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86200000036

第36章 肥水之战(1)

战争与兵谋

战争与兵谋是一对息息相关的主题。前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之一,意义重大,用孙子的话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为了在战争中获胜,谋略之运用势所难免,甚至成为决定胜负之关键,故孙子讲“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所说的“伐谋”之“谋”,亦即智谋,即用智谋而非专恃武力进攻,来打乱敌军部署、瓦解敌人意志,从而达到用兵的最高境界,“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伐谋”实现的前提是认清敌我,即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本单元所选《肥水之战》与《魏博归朝》两篇,是上述中国古代战争、兵谋论的最佳注脚。淝水之战,是南北朝时期的一次著名战役,前秦军队在淝水一战中被东晋军队击溃,这不仅直接导致了前秦政权的瓦解,也使北方一统的局面被打破。《魏博归朝》,记述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君臣应对、处置割据藩镇魏博、最终使其归顺朝廷的战略谋划,李绛运筹庙堂之上,遥制千里之外,其结果如符契合,不能不令人惊佩其智慧。此外,本书《契丹灭后晋》一篇,虽然没有收入这一单元,但也反映出相关的主题。这几篇选文,除在兵谋上有突出体现外,人物刻画生动,场景宏大,是《资治通鉴》中写战争与兵谋的名篇。(张忠炜)

选文

晋孝武帝宁康三年(乙亥,375)

夏,五月,桓冲以谢安素有重望(桓冲(328—384):桓温弟,从温攻战有功。时为中军将军,都督扬、江、豫三州军事,扬、豫二州刺史。),欲以扬州让之,自求外出。桓氏族党皆以为非计,莫不扼腕固谏,郗超亦深止之(郗超(336—378):郗愔子。为大司马桓温参军,参与温废海西公、立简文帝之谋。),冲皆不听,处之澹然。甲寅,诏以冲都督徐、豫、兖、青、扬五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镇京口(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以安领扬州刺史,并加侍中。

六月,秦清河武侯王猛寝疾(王猛(325—375):字景略,出身寒门,少贫贱,鬻畚箕为业。博学好兵书。初隐居华阴山,后为前秦主苻坚重要辅臣。前秦建元六年(370),率十万大军灭前燕,封清河郡侯,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后入朝为丞相。死后谥武侯。),秦王坚亲为之祈南、北郊及宗庙、社稷,分遣侍臣遍祷河、岳诸神。猛疾少瘳(瘳(chōu):病愈。),为之赦殊死以下(殊死:古代指斩首的死刑。)。猛上疏曰:“不图陛下以臣之命而亏天地之德,开辟已来,未之有也。臣闻报德莫如尽言,谨以垂没之命,窃献遗款(款:款诚,诚恳。)。伏惟陛下,威烈振乎八荒,声教光乎六合,九州百郡,十居其七,平燕定蜀(定蜀:373年,前秦兵分两路,攻陷东晋梁、益二州。),有如拾芥。夫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是以古先哲王,知功业之不易,战战兢兢,如临深谷。伏惟陛下,追踪前圣,天下幸甚!”坚览之悲恸。秋,七月,坚亲至猛第视疾,访以后事。猛曰:“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正朔(zhēngshuò):古代指一年中的第一天,即农历正月初一。正,年之始。朔,月之始。自汉武帝以后直到清代,历代王朝都沿用夏历,以孟春(正月)为正,以平旦(天明)为朔,正朔成为帝王正统的象征。),上下安和,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鲜卑:370年,前秦灭亡鲜卑族所建前燕,前燕末主慕容降。前秦将慕容等鲜卑贵族并鲜卑人户四万余迁往秦都长安,封慕容为新兴侯,寻拜为尚书。淝水之战败后,慕容谋杀苻坚以应慕容垂,事发,为坚所杀。西羌:指姚苌等羌族贵族势力。前秦苻生时,羌族首领姚襄图据关中,与前秦战于三原(今陕西三原县),兵败被杀,其弟姚苌率羌族部落降秦。淝水之战失败后,姚苌杀苻坚,在关中建立姚秦政权,史称后秦。),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言终而卒。坚比敛(敛(liǎn):装殓,给尸体穿衣入棺。),三临哭,谓太子宏曰:“天不欲使吾平壹六合邪,何夺吾景略之速也?”葬之如汉霍光故事(霍光故事:据《汉书·霍光传》载,光薨,上赐“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根据汉代礼制,这些都属于帝王陵寝之制,此为皇帝对霍光的特别恩赐。)。

