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4100000004

第4章 大都建成以前的北京(3)

中都建成后,金朝又在中都城郊建立若干处离宫。大定十九年(1179年),金朝统治者在中都东北建造离宫,名大宁宫,经过几次改名,最后定名万宁宫。在这一离宫中,建有楼台亭阁和湖泊,“曲江两岸尽楼台”④(赵秉文:《滏水集》卷七,《扈跸万宁宫》),写出了当时的富丽景象。湖中有一座小岛,名叫琼华岛。琼华岛上的小山,传说是金朝灭北宋后将汴梁艮岳的假山石运来堆成的,小山上面便是著名的广寒殿。⑤(参见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据《纪录汇编》卷七明宣宗所作《御制广寒殿记》,明朝永乐帝说过,广寒殿所在小山“宋之艮岳也”。按,元代传说,蒙古族兴起北方时,“塞上有一山,形势雄伟,金人望气者,谓此山有王气,非我之利。金人谋欲厌胜之……乃大发卒,凿掘辇运至幽州城北,积累成山,因开挑海子,栽植花木,营构宫殿,以为游幸之所”。这就是琼华岛的由来。(参见陶宗仪:《辍耕录》卷一,《万岁山》)这两种说法都不一定可信。)金章宗时(1190—1208),皇帝常常于三、四月间到万宁宫,八月间再回到城内,每年差不多有半年时间住在那里。除万宁宫外,城南也有行宫,叫做建春宫:城西的香山、玉泉山也都有行宫。但以万宁宫的地位最为重要。

在中都建成后,金朝政府还曾开凿运河,想以此保证中都的物资供应。当时山东、河南、河北的税粮和其他征调的物资,都由水道运到通州(今北京通州区)。通州到中都,原来有漕渠可通,但因“通州而上,地峻而水不留,其势易浅,舟胶不行”,所以常从事陆运,“人颇艰之”。金世宗大定五年(1165年),曾发“宫籍监户、东宫亲王人从及五百里内军夫,浚治”漕渠,但没有能解决问题。大定十年(1170年),“议决卢沟以通京师漕运”,即从中都西边卢沟河(今永定河)开口(称为“金口”)引水东下,经今八宝山北麓,入中都城北的护城河,直到通州以北,入潞水(今白河)。开凿这条运河,原想从此“诸路之物可径达京师”,结果渠成之后,“以地势高峻,水性混浊。峻则奔流漩洄,啮岸善崩:浊则泥淖淤塞,积滓成浅,不能胜舟”,实际上没有起多少作用。后来,因为害怕上游河水暴涨,泛滥成灾,干脆发工“塞之”①(《金史》卷二七,《河渠志》)。这一工程完全失败。通州到中都仍靠陆路运输。

中都建成后,金朝统治者还就加强中都与南北各地的交通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之一,便是卢沟桥的建造。卢沟桥渡口,自古以来便是燕蓟地区通往南方的要津,原来在这里设有浮桥和木梁桥。随着中都的建成,卢沟桥渡口的交通日益频繁,浮桥或木梁桥已不能适应需要。金章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金朝统治者下令建造石桥,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建成。新建的卢沟桥全长二百六十米五,宽七米五,桥下有十一个拱券,是当时我国北方最大的石桥。桥的石栏杆柱头,雕刻有千姿百态、神情生动的石狮子,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杰出成就。①(现在卢沟桥上共有各种大小狮子四百八十五个,多数是后代增补的。)这座宏伟瑰丽的石桥,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13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中国,看到这座石桥,对它作了详细的描写,表示了由衷的钦佩。

