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16900000047

第47章 卫生医药

一、医疗机构

武威县卫生科于1952年6月成立。1958年底,武威县卫生科改称为“武威县卫生局”。1968年,县文教局、卫生局合并为“武威县文教卫生局”。1985年6月19日武威市成立后。县卫生局随之改称为武威市卫生局。2001年7月,撤市建区,武威市卫生局改称为凉州区卫生局。

1940年,武威县卫生院成立,院址安国寺,院长施久卿,医护人员9人,设门诊,无病床。1942年,由徐上达(基督教徒)于城内草场街(现胜利街)设诊所1处,医护人员14人,设病床32张。民国时期,武威县卫生医疗设施十分落后。1948年,有县卫生院1所,教会医院1所和几所私人诊所。卫生技术人员90人左右(包括城乡民间中医约6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积极发展卫生医疗事业。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市(县)、乡(镇)、村三级卫生医疗、防疫、保健网。1986年2月,武威市撤区并乡前,全市有区卫生院8所、乡卫生院54所(其中全民所有制37所)、镇卫生院1所。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54人,病床287张。集体所有制乡卫生院17所,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51人,病床40张。1989年,中心卫生院10所,乡卫生院28所,预防保健门诊部23处(集体所有制12处,全民11处),全市438个村民委员会都成立了村卫生所,共有乡村医生638人,卫生员678人。全市城乡个体开业医生224人,其中中医师7人,西医师3人。2006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有区级医疗卫生单位8个,农村中心卫生院9个,乡镇卫生院29个,卫生分院10个,防保门诊部14个。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8个,村级卫生所448个,民办和个体医疗机构330个,从业人员3931人,年门诊人数达58.2万人次,住院治疗36611人次。引进核磁共振、CT、伽玛刀、直线加速器等先进医疗设备26台(件),500MAX光机、B超、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560多台(件),极大地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水平。

城区主要医疗机构有:

凉州区人民医院1951年12月,成立武威县人民卫生院。1957年,病床80张。1985年,病床250张。到2000年,开设病床340张,年门诊就医人数达11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4600多人次。2006年,开设病床508张,门诊就诊人数达42.75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6856人次。

凉州区中医院1984年8月成立,病床50张。2000年,床位增加到150张,年门诊量8.6万人次。2006年,开设病床180张,门诊就诊人数达11.6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4370人次。

凉州区第三人民医院原为城关镇卫生院,建于1961年。2000年,年门诊人数为2.1万人次。2006年,开设病床210张,门诊就诊人数达13.85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4989人次。

武威肿瘤医院1976年成立,开设肿瘤病床8张。1980年开设病床70张。2000年开设病床210张,门诊就诊人数达5876人次,收治住院患者3434人次。2006年,开设病床400张,门诊就诊人数达89546人次,收治住院患者6563人次。

二、卫生防疫凉州区流行病主要有天花、白喉、伤寒、斑疹伤寒、猩红热等。据史料记载,民国时期,天花流行4次、白喉5次、伤寒5次、斑诊伤寒4次、猩红热3次,给凉州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

在流行高峰期,死亡人数每天可达60人左右,民间有“两天不见病倒了,三天不见送掉了(死亡)”的说法。

1950年至1954年,相继消灭了天花、白喉、霍乱等急性传染病。1965年,在全县60万人口中普种牛痘。1986年到1989年,计划免疫达到国家标准要求。2006年,凉州区对全区38个乡镇448个村的2000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547名,建卡率97.88%,建证率90.18%,卡介苗接种率99.72%。脊髓灰质炎糖丸接种率94.78%,百白破三联接种率94.21%,淋苗接种率96.89%,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87.95%。2006年1月至12月全区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2种6478例,主要以肝炎,痢疾、淋病、梅毒、麻疹、百日咳、流脑、猩红热、肺结核等为主要传染病。

