。人的愿望与潜能的相互适应、相互磨合的过程只有在社会生活的时间中才能完成。

也就是说,人在生活中才能逐渐发现自己的愿望需要什么样的潜能,自己的潜能可以实现什么样的愿望。

从成龙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挖掘自己的潜能和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实现自己的愿望。

挖掘自己的长处并且发挥自己的长处,这需要很长一段过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成龙出身于一个比较贫寒的家庭,父母是一般的打工族。成龙不喜欢读书,直到成名以后文化程度仍然很低。一次为影迷签名,影迷要求他写上“小莉,祝新婚快乐!”一句话,成龙非常为难,因为他只会写“小”和“快乐”三个字。就是这种文化程度,成龙居然成为集编、导、演才能于一身的世界电影巨星,这是成龙在漫长的时间里摸索和挖掘自己优势的结果。成龙小时候的理想并不是当演员,他的最大兴趣是练一身好武功,当个大武术家。在他的软磨硬泡之下,8岁时父亲就不得不把他送到香港著名武师、京剧武生于占元的门下,进了于占元办的中国戏剧学校。成龙的兴趣完全不在学戏,只是想学武功,为此经常受到师傅于占元的严厉体罚,但成龙毫不在乎,只要能学武,成龙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10年的功夫,成龙练就了扎实的武术基本功,并且锻炼出了坚强的体魄和意志。

成龙8岁时因和师傅到夜总会表演特技开始接触电影圈。他从10岁开始当小童星直到20岁,演了不少角色,但是始终毫无影响。成龙揽镜自照,认为自己属于那种“在别人面前晃一千次也晃不出印象的人”。他对自己在这一行业里究竟有什么优势,究竟该怎么走还不清楚,1975年成龙失望地告别影坛去了澳大利亚,在那里,他白天当建筑工,晚上当调酒员。

1976年成龙在朋友的推荐之下在名导演罗维的《新精武门》一片中担任主角,影片上市后,赚了350万港元。但成龙还没有红起来,此后成龙在罗维公司拍了9部影片,一直扮演冷面凶悍的“硬汉”形象,也一直没有走红。导演罗维很奇怪:“成龙功夫又好,身手又漂亮,凭哪样不走红?”

就在罗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香港思远公司的名导演袁和平看中了成龙,让成龙主演喜剧影片《蛇形刁手》,袁和平认为成龙身材魁梧,性格粗犷,但没有那种冷峻、刚烈的肃杀之气,不适合演那类叛逆型的悲剧英雄,也不适合演英俊潇洒的正面英雄形象。袁导演从成龙偶尔的展颜一笑和克敌制胜的得意神情中发现了成龙的憨厚、调皮、可爱的因素,他认为成龙扮演喜剧性的人物一定会成功。

就从袁和平对成龙进行一番分析的这一时刻起,成龙终于发现了自己是一棵什么“树”,在《蛇形刁手》上映后,成龙一鸣惊人。1978年10月成龙主演的《醉拳》上映,成龙大红特红,被称为“李小龙第二”。接着成龙自导自演《笑拳怪招》下片,19天票房高达544万港元。成龙彻底走出了“李小龙”的阴影,奠定了自己在影坛的地位。

成龙在演《蛇形刁手》之前,已经在电影圈呆了16年,这16年成龙结交了一批文化高、有见识的朋友,给自己出谋划策,弥补了自己文化不高的弱点。然后在一次一次的演艺实践中,在一次次失败中发现了自己的种种“不可能”,逐步缩小了努力的点,终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可见,一个人“持之以恒”的过程,应当是一个发现并且塑造自己优势的过程,而不应当是一个简单机械的“铁杵磨成针”的过程。只有那些使优势更优的努力才是有价值的。

人的挖掘自我也就是在这种愿望与潜能的相互发现中实现的。这种发现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完成。也只有具备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完成。

成龙就是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他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克服了失败,走向了成功。

俗话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遍地开。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各种考验。受挫和失败是难免的。