和辽代一样,金朝的历代统治者也是狂热的佛教崇拜者。由于统治者的提倡,佛教极盛,中都内外,除了原有的寺庙之外,又出现了不少新的庙宇,因此,“都城之内,招提兰若如棋布星列,无虑数百,其大者三十有六焉”②(《元一统志》卷一,《中书省·大都路·奉福寺》)。金初,盛行的是佛教中的律宗,后来,禅宗取而代之,风靡一时。金朝后期,禅宗的万松和尚受到统治者的尊奉,声势显赫,在政治上很有影响。此外,金朝统治者对道教也很重视,著名的道观白云观,原建于唐开元时,金章宗时改建,当时叫太极宫,金章宗曾多次到这里。太极宫的历任提点,都受到统治者的宠遇。这所道观,屡经修治,至今犹存。金朝末期,全真道开始盛行。全真道提倡禁欲与苦行,有利于麻痹劳动人民的反抗意志,因此也得到统治者的保护和提倡。中都内外,全真道道观相继兴建。

在中都郊区及京畿各县,女真族和汉族的官僚、贵族、豪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女真贵族利用政治权势,圈占很多土地,有的人占地达八百顷之多。③(参见《金史》卷四七,《食货志三》)汉族的地主如京畿永清张氏,“家饶财,畜牧满野,上腴居邑之半”④(陆文圭:《墙东类稿》卷一三,《慈悟居士墓志铭》)。至于马、萧、刘、韩等世代豪门,更可想而知。金朝统治者还把原在东北的女真族人,按猛安(千户)、谋克(百户)的编制,迁到河北各地,其中有不少分布在中都郊区及京畿各县。金朝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制造********,加强自己的统治。为此,还从当地原有的土地中一再“拘刷”良田来分配给他们,结果,受害的主要是汉族劳动人民。但是,真正从中得到好处的是猛安、谋克中的上层人物,他们得到大量良田,再出租给汉族劳动人民耕作,收取地租,自己则“惟酒是务”,过着不劳而食的腐朽生活。而猛安、谋克中的下层群众,只能分到一点甚至根本分不到土地,“砍芦为席,或斩刍以自给”①(《金史》卷四七,《食货志二》。),过着十分困苦的生活。很清楚,中都地区广大农村中的基本矛盾,是以女真、汉等族地主为一方,女真、汉等族劳动人民为另一方的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

13世纪初,北方草原蒙古族兴起。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号成吉思汗。1210年,成吉思汗发动了对金朝的战争。1211年9月,大败金军,从间道夺取了中都西北的居庸关。对于中都来说,“居庸最为要害”,居庸一失,中都立刻受到威胁,因此金朝统治者十分恐慌,急忙下令戒严,但是,蒙古军没有集中力量进攻中都,而是分兵掠取河北、山西的一些州县,还袭取金朝的群牧监的马匹,“几百万匹,分属诸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遂即退去。②(参见《元史》卷一,《太祖纪》:卷一二二,《槊直腯鲁华传》。)蒙古军的进攻引起了金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1213年8月,金军将领胡沙虎发动政变,带领军队从北面突入中都的通玄门和西边的彰义门,杀死金帝完颜永济,另立完颜珣为帝,这就是金宣宗。十月,金军其他将领又杀死胡沙虎。这时蒙古军再次发动进攻,“河北郡县尽拔”,从河北到山东,只有中都等十一城尚为金朝保有。贞祐二年(1214年),金朝遣使求和,蒙古军勒索大批金帛、童男女和马匹,于四月间由居庸关退出。五月,金宣宗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以皇太子留守中都。这次迁都实际上是十分狼狈的逃窜,随着统治者的出走,中都的许多居民也仓皇逃散,流离失所。“卷地狂风吹塞沙”,元初大剧作家关汉卿的作品《闺怨佳人拜月亭》,便是以这次迁都为背景,描述了广大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情况。成吉思汗听到了金朝南迁的消息,十分恼怒,认为金朝并不是真正想要议和,只是一种缓兵之计。于是又发动了对金的战争。

