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02900000003

第3章 前言

两年,终于定稿付梓。****甘肃********、省**************陆浩同志题写了书名;省委常委、兰州********陈宝生同志作序;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评论家雷达先生也应邀作序述评。谨向他们表示深切敬意和感谢!

编纂出版该书的目的,是力图向人们展示兰州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据现有考古资料证实,兰州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约为1.5万年。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兰州的远古先民就为我们遗留了极为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5000年前后,生活在黄河两岸的先民创造了以灿烂的彩陶文化为主要标志的马家窑文化,这便是兰州黄河文化的开始。距今4000年前后,羌戎文化开始形成,在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中,羌族人开始创造了早期的农耕文化。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帝国在今兰州市区东部的东岗镇一带设置榆中县,从此开始了兰州的建置史和城建史,汉族的前身、中原华夏族人口也在此时进入兰州,至今已有2220余年了。西汉武帝时,随着汉匈战争的胜利,西汉在兰州一带先后设置金城县、金城郡,兰州古名“金城”即由此而来。

西汉时的兰州是中原王朝保障河西,联络西域,疏通丝路的前沿基地,所以,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祖禹评论说:“(兰)州控河为险,隔阂羌戎,自汉以来,河西雄郡,金城为最。”

兰州的丝绸之路文化也因此发轫于秦汉而繁盛于隋唐。魏晋南北朝时期,兰州成为民族大融合的重要地区,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争夺,其中鲜卑族乞伏氏所建西秦政权立国都于金城。这个时期,随着法显西行、西秦凿窟,佛教盛行于金城,开始了兰州的宗教文化。公元581年(隋开皇元年)正式设置兰州,兰州从此得名。隋唐时期,兰州成为丝绸之路东段中线的必经之地,商贾、使者、僧侣、军士、诗人往来东西,路经兰州,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记载、实物遗迹和优美诗篇。北宋时期,汉族的宋、党项族的夏在兰州以河为界,分而治之,兰州成为各民族间贸易的重要地区,这是后世兰州成为全国茶马互市中心地区的开始。

明代是兰州地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明肃王移驻兰州,东南人口大量迁入,兰州出现了自秦汉以来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修建宫苑,扩筑城池,改变了旧的城市面貌,使兰州初显黄河之都的风采;凿渠引阿干河水灌溉,改制水车,发展农业,改变了旧的经济格局,兰州由元代以前农牧兼营经济转变为农业为主导的经济;搭建镇远浮桥,普及皮筏运输,兰州成为东西交通要津;兴文重教,士人群体形成,名人辈出,兰州成为陇文化三大中心区之一;以儒为宗,释道兼容,士有南风,民尚耕读,兰州民间民俗文化开始形成。清代是兰州地域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政治上省会地位的确立和陕甘总督署移驻兰州,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全面发展,文教上书院兴盛和后来的陕甘分闱,这些都为兰州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泛又坚实的基础。以黄河文化为内核,吸纳了丝绸之路文化、多民族文化、多宗教文化的兰州地域文化基本定型。晚清时期,左宗棠先后在兰州创办机器局和织呢局,兰州开西北近代工业之先河,从此有了工业文化。清末“新政”时期,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特别是成功修建了黄河铁桥。这既是近代中国的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范例,同时也预示着西方文化的渗入和对兰州传统文化冲击的开始。民国时期兰州的地域文化处于嬗递时期。一方面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史志编纂、戏曲表演、民间艺术、民间文化活动等得到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是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以多种物质技术形式传入兰州,给兰州传统的地域文化带来新的气象和生机、新的内容和形式。特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中国共产党在兰州的组织建立和活动,开始了兰州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正是在上述几千年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新中国成立后的兰州文化大放光彩,出现了一次又一次全国瞩目的文化现象,孕育出一个又一个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陇剧《枫洛池》、歌剧《向阳川》、话剧《西安事变》、大型民族歌舞剧《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综合性期刊《读者》等等。《兰州历史文化》正是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在分析研究兰州经济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脉络、兰州各历史时期地域文化发展进程和特征的基础上,以史为据,纵横结合,分门别类,全面地反映兰州的历史文化及其地域特色。编纂出版该书,有着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编纂《兰州历史文化》,对兰州历史文化第一次作了系统、全面的挖掘、整理和记述,从而为当代和后世的人们提供了有关兰州历史和地方文化的丰富信息和知识。这必将有助于传承历史文明成果,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使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有本有源,在继承中得以创新;也必将有助于人们通过阅读、品味、收藏,从历史文化积淀中汲取精华,成为塑造兰州精神、构建和谐兰州的丰富养料和精神动力。

