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45900000026

第26章 不安的年代(1)

一、争吵不休

窦婴,字王孙,窦太后从兄子,也叫侄子,祖辈世居观津。为人特点,好宾客,广施财,行侠义,好儒术。汉文帝时,曾当过吴王刘濞国相,后称病免职;刘启上台,任皇后宫总管(詹事)。

总结窦婴一生,一句话概括:是一个戴着脚镣舞蹈的人。

尽管窦婴与窦太后同出窦氏,然而,在窦太后看来,他简直就是窦家的异类。原因很简单,窦太后喜欢他说好话,他偏挑舌刺激;窦太后好黄老之术,他却偏好什么儒术。

这就叫,一个好甜,一个爱辣。两者搅拌在一起,终归要出事。

果然,窦婴还是出事了。

事情起因于一个人,窦太后少子刘武。听说,宠爱少子是天下父母和兄长的共同情怀。当初,刘恒宠刘长;如今,窦太后及刘启又宠上了刘武。

然而,历史却告诉我们:常人的手足好做长,皇帝的手足易短缺。

据司马光介绍,窦太后宠爱少子梁孝王刘武简直到了无可复加的程度。首先,刘武王四十余城,天下最肥的农田都是他的;其次,窦太后平时赏赐的零花钱之类的,不可胜道;再次,刘武自家府库银行存的钱就有数万,珠玉宝器甚至多于京师。至于宫苑,亦是无可约束,想住多大就修多大。

据说,这个梁孝王还是一个爱附庸风雅之徒。门下养了不少门客不说,还修建一片竹林,经常和文友们一起聊天吟诗,好不惬意。甚至西汉第一写赋高手司马相如,都经常参加他的文人聚会。就连初唐四杰之一的才子王勃,听有此事后,甚至仰慕不已,长叹生不逢时。

似乎是刘启爱刘武,胜过当初刘恒宠刘长。每当刘武入朝,刘启总要派使者持节,带着皇帝坐骑前往函谷关迎接。刘武来到长安后,出入亦与刘启同车游玩,打猎,好不自在。如果玩得不够,可以继续留下,逗留个一年半载那也是没问题的。

除此之外,就连陪侍刘武的侍郎官及谒者等人,出入长安宫门,都可以免签证。他们简直跟侍奉刘启的同等官员,都没什么两样。于是,有人便疑惑了,这个长安城,到底是刘启的长安城,还是刘武的长安城?

但在窦太后看来,长安城既是刘启的,也应该是刘武的。原因只有一个,刘启当时的皇后薄氏,一直无子,更无太子可立。理所当然的,她渴望将来有一天,刘武也能坐一回皇位。

真的是这样吗?刘启难道就没意见吗?

刘启的回答是:听妈妈的话!

孝景三年(公元前154年),冬天,十月,刘武再次入长安朝觐。

跟以往一样,刘启宴请刘武,由窦太后及一帮皇族外戚陪侍。在宴会上,大家喝得其乐融融时,刘启突然拍着刘武的肩膀大气地说道:“兄弟啊,我百年之后,皇帝这个位置就是你的了。”

有必要交代一下,那年刘启实岁三十二。为了说明刘启所说此话并非戏言,亦非酒话,无论是司马迁,或者是班固,甚至是司马光,都保留了刘启说话时的一个关键词,从容。

用现在的话说,刘启说这话时,脑袋是清醒的,那是要负责任的。

当然了,刘武之所以能和一大帮文人混在一起喝酒吟诗作对,说明他脑子好使。在他看来,刘启此话未必全真。就算如此,美丽的谎言总比甜口的佳酿更容易醉人。而恰恰是,窦太后第一个就听得陶醉了。

没得说的,窦太后要的就是刘启这句搔痒的话。

但是,就在窦太后心醉若狂,刘武如坠蜜缸之时,窦婴突然来了一场醒醉的倾盆大雨。

这时,只见窦婴端着一杯酒对刘启说道:“陛下说错话了,俺要罚你一杯酒!”

满座的人都被窦婴的异常之举震惊了。

窦婴接着说道:“天下者,高祖之天下者,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你凭什么要把皇位传给你小弟?”

实在太不识抬举了,窦婴你到底是谁家的人。窦太后犹如旱雷炸顶,立即震怒了。

窦婴这就叫多事。皇位在刘启身上,传给谁都与别人无关。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刘启临时说了句哄窦太后开心的话,那也是助兴之语。你窦婴,不帮外戚倒不说,反来一席扫兴的酒话,这到底是不是想找死啊?

