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4200000034

第34章 唐代安西四镇弃置辩论分析(3)

如对汉武帝的评价很恰当。汉武帝下轮台诏,实际上是在武功盛世之后转向“守文”,以巩固取得的胜利,并不是真正悔过,或放弃已取得的成绩,其真正的用意是不再继续向西扩张。这种“罪己诏”是必要的,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需要,也是因时变易、长治久安的需要。武帝的后继者深深懂得这一点,所以皆继承汉武帝的政策,继续经营西域。崔融说“宣、元、哀、平,其道不替”,借叙述西汉政策的连贯性,表达自己对汉武帝及后继者的肯定,表明崔融对汉武帝下“轮台诏”的动机和作用也都有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如前所述,狄仁杰所赞扬的历史人物或事,则皆非其人或其事。第二,对形势的认识和判断正确。崔融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认识得很清楚,指出高宗“不欲广地,务其安人”,“复命有司拔四镇”(王小甫先生认为此处“高宗”云云,是为主上讳计,实际上指武则天垂拱二年下令拔四镇。参见《崔融〈拔四镇议〉考实》。),结果造成吐蕃长驱直入,占领西域并兵临敦煌的局面,说明不能委任西突厥可汗子孙统治西域。前面我们说过,唐朝最初对西域的政策就是依靠西突厥首领间接控制,结果效果不好,才改变政策,出动兵力,一步步向西推进。垂拱年间因周边形势及人力紧张,曾一度主动放弃四镇,结果痛失西州以西地区。事实已反复证明四镇对于唐在西域统治地位的重要,证明委托西突厥阿史那可汗子孙间接统治西域的无效。崔融的认识是正确的;崔融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认识得也很清楚,指出撤军四镇,将危及西域东部的伊、西、庭诸州,从而丢失整个西域,西域失守,又将危及凉州以西的整个河西走廊,指出******或吐蕃占据西域,朝廷再想夺回西域,难上加难。崔融对目前的形势认识得也很清楚,指出******默啜匍匐请命,人民有“四生”之乐。当时的情况确实比较有利,所谓“今吐蕃请和,默啜受命,是将大利于中国也”(《通典》卷一九〇《吐蕃》,郭元振言。)。吐蕃正经历政治上的大变动,赞普器弩悉弄与长期专权的噶尔家族斗争激烈,急于与唐朝和解,遣使请和(公元695年,弩悉弄杀噶尔家族成员赞辗恭顿;公元698年,“噶尔家族获罪”,钦陵兵败自杀,赞婆投唐,可见吐蕃其时确实处于政治上的大变动中。参见《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107、222页,《大事纪年》,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可汗骨咄禄天授三年(公元692年)死,默啜即位,默啜改变了骨咄禄一味武力进攻唐朝的手法,实行和战并行的方针(参见李方:《******汗国复兴》,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3)。),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十月遣使请降,册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请为唐太后子,并为其女求婚,又请率部为唐讨契丹,册为左卫大将军、迁善可汗。在这样的情况下,单凭吐蕃的要求,就拱手将西域让给吐蕃,而且是在唐军浴血奋战数年,刚刚夺回西域的情况下放弃西域,简直是太荒唐了。笔者觉得,狄仁杰不会对西域过去发生的事情不清楚,也不会对撤四镇将来会出现的问题认识不清楚,问题的关键是他本身就不想要西域,而想节省人力物力“肥中国”,所谓委西突厥首领统治西域,只是一个虚词。第三,具有辩证思想和长远眼光。崔融在疏议中指出,“小慈者大慈之贼,前事者后事之师”,“向之所得,今之所失,向之所劳,今之所逸”,其中凝结了高度的辩证思想:重“小慈”,则妨害了“大慈”;过去图安逸,则给今天造成损失,过去多劳费,则给今天带来安逸。崔融在评价汉武帝竭府库开疆拓土时说:“夫岂不怀?深惟长久之计然也。”也包含了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辩证关系的深刻考虑,体现了他的长远眼光。崔融的这种辩证思想和长久眼光,正是与狄仁杰为代表的“弃四镇”派的最大区别。狄仁杰等人应该说也是殚精竭虑、为国为民的大臣,但他们不愿劳师费财守卫西域,正是眼光短浅、“小慈”的表现。因为镇守西域比夺取西域,无疑花费人力物力少得多,而西域是内地的屏障,西域不保,河西、内地的安全亦无保障,本欲节省人力物力,却会换取更大的费损。狄仁杰等人短浅目光的“小慈”和“忧民忧国”,正是“大慈”的敌人,不利于国家。正因为崔融等人有这种长远眼光和辩证思想,所以能够不惮劳费,坚守西域;而狄仁杰等人不具备这种思想和眼光,所以赞成撤军弃四镇。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他们观点的不同。第四,具有国土观念和大一统思想。西域在西汉即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唐朝重新收复至彼时也已近六十年。崔融说“议者但忧其劳费,念其远征,曾不知其蹙国减土,春秋所讥”,体现了崔融具有保护疆域完整的意识,还体现了他华夷一家大一统的思想。而狄仁杰等人仅从经济上看问题,凡是不能够给朝廷带来经济收入的“荒外”之地,就不值得投入,也不值得守护,这是一种狭隘的实用观点,其中还包含着“华夷之辨”的深深芥蒂。另外,

