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是西部农村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西部大开发需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目前,西部地区集中了我国61.5%的贫困县,48%的贫困人口,西部地区的贫困面最大,贫困状况比起其他地区更为严重,而且贫困的发生率最高,脱贫后的返贫率也最高。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的反贫困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抓住这次机遇,有效解决西部农村的贫困问题,将会大大减少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与繁荣。
一、对贫困现象的基本认识
贫困,是人类长期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关于贫困的概念有诸多理解和争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是将贫困问题视为收入问题,即物质生活方面的极端困难。人类在向贫困宣战、努力减少和消除贫困的过程中,关注的也主要是收入缺乏问题,是要解决人们的物质缺乏问题。如国家统计局在1990年《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研究报告中认为:“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实际上,收入问题只是贫困的一个表面特征,贫困的深层原因在于人的基本能力的缺乏。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在1989年《向贫困开战的共同体特别行动计划的中期报告》中给贫困的定义是:“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人的群体的资源(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如此有限,以致于他们被排除在他们所在的成员国的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也认为贫困是指对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
我国学者胡鞍钢提出了三类贫困的概念。一是传统的收入贫困,即收入水平极其低下,不能维持基本生活。通常有两类收入贫困线:一是国际贫困线,根据世界银行标准为每人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1985年国际美元价格);二是各国政府规定的贫困线,如中国政府曾规定1985年贫困线为250元/月,1990年贫困线为500元/月。二是人类贫困,指缺乏基本的人类能力,如不识字、营养不良、较短的预期寿命、母婴健康水平的低下和可预防性疾病的危害等。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1997年采用了测定人类贫困程度的新指标——人类贫困指标。该指标主要测定人类生活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即寿命、知识水平和生活体面程度的短缺情况。三是知识贫困。知识贫困衡量的不仅仅是教育水平低下的程度,而是指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能力的匮乏或途径的缺乏,也就是对人们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和途径的剥夺。据此可以将知识贫困划分为获取知识能力的贫困、吸收知识能力的贫困和交流知识能力的贫困。这里的知识是广义的,包括科学与技术、教育与培训、信息与网络。
贫困分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也称生存贫困,是指一定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处于这种状态的个人或家庭被称为贫困者或贫困户。绝对贫困被认为是一个客观的定义,它建立在维持生存这个概念的基础上。维持生存就是延续生命的最低需求。相对贫困论者认为,贫困是一种相对缺乏或不足的状态。“一个相对贫困的定义是建立在将穷人的生活水平与其他不贫困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相比较的基础上的。”因此,“相对贫困是一种较为主观的标准,它直率地承认其中某些判断要素与确定贫困的标准缠绕在一起。”目前,国际上关于贫困的扶持概念,基本上是指绝对贫困。如哥本哈根宣言和中国政府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提到:2000年消除绝对贫困,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我国近年关于贫困的界定、反贫困的对策、贫困的测量、统计,均采用绝对贫困的概念和标准。