很多人就是在这种考验中败下阵来,并不是说所有的失败都孕育着成功,成功只是留给能坚持到最后的人。

只要坚持到底,你就能体验到自我实现的快乐。

马丁·强生环游世界开始于14岁。父亲在堪萨斯州独立城做珠宝生意。他从小就帮忙解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包裹。

看着来自巴黎、巴塞罗那、布达佩斯的行李袋,面对异国的情趣和多姿多彩的地方感到目眩神迷。于是他离家出走,穿过合众国,搭上前往欧洲的家畜船。一到欧洲虽然什么工作都可做,但却不一定有工作可做,在布鲁塞尔为温饱伤脑筋,束手无策,只好在法国西北不得布莱斯特港远眺大西洋的另一边。

绝望中,他得了思乡病。在伦敦时曾在行李厢中过夜。他溜进驶进纽约的汽船的救生艇。原因是无计可施,只想回到故乡堪萨斯州去。

然而,就在他搭乘该船时,发生了一件小事改变了他的一生,开始追求冒险的壮举。他从向航海技师借来的杂志上,看到了报道以《野性的呼唤》著名的作者杰克·伦敦所记载的事迹。于是他在船身仅30英尺长的“史纳可号”上写下了环游世界的航海计划。

强生回到故乡独立城后,立刻写信给杰克·伦敦。几张信纸洋溢着热情——“我曾出国旅行,口袋里只有三元五分,我由芝加哥出发,回来时还剩二十五分。”

此后的两个星期,他每天心焦地等待着回音。好不容易杰克·伦敦回信了。“会做饭吗?”只是简单的电报。然而,就是这一封没有礼貌的电报改变了强生一生的命运。

其实别说做饭,就连煮白水蛋都不会,他还是回了一封充满自信的电报——“让我试试!”

这一封电报实际上是强生自我激励的开始,从此,他努力不懈,开始向理想目标迈进。

打了电报后,他就到城里的餐厅,观看厨师工作。

不久,“史纳可号”要横渡太平洋驶往旧金山。当然,强生以火夫兼清洁工同行。他施展所学,不论是烤面包、菜肉蛋卷、肉汁或是布丁都会做。在出发前这些食用品均已买好。即使是盐及胡椒等,都买了可供船员3的天使用的数量。

一面煮饭一面学习航海技术,他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一天,由他一展技能,测定船位及画海图,当时船正顺风在太平洋中驶往关岛。但是,由他测定的结果,船却大大改变了方向。

对于这一空前大失败,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他仍然在继续少年梦想的冒险旅行。不管什么事都不能减损他的热情。有一次,有两个星期都没有饮水,所有人员在太阳的烤晒下奄奄一息。强烈日晒使甲板接缝处的沥青都融化了,成为如糖浆般的液态状。

从那时候至今已有30年了。这是变化无常的30年。这期间,强生从南洋地珊瑚岛,一直到非洲内地的林业区,横渡三大洋到世界各地流浪。他是深人黑非洲内地拍摄美国早期食人族电影的人。矮小人种的俾格米人、必须抬头仰望的巨人族、大象及长颈鹿等非洲野兽,他全都拍摄成电影,并将这些影片在全美各地放映。

在这30年中,他遇到过无数困难和风险,然而,自我激励的精神使他能够战胜困难,化险为夷。

马丁·强生的挖掘自我之路充满了艰险和考验,他没有退缩,克服了种种困难,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人生的目标容易设立,而实现目标的路却很难走,只有那些认准目标义无反顾的人,那些意志坚定、决不轻言放弃的人,才能达到挖掘自我的目的。

11.“知”与“识”的概念

●正如哈里斯所言:“没有起码的知识,就没有最简单的发明。”

●愚昧,正是因为“愚”(无知),所以才“昧”(无识)。因此,潜能的大小及其发挥决定于知识的储量。

●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去获取新的知识就越容易。

“知”就是知道,“识”就是识别、见识;“知”是获得资讯,“识”是运用资讯,对某一事物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判断、把握和认识(远见卓识),即新知。“办大事由于才,而成大事却由于识。”知才能识,而识又决定了知的发挥方向和数量。