史称崔融“为文典丽,当时罕有其比”(《旧唐书》卷九四《崔融传》。),我们在这篇疏议中也能体会到这一点,但这不是本文重点,略而不论。

郭元振也参加了这场大辩论。《旧唐书》卷九七、《新唐书》卷一二二本传皆记载了其言论,但《通典》卷一九〇《吐蕃》记载最详细。其载称:振为役夏奉戎,竭内事外,非计之得,乃献疏曰:“臣闻利或生害,害亦生利。国家奄有天下,园囿八荒,而万机百揆之中,最难消息者,唯吐蕃与默啜耳。今吐蕃请和,默啜受命,是将大利于中国也。若图之不审,则害亦随之;如防害有方,则利亦随之。今钦陵所论,唯分裂十姓地界,抽去四镇兵防,此是钦陵切论者。若以为可允,则当分明断决之,若以为不可允,则当设册以羁縻之,终不可直拒绝以阻其意,使兴边患也。臣窃料此事关陇动静之机,岂可轻举措哉。使彼既和未绝,则其恶亦不得顿生。请借人事为比,设如人家遭盗,一则攻其内室,一则寇其外落,主人必不先于外寇而忧在内室矣。何则?以内患近而外患远也。今国之外患者,十姓四镇是;内患者,甘、凉、瓜、肃是。复关陇之人,久事屯田戍,向三十年,臣料其力用久竭弊矣。脱一朝甘、凉有不虞,此中岂堪广调发耶?臣实病之,不知朝廷以为何如。夫善为国者,当先料内以敌外,不贪外以害内。今议事者舍近患而靡恤,务远患而是贪,臣愚驽,罔识厥策。必以四镇殷重,事不可依,何不言事以答之。如钦陵云‘四镇诸部与蕃界接,惧汉侵窃,故有是请’,此则吐蕃所要者。然青海、吐蕃密近兰(金城郡)、鄯(今西平郡),北为汉患,实在兹辈,斯亦国家之所要者。今宜报陵云,国家非吝四镇,本置此以扼蕃国之尾,分蕃国之力,使不得并兵东侵;今若顿委之于蕃,恐蕃力强,易为东扰;必实无东侵意,则宜还汉吐浑诸部及青海故地,即俟斤部落当以与蕃。如此足塞陵口而和事未全绝也。如后小有乖,则曲在彼。兼西边诸国,款附岁久,论其情义,岂可与吐蕃同日而言。今未知其利害,未审其情实,迳有分裂,亦恐伤诸国之意,非制驭之长算也。待筹损益,知其利便,续以有报,如此则亦和未为绝,更使彼蕃悬情上国,是亦诱抚之方。伏愿省择,使无遗算,以惠百姓也。”