窦太后把窦婴简直要恨到脖子上了。

果然,宴会结束后,窦婴马上接到通知:请你滚蛋出门,不必到皇宫上班了。同时,窦太后又下令:撤销窦婴进入皇宫和朝请的资格!

完了,捅马蜂窝了。窦婴,你死定了。有我在一天,你窦婴就甭想咸鱼翻身!

我想,这应该是窦太后心里最想告诉窦婴的。

可事实是,窦婴马上就跳起来了。

他不但翻身,简直就是彻底变身。而使窦婴翻身者,正是刘启的智囊大师,晁错是也!

如果说,窦婴是戴着脚镣跳舞的人,那么,晁错简直就是在篝火堆上玩火的人。此时的晁错,简直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刘启登基后,晁错的身价亦随之倍增,一路攀升。他由原先的中级国务官(中大夫)升到了长安特别市长(内史),紧跟着让九卿们刮目相看的是,晁错跟刘启谈公事,多数都是单独进行。

正因为如此,晁错将当朝丞相申屠嘉气得吐血身亡。

申屠嘉,梁人也。早年跟随刘邦出生入死,先当队率,接升都尉,后又迁为关内侯,食邑五百户,再又迁为御史大夫。再后来,丞相灌婴薨,以研究律历闻名天下的御史大夫张苍顶上。再再后来,张苍研究汉得水德的理论,被一个叫公孙臣的鲁人推翻后,刘恒确认汉应得土德,颜色尚黄。因此,张苍在朝中无法混下去,被刘恒免了职。

刘恒想提拔窦广国为丞相,但又怕被人说三道四。后来想想,提拔一个德高望重的开国老臣还是靠谱些。于是,申屠嘉因为资格最老,同时又是御史大夫,被刘恒迁为丞相。

申屠嘉为人廉直,古板顽固,是个典型的保守主义分子。他一上台,首先清理一切他看不顺眼的人,当时的邓通就是其中一个。他想杀邓通这个马屁精,以正视听,可关键时刻又被刘恒派使者持节救了出来。没想到的是,才事隔五年,又冒出一个让他极度不顺眼的人,这个人,就是刘启身边的红人晁错先生。

申屠嘉杀晁错,只有一个理由:碍事,碍路,又碍眼。

这主要就是,刘启眼里只有晁错,没有申屠嘉。晁错提的任何建议,都能被通过;而申屠嘉的所言所书,全被刘启当废话和废纸丢到垃圾堆里去了。

看来,一天不除晁错,申屠嘉一天睡不安了。

终于,申屠嘉还是逮到机会了。

那时,晁错去上班,有两条路。一条从东门出,一条从南门穿。走东门远,走南门近。可问题是,南门建了刘邦祭庙墙,按理,宗庙垣墙不能随意靠近,更不能直接穿越,否则就是犯了大不敬。偏偏是,晁错怕麻烦,就抄近路走南门上班。当申屠嘉闻听此事,立即布置人准备弹劾并诛杀晁错。

可是当他申屠嘉正准备动手时,突然发现,杀人的事,又黄了。

原因是:消息走漏,晁错主动找刘启自首去了。

第二天早朝,申屠嘉仍然照常行事,当着众人面对晁错泼了一大堆弹劾词。可当他累得满头大汗时,只见刘启轻描淡写地对申屠嘉说道:“老丞相辛苦了。晁错只是从宗庙墙边走过,并非真穿高祖祭庙。其实,他走南门,也是向我汇报过的,我也是同意过的。”

申屠嘉当即傻了。你以为人家傻,人家早串通好让你当众人的面丢脸!

是啊,这下子,老脸往哪里搁啊。

罢朝后,申屠嘉既沮丧又愤怒。当初就因为对邓通没有及时下手,刘恒才持节来救;现在,他又慢了一拍。早知如此,应该先斩后奏嘛!于是,申屠嘉越想越觉得憋气,回到家里,竟然卧床吐血,气尽而亡。

气死申屠嘉,还不算是玩大的。而晁错真正玩的大火是:削藩!