如果说创新是成功的常青树,那么知识就是滋养的长流水。

如果说潜能是创造力的根基,那么知识就是潜能的主要内容。

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里写道:“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我们知识的宝藏越丰富,产生重要设想的可能就越大。此外,如果具有有关学科或者甚至边缘学科的广博知识,那么,独创的见解就更可能产生。”

知识二字很有意思。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讲的:

古时候,在某地的大山沟里,有兄弟二人以打柴为生。有一天,兄弟俩一边磨斧头,一边闲聊。

弟:妈的,还是当皇帝好——皇帝砍柴用的斧头肯定都是金子的!

兄:哎呀,我说弟弟,你怎么这样没见识——皇帝还用得着砍柴吗?皇帝一天到晚在皇宫里,净吃红薯蘸白糖!

这就是兄弟二人的“知”和“识”。从而我们也很容易判断他们的潜能,他们的创新能力。正所谓见(知)多才能识广。我们的“先辈”,也曾干过不少英勇悲壮的傻事,冒着枪林弹雨,把猪血狗血泼向敌人的洋枪洋炮。愚昧,正是因为“愚”(无知),所以才“昧”(无识)。因此,潜能的大小及其发挥决定于知识的储量。

正如哈里斯所言:“没有起码的知识,就没有最简单的发明。”

同类推荐
  • 打动人心的68个办事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打动人心的68个办事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办事其实是一套很大的学问,其间包括做人处世、口才、心理战术、社交等各方面的知识,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好人,因为把人做好就会处处获得别人的帮助,使自己左右逢源,避免四处碰壁。本书的目的是教人应付人生最难办的事,让关键的那些事情都办成功。同时本书引用了大量成功人士的实例,精心编著了68个办事技巧,帮助读者了解他们在关键时刻是如何把事情办得圆满。如果读者朋友能够认真通读全书,一定能找到办事时的最佳心态和方法,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也希望本书能为各位读者朋友们解决办事中遇到的困扰和难题。
  • 一生要领悟的糊涂学

    一生要领悟的糊涂学

    本书运用大量的名人、名事,从“学习运用”、“为人处世”、“经商运用”三个方面全新演绎了“忍学”与“糊涂学”这一劝世智慧。
  • 商务口才

    商务口才

    日常生活中,总能碰到这样的人:他们工作非常努力,也很勤奋,但是办事的时候却并不顺利,几乎事事碰壁。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会说话”。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好口才是一个人纵横商场的“通行证”。
  • 相信梦想的力量

    相信梦想的力量

    伴随互联网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服务的不断延伸,一大批创业者投身互联网大潮。本书是速途网编辑部根据2012——2013年期间采访的500位创业者故事精选出其中100位而来,这批创业者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龚海燕辞职世纪佳缘CEO外出创业有哪些幕后的故事、80后代表茅侃侃再次创业遇到哪些苦乐酸甜?陈华如何把唱吧做成一款明星APP?邢山虎的《我叫MT》火爆互联网背后的逻辑在哪?100tvCEO刘述尧创业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摇摇招车王炜建走过了怎样的创业心路历程?本书将一一为大家进行首次全景揭秘!
  • 你在忙什么(员工培训版)

    你在忙什么(员工培训版)

    企业最大的浪费是“价值浪费”,即员工不懂得去做最有价值的事。不能够忙出效率,忙出业绩,忙出效益。企业中最大的节约是时间的节约,节约时间的最好办法就是立刻去做最有价值的事。懂得做最有价值的事。你才能够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员工。
热门推荐
  • 守望彼岸之友伤留痕