郭元振本人并不赞成守四镇,他认为“夫善为国者,当先料内以敌外,不贪外以害内”,而甘、凉、瓜、肃为内患,十姓四镇为外患。他批评崔融等人“今议事者舍近患而靡恤,务远患而是贪”,说“臣愚驽,罔识厥策”。但是,他也不坚决反对守四镇。他说,“必以四镇殷重,事不可依,何不言事以答之”。总的来说,郭元振在这场大辩论中还是起了积极作用。他的贡献主要有三点:一、主张慎重对待吐蕃的要求。他认为当时最难对付的是吐蕃与默啜,“若图之不审,则害亦随之;如防害有方,则利亦随之”。主张不可直接拒绝吐蕃以兴边患,而要“设册以羁縻之”,“使彼既和未绝,则其恶亦不得顿生”。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原则既要坚持,策略也要讲究。二、提出了回绝吐蕃的具体方案。他说,四镇是吐蕃的要害,青海是唐朝的要害,“今宜报陵云,国家非吝四镇,本置此以扼蕃国之尾,分蕃国之力,使不得并兵东侵;今若顿委之于蕃,恐蕃力强,易为东扰;必实无东侵意,则宜还汉吐浑诸部及青海故地,即俟斤部落当以与蕃。如此足塞陵口而和事未全绝也。”吐蕃果然无词以对。吐蕃既然不愿放弃青海,唐朝也就不必放弃西域四镇。三、考虑了西域民众的愿望和利益。他说,“兼西边诸国,款附岁久,论其情义,岂可与吐蕃同日而言。今未知其利害,未审其情实,迳有分裂,亦恐伤诸国之意,非制驭之长算也”。指出西域早已与国家连为一体,西域与中原的关系,与吐蕃与朝廷的关系不是一种性质,不考虑西域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径直将其分裂出去,将有伤西域人民的感情。郭元振的这种认识比狄仁杰、崔融都进步。狄仁杰完全不将西域视为大唐帝国的组成部分,必将弃之而后快;崔融将西域视为大唐帝国的组成部分,但仅站在中央王朝的立场考虑得失,没有考虑西域地方人民的愿望。郭元振的这种观点,说明他对当时西域的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西域与内地已成一体的状况。这场辩论的最终结果是,朝廷接受了崔融的意见,不弃四镇,坚守西域,同时也接受了郭元振的具体方案,回绝吐蕃。

唐朝有关西域的三次大辩论,都是重视西域者获胜,每一次获胜,都对西域历史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一次使得唐朝在西域东部建立州县,从而使唐朝拥有了经营西域的稳定基地。第二次使得唐朝在西域布置的兵力巩固下来,从而使唐朝在西域的统治有了保障,并在西域扎下根。第三次使得唐朝在西域的统治延长了近二十年。

纵观古代西域史,有关弃守的辩论贯穿整个历史,自汉武帝开辟西域到清朝,无代不有。西汉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六月,汉武帝本人有轮台诏,“深陈既往之悔”,否定搜粟都尉桑弘羊的建议,而放弃遣卒屯田轮台。东汉时放弃西域的主张不时复起,仅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至延光二年(公元123年)的17年间,就掀起三次“放弃论”。公元382年,前秦苻坚欲远征西域,又有平阳公苻融进谏:“西域荒远,得其民不可使,得其地不可食,汉武征之,得不补失。今劳师万里之外,以踵汉氏之过,臣窃惜之。”(《资治通鉴》卷一〇四“晋太元七年”条。)直到清代,在“海防”、“塞防”的辩论中,李鸿章还认为新疆是一片荒芜无用的“旷地”,劳师费饷收复不值得,“新疆不复,于肢体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心腹之大患愈棘”(《李鸿章全集·奏稿》卷二四《筹议海防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但是,西域的重要性也自始至终被有识之士所强调。张骞通西域是为了“断匈奴右臂”,即表明当时人已深刻认识到西域对汉朝北部边疆安全的重要性。东汉延光二年,敦煌太守张珰说:“臣在京师,亦以为西域宜弃;今亲践其土地,乃知弃西域则河西不能自存。”(《资治通鉴》卷五〇东汉“安帝延光二年”条。)则强调了西域对河西安全的重要性。清人顾祖禹说:“昔人言,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汉人由此,而羌胡宾服者二百余年。”左宗棠说:“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联,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三《甘肃镇》,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55;左宗棠:《遵旨统筹全局折》,收于杨书霖编:《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五〇,台北,文海出版社。)更表达了清人对西域(新疆)保护河西、蒙古、陕西、甘肃、山西乃至京师的重要性的认识。正因为西域地位的重要和有识之士的认知,两千年来西域虽然总是横遭“非议”,却始终没有分裂出去,而与内地关系愈加紧密,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同类推荐
  • 大汉王朝1

    大汉王朝1

    大汉王朝是一个充满了光荣与寂寥,童话般华丽的封建王朝,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这个伟大的帝国投下的背影与梦想仍值得我们去追忆与品位。“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 汉书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
  • 召唤名将之大汉帝国

    召唤名将之大汉帝国

    21世纪宅男意外穿越到汉景帝时期成为了景帝十子刘彻并且获得了帝皇系统,能够召唤后世众多名臣猛将,我们将看到陈庆之和霍去病一起追亡逐北,美周郎同施琅一起乘风破浪,岳武穆与李靖一起征西拓土。他还会是那个穷兵黩武的汉武大帝吗?他还会让苏武牧羊于北海吗?
  • 大话豫商

