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引导 (4)
③适中的引导力度足以达到保健效果;不要用蛮力,以免伤害健康。
④肿瘤患者、手术切口未愈者,肝、脾肿大、腹水患者及孕妇,不能进行腹内运动治疗。
⑤引导时要注意保持呼吸自然顺畅,不可憋气。
19.引导力度
(1)引导力度即用力大小,引导力度是取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运动效果。内运动的作用原理是抚摩内脏,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针对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引导力度。力度太小了,效果欠佳或者无效;力度太大,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结果。
(2)力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
①轻力度:用很轻微的力量来引导内合进行有规律的运动。不仅用力轻微,引导的幅度也较小、较慢。
②中力度:中力是指力度适中,不轻不重;应用较多,没有明确要求的,都是指中度用力。
③重力度:是指力度较重,重力度会使组织器官产生强烈刺激,掌握不当会引起器官损伤;一般不用。
(3)选择力度:要根据自身的需要,以感到舒适为准;切不可过分用力,更不可用蛮力。
老年人和久病体弱者宜采用轻力度,也可逐渐适当加到中力度。体质较差的老年人,避免重引导力度。初始练习使用本疗法者,可从轻力度开始,循序渐进,逐步加至中力度。
每次进行内运动时,最好是先从轻力度开始,逐渐加大到中力度;在结束之前仍减低为轻力度;以有利于内脏器官的生理适应性。
对于某些内脏器官功能明显衰退者,也要从轻力度开始,逐渐加大力度;不要超过中等力度。
20.引导频率
引导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动作重复的次数,或者引导速率的快慢。
引导频率的快慢,会对人体内脏器官产生不同的效应,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不同的引导方法可用不同的频率;同一种引导方法用于不同的用途时,也会变换不同的频率。
不同的引导频率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谓“急泻慢补”,即频率快为泻,频率慢为补。有些引导方法明确要求用一定的频率。引导频率可分为:慢速、中速和快速三种。
(1)慢速:指引导速度缓慢而柔和、使动作平稳有序,适用于体弱多病者及老年人。
(2)中速:引导速度适中,使动作从容而有序,是较常用的引导频律,多用于各种健身、防病和辅助治疗,适用于各种人群。在操作中,凡没有明确规定速度的,都用中速。
(3)快速:引导速度稍快,使动作协调而有序。适用于某些内脏器官功能衰退、敏感度较差者;也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时,引发结肠“集团蠕动”的频律。
21.引导时间的选择
内运动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如果选择晨起,还可以进行排便引导;习惯于晨起排便者,如果没有便意的话,可依照方法引导便意。
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人,饭后1小时之内不要进行内运动。
减肥者,在餐前(饥饿时)进行内运动效果最佳。
每次引导时间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力度较大、频率较快者,引导时间宜短;引导力度较小、频率较慢者,引导时间宜稍长;一般情况下,每次引导时间不少于2分钟,不超过20分钟。保健与治疗每次5~15分钟。用于减肥时间可稍长一点,每次引导10~20分钟,每日2~3次。以上仅是参考时间,具体引导时间,要依据个人情况。
22.补与泄
内运动的补与泻是指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使之产生不同效果而言。引导方法有刚与柔、顺与逆、缓与速、短与长之别,也就形成了补与泻之分。
柔、顺、缓、短为补;刚、逆、速、长为泻。
需要说明的是“顺”与“逆”:顺之为补,逆之为泻。自古就有“追而济之者,补也;迎而夺之者,泻也”,“泻者迎之,补者随之”。“来者为顺,往者为逆”之说。消化系统的运行是从上向下为顺;大肠的走向是顺时针方向,从回肠向右进入结肠;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都是自上向下为顺。本书约定,凡是旋转式引导,均以顺时针方向为顺;从上向下为顺;从右向左为顺;顺之为补。在旋转式引导方法中,平转为补,散转(即一小圈一大圈,呈回字形旋转)为泻。