三、地方病防治

凉州区地方病主要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俗称嗉袋子),其次是布鲁氏杆菌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在本区延传历史悠久,患者因肌体缺碘而引起。发病地区主要在双城、四坝、洪祥、南安、永昌、九墩、下双、长城、清源、清水等乡镇。1972年,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患者6119人。1974年查出患者7877人。1984年,普查患者3416人,武威县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加强盐业管理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病的通告》,促进了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病的防治工作,使其得到有效遏制。

凉州古来有“凉州畜牧甲天下”之称。由于牲畜繁殖快,数量多,故布鲁氏杆菌病在农村时有发生,尤以沿山地区为多。1986年,有布病患者68例。1987年治疗43例。1988年底,有布病患者43例。“十五期间”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达98%以上。2005年五苗接种率达99%以上。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及时接种率为86.4%。2005年到2006年,开展了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接种33156人份,居民合格碘盐食用量达96%以上,全区地方病经过多年的有效预防和普查普治,发病率明显下降。

四、妇幼保健

民间多为旧法接生,难产、婴儿四六风、产后出血、产褥热等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死者数不胜数。民间流传“养娃娃脚踏鬼门关,生死难保命交天”,正是旧社会妇女生育的真实写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于1953年8月成立武威县妇幼保健站,开展新法接生宣传,培训新法接生员,配备接生包。1958年新法接生率达到95%左右。对佝偻病、龋齿、砂眼及有缺陷的儿童进行治疗预防。1979年,全县育龄妇女患****炎、宫颈糜烂病者2.14万人。1985年婴儿死亡率2.5%以下;孕产妇死亡率0.143%。到2005年婴儿死亡率控制到18.88‰,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到28.5/十万,住院分娩率达85.15%,新法接生率达99.96%。

五、肿瘤防治研究1975年8月至11月,国家组织的胃癌死亡回顾调查组先后分两批在武威县54个公社、62万人口中进行调查,摸清武威县胃癌发病和死亡率居全国首位,大河地区(今武南镇)是恶性肿瘤高发地区。1976年冬,成立武威县胃癌防治研究所,附设在武威县第二人民医院(大河驿),开设肿瘤病床8张。1980年起,迁入新址城区海藏路,设病床70张。1988年与68个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建立肿瘤防治联合体。近几年,胃癌防治专题研究成绩显著,曾在国家级有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篇。1998年引进高科技设备伽玛刀,研究开发新药品10余种。1999年到2000年,成功开展介入治疗100例肿瘤疗效确切。截至2006年底,形成了以肿瘤防治为主的36个学科100多个专业,现已开展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妇瘤科、肾病科、内分泌科、头颈外科、放射科、化疗科等多个专业科室。共收治肿瘤患者23876人次,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项奖。

六、医学发展

《武威汉代医简》是武威早期医学发展的纪实,具体反映了西北边陲的医药特色。明朝凉州卫医官蔡嘉善,精通脉理,详辨阴阳,医道高明。清光绪年间,铁珊任甘凉兵备道,对医学教育很重视。铁珊目睹天花流行给城乡人民带来的灾难,于光绪八年(1882)设置种痘局,并宣传种痘好处。后又设医学正堂于武威土主祠内,聘请精通医道的宋天锡为医学正堂,专门管医事,教医理,培育人才,为医学发展做出了贡献。现代已故名医权爱棠,医学造诣很深,他很重视带徒授业,诲人不倦,培育杏林人才,列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之一的“陇上良医”席梁丞及名医窦伯清曾授业于他的门下。

主要医学著作有:

