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88500000011

第11章 《离骚》(4)

第八段是屈原最后一次想象的神游,情绪也随之达到了高潮,但幻想也最终归于破灭。

屈原的这次远游,同样充满着瑰丽的想象,而作为仙人的他,气魄更加阔大和恢宏:清晨我从天河的渡口起程,黄昏就到了西方的边界。

凤凰展开翅膀为我高举龙旗,齐整地翱翔在天空。

我忽而走到西方的流沙之地,沿着赤水徐徐而行。

指挥蛟龙达成渡过河水的桥梁,诏令西皇将我渡过河去。

聚集在我周围的车子有千辆之多,装饰玉器的车子排列整齐行进。

驭驶着八条龙蜿蜒而行的车子,云霓之旗亦随之逶迤摇动。

放倒大旗停住车子,精神高高奔驰在缥缈的宇宙。

奏响《九歌》吧,舞蹈《九韶》吧,趁此良辰美景尽情欢乐!这恐怕是整首《离骚》中,屈原最得意最满足的想象了。他又一次在天庭宇宙中四处遨游,驾驭着万物的神灵,纵情歌舞,达到了抒情的最高潮。

而这段抒情想象,也被认为是屈原对个体政治追求在幻想中的实现。这种情感的释放,可以认为,屈原超越了求女,直达个体精神的极乐境界。但是,这种至高境界的达到并没有持续很久,在没有外在力量羁绊的情况下,屈原的心理再次发生了变化:我正向煌煌明亮的天宇飞升,忽然从高空望见我的故乡。

我的仆从悲怆,我的马儿也怀伤,它蜷曲着身体,频频回顾停下了脚步。就在屈原的抒情达到最光明境界的时候,故乡的怀念却使所有的幻想归于幻想。他的现实,仍然是对故乡的爱恋。

这便是屈原在整首辞中全部的矛盾和张力所在。他反复吟咏,以香草自喻,因为政治理想的不能实现而悲伤。但如果让他离开楚国,他又不能做到,只能在辞的想象中实现个体的梦想,并在现实中把自己的身体献祭给故国的衰落。

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屈原不能离开故国去实现理想,因为他对故国的依恋决定了他不可能做到。而对故国的爱,亦如对一个人的爱一样,是不能用理性来剖析的。

马茂元《楚辞选注》说:“最后所接触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个人的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的不但无法统一,而且引起了正面冲突的问题。这样就把矛盾推进到最高峰,而无可避免地使得驰骋在云端里的幻想又一次掉到令人绝望而又无法离开的土地上。”这个归纳非常准确地表达了屈原的感情。

至此,屈原的感情从郁积到勃发,再到升华,最终在故国之恋的哀伤中凄凉落幕。辞的正文也至此结束。

乱曰[1]: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2],又何怀乎故都[3]!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4]!

【注释】

[1]乱:尾声之意,既是全篇的总结,亦是歌曲的结束曲。

[2]莫我知:莫知我的倒装。

[3]故都:故乡,指楚国。

[4]“既莫足”两句:王逸《楚辞章句》:“言时世人君无道,不足与共行美德、施善政者,吾将自沉汨渊,从彭咸而居处也。”

【段意】

第九段尾声是这样唱的:罢了罢了。

举国之人都不了解我,我何苦如此怀恋故都?

已经注定不能与当朝君王共行美政,我将追随赴水的彭咸,达成我的命运。死亡,而且是自杀,成为了这首长诗的总结与尾声。历代学者对屈原和《离骚》的最终评价,都是围绕着这个死亡的事件展开的。或者说,倘若没有屈原事实上的死亡,这首辞亦不会如此影响巨大和动人心魄。

【品鉴】

《离骚》是楚辞中篇幅最长、影响最广、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亦是屈原的代表作。但关于《离骚》名字的解释,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下面是一些主要的说法: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引用淮南王刘安之说,谓:“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也在《离骚赞序》中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这种说法,是将“离”字解为“罹”,意为遭到、遭受,意谓离骚就是遭到忧患而作的辞。

