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86200000024

第24章 曹魏选官(1)

选文

汉灵帝中平元年(甲子,184)

五月,操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不能审其生出本末,或云夏侯氏子也。

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世人未之奇也,唯太尉桥玄及南阳何颙异焉(任侠:凭借权威、勇力或财力等手段扶助弱小,帮助他人。行(xínɡ)业:操行学业。何颙(yónɡ):东汉后期士人,与许靖、许劭等人以善于论人著称。)。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颙见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玄谓操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子将者,训之从子劭也,好人伦,多所赏识,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人伦:品评或选拔人才。月旦:指旧历每月初一。)。尝为郡功曹(功曹:郡佐吏。秦汉郡县等地方官府皆置,职掌选举。北齐以后称功曹参军。唐时在府叫功曹参军,在州叫司功参军,掌文官簿书、考课、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丧葬等事。),府中闻之,莫不改操饰行。曹操往造劭而问之曰:“我何如人?”

劭鄙其为人,不答。操乃劫之,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大喜而去。

中平四年(丁卯,187)

是岁,前太丘长陈寔卒(陈寔(104—187):东汉许(治今河南许昌市东三十六里古城)人,字仲弓,以平正闻名乡里。桓帝时为太丘长,灵帝时大将军窦武辟为掾属。遭“党锢之祸”,寔就狱请囚,遇赦得免。),海内赴吊者三万余人。寔在乡闾(乡闾: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处。此处指家乡。),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杨赐、陈耽,每拜公卿,群僚毕贺,辄叹寔大位未登,愧于先之。

中平六年(己巳,189)

八月,辛未,董卓至显阳苑(显阳苑:桓帝延熹二年(159)所造,在雒阳西。),远见火起,知有变,引兵急进;未明,到城西,闻帝在北(帝:东汉少帝刘辩,时被宦官张让等劫夺出宫,尚书卢植等追至,张让等被迫投河死。董卓乘机率公卿奉迎少帝回宫,进而把持朝政。),因与公卿往奉迎于北芒阪下。

初,蔡邕徙朔方(蔡邕(132—192):东汉陈留(治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二十六里陈留镇)人,字伯喈(jiē),少博学,好辞章,精音律,工书画,著有《独断》。灵帝时拜郎中,后以事免。董卓征召为祭酒,累迁中郎将,后以卓党死狱中。),会赦得还。五原太守王智,甫之弟也,奏邕谤讪朝廷;邕遂亡命江海,积十二年。董卓闻其名而辟之,称疾不就。卓怒,詈曰:“我能族人!”邕惧而应命,到,署祭酒(祭酒: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长官,清末始废。),甚见敬重,举高第,三日之间,周历三台(高第:官吏考绩优异。三台:星名,谓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两两相比。古代以星象征人事,称三公为三台,此处泛指台官。蔡邕举高第后,先补侍御史,又转治书侍御史,再迁尚书,三官均为台官,故谓之“周历三台”。),迁为侍中。

十二月,戊戌,以司徒黄琬为太尉,司空杨彪为司徒,光禄勋荀爽为司空(汉代三公是辅助国君掌握军政要务的最高官员,西汉后期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但权力大大缩小。隋代以后完全成为虚衔或“优崇之位”。)。

初,尚书武威周毖、城门校尉汝南伍琼,说董卓矫桓、灵之政,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卓从之,命毖、琼与尚书郑泰、长史何颙等沙汰秽恶,显拔幽滞。于是征处士荀爽、陈纪、韩融、申屠蟠。复就拜爽平原相,行至宛陵,迁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自被征命及登台司(台司:指三公。),凡九十三日。又以纪为五官中郎将,融为大鸿胪。纪,寔之子;融,韶之子也。爽等皆畏卓之暴,无敢不至。独申屠蟠得征书,人劝之行,蟠笑而不答,卓终不能屈,年七十余,以寿终。卓又以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平张邈为陈留太守,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

汉献帝初平三年(壬申,192)