《汉代医简》1972年11月,武威县柏树公社旱滩坡出土汉代《医学简》92枚。

《针灸捷径》原为手抄本,作者不祥。

《治喉指掌》原稿以清代张宗良《喉科指掌》为蓝本。

《医学摘粹》作者庆恕,满族,辽宁省抚顺市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出任凉州府尹。

《增补医方直指》手抄本。成书于光绪元年。

《医学小鉴》作者齐凯,武威人。

《近百年医学史》1959年,由权爱棠主持,胡荣华等搜集资料合编而成。

《眼科讲义》1973年,武威县举办眼科学习班时,由高健生、刘维玉主编。

《常见病证单验方选编》由赵炎声、邵袭德、党寿考、曹森林等合编。

《老中医治疗经验选》1981年,陆国俊、赵和劳、王维杰分别收集老中医张杰臣、刘子和、李明轩的临床治疗资料加以整理,编辑成册。

七、医药经营凉州区中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972年11月,武威县柏树公社下五畦大队修水渠时,在旱滩坡出土《武威汉代医简》共92枚,所列药物近一百种,详细记载了病名、病状、制约方法、服药时间、针灸禁忌等,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明朝万历年间,安徽籍中医王日新,定居武威,于东大街开设药铺万寿堂。他精通《本草》,擅长外科,行医售药,研制万应膏药,疗效显著,驰名全国,誉为凉州膏药。其孙王良士为雍正年间武威名医,继承祖业,对“万应膏”的配方增补了药味,制成虎骨狗皮膏、风湿关节膏及小儿寒疝膏等。王良士中年时曾回本籍省亲,返回时带来“硫璃蛤蟆”一个,置于铺前,作为商标,后流传为“王蛤蟆膏药”。1957年春,王氏十七代孙王金泉、王生泉将药方献出,省卫生厅授予二等奖,并奖人民币200元。1962年使用“王蛤蟆膏药”商标。该药流传达300多年,远销各省、市,少量销往海外。民间有“炽炉炼丹妄用功,神仙难治关节痛;蓬莱瑶池无妙法,良药原在凉州城”的佳话。1957年后,因原料不济,配方做了调整,只炮制“风湿关节膏”。明朝末年,张继和在东大街开设中药店全盛德,是一家批零兼营的中药栈坊。清朝时期有广顺堂、百顺堂、福寿堂、万春生、万玉和、永和堂、复生永等中药铺相继开业。这些药店开始小本经营,逐渐设铺开店,前店后坊,自制自销,坐店经营,兼售成药。

民国初期,新开中药店12家。即福成厚、同茂和、德庆丰、振盛荣、同济成、永庆生、真诚久、德兴厚、永泰生、夏立新、公盛和等。抗日战争时期,又新开中药店14家。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除2家倒闭外,中药店增至56家(其中批发2家、批零兼营1家、零售53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城乡中药店多系人单底薄的夫妻店、父子店、叔侄店、兄弟店,家长即是掌柜,大权独揽,无所谓建帐核算。规模较大的药店,如广顺堂、同济成、福寿堂、新兴长等,店主(股东)不直接经营,他们雇请代理人经营业务。

西药引进武威,约在光绪二十年(1894)左右,由英国传教士卜存仁设药房,每逢“礼拜”

,对患者施药。民国初年(1911),由山西省临汾县大夫柏桂茂在城内王府街开设广济医院,设有药房,以诊代药,后因资金不足,货源阻塞,于1919年关闭。民国9年(1920),由韩廷荣接办广济医院,以诊代药。民国24年(1935),孙运清改广济医院为孙氏诊所。民国27年(1938),由薛仁勇于王府街开设福音医院。民国36年(1947)福音医院改为友华药房。迁址东大街专署西侧。1949年,武威城内西药房有8家。到1955年,武威县中西药店为66家,其中中药店56家,西药店10家。1956年,对私营中西药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西药铺实行了公私合营,全部转为国营企业。到1989年,武威市医药系统有三级批发部两个,四级批发部两个,医疗零售门市部6个。经营中西药品及医疗器械达2711种,其中中药527个品种、西药802种、中成药328种、各种医疗器械978种、兽药76个品种,年销售额1740万元。

近年来,医药市场放开,私营药店再度迅速发展起来,到2006年,全市中西药经营药店达523家,其中批发业17家。医药生产企业发展到10家,先后有甘肃普安制药有限公司(原甘肃药物碱厂)、甘肃泰康制药有限公司(原武威制药厂)、武威医药有限公司、武威绿洲中药饮片公司、武威天慈堂中药饮片公司等一批中西药加工企业建成投产。

八、中药资源凉州区是得天独厚的天然药物园。据《凉州异物志》载:琥珀、甘松出凉州。《隋书》记载,隋炀帝西巡,武威太守樊子盖献青木香,以避瘴气。《唐书·地理志》载,武威的芎穹(川芎)就是向皇帝进贡的贡品。

