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林毅夫,男,1952年10月15日生于台湾宜兰县,原名林正义,后改林正谊,到祖国大陆后改为今名。
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于2005年获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1971年,林毅夫在台湾大学农学院农业工程系肄业。1978年夏,他取得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82年,林毅夫取得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获派前往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4年后,林毅夫取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授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
林毅夫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教,1994年8月与易纲、海闻、张维迎、张帆和余明德等6人创办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出任主任。2008年5月,林毅夫当选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林毅夫主张实施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利用较低成本引入先进技术,快速积累资本,然后再实现产业升级。同时,林毅夫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是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只有改革国有企业才能够给民营经济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他认为中国能够在2030年左右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1.贫苦铸就的坚毅
随着和平谈判的破裂,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内战爆发。一开始处于劣势的中国共产党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抗争取得了巨大胜利,蒋介石主要反扑力量瓦解,内外交困。眼看大势已去,1949年新中国建国前夕,蒋介石率残部逃到了台湾。
初到台湾,蒋介石并未死心,试图以台湾为据点,伺机反攻。1949年他尚未抵台,就开始着手实施严厉的“反共专制体制”,并颁布“戒严令”。“戒严”一直持续到蒋经国去世的前一年才得以解除。
为了加强对青年一代的控制和“教育”,不断灌输所谓的“复国思想”,蒋介石授意筹建了“青年反共救国团”,由蒋经国担任总团部主任。“救国团”的成立很大程度影响了当时台湾的青年一代,如今“台独”势力中不乏当时深受“救国”思想影响的青年。
上世纪50年代初,台湾的经济几近崩溃,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就是在这样一种混乱的局势下,居住在台湾宜兰的林火树迎来了家里的第三个孩子,老实的普通百姓给孩子起名字总会带有些个人愿望的色彩,字眼也比较淳朴和直接,于是林毅夫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名字——林正义,寄托了父辈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种渴求。
当时台湾当地人的生活水平都很低下,尤其是位于东北部的宜兰。长期地域发展不平衡的台湾使得这个边缘地带更是少有人问津,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所改观。
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又家境贫寒,但父亲林火树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他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聪明的儿子身上,咬牙供他读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林毅夫小时候就知道为家里分忧解难,放学后到很远的亲戚家里提泔水回来喂猪。
林毅夫没有辜负家庭的期望,他的功课一直都很好,初中毕业以后被保送到宜兰高中,最后考入台湾大学,这对于一个乡下的穷苦孩子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在当时的台湾,台湾大学是全岛学子所梦想的最高学府。
当时的台湾大学是国民党投入资源最多的龙头学校,所有学科在岛内都处于领先地位,时至今日,台湾大学已经成为有着世界声誉的华人高等学府之一。林毅夫1971年考入台湾大学农学院农业工程系水利组。刚进台湾大学,一件政治事件就充分展露了林毅夫有别于大多数同学的卓越眼光。
1970年8月,美国与日本的私下交易约定,本属于中国的钓鱼岛作为美方托管的琉球群岛的一部分归还日本,日本则准备在该岛勘探和采集石油。消息一经传来,就引起了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和台湾岛内爱国学生的强烈不满,掀起了一场保卫钓鱼岛列岛领土主权的爱国学生运动。
对于台湾来说,1971年的这场“保钓运动”是台湾有史以来的第一场学生运动。当时正在台湾大学读大三的马英九就是这场运动的积极响应者之一,他和其他学生一起表示抗议,一路高喊“日本无理,美国荒谬”的口号,并当众宣读和递交抗议书,对美、日外交人员造成很大压力。
作为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林毅夫毫不犹豫地发起“大一学生代表会”,并被推选为主席,组织学生进行了抗议活动。他发起的“一代会”与校园中的“全小班代表联谊会”和“毕业生代表联谊会”分庭抗礼,在台湾大学校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通过这次运动,林毅夫在学生中产生了威望,师长们也慢慢开始注意到这位来自宜兰的不同一般的学生。
林毅夫当年的热情极大体现了这位“热血青年”对台湾当局寄予的无限期望和憧憬,从小热爱历史的林毅夫受到的爱国主义感染和民族自尊心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初次体现,这也是林毅夫日后作出各种重大决定时的主要依据。
2.军官生涯