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中说:“离,别也。骚,愁也。”言屈原被放逐离别,中心愁思。后代论者,如蒋骥《山带阁注楚辞》等也持此说。这就把离骚解释为抒写离别的愁苦。

以上两种说法代表汉代楚辞学的解释。另外,今人还有一些新说,可供参考。

游国恩《楚辞概论》认为,“劳商即离骚之转音”,认为离骚就是劳商,就是楚地歌曲的名字。(参见游国恩:《楚辞论文集》,285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郭沫若的考证亦持此观点。

李嘉言认为,骚可以被解释为古地名蒲骚(在今湖北省应城县西北),那么离骚的意思就成了告别蒲骚。(参见李嘉言:《李嘉言古典文学论文集》,7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钱锺书以“离骚”为排解忧愁之意。(参见钱锺书:《管锥编》,58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浦江清认为:“离是离别,骚是歌曲的名称,离骚就是离歌。”(浦江清:《祖国十二诗人·屈原》,10页,北京,中华书店,1955。)

文怀沙则把“离”的意思解释为“离间”,认为离骚就是因为被离间而产生的忧愁。(参见文怀沙:《屈原离骚今译》,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黄震云则认为,离是离开,骚是忧戚骚动,离骚就是“不高兴的离开,就是指离开政治舞台的忧戚和骚动”(黄震云:《楚辞通论》,11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上述种种说法,虽然各有一定的道理,但以司马迁和班固的说法较为可信,因为从《离骚》本文中可以找到支持的内证。《离骚》本文中的“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两句,其中的“离尤”只能解释成“遭受罪过”,所以,“离骚”就是“遭受忧患”。至于“骚”作为文体的名称,那是后人的命名。《离骚》所抒发的,的确是内心的忧思和悲愤之情。《离骚》这首作品,也的确是在作者遭受忧患的时候写成的。按照司马迁和班固的解释,就使我们理解《离骚》有了情感的基础。

《离骚》又被称作《离骚经》,关于《离骚》被称为经的时间,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屈原……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经》。”这是认为《离骚》是屈原自称为经。蒋天枢在《楚辞校释》里认为:“离骚下有经字……疑宋玉所题而汉人因之。”但这两种说法,都不是很可靠。如今学术界一般都认为《离骚》称经是汉代人所为,《离骚》被称为经,最早见于王逸的《楚辞章句》。

《离骚》的写作年代,历来说法不一。马茂元在《楚辞选》中估计为屈原中年时期所作,大约是他四十岁的时候。黄震云在《楚辞通论》中认为大约是在楚怀王十五年或者十八年。《离骚》写于屈原失宠于楚王之后,是没有问题的。

《离骚》是中国第一首抒情长诗。中国古代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史诗,却有着独具民族特色且辞采华美的抒情长诗,这多少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民族品格。古人云:“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世说新语·任诞》)因此,认真阅读并且欣赏体味这首长诗,必然是一次美丽而动人的生命之旅。

《离骚》全文可以分成九段。第一段是屈原的自传和抱负。第二段写君王对屈原的疏离。第三段将疏离之因归结为君主身边小人的嫉恨和谗言。第四段设想退隐的生活状况。第五段写屈原与女媭的对话,就自己的人生选择向亲近的人咨询意见。第六段写游仙,向天上神仙求索自己的前行方向。第七段写请灵氛和巫咸占卜。第八段再次写神游天国,但却难以离弃故乡。第九段写人生无法推行美政,只能追随赴水的彭咸。

《离骚》,始于出生,终于自杀。

广义的自杀,不仅包括狭义的自我结束生命,也包括选择由他人执行的死亡,比如苏格拉底之死和史可法之死。自杀的原因,除了医学上的病理事例之外,大多数是由于理想的幻灭、国土的沦亡、战争的失败等。而屈原的死亡,无疑是在狭义的外表下包蕴了广义的意义。探讨屈原的死,本质上就是探讨中国历史传统中,士人赖以生存的价值基础。

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在屈原死后评论道:“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这里,司马迁把屈原之死与楚国之亡联系了起来,虽说不无夸大,但屈原之死的价值可以凸现为一种知识分子对国家的重要性,它宣示了一个国家需要怎样的知识分子阶层才能避免沦亡的命运。司马迁的评论,当然也赋予了他本人的感情和价值取向,着力凸显的是理想文人的现实意义。