春,正月,初,荀淑有孙曰彧,少有才名,何颙见而异之,曰:“王佐才也!”及天下乱,彧谓父老曰:“颍川四战之地,宜亟避之。”乡人多怀土不能去,彧独率宗族去依韩馥。会袁绍已夺馥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度绍终不能定大业,闻曹操有雄略,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以为奋武司马。其乡人留者,多为傕、汜等所杀(傕(jué)、汜:即李傕、郭汜,均系董卓部将,后成为割据军阀。)。

汉献帝建安元年(丙子,196)十月,操以荀彧为侍中,守尚书令。操问彧以策谋之士,彧荐其从子蜀郡太守攸及颍川郭嘉。操征攸为尚书,与语,大悦,曰:“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以为军师。

初,郭嘉往见袁绍,绍甚敬礼之,居数十日,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全而功名可立。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而求主,子盍去乎!”二人曰:“袁氏有恩德于天下,人多归之,且今最强,去将何之!”嘉知其不寤,不复言,遂去之。操召见,与论天下事,喜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操表嘉为司空祭酒。

操以山阳满宠为许令,操从弟洪,有宾客在许界数犯法,宠收治之,洪书报宠,宠不听。洪以白操,操召许主者(主者:指许县主管曹洪宾客案件的官吏。),宠知将欲原客,乃速杀之。操喜曰:

“当事不当尔邪!”

北海太守孔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讫无成功。高谈清教,盈溢官曹,辞气温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但能张磔网罗(张磔(zhé):铺陈,铺叙。磔,张开。网罗:搜罗;包容。),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造次:须臾,片刻。),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至于尊事名儒郑玄(剽(piào)轻:轻薄,轻浮。郑玄(127—200):东汉著名经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治今山东高密市西南四十里前田庄)人。遍注群经,混糅今古文家法,以整百家之不齐,结束了两百余年的今古文的争辩。其训释集汉代经学之大成,为后人释经奠定了基础。),执子孙礼,易其乡名曰郑公乡,及清俊之士左承祖、刘义逊等,皆备在座席而已,不与论政事,曰:“此民望,不可失也!”

平原祢衡,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孔融荐之于曹操。衡骂辱操,操怒,谓融曰:“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乃送与刘表,表延礼以为上宾。衡称表之美盈口,而好讥贬其左右,于是左右因形而谮之曰:“衡称将军之仁,西伯不过也(谮(zèn):诋毁,诬陷。西伯:指周文王、周武王。),唯以为不能断,终不济者,必由此也。”其言实指表短,而非衡所言也。表由是怒,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送衡与之,祖亦善待焉。后衡众辱祖,祖杀之。

建安二年(丁丑,197)

秋,九月,操辟陈国何夔为掾,问以袁术何如(袁术(?—199):东汉末军阀,字公路。汝南汝阳(治今河南商水县西北)人,袁绍从弟。董卓擅权,以其为后将军,恐祸及身,奔南阳,成为淮水流域的一个大军阀。献帝建安二年(197),在寿春僭称帝号,后因粮尽兵散,欲走青州依袁谭,为刘备所截击,复还走寿春,愤恚呕血而死。),对曰:“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术无信顺之实而望天人之助,其可得乎!”操曰:“为国失贤则亡,君不为术所用,亡,不亦宜乎!”操性严,掾属公事往往加杖;夔常蓄毒药,誓死无辱,是以终不见及。

沛国许褚,勇力绝人,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坚壁以御外寇,淮、汝、陈、梁间皆畏惮之,操徇淮、汝,褚以众归操,操曰:“此吾樊哙也!”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焉。

故太尉杨彪与袁术昏姻,曹操恶之,诬云欲图废立,奏收下狱,劾以大逆。

将作大匠孔融闻之,不及朝服,往见操曰:“杨公四世清德(四世清德:指杨震、杨秉、杨赐、杨彪四世皆以清白闻名天下。),海内所瞻。《周书》,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况以袁氏归罪杨公乎!”操曰:“此国家之意。”融曰:“假使成王杀召公,周公可得言不知邪(成王:周武王子,西周第二王。召(shào)公:姓姬名奭,周武王之臣。因封地在召,故称召公或召伯。武王灭纣后,封召公于北燕。成王时,与周公分陕而治。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子,武王弟。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平定管叔蔡叔之乱,稳定了西周政局。相传周代的礼乐制度皆为周公所制定。)?”操使许令满宠按彪狱,融与尚书令荀彧皆属宠曰:“但当受辞,勿加考掠。”宠一无所报,考讯如法。数日,求见操,言之曰:“杨彪考讯,无他辞语。此人有名海内,若罪不明白,必大失民望;窃为明公惜之。”操即日赦出彪。初,彧、融闻宠考掠彪,皆怒;及因此得出,乃更善宠。彪见汉室衰微,政在曹氏,遂称脚挛,积十余年不行,由是得免于祸。