晋孝武帝太元元年(丙子,376)

春,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元服:即冠冕。),皇太后下诏归政,复称崇德太后(崇德太后:指东晋康帝司马岳皇后褚蒜子(324—384),父褚裒。康帝早逝,穆帝司马聃两岁即位,褚太后垂帘听政。咸安元年(371),桓温废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丞相司马昱(即晋简文帝),褚太后被尊为崇德太后,移居崇德宫。简文帝即位次年卒,太子司马曜即位,年幼,褚太后又应朝臣之请听政,至此下诏归政。)。甲辰,大赦,改元。丙午,帝始临朝。以会稽内史郗愔为镇军大将军、都督浙江东五郡诸军事(郗愔(313—384):郗鉴子。);徐州刺史桓冲为车骑将军、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诸军事,自京口徙镇姑孰。谢安欲以王蕴为方伯(王蕴(329—384):孝武帝王皇后之父。),故先解冲徐州。乙卯,加谢安中书监,录尚书事。

十二月,阳平国常侍慕容绍私谓其兄楷曰(慕容绍(?—395):慕容垂兄子。淝水之战失败后,随慕容垂反秦。楷:即慕容楷(?—395),前燕重臣慕容恪之子。前燕慕容时,随慕容垂投前秦。胡三省注云“‘叔仁’当作‘叔父’”。慕容垂为楷、绍之叔父。):“秦恃其强大,务胜不休,北戍云中,南守蜀、汉,转运万里,道殣相望。兵疲于外,民困于内,危亡近矣。

冠军叔仁智度英拔.,必能恢复燕祚,吾属但当爱身以待时耳!”

太元二年(丁丑,377)

春,高句丽、新罗、西南夷皆遣使入贡于秦。赵故将作功曹熊邈屡为秦王坚言石氏宫室器玩之盛,坚以邈为将作长史,领将作丞,大修舟舰、兵器,饰以金银,颇极精巧。慕容农私言于慕容垂曰(慕容农(?—398):慕容垂之子。淝水之战后,应垂之召,起兵反秦,斩秦将石越。垂称燕王,受封西辽王。慕容垂(326—396):前燕王慕容皝第五子。慕容时,任河南大都督、征南将军,败桓温于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太傅慕容评忌其功名,与太后可足浑氏共谋诛之,遂投前秦苻坚。坚拜为冠军将军,助坚灭前燕。淝水之战后,起兵反秦,建后燕。):

“自王猛之死,秦之法制,日以颓靡,今又重之以奢侈,殃将至矣,图谶之言(图谶之言:据《资治通鉴》卷103载,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冬,十二月,有人入秦明光殿大呼曰:“甲申、乙酉,鱼羊食人,悲哉无复遗!”秦王坚命执之,不获。),行当有验。大王宜结纳英杰以承天意,时不可失也!”垂笑曰:“天下事非尔所及!”

桓豁表兖州刺史朱序为梁州刺史(桓豁(320—377):桓温弟,时为征西大将军,督交、广、荆、扬、雍、宁六州军事。),镇襄阳。

秋,七月,丁未,以尚书仆射谢安为司徒,安让不拜;复加侍中、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

丙辰,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桓豁卒。冬,十月,辛丑,以桓冲都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诸军事,领荆州刺史;以冲子嗣为江州刺史。又以五兵尚书王蕴都督江南诸军事(五兵尚书:官名。三国曹魏始置,主军事,领中、外、骑、别、都五兵。东晋唯领中兵、外兵二曹。),假节,领徐州刺史;征西司马领南郡相谢玄为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

桓冲以秦人强盛,欲移阻江南,奏自江陵徙镇上明(上明:上明城,在今湖北松滋县北三十六里老城镇西。),使冠军将军刘波守江陵,咨议参军杨亮守江夏。

王蕴固让徐州,谢安曰:“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蕴乃受命。

初,中书郎郗超自以其父愔位遇应在谢安之右,而安入掌机权,愔优游散地,常愤邑形于辞色(愤邑:“邑”又作“悒”,愁闷不安。),由是与谢氏有隙。是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谢安以兄子玄应诏。超闻之,叹曰:“安之明,乃能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众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桓公府:哀帝兴宁元年(363),郗超与谢玄曾共事于桓温征西大将军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履屐间:指小事。履,古代单底鞋;屐,带齿的木鞋。),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北府兵:谢玄为南兖州刺史,治京口,京口又名北府(在建康北),故其军号为“北府兵”,为东晋劲旅。)”,敌人畏之。

太元三年(戊申,378)