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说:“君子之进退生死,非一朝一夕之树立,惟极于死以为志,故可任性孤行也。”这里,王夫之强调的是屈原以死为志的人格态度。由明入清的王夫之,深感时代变迁对人格坚守的巨大影响。而同样身处乱世的屈原,能够以死为志,在楚国灭亡之前二十年就写下了立志赴死的《离骚》,这是一种伟大人格才具有的品质。王夫之的评论,着力凸现的是理想文人的完美人格。

班固在《离骚序》中说:“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洁狂狷景行之士。”这里,班固对屈原的不满亦是相当有名的。严格来说,班固对屈原一直很尊敬,主要不满的就是屈原的自杀。班固固然通过正统儒家思想的思路来批判屈原,认为自杀不符合儒家的行为方式。但班固所说的屈原“露才扬己”,恐怕不能被视为缺点,反而可能是屈原的优点。在古代中国,由于信息和思考能力的不对称,长期以来形成了优秀知识分子的某种超前情怀,这种情怀使得某些知识分子深深感受到“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如果这位知识分子占据超前的思维优势来睥睨时代、批判同僚,那么,他就必然会遭受“露才扬己”的攻击。他的思想中具有某些“孤明先发”的特质,但他其实并不能真正地超越时代,他只是这个时代中的个体而已。如果他不愿同流合污,而以“自杀”的极端行为来保持心地操行的高洁,这虽然并不能唤醒世人麻痹的神经,但可以促使后人的深刻反省。“后之视今,犹如今之视昔”,群体的思想意识必然落后于少数“孤明先发”者,这就使得某些优秀知识分子往往在其生活的当代遭受悲剧的命运。

此后的王逸反驳了班固的说法,说:“昔伯夷、叔齐,让国守分,不食周粟,遂饿而死。岂可复谓有求于世而怨望哉?”王逸所着力凸显的,是屈原之死与国家兴亡的关系。在近现代,屈原进一步被定格成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在近现代尤其从爱国这个层次上凸显了屈原之死的积极意义。

围绕着屈原之死展开的种种论述各有其道理,屈原的自杀,既是无奈的选择,亦是时势的必然;既是个人理想的一朝破灭,亦是理想的执著坚持;既是个体生命的受挫,亦是个体精神的解脱;既有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又有忠于国家民族的大无畏情怀。种种因素,交织在屈原自杀的事件中,使之复杂而又令人感动。

它展示了一个诗人全部的情感与经历,同时建构起了华夏民族抒情文学大厦的基石。

同类推荐
  • 重现上甘岭战役:血雨

    重现上甘岭战役:血雨

    本书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结束第五次战役后,“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和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不甘失败,调集了六万精锐部队,发动了残酷的“金化攻势”。在仅有四平方公里的战区内,敌我双方共投入十万余人。战斗程度之激烈,在朝鲜战史和世界战史上均属罕见。双方死伤近四万人,战区内几乎无一具完整的尸体。我志愿军付出巨大代价,最终赢得了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战,即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 英雄无敌之征战四方

    英雄无敌之征战四方

    章凌铭是一位宅男,喜欢玩各种军事游戏,因无意间说了一句“生不逢时,天不待我!”从而穿越到了异族战争横行的异界!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扩大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扩大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扩大篇》解析了二战逐步扩大化的详细过程,其内容包括德意横扫西欧、英国奋起抵抗、德意入侵非洲等等战火逐渐蔓延的势不可挡的趋势。战争扩大篇使读者再次体会到战争的可怖之处,让人了解到一旦战争开始,就很难结束的经验教训,本书通过描写敌我双方激烈的战斗,进一步强调和平的重要性,读来发人深省。
  • 抗日之铁血争锋

    抗日之铁血争锋

    抗战十四年!三百余万士兵战死,两百余位将军殉国!问尔等:废话连篇,卖脸求荣,可得和平!跪舔者滚开!我堂堂中华岂能灭亡与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唐城!回到南京保卫战,注定和那些农民一样,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要么战死!要么永存!新书:“鬼棺”不一样的精彩,求支持!
  • 血肉中华