二、西部农村贫困的格局与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的国家,1978年我国有1.2亿贫困人口,到1999年降至3200万,减少了83%。根据我国政府公布的数据,2000年贫困人口已经下降到2200万左右,贫困发生率降至3.5%。2000年底,我国已实现“八七”扶贫的基本目标。在解决收入贫困方面,我国的确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一)西部农村贫困的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分布比较广泛。随着农村各项制度的改革,贫困状况大幅度缓解,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也大幅度下降。到80年代中期,农村人均纯收入200元(相当于当时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50%)以下的贫困人口减少到1.25亿,主要分布在18个相对集中的“老、少、边、穷”地区。为尽快解决这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到1993年底,贫困人口数量下降到8000万人。这部分贫困人口在分布上呈现出更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中近73%集中分布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592个重点贫困县。
西部贫困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家专项贴息贷款和“三西”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的430个贫困县中,有256个属于西部地区,占59.53%。到199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0元以下的贫困县,全国有97个,西部地区占了86个,占全国300元以下贫困县总数的88.7%;其中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以下的特困县有48个,全部分布在西部地区。1994年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592个贫困县,西部11省区和重庆市共有361个,占全国国定贫困县总数的60.98%。贫困人口4136.6万人,占全国贫困县贫困人口总数8065.5万人的51.28%。
2000年底,“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如期结束,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剩余3000万左右,分布随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西部地区集中了我国61.5%的贫困县,48%的贫困人口;西部贫困县的耕地面积占全部贫困县耕地总面积的55.2%,农业增加值占47.2%;西部361个贫困县贫困人口1999年的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部贫困县人均纯收入的87%。西部地区的贫困面最大,贫困状况比其他地区更为严重,而且贫困的发生率最高,脱贫后的返贫率也最高。
从区域上判断,西部地区除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成渝地区、关中地区、兰银地区外,其他无论平原、丘陵、山区、高原的空间区域都有贫困人口分布,但是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以下12个贫困地区:(1)努鲁尔虎山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赤峰地区的一些贫困县;(2)陕北地区,主要包括陕西延安、榆林地区的一些老区县;(3)甘肃中部地区,主要包括以甘肃定西地区为中心的18个干旱县;(4)西海固地区,主要包括宁夏西吉、固原、银南地区的一些贫困县;(5)秦岭大巴山地区,主要包括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和四川达县、广元、巴中以及重庆万洲区的一些贫困山区县;(6)武陵山地区,主要包括重庆涪陵、黔江和贵州黔东北地区的一些贫困山区县:(7)乌蒙山地区,主要包括四川南部、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的一些贫困山区县;(8)横断山地区,主要包括云南西部和北部的一些贫困山区县;(9)滇东南地区,主要包括云南红河、文山州的一些贫困山区县;(10)桂西北地区,主要包括广西百色、河池地区的一些贫困山区县;(11)九万大山地区,主要包括广西柳州、贵州东南部的一些石质山区县;(12)西藏地区,主要包括藏北和阿里地区的一些贫困县。12个贫困地区涉及11个省、自治区和重庆直辖市,共361个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总数592个的60.98%。
1.横断山贫困地区
横断山贫困地区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中段地区,系全国18个贫困地区之一。西起中缅边界,东至川滇省界。包括国家和省重点扶持的13个贫困县,其中国家扶持的有漾濞、福贡、贡山、德钦、维西、宁蒗、南涧等7个县;由省扶持的贫困县有云龙、兰坪、剑川、沪水、龙陵、中甸县。土地总面积545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6万亩,总人口170万人,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2%。其中低收入人口占农业人口的50%左右。该区地广人稀,平均人口密度为30人平方公里,最少的每平方公里不到10人,是云南省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也是汉、藏、彝、怒、傈僳、独成、普米、白族等多民族聚居区。
