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1400000029

第29章 张维迎:风口浪尖上的学者 (3)

回国以后,张维迎发表了大量关于企业改革的文章,他认为国有企业在两个方面存在致命的缺陷,一是在选择经营者上,二是在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上。因为国有企业领导的任命是由政府决定的,他没有发掘人才的动力,而且即使是人才,也未必能在企业领导的岗位上站住脚。因此他得出结论:国企改革的出路在于把选择经营者的权力转移,从政府手中转到资产所有者手中,也就是实行民营化改革。

1999年,他出版了《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一书,把所有关于企业改革的成果都写了进去,从那以后,一方面因为时间问题,另一方面在于他认为国企民营化已经成为趋势,因此他基本没有再提过企业改革的问题。

从1984年来到北京,直到1999年他被任命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第一副院长,整整15年的时间,张维迎始终都把目光盯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对中国改革开放后这关键的15年的经济政策制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尽管在这段时期,改革的现实比之张维迎的期望滞后了许多,但他的理论研究方向跟经济政策始终是基本一致的。

但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某些领域的国家垄断现象也越来越突出,而张维迎对政府管制所持的观点也越来越尖锐。

5.“燕园变法”和“黑钱风波”

1999年2月,张维迎成为光华管理学院第一副院长,研究方向也转到了建立市场秩序和企业竞争力上,并在这上面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张维迎从一个经济学教授转变为北大的管理者,角色的转换使他的工作重心也随之发生了转移。

2002年,张维迎又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助理。那时候,中国高校的教育体系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高校出现了所谓教育的变异。教育作为社会公器本有较强的公信力,学校也向来被视为“最后一片净土”,可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些荣誉或者信任都已经荡然无存。

在某些地方行业风气的评比当中,教育成为人们认为的最为腐败的领域。有些大学校园乱像丛生,假文凭造成真文凭贬值,豪华的大楼与稀少的大师形成鲜明的对比,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作为北大校长助理的张维迎,以“北京大学师资人事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组长的身份参与了校改,并主持起草了《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此征求意见稿一经面世,立即引起各方强烈反响,这就是轰动一时的“燕园变法”。

这次校改之所以被视为大逆不道,是因为其中的“不升即退”、“终身教席”等措施触及了北大校内现有的利益机制,作为科研和教学主力军的青年讲师和副教授成了愤怒的主体。

张维迎坚持自己的立场,说外面“对我的批评比我的观点还要流行”。因为不愿意让没有逻辑的观点流行,他出版了《大学的逻辑》一书,力证自己所言。

这场争论的热度在经过多次修改的正式方案出台以后才稍有降温,而对这份正式方案,张维迎评价说“很保守,很温厚,妥协了”。

在主持校改的同时,张维迎依然继续对企业和企业家的研究工作,而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提出的观点,开始慢慢显现出初步效果。人们开始反思张维迎的改革思路所带来的结果,计算付出的代价。而社会不公平、工资欠付以及不合法改制等现实问题,使张维迎遭到更多的批评。

2004年8月9日,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发表了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盛筵中狂欢》的讲演,指责格林柯尔集团总裁顾雏军在“国退民进”的过程当中窃取国家财富。很快,顾雏军向香港高等法院递交了起诉状,告郎咸平诽谤,引起公众学者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论战。

8月28日,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届深圳高峰会议上,张维迎在演讲中明确表示:“这些教授打着学术自由、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少数股东权益、保护小股东权益的旗号,在不遗余力地否定过去10年国有企业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否定我们的企业家队伍,这是非常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同时,他指责郎咸平的言论纯属哗众取宠,说他为了出名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也就在这一天,郎咸平在北京组织了另一场会议,叫“资产流失与国有资产发展研讨会”,矛头直指张维迎:“我现在回复张维迎的话,我就是要代表中小股东来促使职业经理人必须承担信托责任。”

随后,这场争论被人为地扩大了,一派以经济学家张维迎、周其仁、吴敬琏、张文魁等为代表,另一派则以郎咸平、杨帆、韩德强、左大培等为代表,两派互相指责甚至谩骂,关系一时间非常紧张。

2005年8月,因涉嫌经济犯罪, 顾雏军和他的主要助手被拘捕。

面对这样的结果,张维迎表示:“我和他不熟,企业我也不太熟。”“我从来不会评估某个企业,我所发表的看法,都是针对整体的中国改革作出的评价。”

不少人都说张维迎之所以力挺顾雏军是因为收了“黑钱”,对此,张维迎予以了否认:“我对自己的为人很自信。有人要是相信某个企业家花了8万元就把张维迎搞定了,那你就太小看张维迎了!”