为了开发和保护中药资源,武威市(县)贯彻******关于《对全国中药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制定发表规划》的决定,根据《中药资源普查总结验收标准》(试行)精神,于1985年3月至1986年10月,由市卫生局、农牧局、市医药公司组成药源普查小组,对全市中药资源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近两年时间,行程1000余公里,走遍33个乡、5个镇,基本查清了武威市中药资源的分布情况。查清中药资源85个品种,其中动物药品5种,植物药品79种,矿物药品1种。这些药物野生的53种,家养家种的32种,分40个科、77个属。通过普查,辨清了大蓟与小蓟、车前子与马鞭草、鸡冠花子与青葙子、马齿苋与大蓟的区别;查清了茵陈与其它相似蒿属植物的区别、木贼与问荆的区别。试种成功知母、贝母、射干、桔梗、黄岑、杏叶沙参、羌活、连壳、锦灯笼10个品种。近年来,全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药材品种有红黄芪、当归、甘草、柴胡、板蓝根及其他药材,到2006年,其中红芪种植面积达2672亩,当归2151亩,甘草2688亩,其它药材1489亩。

同类推荐
  • 五代花月夜

    五代花月夜

    镜中花,水中月;花月不解相思夜,五代花月有闲恨,此去化解相思劫,看花开花谢,叹月圆月缺。花月一群:13199122
  • 亮剑之大楚行

    亮剑之大楚行

    一个满腹经纶的历史生,一次偶然中穿越到一个:霸王灭刘邦,传世百余年,天下又大乱的时代!没有罢黜百家,诸子又该如何?待看大楚纵横平天下者,如何亮剑!倾得美人心归,玩得三十六计!
  • 华图腾越宋元

    华图腾越宋元

    它首先是一部中华民族原始至宋元期间约计一万年的传记年谱式演义,这其中包括盘古女娲开天辟地,天地公国3600年,中原公国2500年,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1294年五段历史时空。这万年的历史长廊,取其惊心动魄和精彩的历史事件加以渲染,赞美了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的人们,痛斥了卖国分裂可耻的人,从而宣示了中华民族从愚昧到文明的伟大进程。它是一部神话和凡尘交替演绎的小说,充分体现了我国人神共治的特色;它也是一部地理游记,文中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它也是一部跨时空的人物演绎,标示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一流的强大世界强国,进一步暗示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部分。
  • 豪杰演义

    豪杰演义

    田和一梦回到数千年前。灵士、羽士、大妖!远古神话的神秘面纱在田和这个混蛋的面前被粗暴撕开。征伐杀戮、国国兼并!名不聊生的惨况怎会如此真实?百家争鸣豪杰并生的乱世吗?“看我凭依《夺天奇册》的威能,悟彻六大神通的秉性,潇洒纵横人世间!”田和躺在脂粉堆中,单手撑头大言不惭。嗯,是该搞点事出来的时候了。
  • 水浒之雄霸大宋

    水浒之雄霸大宋

    水浒传中,塑造多少好儿郎?梁山泊里,住着多少好汉子?且看本文如何收录好汉,玩转宋朝。
热门推荐
  • 光明教廷生活指南

    光明教廷生活指南

    【全文免费,更新不定,全宠无虐,西方魔法异界】“我知道很多人都说,阿尔爱我是因为他脑子抽了。其实,我觉得是创世神脑子抽了。ps:老实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背过阿尔的全名。因为他是光明神殿千年来最有望封神的光明圣子,各种教名封名中间名加起来,实在太、长、了!”——佛罗娅·艾瑟尼格·····清晨的神殿响起唱诵诗的歌声,精灵酒的清香飘过帝都皇宫,天空投下巨龙飞舞的身影,矮人挥舞着沉重的铸造锤。星光之下,加冕神座。
  • 我爱你,全世界都知道