还有平补平泻,也很常用,是指有来有回、有轻有重、有缓有速、有迎有随的引导方法而言。可以根据自我感觉和需要,围绕目标脏器的位置进行随心所欲的引导。这种有补有泻的方法,即为平补平泻。
对于重症、体弱和老年病人,要以补为主,引导力度宜柔。 补与泻要因人而异,健壮的实症患者以泻为主,引导力度宜刚;身强体壮的虚症患者,引导力度要刚中有柔。体弱的实症患者,可用柔中有刚。遵循“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
注意事项
(1)要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来选择引导方法、强度、运动次数、时间长短;内运动虽然具有直接起效等特点,但由于个体差异,器官应答反应也会有所区别;引导时不要操之过急,更不要使用蛮力。体质过于虚弱者,也可以作几天停几天,贵在坚持。
(2)引导操作时要用口呼吸,或者自然呼吸,千万不要憋气。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引导操作一定要与呼吸配合,引导要均匀得当,呼吸自然,避免影响心律和血压。
(3)发热、过度疲劳、过饱、醉酒、暴怒者,均不宜进行内运动。肝脾肿大、腹腔肿瘤、消化道出血、月经期以及孕妇等也不宜实施此项运动。
(4)引导幅度应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循序渐进;并随时注意自我感受而适当调整;在结束内运动之前,引导逐渐减慢减轻,使腹部放松。
(三)常用体位
1.立姿
立姿分为直立、扶立、俯立,每种又有不同的姿势。
(1)直立 :保持身体与地面相对垂直的体位。
①直立1姿:正常站立,两脚并拢,双手拇指与四指分开,掐在髋骨下部,挺胸抬头,目视前方。
②直立2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其余同直立1姿。
③直立3姿:两足分开,略宽于肩,其余同直立1姿。
(2)扶立:用双手扶着或者抓牢身边的固定物体,以保证内运动质量和自身安全。
①扶立1姿:站在窗台、墙壁、桌子、椅背、床沿等物体前,两脚并拢站直,双手抓牢身边的固定物,挺胸抬头,目视前方。
②扶立2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其余同扶立1姿。
③扶立3姿:两足分开,略宽于肩,其余同扶立1姿。
(3)俯立:俯立是指将身体前倾,以双臂协助支撑,使双臂与两足构成三角形支撑,注意用双手抓牢桌沿,以策安全。
①俯立1姿:站在桌前30~50厘米处(按照个人习惯),两脚并拢,双手叉开约两肩宽,放在桌沿上,拇指与四指分开,拇指在桌沿下,四指分开在桌沿上握住桌沿以固定身体。
②俯立2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其余同俯立1姿。
③俯立3姿:两足分开,略宽于肩,其余同俯立1姿。
2.坐姿
坐姿是内运动健身法、自然排便法、内运动操中最常用的体位。坐姿分为端坐、俯坐、伏坐和仰坐,每种又有不同的姿势。
(1)端坐:是正常坐姿。
①端坐1姿:身体正坐于椅子、凳子、床沿或马桶上,两腿屈膝、并拢,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或者双手拇指与四指分开,掐在髋骨下部。挺胸坐直,目视前方。坐物要有一定的高度,其高度要根据自己的小腿长度来确定,一般与腘窝下部同高,在40~45厘米,尽量保持大腿端坐2姿
与小腿的屈曲呈90°左右。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最好选择有扶手的椅子,或者用手扶住桌子、窗台等固定物。
②端坐2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其余同端坐1姿。
③端坐3姿:两足分开,略宽于肩,其余同端坐1姿。
(2)扶坐:坐在椅子上,身体坐直或略前倾,用双手或双臂在桌面上支撑并固定身体。
①扶坐1姿:将椅子放在桌前并调好桌椅距离,先端坐在椅子上,两腿屈膝并拢,双手抓牢桌沿,或者十指交叉放在胸前桌上,手心向内;双肘分开在桌面上,以支撑身体。如果椅子高度在40~50厘米,桌子的高度要在70~80厘米,桌子与椅子的高度差在25~30厘米。扶坐适合年老体弱者。
②扶坐2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其余同俯坐1姿。
(3)扶坐3姿:两足分开,略宽于肩,其余同俯坐1姿。
(4)伏坐:是将上半身完全趴伏在桌子上。与俯坐的区别是,俯坐要挺胸抬头,而伏坐则是将头部连同上体全部趴伏在桌面上。伏坐适用于妇女产后、身体极虚弱的病人和眩晕者。
①伏坐1姿:两腿屈膝并拢坐在椅子上,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胸前的桌面上,双肘弯屈伏在桌面上,将前额放在两掌上,使身体完全趴伏在桌面上,肩肘不必用力,全身放松。