其次,编纂《兰州历史文化》,是“文化兰州”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根据党的******精神,作出了围绕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兰州”建设的重要决策,并具体规划了“文化兰州”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挖掘整理优秀文化资源”是主要任务之一。而编纂的过程,正是整理和挖掘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的过程。同时,《兰州历史文化》的出版也必将在“文化兰州”建设过程中发挥出两大效益:一是社会教育的效益,使该书成为对当代和后世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兰州、热爱家乡教育的有益教材;二是对外宣传的效益,使国内外读者通过《兰州历史文化》较多地了解兰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全方位、多层次地认识兰州,从而有助于提高兰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兰州与国内外更好地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

再次,编纂《兰州历史文化》,是兰州市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的重要内容,对申报工作本身也具有不可或缺的助力作用。在地面历史文化遗存不够丰富的情况下,《兰州历史文化》以图文形式,实事求是地介绍兰州曾经有过的和保存至今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兰州的历史和文化,这对于申报工作的顺利推进无疑是会起到积极作用的。

《兰州历史文化》的编纂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地记述兰州历史文化各时期、各层面的发展成就和地域特色,注意反映文化生态的变化和文化发展的规律,为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兰州”建设服务。

《兰州历史文化》的编纂和出版坚持了四个基本原则:一是贯通古今的原则。既要充分反映远古至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发展状况,更要充分体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文化的辉煌成就,全书下限定在2005年。二是真实客观的原则。内容取舍要有史实依据、文献依据,现存的还要有实物依据,有学术争议者诸说并存。全书做到言必有据,既不刻意溢美,也避免重大遗漏。三是知识性和可读性相结合的原则。广泛采纳近年来史志、考古、文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全书构成兰州历史文化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又避免教科书、学术论著式的写法,做到语言通俗、生动,文风清新、朴实。四是收藏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原则。全书从内容(包括文字、插图)、版式、装帧到印装水平等方面力求具有收藏价值,同时兼顾不同读者层选择阅读的需求。

《兰州历史文化》采用“1+X”的结构体式。即以《历史沿革》为全书的综览,梗概式地总述兰州历史发展进程和重要文化事象,作为了解兰州历史、解读兰州历史文化的总纲。其他册则分别侧重记述农耕文化、工业文化、兵家文化、革命文化、移民文化、民俗文化、士人文化以及教育、名人、古迹、文物、艺术(含文学、戏曲、书画)等。各册内部一般分为二至三个层次,按所涉内容设标题。各册的叙述风格在坚持总的编纂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不强求一律。

《兰州历史文化》的编纂出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编辑委员会主持制订了《编纂工作方案》和《编写大纲》,对全书集中审定。承担各分册撰稿任务的有大专院校教授、省社科院研究员、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史志专家、文化刊物的编辑、文艺单位专业作者和报社资深记者等共14位同志,根据《编纂工作方案》和《编写大纲》的统一要求,广泛搜集和深入辨析资料,审慎撰稿,付出了大量心血。《兰州历史文化》编辑办公室,在制订方案、联络作者、统一体例、协调进度、互通资料、编辑统稿、书稿录排、联系出版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市申报名城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部分专家审读文稿,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市地方志办公室积极配合提供了大量史志资料和珍贵图片,并为部分书稿核订史实、补充资料。《兰州晚报》社的有关同志也提供了图片资料。甘肃人民出版社、深圳国际彩印有限公司为高质量出版、印制给予了有力配合,并在书稿录排、文图核校、编辑加工、版式和装帧设计、成品印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兰州历史文化》出版之际,我们应当感谢所有付出劳动以及给予了关心和支持的单位、团体和个人!

几年前,我履职天水期间,曾主持编纂《天水历史文化丛书》,深知这项工作是浩大、复杂,系统的社会文化工程。编纂出版《兰州历史文化》,在兰州还是第一次。由于兰州历史,特别是兰州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还在不断深化和发展,也由于参与编纂的同志对兰州历史文化的认知不尽相同等等,该书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憾。但《兰州历史文化》编纂出版的首创之功是不言而喻的。书中不到之处和新的研究成果,将在今后再版时予以修订和完善。

兰州作为我国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在西部大开发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正在阔步前进。2007年7月,在举办第十四届兰州经济贸易洽谈会的同时,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在兰州举办,大大促进了兰州的对外开放和与国内外城市的经济合作及文化交流。为了记述兰州的今天,也祝愿兰州的明天,我曾不辞粗拙,作小词一首以记,录在这里,作为这篇《前言》的结语。