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尼克松的访华、台湾在联合国席位的撤销等一系列“变故”的发生,台湾社会出现了较为剧烈的动荡,民众纷纷移居海外,在异国他乡求得自保。这个时候的青年学子们也纷纷将目标定在了赴美留学上,想以此换取对未来的一种安定的期望。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加强了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培养新一代的台湾军政界领导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
与祖国大陆的大学生一样,台湾大学新生也要参加军训。但是台湾的军训更为正式和严格,台湾当局在成功岭设立了专门的训练营,蒋经国还多次对训练营进行视察,可见台湾对青年一代寄予的期望之深。台湾的成功岭也变成了国民党实施反攻计划,对青年一代进行军事教育的重要基地。
1971年12月,读完了大一上半学期的课程,林毅夫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成功岭接受为期两个月的军事训练。在训练中,林毅夫刻苦认真,深得班、连领导的赏识。
1972年2月9日,蒋经国巡视训练营,结合当时台湾的政治局势,发表了激情煽动的讲话。他勉励台湾大学的学生“绝不做被人轻视的民族的最后一代”,要为“一个意想不到的完美时代的开端”而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时,许多青年学子受到了鼓舞,热血沸腾,林毅夫更是举动惊人,在军训即将结束的时候,主动向领导提出了投笔从戎的意愿,请求转到陆军军官学校,他要在真正的军事训练中得到洗礼,学习战斗技能。
由于与其他学生纷纷赴美留学的行径反差极大,舍弃大好前途、投笔从戎的林毅夫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尤其是受到了蒋经国的亲自关照。一时间,林毅夫在台湾各界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青年才俊的标杆人物。对于当时士气低落、对前途担忧的台湾军民来说,林毅夫的举动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燃起了不少人的热情。随后又有很多青年在他的感召下投笔从戎。
林毅夫本人通过这一事件树立了在台湾当局领导心目中的“苗子”地位,从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以后,又被保送到政治大学读研究生,政治前途不可限量。在求学期间,蒋经国还特意嘱咐学校对他要特殊关照,所以林毅夫在拿到硕士学位以后就被派到了两岸对峙的重要关口“金门”,并且跳过基层磨炼,直接被任命为马山连连长。
1978年到1979年,两岸关系十分敏感,作为马山连连长的林毅夫,在这两年里不断思考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自己将何去何从成为萦绕在心头的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留在台湾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这是家所在的地方,可以与妻儿共欢,自己又是当局“重点培养对象”,也许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身居要职,这不管于公于私都是不错的结果。但这真的是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吗?林毅夫关注着局势,关心着祖国的未来,台湾当局的腐败和黑暗让他看不到任何的希望。最后,他脑海中闪现出了一个念头……
离开台湾的前夕,在与友人的晚餐上,林毅夫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唯有中国强大,台湾才有希望。怀着这样一个愿望,以及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1979年5月16日,林毅夫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一天傍晚,他“假传演习命令”,下达了宵禁令,不准官兵私自走出营房,并且如果发现海中有人游泳,不准开枪射杀,听到枪声也不准擅自行动。对于这一系列奇怪的命令,士兵们并不怀疑,因为在他们看来,前途无量的林毅夫是最不可能“出问题”的人。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有着大好前程的青年军官,在作好了一切准备之后,带上了证明自己身份的“补给证”等物品,在海水水位最低的时候,在沙滩上脱下写有“连长”二字的球鞋,深情回望片刻,毅然下水,游向了另一段人生旅程。
3.相遇舒尔茨
与众多当时弃暗投明来到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一样,林毅夫也受到了相关部门热情的招待,安排他参观了华夏大地的许多地方,这让从小一直生活在台湾的林毅夫耳目一新,被祖国的发展而感动。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中华大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1980年的某一天,也就是林毅夫游过海峡的第二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张龙翔找到经济系主任陈岱孙[ 陈岱孙(1900年~1997年),原名陈总,1900年10月20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在财政学、统计学、国际金融、经济学说史等方面都有极高的研究成就。
],一起商量一件比较为难的事情——是否批准林毅夫到北大经济系读书。
陈岱孙学贯中西,处世练达,但是遇到这样一位“来历不明”的学生也感到有些棘手。他和张龙翔商议后决定先由经济系副主任董文俊去和这个学生谈谈。一席谈话决定了林毅夫的命运,他的直率、坦诚,尤其是言谈中透露出的理想和对祖国复兴所寄予的憧憬深深感染了董文俊,最终北大决定免试录取他,让他在经济系就读。
这对于在台湾时就一直向往北大的林毅夫来说,是其人生的又一重大转折,而对于北京大学这所历史悠久的著名高等学府来说,这一决定也为祖国的经济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这里开始,林毅夫开始了他的经济人生。 在北大,由于身份特殊,林毅夫受到了一些额外的关照,被分配到教职工宿舍楼,住进了单间。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林毅夫这个名字才正式与这个历经波折来到祖国大陆的宜兰人联系到了一起。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林毅夫对外的身份是新加坡华侨。
在北大求学的日子,林毅夫凭借其熟练的英语和当时来讲最为难得的对西方经济理论的熟识,很快在同学当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