晁错和已故天才贾谊,在对待诸侯方面,一样有着高瞻远瞩的目光。只有强中央,弱诸侯,国家才会长治久安;否则,一旦诸侯做大,腰板硬起来,欲望的魔鬼就会脱窍而出。那时,天下不乱即伤,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刘恒生前,贾谊就削侯上书,晁错也不断跟风。可惜的是,刘恒精力有限,没空惹事,也不想惹事。于是,这个地雷阵就留给了刘启。

我们当然知道,这诸侯的地雷,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比比皆是。如果你没有把命系在腰带上的勇气,那是绝不敢踩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贾谊的削侯法,跟晁错的则是大相径庭。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主张软着陆,后者主张硬着陆。

贾谊的削侯法就是切蛋糕法。让诸侯一代代切分下去,分到他们个个瘦骨嶙峋,弱不禁风,无力反抗,那样,中央就会坐享其成。

然而晁错却认为:贾谊的出发点是好的,问题就在于速度实在太蜗牛了。要想办成大事,那就得快。求快的办法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对诸侯来硬的削,并且先从吴王这块最硬的骨头啃起!

如果他们硬要给个理由:那就把他们种种或大或小的犯罪当借口!

晁错啊,晁错,你怎么就一个狠字了得!

然而,对于削吴等诸侯国这等大事,刘启不敢像对晁错的其他建议那样自作主张了。到底行不行得通,必须开会讨论。当然,听证会就免了。刘启要开的是政治委员扩大会议。

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公卿、列侯、宗室。

窦婴作为外戚成员,也参加了会议。在所有议员中,他是唯一一个反对晁错削侯的人!于是,窦婴在会上跟晁错吵了一架。结果是,吵架无劳,反对无效!大家通过了晁错的削侯方案!

晁错!你等着瞧!

从此,窦婴就和晁错结下了梁子。

二、吴王非善类

晁错之所以想先对吴国下手,原因有二:一是,吴王问题很多,一抓就一大把,好治罪;二是,吴王势力很大,擒贼先擒王,杀猴儆鸡总比杀鸡骇猴来得更实在。

如今这吴王,名叫刘濞,高祖刘邦二哥刘仲之子。我们知道,当年刘仲做代王时,经不住匈奴攻击弃地而逃。于是,刘邦大怒,废他的王,贬其为侯。后来,时任沛侯的刘濞有力气,勇敢能战,破英布有功。于是,刘邦便封刘濞为吴王,王三郡共五十三城。

可是,当刘濞受拜为吴王时,刘邦就后悔了。原因只有一个:相刘濞有反骨!

刘邦早年在沛县混的时候,跟诸位大师学过不少相术。但是《史记》上说刘邦相刘濞有反骨而后悔不迭,实在太过牵强。像刘濞这等有力气的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一下子让他王五十余城,况且楚地民风剽悍,担心他做封国做大,威胁到汉朝中央的安全,我想,这才是刘邦真正担心的原因。

于是,那时刘邦就抚着刘濞的后背叹气说道:“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者,那个人是不是你呀?”

刘邦一席话,让刘濞听得心里害怕,他当即跪拜道:“我替您做牛做马还来不及,还哪敢啊!”

刘邦一笑,语重心长地说道:“记住!我们刘家永远是一家人,你千万不要造反!”

是啊,韩信可以反,彭越可以反,英布可以反,甚至卢绾可以反,但是你刘濞就不能反。如果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这就太不像话了。可刘邦这话一说,四十年就过去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一样的江山,不一样的皇帝;一样的刘濞,不一样的心。

四十年来,刘濞黑白通吃,快速致富,如今成了天下数一数二的富国。刘濞之所以能发财,完全是享受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成果。

首先,吴地多铜矿。刘恒时期,开放民间铸造钱,于是,脑袋好使的刘濞利用国家的好政策,趁机开发吴国矿山,大量铸钱。结果是,刘濞就像赚钱狂一样,日夜开机印钞票,想不富,鬼神都拦不住。

其次,吴国之地,不但开门见山,亦开门见海。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上天待刘濞真不是一般的厚啊。刘濞为开发沿海资源,广招亡命之徒,煮海水为盐,大发横财。

刘濞手里有钱了,心思也多了。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他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呢?当然是写一篇名传千古的诗章;一个武功盖世的武人,他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呢?当然是挑尽天下无敌手,独步江湖;一个富得流油的土财主,他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呢?当然不是做天下最抠的守财奴。或许,他最想做的是天下最大的慈善事业!