水龙吟·金城盛会盛夏雨过天晴,看彩虹瑞兆金城。一河豪韵,两山翠岚,陇上风情。旗如飘翼,车如水流,人似潮涌。四海聚宾朋,客别三日,说美景,赞繁荣。

重镇兵家必争,到西域,南达藏青。亚欧陆桥,兰洽盛会,丝路重通。开放启门,投桃报李,合作双赢。再发奋,招商借鞭,兰州快马兼程。

同类推荐
  • 璀璨明珠:法门寺博物馆

    璀璨明珠:法门寺博物馆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法门寺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历程。走进法门寺博物馆,可以细细地品味和鉴赏唐代文明和佛教文化留下的菁华,感受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三兴大汉

    三兴大汉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东汉末年,烽烟遍地,诸侯并起。这是一个豪杰辈出,群雄逐鹿的煌煌大世!既然让我来到了这样一个大世,我又岂能不青史留名,彪炳千秋?且看我如何扭转这天下大势,取代吴蜀魏,兴我汉家天!现代人刘和穿越东汉,成为幽州牧刘虞之子。此时老子刘虞已经得罪了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两位诸侯,公孙瓒与袁本初。袁术陶谦结盟于公孙,曹操刘表也惟绍之命是从;刘虞已是秋后蚂蚱,自己却是阶下之囚;幽州已成死地,举目天下皆敌。且看宗室刘和如何在这重重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救亡图存,三兴大汉!
  •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本书共精选16卷,上起东周,下迄五代,囊括了1300余年的历史。其取材除十七史外,包括杂史、传状、文集、谱录等数百种,内容充实。本书为选译本。
  • 汉末军阀

    汉末军阀

    曹操的祖先是夏侯婴,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袁绍家一门四世三公,丫的这是拼爹吗?拼爹算什么本事,主角穿越成了北海一小吏的儿子,但立誓要以兵起家,打造出汉末最为强悍的盖世军阀!典韦、赵云、太史慈……铁军如山,猛将如云,问天下诸侯何人不服。新人新书,喜欢三国的朋友帮忙收藏下,有空的每天帮忙投几张推荐。汉末军阀书友群:148011514
  • 娇妻如云
热门推荐
  • 天后养成攻略

    天后养成攻略

    他努力帮她获得一切她想要的,即使牺牲所有,他也愿意。她却只想依靠自己,斩荆披棘,成为足以与他相配的女人。没有算计,没有利用,没有上位。在最险恶的娱乐圈里,他们保持着初心,给对方最纯净的爱。
  • 归来纪

    归来纪

    若众生皆苦,那我来了结众生!若众神皆当我路,那我来了结众神!
  • 天脉殇

    天脉殇

    完全架空世界,创造玄幻大陆,还原奇幻武侠,多主角剧情起起伏伏。浮尘烟雨剑,幻影疾风步,天脉十三门,十大后天至宝,百部武林神功,没有你看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生死轮回,我为谁战,笑傲天下,我主沉浮。说的对的了。
  • 至强兵器

    至强兵器

    昏暗的实验室,破碎的仪器,地面一片狼藉。从这里出去的少年路在何方,是成王还是称霸!他是组织的噩梦他是杀手界的神话,是令整个世界陷入恐慌的死神!他无情冷着却也有自己的逆鳞。我只做我自己,任何人挡我,死!!
  • 都市之逆转阴阳

    都市之逆转阴阳

    “孩子想考京大,华清?”“重病,求子,想要一家团聚吗?”“公司缺乏管理,人才一将难求?”“公司,家庭,个人风水不好?”你好,这里是华宇集团,只要你想要的我们都能为你实现,欢迎您的再次光临!得到鬼王双手传承的赵焱,利用无数鬼才,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 天命大可违

    天命大可违

    我本善良,奈何世人欺我!我本弱小,奈何他人笑我!世间没有什么是天注定,更没有什么不公,我挣扎努力,不是为了改变社会,而是不让社会改变我。勿忘初心,我命由我不由天!
  • 可惜没假如

    可惜没假如

    谁拿浮生乱了流年,似一场好梦,醒的时候旧的已去,新的已来,物是人非却再也找不回当初的感觉,如果你还爱,请深爱,如果已不爱,请放手。不要在妄想假如,人生一世,可惜没假如。且行且珍惜!
  • 且行且歌正年少

    且行且歌正年少

    总有那么一段日子,走过时焦头烂额,回忆时却温暖无比
  • 宠妻成婚

    宠妻成婚

    转业回家,心爱的姑娘要嫁人?!是抢回来还是抢回来还是抢回来?这是一个问题,夜子爵心想,抢是不道德滴,还是宠回来吧。
  • 住宅市场与政府管制

    住宅市场与政府管制

    本书内容包括:住宅经济理论述评、住宅需求、住宅的供给、住宅的价格、住宅市场与投机、土地财政与管制失灵、普通住宅的政府管制、其他住宅的政府管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