春,二月,秦王坚遣征南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守尚书令、长乐公丕(丕:即苻丕(?—386),苻坚长庶子。坚即位,封长乐公,任都督关东诸军事、征东大将军、冀州牧,镇邺城。苻坚卒,即位于晋阳。),武卫将军苟苌,尚书慕容帅步骑七万寇襄阳,以荆州刺史杨安帅樊、邓之众为前锋,征虏将军始平石越帅精骑一万出鲁阳关,京兆尹慕容垂、扬武将军姚苌帅众五万出南乡,领军将军苟池、右将军毛当、强弩将军王显帅众四万出武当,会攻襄阳。夏,四月,秦兵至沔北,梁州刺史朱序以秦无舟楫,不以为虞。既而石越帅骑五千浮渡汉水,序惶骇,固守中城;越克其外郭,获船百余艘以济余军。长乐公丕督诸将攻中城。

序母韩氏闻秦兵将至,自登城履行,至西北隅,以为不固,帅百余婢及城中女丁筑邪城于其内(邪城:依地形在城的一角修筑的斜向的城墙。)。及秦兵至,西北隅果溃,众移守新城,襄阳人谓之夫人城。桓冲在上明,拥众七万,惮秦兵之强,不敢进。

丕欲急攻襄阳,苟苌曰:“吾众十倍于敌,糗粮山积(糗(qiǔ):干粮。),但稍迁汉、沔之民于许、洛,塞其运道,绝其援兵,譬如网中之禽,何患不获,而多杀将士,急求成功哉!”丕从之。慕容垂拔南阳,执太守郑裔,与丕会襄阳。

秋,七月,秦兖州刺史彭超请攻沛郡太守戴于彭城,且曰:“愿更遣重将攻淮南诸城,为征南棋劫之势(棋劫之势:胡三省注云:“棋劫者,以棋势喻兵势也。围棋者,攻其右而敌手应之,则击其左取之,谓之劫。”),东西并进,丹阳不足平也!”秦王坚从之,使都督东讨诸军事;后将军俱难、右禁将军毛盛、洛州刺史邵保帅步骑七万寇淮阳、盱眙(盱眙:县名,治今江苏盱眙县东北二十五里盱眙山麓。)。超,越之弟;保,羌之从弟也(羌:即邵羌,曾任前秦南安太守,羌人敛岐叛秦,随王猛征讨,擒敛岐。)。八月,彭超攻彭城,诏右将军毛虎生帅众五万镇姑孰以御秦兵。

秦梁州刺史韦钟围魏兴太守吉挹于西城(魏兴:郡名,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县西北四里汉水北岸。)。

十二月,秦御史中丞李柔劾秦:“长乐公丕等拥众十万,攻围小城,日费万金,久而无效,请征下廷尉。”秦王坚曰:“丕等广费无成,实宜贬戮;但师已淹时,不可虚返,其特原之,令以成功赎罪。”使黄门侍郎韦华持节切让丕等,赐丕剑曰:“来春不捷,汝可自裁,勿复持面见吾也!”

周虓在秦(周虓(xiāo,?—382):字孟威,初为州祭酒,迁西夷校尉,领梓潼太守。宁康元年(373),坚守涪城(今四川绵阳市),抵御前秦将杨安,派兵护送母、妻东还,为前秦将朱肜所获,被迫降秦。苻坚欲官以尚书郎,不受。后卒于太原。),密与桓冲书,言秦阴计;又逃奔汉中,秦人获而赦之。

太元四年(己卯,379)

春,正月,秦长乐公丕等得诏惶恐,乃命诸军并力攻襄阳。秦王坚欲自将攻襄阳,诏阳平公融以关东六州之兵会寿春,梁熙以河西之兵为后继(梁熙(?—385):氐族,前秦苻坚时,率骑十三万伐前凉,降凉主张天锡,遂为使持节、西中郎将、凉州刺史,领护西羌校尉,镇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市)。)。阳平公融谏曰:“陛下欲取江南,固当博谋熟虑,不可仓猝。若止取襄阳,又岂足亲劳大驾乎!未有动天下之众而为一城者,所谓‘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也(随侯之珠:古代传说中的宝珠。见《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言做事不知衡量轻重,得不偿失。)!”梁熙谏曰:“晋主之暴,未如孙皓,江山险固,易守难攻。陛下必欲廓清江表,亦不过分命将帅,引关东之兵,南临淮、泗,下梁、益之卒,东出巴、峡,又何必亲屈鸾辂(鸾辂(luánlù):天子之车。),远幸沮泽乎(沮(jù)泽:水草所聚之处。)!昔汉光武诛公孙述,晋武帝擒孙皓,未闻二帝自统六师,亲执枹鼓(枹(fú):同“桴”,鼓槌。),蒙矢石也。”坚乃止。