建安三年(戊寅,198)

十二月,前尚书令陈纪、纪子群在布军中,操皆礼而用之。张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臧霸自亡匿,操募索得之,使霸招吴敦、尹礼、孔观等,皆诣操降。

操乃分琅邪、东海为城阳、利城、昌虑郡,悉以霸等为守、相。

建安四年(己卯,199)

夏,四月,初,操在兖州举魏种孝廉。兖州叛,操曰:“唯魏种且不弃孤。”

及闻种走,操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即下射犬,生禽种(禽:通“擒”。),操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以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建安十年(乙酉,205)

春正月,郭嘉说操多辟青、冀、幽、并名士以为掾属,使人心归附,操从之。官渡之战,袁绍使陈琳为檄书,数操罪恶,连及家世,极其丑诋。及袁氏败,琳归操,操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操释之,使与陈留阮瑀俱管记室。

建安十二年(丁亥,207)

是岁,孙权西击黄祖,虏其人民而还。

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颍川徐庶与崔州平谓为信然。

刘备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徽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徐庶见备于新野,备器之。庶谓备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备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

司马徽,清雅有知人之鉴。同县庞德公素有重名,徽兄事之。诸葛亮每至德公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德公从子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惟德公与徽重之。德公常谓孔明为卧龙,士元为凤雏,德操为水鉴(德操:司马徽字德操。);故德操与刘备语而称之。

建安十三年(戊子,208)

夏,六月,罢三公官,复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以曹操为丞相。操以冀州别驾从事崔琰为丞相西曹掾,司空东曹掾陈留毛玠为丞相东曹掾,元城令河内司马朗为主簿,弟懿为文学掾,冀州主簿卢毓为法曹议令史。

琰、玠并典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拔敦实,斥华伪,进冲逊,抑阿党。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至乃长吏还者,垢面羸衣,独乘柴车(羸(léi):粗恶、破旧。柴车:简陋没有装饰的车子。),军吏入府,朝服徒行。吏洁于上,俗移于下。操闻之,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

司马懿,少聪达,多大略。崔琰谓其兄朗曰:“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操闻而辟之,懿辞以风痹(风痹:因风寒湿侵袭而引起的肢节疼痛或麻木的病症。)。操怒,欲收之,懿惧,就职。

八月,壬子,太中大夫孔融弃市。融恃其才望,数戏侮曹操,发辞偏宕,多致乖忤(偏宕:本指偏激过当,此处指议论褒贬有所偏重。乖忤(wǔ):触犯,违逆。)。操以融名重天下,外相容忍而内甚嫌之。融又上书,“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内不以封建诸侯”。操疑融所论建渐广,益惮之。融与郗虑有隙,虑承操风旨(风旨:指旨意、意图。),构成其罪,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奏:“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跌荡:放荡不拘。),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操遂收融,并其妻子皆杀之。

初,京兆脂习与融善,每戒融刚直太过,必罹世患。及融死,许下莫敢收者。习往抚尸曰:“文举舍我死,吾何用生为!”操收习,欲杀之,既而赦之。

曹操进军江陵(江陵:县名,治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旧江陵县。),以刘琮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蒯越等,侯者凡十五人。

释韩嵩之囚,待以交友之礼,使条品州人优劣(条品:鉴别评定。),皆擢而用之。以嵩为大鸿胪,蒯越为光禄勋,刘先为尚书,邓羲为侍中。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混在东晋末