    血肉中华

    战争考验的是一个民族的血性,面对侵略者的屠刀我们只有一腔热血报国
热门推荐
  • 我们离婚吧

    我们离婚吧

    她爱他,带着不知名的悸动。他风流,自命不凡,只当她是养在家里的花瓶。当她绝望求他离婚时,他心里猛然撼动!原来,爱已不知何时生根。只是她还愿意给他们的婚姻一个补救的机会吗?
  • 废材要逆天:王爷快滚开

    废材要逆天:王爷快滚开

    等一朝穿越而来的特工成了废材,不要担心,女主肯定是做开挂了,自带个逆天神器!慢慢爬上世界的顶峰!
  • 假和尚

    假和尚

    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和尚,在尔狡吾诈的阴险世界,寻双亲,遇劫持,逼成亲,遭抛弃……。经历无数劫难,辗转征战万里,笑公卿傲王侯,是否到达巅峰?
  • 发展的思考

    发展的思考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了山西省柳林县在推进发展改革、转型跨越过程中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
  • 末世之行走

    末世之行走

    品书一卷,行路一场。本无妄,何须录?无妄录,吾忘路!
  • 与时代同行

    与时代同行

    立独行的思想者精神家园的守护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盛宴。本书回顾作者三十年的思想和文字历程,其中有一个转折点,从专业研究兴趣上说,从语言哲学转向了政治哲学;从社会文化立场的表述上说,从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变为既支持、又反思,在表示应当坚持改革的同时,更为注重改革中社会公正和人民利益的内涵。其中,不变的则是始终要求思想解放,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启蒙、民主、科学、理性。
  • 白日做梦

    白日做梦

    《白日做梦》,书如其名。读这本书的时候不需要去费力计较虚构几分,真实与否,如同酣睡美梦中只顾着甜蜜回味,余音绕梁,我们不必为醒来后的怅然若失负责。 新一批的青年作家锐意进取,灵感缤纷,这一本小小的书却蕴含了多位思想狂人的头脑风暴。设定千奇百怪,无所不用其极,故事情节又涵盖了太多我们熟悉而又逐渐陌生的内容,触及到了人内心最柔软的痛处……这本书中的故事大都不可考,也无所谓真实性,但却不自觉地因为情感、人性的设计而令人不自觉得动心。
  • 蓝色夏日

    蓝色夏日

    如果相遇是一种错误,那么那种缘分就不会有终止的时候吗?离开后的再一次相遇,却不是幸福的起点,而成了不幸的开始。人都是善变的动物,一个人的转变,会是好还是坏,命运究竟让她的心里产生了什么不可挽回的错误,在她心里是永无休止的战争还是美好的回忆。
  • 康藏行吟

    康藏行吟

    一本散文集,一本美文集。作者在康藏高原上行走,缤纷的高原给行走者灵感,边走边吟,赞美高原壮美的自然风光,感叹这块沃土所蕴藏的神奇历史文化。屏住呼吸,把康藏高原的一切尽收心底,放飞心境,把真诚奉献给这方水土。
  • 邪君噬天

    邪君噬天

    一搬砖屌丝萧风,在找“站街女”风流之后,被扫黄。去警局的路上突遇车祸并穿越....穿越途中,竟意外的融合了上古大能的一丝残魂凝成的”戮天指环”,并在其中获得一本可升级功法一本。此功法名为《噬天决》进阶的条件竟然是需要吞噬各种稀有的—极致之力!菩提之果,极致生命之力.....(养料)。地心焰炎,极致焚烧之力。。。(养料)。管理群:323412550极地冰蕊,极致寒冷之力。。。(养料)。读者群:323420787还有好多极致之力,都成为了他通往巅峰之路的养料。新书等级分配,猝体境,炼体境,凝气境,气旋境,定魂境,红尘境,归元境等等。萧风曾经说过一句话:“跟我合作的人,他们现在都很好,跟我作对的人,现在,全部都已经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