②伏坐2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其余同伏坐1姿。
③伏坐3姿:两足分开,略宽于肩,其余同伏坐1姿。
(5)仰坐:将身体后仰,以使腹部更加宽松,腹内脏器微向后倾,以便于操作需要。椅子要选有靠背的,且牢固的。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要选择既牢固,又有扶手的椅子更为安全。
①仰坐1姿:先屈膝并腿,端坐在椅子的前半部,将后半部空下来留着后仰;双手放在大腿上,然后向后靠,待腰部靠到椅背上之后,上体后仰,直腰挺胸,目视前上方。也可以先靠坐在椅子上,然后将臀部向前移,让上体与地面的角度在45°左右。注意上体不要弯屈或歪斜,颈部要伸直。
②仰坐2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其余同仰坐1姿。
③仰坐3姿:两足分开,略宽于肩,其余同仰坐1姿。
(6)肘膝蜷坐:将身体正坐于椅子、凳子、床沿或马桶上,两腿屈膝,两脚叉开与肩同宽,上体下弯,伏向膝上,让双肩尽量靠近双膝;将双肘支撑在两腿之上,双手十指相扣握在一起。
3.卧姿
也是一种常用的体位,是卧床病人所采用卧姿治疗。当治疗胃下垂、肾下垂和子宫下垂等疾病时,也可以采用卧姿。
(1)平卧:是指后背向下、胸腹向上,平躺在床上的体位。
①平卧1姿:两腿并拢,平躺在床上,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头下可以枕矮枕,也可不枕枕头。以牢固的硬板床为好,避免使用有弹性的钢丝床。
②平卧2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其余同平卧1姿。
③平卧3姿:两足分开,略宽于肩,其余同平卧1姿。
(2)屈膝平卧:膝部弯屈平卧,这样腹部的皮肤和肌肉放松,使腹内运动更加灵活和有效,是最常用的卧姿之一。
①屈膝平卧1姿:先平卧在床上,双腿并拢屈膝,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身要躺直,眼往上看,不要枕高的枕头。
②屈膝平卧2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其余同屈膝平卧1姿。
③屈膝平卧3姿:两足分开,略宽于肩,其余同屈膝平卧1姿。
(3)侧卧:侧卧是指身体一侧朝下的卧姿,分为左侧卧和右侧卧;侧卧要枕合适的枕头。
①侧卧1姿:即左侧屈卧姿,身体左侧向下卧,两腿屈膝,左手放面前,右手放在左手上,上体伸直,不要弓腰。
②侧卧2姿:也称右侧屈卧姿,即身体右侧向下卧,两腿屈膝,右手放在面前,左手放在右手上,上体伸直,不要弓腰。
③侧卧3姿:也称左侧蜷卧,即身体左侧向下蜷卧;两腿屈膝向上蜷,上体弯曲向下蜷;双手十指相扣搂住两膝,将身体蜷起来。
④侧卧4姿:也称右侧蜷卧,即身体右侧向下蜷卧;两腿屈膝向上蜷,上体弯曲向下蜷;双手十指相扣搂住双膝。
4.体位的选择
(1)立姿、坐姿与卧姿,分别对应于立操、坐操与卧操。本书所讲的体位如“端坐2姿”并非绝对要求,读者如果感到这个体位不适合自己,可在坐姿中选择最适合自身的体位;例如老年人、重症病人可选用扶坐2姿、俯坐2姿。如想用“直立2姿”,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改为倚立(臀部靠在墙上,两脚叉开)。选择体姿的原则是适用、稳固、安全、有效。
(2)除了卧床病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必须选择卧姿之外,其余都应选择坐姿为好。因为坐姿能让躯体稳定,利于引导,也便于躯体放松、找准引导部位和控制引导力度。老年人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双手扶在桌子上。
(3)当辅助治疗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胃黏膜脱垂等疾病时,应选择卧姿或仰坐,以便于归位和复原。
(4)习惯性便秘病人排解干硬粪块,感到腹力不足时,适时换用一下蜷坐姿,可以增强腹力。但要注意:使用蜷坐姿时,一定要自然呼吸或者用口呼吸,千万不可憋气,否则会增加腹腔的压力,造成脏器损伤,甚至引发意外。
有晨起排便习惯者,在起床之前,也可以躺在床上,采用卧姿引导便意。
工作繁忙和长时间坐着工作的人们,比如司机、公务员、电脑操作员、高级职员、医生等,每晚睡前采用坐姿或卧姿,引导内合摆动与旋转腹腔2~5分钟,不仅有益于内脏器官的健康,久之还可能提高睡眠质量,不妨试一下。
二、具体操作
内运动健身操是将内运动体操化,专门用于健身的一种内运动方式,简称“内运动操”,分为立操、坐操、卧操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