    重生之混在东晋末

    田力合为男,女子合为好。男人--难人也;女人--亦好人!七画是"男",三画是"女","七"加"三"才是十全十美。于是,男人拿走七分权利,女人只有三分的反抗!男人的誓言,七分是假,三分是真。于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女人的外貌,三分靠长相,七分靠打扮,于是,男人胆大去经商,女人胆大不化妆。在五彩缤纷的外部世界,女人占去七分色彩,只留下三分给男人,于是就有了"花姑娘";在同样绚烂的内心世界,男人花七分去欣赏别的女人,只留给爱人三分的忠诚,于是就有了"花花公子"。男人七分爱数学,三分爱文学。于是,男人就用三分的浪漫征服女人,又用七分的理智掌握。我说的这些七分是真理,三分是儿戏!不信?且看赵磊这个既懒且坯的失业大学生如何纵横于东晋的男人与女人之间,打拼出自己的一世荣华!
  • 战宋

    战宋

    郭俊去太行山旅游,一不小心就穿到了靖康年间,并和岳飞义结金兰。北宋天崩之时,牛鬼蛇神纷纷登场,郭俊拿出几件现代带过去的神器,轻松成为天下人共仰的活神仙。宗望咆哮道,“郭神仙,我就是倾全国之力,也要干掉你的破虏军。”郭俊说,“鹏举,干掉他。”赵构哀求道,“郭神仙,你既然不想做皇帝,让小王做个傀儡也好啊。”郭俊说,“吉倩,干掉他。”杨幺骂道,“郭神仙,你我分居大江南北,为何来犯吾土?”郭俊说,“杨再兴,干掉他。”
  • 历程:民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史研究

    历程:民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史研究

    1931年11月9日,是中国回族近现代史上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学生纳忠、马坚、林仲明、张有成在沙国珍先生的护送下,从昆明出发,经过15天行程,跨越中国、越南,中国香港、新加坡、斯里兰卡、也门、吉布提等七个国家和地区,漂过马六甲海峡、阿拉伯海、红海,经苏伊士运河,于12月20日到达开罗,开启了中国回教团体派遣留埃学生活动的先河。在之后的六年中,成达师范学校、明德中学和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分别派遣的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国留埃学生陆续成行。总计33名回族学生。《历程(民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史研究)》收集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月华》、《清真铎报》等近20种,刊载留埃回族学生活动消息178条。
  • 囧探查过代

    囧探查过代

    小说故事围绕的是现代大都市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在大城市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机缘巧合下穿越回古代,经历险阻成为一代名探。
  •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一笑倾城:神女要逆天

    一笑倾城:神女要逆天

    特种兵糊里糊涂穿越到异世,原来只是灵魂的回归。什么太子,什么太子妃?她才不稀罕。什么美女什么帅哥,又怎能逃脱她的手。被王爷赖上,为情所伤,原来只是一场设计,然而什么都不重要了,有萌宠有萌宝有美男,一生何求?管它什么中级位面高级位面,最终还是会被她收复,位面合一,挑战神者,一家团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草包攻略:暴君的神医宠妃

    草包攻略:暴君的神医宠妃

    【1V1,爆笑玄幻文】某爷出门游玩,捡回来一个乡巴佬野丫头,干瘪,貌丑,粗俗,经脉闭塞无法修炼。废物?笑话!谁人知道草包的身体中,隐藏着杀手至尊的强魂!!一年后,她惊艳蜕变,姿容绝色,炼丹降兽,驾驭元素,感悟法则,一针定生死。***面对络绎不绝求亲说媒的人,某爷黑脸:“滚!”入夜——“王爷,你上错床了吧?”“一年前,你压死了我的魔兽,现在你要以身抵债!”“那你还烧了我的房子呢……”“……本王房债肉偿……”
  • 强化修真

    强化修真

    强化之道,万物皆可强化,“师父,他装备比我好……”“法器强化一下就神器,”“师父,他修为比我高……”“丹药强化一下就是仙丹”“师父,他身体比我壮……”“肉体强化一下就是圣躯”云天字母珠强化加一失败,装备毁坏!混元升仙丹强化加一失败,丹药毁坏万虎肉身强化……师父,我还是不强化了吧,这样也挺好……
  • 神谕全面唤起