    我爱你,全世界都知道

    柯晓彤喜欢成荣,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而成荣却从来不知道。追随着成荣,柯晓彤一步步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一步步改变着自己,变得足够优秀。当她蜕变的那一刻,才发现成荣离她从始至终都不遥远。她淡漠如水的性格便注定了两个人的感情不会顺利。可当一切尘埃落定,蓦然回首时却发觉――时光流逝,岁月老去,原来我还爱着你。
  • 嫣妖画酿

    嫣妖画酿

    人间嫣骨,天下无妖。九州寂寥,三界落寞。素月仍如初识清辉盈白,三千珠翠拥宸游,惊艳了岁月洪流。秋风乍起,黄芦苦竹还在恣意生长,入骨艳花婆娑零落于地,花落熬粥汤。迢迢时光深处,故人离去。唯剩孑影阑珊,孤灯掩映下的柔肠断痛,独倚轩窗时的千般无奈,沽酒相逢辛辣入喉化不开的眉间清冷。当月凉风,夏花正值。胭脂淡褪,风霜染白。岁月如故,人情不如。十丈红尘,此生不复。
  • 多彩校园

    多彩校园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刺神进化

    刺神进化

    艺术的颠峰,是在那暗黑之中毫无先兆的一抹寒光。行走在黑暗的边缘,流动着吸血鬼的血统,那十根修长的手指就是他的兵器,死亡正在响应着他的呼唤!无限进化的世界,他,幻化成虚无的躯体,直至成为了那最后的……刺神!-------------------新人作品,请多多支持,收藏推荐~~建了个扣群,读者能进,作者能进,群号:218277207
  • 尸王对决

    尸王对决

    一个世界不能容下两个尸王,且二十一世纪的天才教授慕容逸与办事狠厉的CR公司总裁迟熙谁会在异世称霸?
  • 都市霉运星

    都市霉运星

    人们都知道天上北斗七星,却不知道北斗本为八星。三千年前,仙魔妖三界大战,北斗八星的老大帝星,中了巫魔的彩虹霉瘴,倒霉一万年,所以被排出仙班,寻找解药--------七世痴情泪。而霉气冲天的帝星无意中踩中了运命轮盘,六道轮回,被封印了神力与记忆,重生人世,来到了与地球平行的另一个空间,天球,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霉运生活。他能否唤醒封印的记忆,找回自我?他能否找到七世痴情泪,解除霉瘴?他能否破除万年诅咒,重温情爱?他能否回归星缘仙体,万灭不死?一切答案,自会慢慢为你揭晓。
  • 高冷总裁:走着瞧

    高冷总裁:走着瞧

    一时之间,他的眼底满是苦涩的笑容。如果那时候,他一心一意的对戚菲,说不定,现在得到幸福的,便是他?而身边这两个孩子,也该是属于他的。只是一切的事情,都只是如果罢了,若是人生真的能后悔,真的能改变,又哪里会有这么多的后悔呢?
  • 人鱼座眼泪

    人鱼座眼泪

    是变成泡沫,还是成为幸福的新娘?既定的童话还有没有别的结局?艾薇从来都没想过那么多,褪去金色鱼尾,换上白色长裙,她是为了救父王才来到明珠学院的。寻找鲛珠困难重重,而人鱼身边总有【王子】出现—苏亦宸是月光王子,疏离淡漠之下饱含着不顾一切的信任与爱恋;纪夜潼是冰山王子,阴暗强势的个性注定他不会轻易放手。还有【坏女巫】喻晚晴总是嫉妒陷害人鱼,而平凡善良的苏亦轩和夏芝雅也不是不同的【路人甲】。可艾薇不是软弱的小女生,不管王子会是谁,她就是艾薇,独一无二的人鱼小公主,要捕获最佳恋人,只为幸福而流泪........
  • 重生之萧峰成神

    重生之萧峰成神

    想知道箫峰与阿紫掉下悬崖后发生了什么事吗?降龙十八掌融合了六脉神剑与北冥神功又会产生什么变化?神秘的混沌阴阳决又会给箫峰带来什么变化?一个全新的人生,随之而来的一段全新的感情,萧峰又到底该不该接受?且看重生后的箫峰如何修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