诏冠军将军南郡相刘波帅众八千救襄阳,波畏秦,不敢进。朱序屡出战,破秦兵,引退稍远,序不设备。二月,襄阳督护李伯护密遣其子送款于秦,请为内应;长乐公丕命诸军进攻之。戊午,克襄阳,执朱序,送长安。秦王坚以序能守节,拜度支尚书;以李伯护为不忠,斩之。

秦将军慕容越拔顺阳(顺阳:郡名,治酂县,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西集街北。),执太守谯国丁穆。坚欲官之,穆固辞不受。坚以中垒将军梁成为荆州刺史(中垒将军:官名,掌宿卫兵。),配兵一万,镇襄阳,选其才望,礼而用之。

桓冲以襄阳陷没,上疏送章节(章节:印章、符节。),请解职;不许。诏免刘波官,俄复以为冠军将军。

兖州刺史谢玄帅众万余救彭城,军于泗口(泗口:古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欲遣间使报戴而不可得。

部曲将田泓请没水潜行趣彭城,玄遣之。泓为秦人所获,厚赂之,使云南军已败;泓伪许之,既而告城中曰:“南军垂至,我单行来报,为贼所得。勉之!”

秦人杀之。彭超置辎重于留城(留城:即留县,治今江苏沛县东南五十五里。),谢玄扬声遣后军将军东海何谦向留城。超闻之,释彭城围,引兵还保辎重。戴帅彭城之众,随谦奔玄,超遂据彭城,留兖州治中徐褒守之(治中:官名,州佐官,主众曹文书。),南攻盱眙。俱难克淮阴,留邵保戍之。

夏,四月,戊申,韦钟拔魏兴,吉挹引刀欲自杀,左右夺其刀;会秦人至,执之,挹不言不食而死。秦王坚叹曰:“周孟威不屈于前,丁彦远洁己于后,吉祖冲闭口而死(丁彦远:丁穆,字彦远。吉祖冲:吉挹,字祖冲。),何晋氏之多忠臣也!”挹参军史颖逃归,得挹临终手疏,诏赠益州刺史。

秦毛当、王显帅众二万自襄阳东会俱难、彭超攻淮南。五月,乙丑,难、超拔盱眙,执高密内史毛璪之。秦兵六万围幽州刺史田洛于三阿(三阿:在今江苏金湖县东南平阿西村。),去广陵百里(广陵:县名,治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时为广陵郡治。);朝廷大震,临江列戍,遣征虏将军谢石帅舟师屯涂中(涂中:今苏、皖境内长江支流涂河流域。)。石,安之弟也。

右卫将军毛安之等帅众四万屯堂邑(堂邑:县名,今江苏六合县北,时为堂邑郡治。)。秦毛当、毛盛帅骑二万袭堂邑,安之等惊溃。兖州刺史谢玄自广陵救三阿。丙子,难、超战败,退保盱眙。六月,戊子,玄与田洛帅众五万进攻盱眙,难、超又败,退屯淮阴。玄遣何谦等帅舟师乘潮而上,夜,焚淮桥。邵保战死,难、超退屯淮北。玄与何谦、戴、田洛共追之,战于君川(君川:位于江苏盱眙县东北君山之下的小河。),复大破之,难、超北走,仅以身免。谢玄还广陵,诏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

秦王坚闻之,大怒。秋,七月,槛车征超下廷尉,超自杀。难削爵为民。

以毛当为徐州刺史,镇彭城;毛盛为兖州刺史,镇湖陆;王显为扬州刺史,戍下邳。

谢安为宰相,秦人屡入寇,边兵失利,众心危惧,安每镇之以和静。其为政,务举大纲,不为小察。时人比安于王导,而谓其文雅过之。

八月,丁亥,以左将军王蕴为尚书仆射,顷之,迁丹阳尹。蕴自以国姻,不欲在内,苦求外出,复以为都督浙江东五郡诸军事、会稽内史。

太元五年(庚辰,380)