蒙古军这次的出征路线分两路。一路以木华黎为统帅,征辽东:一路以三合拔都和契丹人石抹明安等为统帅,引兵南进。在金朝政府南迁途中,主要由契丹族组成的糺军叛变,投降了南进的蒙古军。糺军熟悉河北地理,就为蒙古军作先锋,夺取了河北许多地方。金皇太子闻讯,连忙南逃,留下丞相完颜承晖、尚书左丞抹撚尽忠等守卫中都。贞祐三年(1215年)正月,蒙古军取通州,逼近中都。中都金军将领右副元帅蒲察七斤出降。“七斤既降,城中无有固志”,而且城中粮食来源完全断绝,“人相食”①(《元史》卷一五三,《王檝传》。《金史》卷一〇一,《承晖传》、《抹撚尽忠传》),处于绝境。金朝两次派兵来援,都在中途被击溃。四月,蒙古军“攻万宁宫,克之”。兵临中都城下。五月初,完颜承晖自杀,抹撚尽忠开通玄门逃跑,“城中官属父老缁素,开门请降”②(《元史》卷一五〇,《石抹明安传》)。中都自此归于大蒙古国统治之下,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大安三年(1211年),就在蒙古军大举进攻前夕,中都曾发生大火,“延烧万余家,火五日不绝”,城市受到很大破坏。在蒙古军攻取中都过程中,城市进一步遭到破坏,“雄丽为古今之冠”③(《大金国志》卷二三,《东海郡侯纪下》。)的中都宫殿,有不少在围城中因缺乏柴薪,陆续被拆除,但还保留下了一部分。总的来说,中都城已相当残破了。

大蒙古国的著名政治家耶律楚材,原来是完颜承晖属下的一名官员。他当时也在被围的中都城中,亲身经历了这一历史事件。后来,他在一首诗中简要地叙述了中都城陷落的经过:

天子潜巡狩,宗臣严守陴。

山西尽荆枳,河朔半豺狸。

食尽谋安出,兵羸力不支。

长围重数匝,久困再周期。

太液生秋草,姑苏游野麋。

忠臣全节死,余众入降麾。

同类推荐
  •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探索改革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探索改革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奋斗之大秦王朝

    奋斗之大秦王朝

    穿越到秦王统一天下的大时代中,刘季是咱小弟,楚霸王的虞美人是咱前女友,怎么样厉害吧?
  • 唐朝封神

    唐朝封神

    睡一觉竟然穿越了,而且自己竟然是李恪,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有个系统。。。于是大唐因我而改变
  • 庶子皇途

    庶子皇途

    .问书生手中三尺剑,可挑得起这江山?可退得去那胡虏?甚么竖儒蜂起壮士死?我只说莫道书生不丈夫.一次不成功的穿越,对一个满腹书生气的少年意味着什么?一个死而复生的皇子,能给这千疮百孔的天下带来什么?一个本该破碎的王朝,一次不该发生的偶遇,因为一场怪雪,一切都变了…….有道是:军史仙侠假作真,胡诌瞎侃摆龙门。小说皆自YY起,Y罢诸君乐几分?.……本书属非武侠,玄幻擦边,历史架空类。.号外:《俯仰》建群,群号:35211705欢迎朋友们加入.诸位看官若还看得过眼,就加个收藏,觉得不错,给个推荐,不强求,只想要点动力.
  • 唐朝那些事儿

    唐朝那些事儿

    李渊被设“计”给隋炀帝戴“绿帽子”,“被迫”起兵;李世民收买“常何”,发动“玄武门兵变”……杨国忠逼反安禄山、郭子仪怕卢杞、算命先生游皇宫、朱楷离间朱温与黄巢……故事背后是人性的复杂和阴谋的可怕,能看懂历史就能看懂现实……本书文字生动、故事精彩、分析点评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读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更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的深度点评中提高自己的智识和判断力。
热门推荐
  • 延安博苑(第一辑)

    延安博苑(第一辑)

    本文集收录了《延安时期的中央组织部》、《建国初期中国社会性质及其特征》、《陕甘宁边区邮政发展简述》、《关于毛泽东两首五律写作背景的探讨》等。
  • 冰漠总裁甜心娇妻:男神追爱记

    冰漠总裁甜心娇妻:男神追爱记

    18岁生日那天,男友和前闺蜜丢下她双宿双飞了,莫名成了大灰狼手中温软的小绵羊,一不小心就被吃干抹净了,不但如此,老天还附赠了个小萌球当礼物。一年后,当小绵羊再度邂逅大灰狼,又会上演一段怎么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呢?
  • 修真界一朵奇葩