    大话豫商

    本书对河南古今史上的商帮作了详细的介绍,讲述了他们从商经商的智慧与谋略,以及他们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热门推荐
  • 盗墓疑城

    盗墓疑城

    王强和伍子他们在一次盗墓行动中发现了一些异于常人的人类,这些人头骨奇大而且身材比正常人大很多,这些已经变成的尸体的人好像还在寻找什么东西,或者说有一样东西一直在吸引着他们,让他们死去之后还在寻找。王强他们对这些死了几千年的人产生了极其浓烈的兴趣,几个人穿越沙漠丛林,海底火山,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在等着他们……
  • 重生全民女神

    重生全民女神

    原本在周围俊男美女包围下的倒霉得不能再倒霉的苦逼女孩,巧得仙玉,重生回到小时候,身揣仙境,使得原本歪楼的人生重新回到轨道,三世历难,且看歪楼女主如何踏出一条金光大道!偶尔开开金手指,给周围人带点福利,各种男配女配,已经归位,帅哥美女身边凑,日子不要太乐悠悠~
  • 伪重生之偷心攻略

    伪重生之偷心攻略

    昏迷了三年之后作为医学奇迹醒过来的代曼觉得自己一定一定是重生了!可是为神马别人重生都跟开了外挂一样所向无敌!自己却悲剧的被11追债!什么都不说了!跑路要紧!现代版豪门宅斗!新题材!欢迎入坑!
  • 爱你是七月的风景

    爱你是七月的风景

    她和他相识于七月的旅程,他是帅气的校草,是所有女生崇拜的喜欢的男神,她是简单的没有谈过恋爱的女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压力之下,努力的成长,想要能够成为和他并肩站在一起的女生,不再受大家异样的眼光,可是~他却没有等她,牵起了别的女生的手,深深受伤害的她开始颓废,开始堕落,最终伤害了自己的好朋友,孤独一人的时候,在夜深人静痛苦,终于醒悟。他和她最后一次相见,她说:“你爱过我吗?”他说:“我爱你,我很爱很爱你,可是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却没有看到你,即使我现在依然爱你,但你已不是曾经那个我深深爱过的你。”爱到最后,伤了自己也伤了自己爱的人,爱情,永远在青春里显得如此重要,又在最后让人真正读懂了什么叫“青春”......
  • 关于奔走的旅程

    关于奔走的旅程

    纪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路程吧!这是在得到很大很大的外挂后的穿越者的决定…
  • 我这一拳下去,你可能会倒下

    我这一拳下去,你可能会倒下

    主角是一个出生时选错天赋点的少年,一个被除魔事业耽误了的暴力格斗狂。主角帅不过坂本大佬,强不过埼玉老师,吐槽也比不过死鱼眼和他的眼镜跟班,周围没有大海当不了海贼,也不想做火影N代目……所以你们就当个泡面废萌卖肉后宫番看着吧,别要求太多了。
  • 美女养成高手

    美女养成高手

    偶的美女养成系统,从此猥琐搞笑无极限,带你装比带你飞。
  • 清除主义者

    清除主义者

    赵鹏重生到了8年之前——末世的前一天。他保留了上辈子的一部分记忆,这些记忆会让他成为这个时代的恐惧。清理丧尸是他上辈子的主要任务,当然这个任务也该在这个时代重新开始了。
  • 穿越傻妃很拽:王爷,本妃不怕休

    穿越傻妃很拽:王爷,本妃不怕休

    苍天!她明明是一只四个月大的小狐狸,怎么变成了人?王爷好凶啊,哼,等他求欢时,看她怎么整他!嫁给他?不要,她喜欢温柔的二王爷!休就休,美男有的是……上当!该死的傻女人,坚决退婚!可是退了婚,为什么这样怄啊!这个傻女人居然……居然成了万人迷,想给他带绿帽,别想……休了也是本王的人……
  • 原力之怒

    原力之怒

    未来世界,随着科学家对人体研究的深入,人类细胞中蕴含的力量被逐步开发,人类的潜能也因此激活。细胞原力——作为人类进化的根本,催生了一批强力新人类,统称原力者。童博,一名高三学生,同时也是武道馆的顶尖学员,因缘际会之下,原力觉醒成为原力者【Origin1】,也从此走上一条不一样的人生道路。人类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当潜力开发至极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