五月,朝廷以秦兵之退为谢安、桓冲之功,拜安卫将军,与冲皆开府仪同三司。

同类推荐
  • 乌蒙冷月

    乌蒙冷月

    这是清朝同治末年,发生在乌蒙山深处的故事。主人公仇家八千里寻仇,终于在镇雄州找到杀害自己一家四十余口的仇人。谁知,却被仇人的女儿巧月深深爱上,爱得一塌糊涂,爱的死去活来。面对着巧月的死缠滥打,仇家一筹莫展,心力交瘁,左右为难。在另一次仇杀中,巧月死了。可是,面对仇雠,我们的主人公却更加犹犹豫豫,迟迟疑疑,挥起的复仇铁拳,久久不能落下……
  • 三魂争霸

    三魂争霸

    三魂穿越为一体,英雄桃园四结义。天下大乱巨星起,敢把曹操当球踢。世间再无魏蜀吴,三国终究要归一。如若让我做了皇帝,良辰对诸位必有重谢!
  • 清末留学生

    清末留学生

    “1872年,当我以中国留学生的身份踏上美利坚的土地的时候,我就暗暗发誓,我要推翻满清这个腐朽的政府,带领我的同学一起开创一个盛世中华。这是我一个穿越者的执念,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以上话语,摘自《刘家照同志语录》。
  • 那时宋朝

    那时宋朝

    一个二流建筑院校的毕业生,吕小贤,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却因为一次与驴友们一同登山而不幸坠崖,穿越到北宋末年,原本一心追求安稳生活的他,却发现自己的命运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操控,他该何去何从?且看吕小贤如何混迹在北宋末年。
  • 帝相之争

    帝相之争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帝相之争故事。内容包括:周公辅政引来是是非非、身历三朝的霍光、王安石变法、张居正的身前身后事等。
热门推荐
  • 校园楚霸

    校园楚霸

    一个身价过亿,一个穷不啦叽。两人却在同一所学校里。天生的对手,老天似乎又在跟他们开玩笑。
  • 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

    芸芸众生,点点繁星。一人一星,一星一人。新婴降世,苍穹启明。流光过隙,白首逝去。这是一个新奇的世界,一个新的故事,多少英雄要站起来!天上地下,仙界人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独霸蛮荒

    独霸蛮荒

    蛮荒大地,凶兽横行,古兽隐现,族灵密布,身世神秘的少年,雷电双脉,成为这片大地的霸主。
  • 如意小郎君

    如意小郎君

    21世纪双料硕士,魂穿古代。没有戒指,没有系统,没有白胡子老爷爷,连关于这个世界的记忆都没有……贼老天,开局什么都没有,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这让我怎么玩?腹中饥饿难耐,心里郁闷透顶,唐宁忍不住抬头竖起中指:“贼……”有一物从天外飞来,正中额头。抱着大红绣球,晕倒之前,他只想问一句:“哪个杀千刀给绣球里塞了石头!”再睁开眼时……有丫鬟笑靥如花:“姑爷,小姐有请!”有女子眉眼如画:“相公,妾身有礼!”书友群:686508501注:本书非历史正剧,轻松使用,切勿较真!
  • 十七年浮生:大约在冬季

    十七年浮生:大约在冬季

    唐花凉说,她以为自己真的就遇到了良缘,却没想到前进一步就沉入绝望,后退半尘就步入黑暗。她说,她以为自己真的就遇到了双生之谊,却没想到对方一步步推她入深渊。安和,大概是我勇敢太久,才会决定为你一个人而活。我想,我爱你。就是这样…简单地难以忘记。几年之后再回到这个城市,她却笑盈盈地道,我毕竟不再是只会做梦的女孩子了。如果你碰到他,就替我问候他。十七年浮生,从此不再提过去,痛苦或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 FBI教你十分钟识别谎言

    FBI教你十分钟识别谎言

    《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全面系统阐述了窥破人际关系的秘密,教你掌握比说话更高效的沟通技巧,向你展示如何从身体语言来彻底地解读一个人……
  • 东方同人愤怒与不屈

    东方同人愤怒与不屈

    背景在幻想乡……一个普通的少年……因为自己的性格问题,暴躁,而引发的一些事情……在幻想乡与众少女发生的一些事中,慢慢地改版自己,了解自己的一切……
  • 轮回之三界

    轮回之三界

    天地初开诞下灵根,青藤转世,与守护她的妖猿展开了一场跨越三界的玄幻爱情故事。这里有修真炼体,鬼怪传说,冥界夺魂,笑傲九天。让有龙带你走入一个迷幻的世界,回顾那些早已忘却的神话爱情……
  • 经稗

    经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世苍穹

    绝世苍穹

    从坟墓中爬出来,是来世还是今生?看主人公的传奇人生,绝世战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