    神谕全面唤起

    这是——无论什么样的绝望都不能掩饰住的希望之光,这光温暖世界、拯救世人,却唯独无法救赎自身。闪耀的记忆随风而去,看不到前路只有岁月如梭。积累的时光化作食粮,在彷徨、在寻求。有你相伴,内心像被填满一般。就算要迎来世界的终结。回到那幸福的日子,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命运。被爱着、感不到痛楚。不会害怕,哪怕只有一瞬能够回到从前。你不会独自一人逝去,即使有此为证。直到必须接受命运的那一刻,生命之火似幻湮灭,宣告梦的终结。闪耀的光芒在黑暗中消失,折断羽翼预示着终结。若是这样,便唤我之名。我的名字是——
  • 告别黑夜

    告别黑夜

    “顾钰,我会一直在你身边的!”“我再也不爱你了。”关于青春,关于爱情。时间可以改变许多东西,包括人,包括感情,哪怕是那些你认为永远都不会改变的。青春是苦涩疼痛的,可谁也不想放弃它。就像顾钰,时间改变了韩琦,她却守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仍不甘愿除去那些悲伤的回忆。
  • 魔君盛宠:弄弄夫君逗逗儿

    魔君盛宠:弄弄夫君逗逗儿

    穿越了,遇到一个坏蛋!坏蛋禁她在洞穴里做傀儡,不但为他端茶送水,宽衣解开,坏蛋还拿她做杀人工具。她逃啊逃,坏蛋追啊追,对她誓死不放手。她躺下,“上吧。”他疑惑,“何解?”她挥了挥手,赶苍蝇一样说,“别装了,要上就快点,上完走人。”他,气晕了。
  • 蝉日(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蝉日(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如果我们从小说的主人公加里说起,那么他现在麻烦缠身。从母亲的葬礼回来之后,他把一切都搞砸了,工作,家庭,自己的身体全都陷入了恼人的麻烦之中。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说加里的父亲。失去妻子之后,他依靠回忆度日,往日的记忆一次次冲击他脆弱的神经。其实这也不是全部,在世界上还有一种叫17年蝉的奇怪生物。每过17年,它们就破土而出,繁衍交配,然后死去。面对时间的侵蚀,它们做出了最卓尔不群的反击,用自己的生命记录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唯一不可抵抗的是时间本身。时间让我们成熟,使我们衰老,带走我们的爱人,留给我们回忆。
  • 煞世邪神

    煞世邪神

    神格在身,邪神之灵寄存体内,拥有双重能力,也陷入被人追杀的险境。叹前世留憾无限,今世定当傲气吞天!他就是这样,他的性格与傲气,必定会让整个世界为他颠覆。看他怎么妙手回春,煞世九天!
  • 他日我若为天帝

    他日我若为天帝

    太古之后,大秦皇朝、大汉皇朝、大唐皇朝相继崛起,皇族坐镇四方,朝中修士无数。然而,鼎盛之势一朝衰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如今,大明皇朝如日中天,永乐大帝统御中原,天下万族莫不俯首称臣。一个少年,为寻找至亲至爱之人,踏上了这波澜壮阔的大世界。
  • 红绡香榭

    红绡香榭

    在新君羽鳥掌权的这一天,安祭爵年仅6岁的嫡女珑樱菲琳失去了嫡亲月华祭妃,随后的生活倍感孤寂随姨母华阳夫人离开了王府,踏上自己的独立坚强的道路。十年后回来,蜕变成了自立且强势的少女,尽孝父亲膝前,君主羽鳥与郡王政辛同时的对其痴恋,不得已封君后,身怀六甲带回流落时的养子却遇情感坎坷与家族宿敌的戕害,绝望的遁走,却听到家族遭陷害危机重重…,为保全家族,秘密回王都后展开权利的斗争与家族宿敌对决,封殷祭爵权倾一时,被王室所忌而退步抽身,最终入主中宫,世称“殷君后”。此卷是菲林挣扎在入宫前夕的文段,整书共三卷,第二卷为入宫后的恩怨情仇,第三卷则是出宫后祭爵的权利。此卷文笔诙谐,不负此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