这次著名的争论之后,张维迎受到了非常多的批评,尤其是网民的责骂铺天盖地,给他带来巨大的思想压力,但是这并不能让张维迎改变自己讲话耿直的性格特点。对他来说,坚持思想上的独立,比其他的利益要重要得多。

6.光华人事纷扰

其实早在1999年被任命为光华第一副院长的时候,张维迎就以哈佛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为参照系,草拟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0年发展纲要》,提出要在10年内把光华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商学院。从那个时候,光华就已经开始了改革。

2006年9月8日,张维迎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此时,离光华开始改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7年,在人才引进、经济创收、论文创作等方面已经卓有成效。所以,张维迎在2007年的时候这样说:“现在我敢吹牛,光华管理学院的师资队伍是全中国商学院中最强的,光华管理学院的学术文化是全中国大学里最好的!”光华的100个教员当中,有57%是海外的博士,加上几个合同制教员,海外教师的比重达到60%。在北大学术文化方面,光华是发表论文最多的文科院系。

除了这些,还有光华的“硬件”。早期的光华教师,即使是一般讲师都有独立办公室;后期,光华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新楼落成后,名车将大楼团团围住。这些都得益于光华的改革。然而,光环有了,不和谐的声音也有了。

2007年6月10日,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邹恒甫在他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致教育部部长周济的公开信,信中说明了张维迎开除他的事实,并指责这是张在对其进行报复。

邹恒甫公布了张维迎在4月5日发给他的一封英文信,信中说院长会议研究决定,从5月1日起,邹不再享受学院的任何待遇,并开除他在光华管理学院的教授职务,将他的人事档案移交北大人事部。

而邹恒甫被辞退的理由是:过去几年他很少到校上课,没有承担教师责任以及过多卷入其他的学校活动违反了光华管理学院的规定。对此,邹恒甫并不认同,他说自己并不是很少上课的老师,学校里的很多教授比他上课还要少。至于过多卷入其他学校活动,他承认自己确实为几个大学帮过忙,但他并不知道这违反规定。相反,他说张辞退他的真实原因是他没有在张竞聘院长时投他一票,而且经常在公开场合反对他的观点,属于报复行为。他公开致信周济部长,就是希望能揭露中国大学存在的这种非正常现象。

这篇博客把大众的目光引到了“行政干预学术”方面。据光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辞退邹恒甫是院里的集体决定,不是张维迎个人决定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同年11月16日,又一封网络公开信直指张维迎,骂其品行肮脏,是“流氓院长”。信的署名是何志毅,他宣称张免去他光华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主任职务的行为,抹杀了他10年的贡献,是“不尊重事实、不负责任的”,是“霸道的”。

文章措辞激烈,结尾句是“我为光华有你这样的流氓院长感到耻辱”。何志毅是光华管理学院的教授,2001年出任学院案例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任《北大商业评论》的执行主编。5天之后,光华管理学院官网上发布“关于何志毅问题的说明”,声称免除何的职务,是为了防止何志毅继续利用案例研究中心的名义从事有损光华管理学院利益的事情。

22日晚,何志毅借感恩节之机,发表“感谢信”,信中反驳了官网上的指责,并说:“张维迎践踏了我做人的基本尊严,超越了我忍辱负重的底线。”

对于此事,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陆正飞说,程序上来说对何的处理是没有问题的,这个决定是党政联席会议集体作出的,而不是张维迎个人的私事。

不到半年的时间,张维迎遭受了两次轰轰烈烈的名誉攻击,他个人基本都保持了沉默。“我如果是个普通教授,我一定要去法院告他们对我的诽谤、谩骂和名誉的侵害。但是,我是光华的院长,我要做一流商学院,没有时间跟他们扯。”

从这些话语里似乎可以看出,张维迎有强烈的事业心,而他认为,做行政工作的成本太高,耽误研究不说,还常遭人误解。所以,对这些人事的纷争,他的选择都是沉默。

7.自由主义拥趸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历练,张维迎的学术风格已然形成,而他有些偏激的言论使人们难以理解,由此引发的言语攻击,似乎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到来,百业待兴,世界各国政府都积极寻求自救的方法,中国也提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希望能平稳度过危机。

张维迎对世界各国的“救市”行为均持反对态度,“在许多情况下,政府干预越多,问题越大;问题越大,对政府的需求就越多,结果会陷入恶性循环。”“我担心,我很担心!”张维迎对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经济刺激政策,是这样表达自己心情的。他的这些言论被人认为是新自由主义思想,再次遭到批判。但张维迎说:“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一定是市场经济的坚定捍卫者!”他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坚持的。