    守望彼岸之友伤留痕

    从她出生起,命运就在不停地捉弄她。让她拥有绝世容颜,却不知情为何物;让她坐拥妖界霸主之位,却无人与她一同经营;让她流落世间,却只有自己一人独自等待真正的轮回。在一个冬天,身为猎妖者的他闯入她的古堡,即使可能性只有亿万分之一,他们依然成为了朋友。但是,身为猎妖者,却与妖为伍,这让昭夜凌的家人非常不乐意。在昭家人的不断阻拦都走了过来,却在面对虚伪的亲情与真挚的友情时,背叛了友情。在百年后的两族大战,两人作为双方主战力相见,一人早己忘却,一人却在苦苦等待根本不存在的道歉。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在《圣经的智慧》中,我为大家讲述的是关于圣经的故事,我写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我认为你们应当掌握更多的关于圣经方面的知识,但我又实在不清楚你们从哪里可以找到这方面的知识。
  • 做最好的自己:认识你的性格

    做最好的自己:认识你的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古老话题。性格是命运好歹的先决条件,命运是性格导演的人生结果。相对而言,人们似乎更在意自己的命运,而非自己的性格。只有在晓得二者存在着如此密切而且非常内在的关系时,才开始对自己的性格格外关注和重视起来,这可能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势力心理使然。
  • 红楼之若心向玉

    红楼之若心向玉

    不经意间穿到连历史都不曾有记载的国度,不仅遇到那位萦绕红楼迷一生的林妹妹,更加会有一连串的惊险、奇遇,很好看的,看看吧。我的处女作!需要你的支持!!
  • 中学生要懂得的100个人生哲理

    中学生要懂得的100个人生哲理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也正是人的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本书收集了许多蕴涵哲理的小故事,用通俗易懂的故事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小故事能够激发你的灵感,涤荡你的心灵,丰富你的经验,升华你的人生,是中学生人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盏指路明灯!
  • 不败仙途

    不败仙途

    故老相传,天地之间有一仙路,只要走到尽头,便可飞升成仙!只是万古以来,天骄无数,却无一人成功。陈浩,自微末中崛起,踩过满地枯骨,踏足仙路,愿以一生战仙途!凌云之志,无双之功,他这一世,不为天地众生,只为逆转轮回,与你相会!
  • 我的大学在唱歌

    我的大学在唱歌

    如果说大学是四年的飘渡,那么八零后的朋友们肯定会走过以下三条路中的一条:从政,以四年的学生干部工作作为自己学习生涯的终结和走入社会的见习;从文,以四年的学术奋斗打造中国式的学术新秀抑或应该牺牲品;从俗,即默默的走过我们青春的尾巴,游戏,恋爱,打工,走过我们平淡而潇洒的天之骄子这路。从大学里走出来,特别是北川抗震救灾的二年,让我对大学的一切有了颠覆性的认识,谨以此文,分享给即将走进大学抑或走向社会的朋友们!在本书中,我要写的是三种道路走过来的大学生,以及他们后来的人生道路,希望从书里,亲爱的读者们能读懂一些东西,或还没有走完大学路的娇子们,能看到你们道路的前景,更希望从我的书中,能找到一些让读者们少走弯路的东西,我心足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大学这个小社会里,除了郁闷的无病呻吟,我们还能留下人生的一些玩味和思索!!
  • 都市戏命师

    都市戏命师

    为躲避仇人自幼与家人分离,一次调查中发现了祖上传承副本。经历种种,与同样得到传承的妹妹相认,从此走上了一条复仇之路。掌握着入世家族所不知道的秘法,花草树木皆可伤人于无形。一时间,所有势力都站在他的对立面。明白了弱肉强食的游戏规则后,他一步步创立了世人闻风丧胆的幻杀组织。他们皆称自己为——戏命师!
  • 娱乐品

    娱乐品

    不曾想过练武功会走火入魔,也不知道妖孽到底算什么?写个故事给自己看
  • 笑世猖狂

    笑世猖狂

    几世轮回,几世愁心。她与他终将修成正果却非要历经离别之苦。‘最后一是将圆满,其余几世曲曲折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