该地区由高山、中山和峡谷组成,局部为高原盆地。山地高峻,最高海拔达3000米~5000米,一般亦在海拔2000米至3000米之间;山高谷深,陡坡地多,平地少,15度以下的缓坡地仅占土地面积的10%左右;年平均气温4.7℃至17℃;动植物、草场、水利和矿产资源丰富。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交通不便。由于地形崎岖,修筑道路十分困难,以致信息不灵,林、畜和土特产品外运困难,经济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二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粮食平均亩产只有162.6公斤,有的县粮食亩产不足100公斤,是云南省产粮最低的地区之一。加之牲畜饲养用粮较多,粮食不能自给,有的县约60%的农业人口吃返销粮。三是木材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区内成熟过熟林比重大,病腐、风倒严重,合理采伐利用不够。伐区大量采伐,剩余物和等外材丢弃浪费,林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也较差,经营门路少,收入水平低,林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10%,平均每个农业人口的林业产值不足30元。四是牧业商品观念淡薄,把养牲畜作为一种炫耀财富的标志,只养不卖,以致牲畜的出栏率和商品率较低,为云南省倒数第一。畜牧业没有给当地农民带来相应的收入。
2.九万大山贫困地区
九万大山贫困区地处黔、桂两省接壤地区,系全国18个贫困片区之一。包括国家和省重点扶持的17个贫困县,其中位于贵州省境内的有从江、剑河、三都、黄平、雷山、台江、丹寨、榕江、荔波、独山等10个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有罗成、环江、龙胜、三江、融水、融安、资源等7个县。该地区土地面积42488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4.2万卣,总人口3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0多万人,贫困人口约占农业人口的40%。居民以苗族为主,苗、瑶、壮、汉、景颇等多民族混居。
本区大部地区为低山、谷地,也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和少量的丘陵盆地。较高的山地有九万大山、大苗山和越城岭,海拔均在2000米左右。气候、土壤、植被的变化对自然、经济和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影响。(1)农业灾害较重。受倒春寒、寒露风、夏旱和秋旱影响比较严重。倒春寒每年有3至4次,寒露风在桂北带出现3至6天,黔东南每年7至8月有25至30天的夏旱,8至10月又有秋旱,加上冬季低温,几乎一年四季都有灾害,常使农作物减产。(2)林粮矛盾突出。以林区为主的山区,山高坡陡,耕地较少,粮食自给程度低,一些地方为解决粮食问题毁林开荒,破坏了大面积的水源林、油茶林和竹林,造成水源干涸,土壤贫瘠,农业产量低而不稳。(3)人口素质较差,商品观念淡薄。近亲繁殖引起的先天性疾病以及地方病都较严重。
3.滇东南贫困地区
滇东南贫困地区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地区,系全国18个贫困片区之一。西自横断山脉南段,东至滇桂边界,北自滇中高原,南达边境线。包括国家和省重点扶持的19个贫困县,其中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有:红河、绿春、元阳、屏边、麻栗坡、西畴、广南、富宁、墨江、江城、澜沧、西盟、双江、沧源等14个县;由省扶持的有:马关、云县、双柏、镇源、镇康5个县。本区土地面积3713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2万亩。总人口460多万人,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5%。其中低收入人口约占农业人口的50%左右。少数民族众多,是傈僳、傣、景颇、佧佤、拉占、壮、苗、瑶、哈尼、崩龙、基诺、阿昌、布朗、彝等少数民族聚居区。
该区山高谷深,地貌复杂。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1)水利化程度低,耕作粗放。由于地表漏水,水利开发困难。其他地区山高谷深,灌溉条件差。耕作粗放,粮食产量水平较低,机耕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1%左右,粮食亩产约130公斤,一些地区粮食还不能自给。(2)资源破坏严重,导致收入下降。虽木材蓄积量较多,但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破坏和木材消耗严重,很多地区森林面积逐渐减少,使木材生产量减少。(3)畜牧业商品率不高。本区畜牧业较发达,牲畜头数较多,但饲养方式落后,没有固定的草场,养肥率和出栏率较低,畜种质量差,达不到役用和乳用的标准。加之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外销量则更小,畜牧业的产值比重很低。(4)科技文化水平落后。有的县文盲和半文盲比重达55%,少数民族的文盲率达97%。
4.乌蒙山贫困地区
乌蒙山贫困地区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系全国18个贫困片区之一。北起长江,南到南盘江河谷,西自滇北武定,东达黔西北高原,涉及36个低收入县。包括国家和省重点扶持的32个贫困县,其中位于四川省境内的有筠连、珙县、兴文、叙永、占蔺、屏山、长宁、高县、宜宾、沐川等10个县:云南省境内的有镇雄、巧家、彝良、武定、禄劝、鲁甸、永善、会泽、寻甸等9个贫困县;贵州省境内的有毕节、大方、威宁、纳雍、水城、普安、织金、兴仁、六枝、关岭、赫章、盘县、普定等13个县。土地面积930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5万亩,总人口约173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1.5%~85%。农业人口1.596万人,贫困人口约占农业人口的50%。彝、苗、布依、回、壮、汉民族杂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