    修真界一朵奇葩

    什么最赚钱?房地产!什么最坑人?还是房地产!且看一个小小房地产业务员,是如何在异界占领土地,化废为宝,赚尽天下奇珍异宝的。想要建立山头,自立门户吗?我们这里有最好的福地,保证灵气浓郁,修炼起来比嗑药还要夸张!害怕敌人攻打山门吗?我们这里有上古洪荒时期的防御大阵,保证大罗金仙来了都得铩羽而归。你还在担心渡劫的问题?买一个天劫专杀阵符,拿回去只要用一次,保证五百年内再也没有天劫出现!对了,顺便请各位掌门看好自家的地……
  • 活色生香

    活色生香

    隐仙宗唯一传人,奉师门之命入世修行。身怀多项古代才艺的他,马上成为美女们追逐的焦点。军队的彪悍美女,书法协会的知性少女,医学院充满诱惑的护士……这些国色天香的美女,纷纷向他投怀送抱,至死不渝。
  • 烽火连九天

    烽火连九天

    人族降生于洪荒之末,乱古之初。人族因先天不利,生而羸弱,并且不事修行。名山大泽,洞天福地,皆也早已被各族所据。天时,地利具不得,于是一段人族的血泪史,从洪荒之末写到上古之初。故有诗曰:天道何为公,人道实其难。血肉作盘食,魂魄成滋补。
  • 惊天之天残变

    惊天之天残变

    武道:以肉身为炉鼎,海纳百川。仙道:以天地为炉鼎,万法自然。魔道:以魔皿为炉鼎,偷天换日。蒙金大陆,仙道鼎盛,魔道对峙,武道没落。叶宣以武入道,灵魂残损,胸口处有一大洞,是为魂洞,十分古怪。叶宣千辛万苦修练的气劲,它很不厚道地吸入洞中;刺入叶宣胸口的致命一剑,它很憨厚地吸了进去;至于遇上天材地宝,魂洞会毫不客气的接纳,叶宣只是它的食道而已;当然,魂洞不止会吸,关键时刻,还是会吐一些出来的,只是时机未到。吃下去的是精华,吐出来的嘛……啧啧新书上传,更新稳定,每天二到三更,多多支持哦。
  • 惜今有你一生不悔

    惜今有你一生不悔

    她十五岁时随他征战,为他打这天下,甚至是为了他的天下不惜嫁给那个她不爱的皇上——萧锦之。只是,大婚之夜,皇上竟不碰她,而是在她的床上呆了一夜,她和皇上之间竟隔了一个枕头……;她一步一步都按照他说的做,最终皇上还是发现了她是他的人……;那日大雪,她在黑暗的大牢里苦苦等待他来救她,最终,等来的却是萧锦之……;萧锦之带她出去,没有质问她,依旧如从前般宠爱她……最后的最后,萧锦之终于因为她丢了帝位,他终于坐上了皇位……而她等来的却是焚骨之刑,那日,萧锦之再次救她,舍身为她挡了一箭。萧锦之那刻才说自己是爱她的,爱了好久了……她拿着匕首在手腕上一划,血一滴一滴的落在地上……只是这却不是她和他的结局。
  • 北渚

    北渚

    却说那姜氏王朝流转更替千年有余,国库空虚,妖魔作乱,神兽横行,加之天灾异祸层出不穷,已然民不聊生。江湖侠客遂起,一时间多少豪杰。而一道天榜也临现红尘......
  • 以爱制爱

    以爱制爱

    三个人的青梅竹马,四个人的爱情迷宫,到底应该怎样排列组合?当白雪公主和灰姑娘成为对手时,王子最终会牵起谁的手?这是两对朋友走向决裂的故事!
  • 高校校园网管理与网上引导工作研究

    高校校园网管理与网上引导工作研究

    在当今的信息化潮流之下,我们不可否认互联网的出现,绝不仅仅是传送手段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的来临。互联网已经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成为现代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和工具,它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实现所谓的“数字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