2009年2月底,黑龙江的亚布力很冷,而与之相应的,是孤独的张维迎。

同类推荐
  • 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

    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20几岁要知道点经济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经济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经济常识》是一本通俗的、不用费力就可读懂的经济学书籍,它从大量的生活案例中总结出经济学的一般规律,教会人们从经济学的视角去解读日常生活中的疑问和难题,帮助人们去规划更美好的人生。《20几岁要知道点经济常识》从大量的生活案例中总结出经济学的一般规律,教会读者从经济学的视角去解读日常生活中的疑问和难题,进而做出合理的人生规划和正确的抉择,最终收获一个成功而幸福的人生。本书由何耀明编著。
  • 甘肃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

    甘肃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

    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对工业的要求,本书根据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对甘肃省如何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可行的策略。
  • 大话苏商

    大话苏商

    本书对江苏古今史上的商帮作了详细的介绍,讲述了他们从商经商的智慧与谋略,以及他们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 零售经营实务

    零售经营实务

    从百货商店到超级市场,从专卖店到自动售货机,零售业的每一次变化都带来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革,随着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本土化进程的深入,零售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魅力。全书共分九章论述了零售业的概况、零售战略规划、零售区位选择和店铺设计、零售经营的商品管理、零售销售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连锁商店的经营管理、超级市场的经营与管理等。
热门推荐
  • 兽武歌神

    兽武歌神

    生活着各种兽人的大陆,唱着各种流行音乐的祭祀,一曲歌舞串烧就有可能毁灭一个国家,一首唐诗宋词就有可能杀死一个高手,一个普普通通的学渣,又是如何在强国之间崛起,在权贵之间求生,异界好声音,倒数五个数!!!本文充满乡村非主流气息,慎入慎入。←←←←←←←敬请收藏~感谢支持~尽量保证每日两更(新人绝不太监,老夫稳定更新,欢迎收藏,欢迎大家养肥再杀。)
  • 法师之旅

    法师之旅

    法师的旅途中,艰难险阻必不可少,快乐失落同样有过;剑与法杖碰撞的火花下,强敌和挚友并存,理智与情感交锋,但走到最后,拾起奥秘的桂冠,戴在额上,你终会发现,这一场人生的旅途中,真正可以相信的唯有自己的灵魂。
  • 佛说出生无量门持经

    佛说出生无量门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强修仙系统

    最强修仙系统

    一颗神秘骰子带着一位现代赌神穿越修仙世界,逆天改运成赌仙,骰子摇一摇,法宝丹药通通来,来来来,这位道友,我们赌一把。
  • 名震秦淮董小宛之尘埃何处

    名震秦淮董小宛之尘埃何处

    从这一刻开始,董小宛才知道,即便董家不落没,即便大明不灭亡,即便自己没落入青楼的风尘,自己也不能真正拴住哪怕一个男人的心。如今容颜消陨,也许只能在图中看玉肌冰清,小宛恨不得把这图化成灰烬……
  • 闪婚成爱:冰山首席手到擒来

    闪婚成爱:冰山首席手到擒来

    男友劈腿,她伤心不已。女友出国,他黯然神伤。两个失恋失神的人碰在一起,像是命运小插曲中的恶作剧,一面之缘,赶了个新潮来了个闪婚。他为了维护心爱之人在父母心中的完美形象,不惜利用她,让她一直背负着小三的骂名。她为了忘掉旧情,答应他结婚的提议。两人婚后相敬如冰,误会不断,前男友成了自己表妹夫,她不仅要笑着祝福,还要装得若无其事。他心爱之人提前回国,而他已经习惯有她的存在,当三人同时在机场出现,他才知道她口口声声的好姐姐竟是他心心念念的女人……明白一切后,她默默退出,却不知爱情的种子早已根深蒂固,谁也离不开谁了。
  • 迷途小羔羊

    迷途小羔羊

    我是你眼中的小傻瓜,你是我心中的高智商学渣与学霸,最萌身高差为了一个人,奋斗不止,化茧成蝶清纯的青春,结局会是如何
  • 红楼续梦林黛玉传
  • 时间漏洞

    时间漏洞

    本书为小说集,收录的作品包括:2007年的快乐情事、河套轶事、床、四季平安、时间漏洞、两岔、蓝绸子。
  • 深宫霸宠,一品调香师

    深宫霸宠,一品调香师

    她是丞相之女,因为嫡姐一朝落入冷宫而被胁迫入宫,落选本在意料之中,但嫡母以生母性命要挟,她不得不使出阴谋,身为二十一世纪化学博士,她从没活的如此狼狈,当普通的花香在她手底酝酿成杀人的利器,后宫步步惊心,却有一人悄然付了心……【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