恰恰是,刘濞就有这样的宏伟梦想。

于是,财大气粗的刘濞挺着缠满钞票的腰杆,这样对吴国人说道:“凡是我的人民,田赋我给你们免了;凡是替人从军,或自发服役的人,费用我也替你们交了;除此之外,中秋、端午两节,无论是退休干部,或是平常百姓,国家亦有赏赐。还有啊,那些自别郡或别国躲到吴国的亡命之徒,尽管放心。我们吴国不但不为难你们,还为你们提供避难所,拒绝公捕!”

刘濞大把烧钱,不是因为烧钱好玩。这就叫,收买人心,制造和谐。事实也证明,刘濞广施恩,厚积德,那都不是白干的。他所做的这一切,只为一个目的:造反!

刘濞想造反的苗头,始见于孝文帝时两太子因赌博而杀人的命案。这两个太子,一个是汉朝太子刘启,另外一个则是富豪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

情况是这样的:

有一次,吴太子刘贤到长安履行朝觐公事。有富公子自吴国来,不亦乐乎。时任太子的刘启设宴招待刘贤,两人一起吃喝,又聚众赌博。可当这两人在赌桌上斗富时,刘贤态度蛮横,对刘启出言不逊,大耍富国公子脾气。

这个刘启,当然也不是好欺负的家伙。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提起赌博工具直接砸向刘贤。刘贤被砸中,倒地,刘启过去一掀,竟然死了!

因赌博而杀人,这等事落在谁身上,都无法断清。反正是,汉朝没有对刘启采取什么处罚,太子照做。刘恒甚至还想大事化小,于是把刘贤的尸体用棺材打包,一声不响地就送回吴国。

刘濞看着躺在棺材里的刘贤,不争,也不跳。然后一转身,叫人再次把棺材抬回长安城。

同类推荐
  • 宋兴

    宋兴

    理工大学生宋兴,穿越附生成为了体弱多病的赵匡胤。用现代武器逆袭人生得罪后汉隐帝,在早期游历天下时,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赢得了民心。后来建立宋朝后,先后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建立了大宋帝国,版图覆盖整个欧亚。
  • 明朝小家教

    明朝小家教

    简介:为了养活妹妹,秦断成了嘉靖年间的一名家教,结果一不小心让自己成了大明朝的全民校长: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秦断当了一名包工头,结果明朝的房地产业除了他再没谁了。有人说他是后党,有人说他是佞巨,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其实就是个穿越来的小苦逼。他无意改变什么,只想做个混吃等死的富家翁,但一切却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
  • 南朝旧事

    南朝旧事

    公元531年,正值南北朝时期的南梁盛世。皇太子萧统在这一年去世,他的遗腹子在这一年出生。这个皇孙的命运与南梁的国运紧紧的连接在一起。经历鼎盛风华,也经历惊涛骇浪。他,与他的亲人、爱人、朋友,在盛世与乱世中经历悲欢离合,行走各自的命途。
  • 三国是个什么玩意儿

    三国是个什么玩意儿

    本书正是结合正史中的一些论点,来揭开笼罩在演义迷雾之下的“英雄”的真实形象,使那些被冤枉的英雄也有“咸鱼翻身,的一天,探讨三国是个什么玩意儿,让你以全新的观点来看三国风流人物,解读真正的三国奇案、谜案。
  • 执掌大唐

    执掌大唐

    明宫内刀光剑影,长安城外兵祸连绵。为求活,斗权阉,开丝路,诛蛮夷,灭藩镇。勾心斗角,步步为营。只为重振大唐荣光,君临四方!新人新作烽烟四起,乱世纷争,各国交战,群雄争霸,豪杰喋血战场,金戈铁马,恣意恩仇,长剑所指,气吞万里如虎!将军花白发,征人空回首。短褐垂首笑,长衫倚红楼。我怜大好关山月,又笑北疆好个秋。回首无人处。也罢!敬尔一杯酒。遥想年少时,戈矛同仇——穿越,权倾天下剑之所向,谁与争锋?王图霸业,笑谈声中!结英豪,诛奸贼,扫佞臣,逐鹿天下,问鼎九州,生死对决,英雄意气,热血功名,沙场征伐,朝堂诡谲情仇爱恨血泪史,豪迈雄浑宏伟章,碌碌无名之辈,亦可扬鞭策马!凛凛雁门…
热门推荐
  • 清经

    清经

    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神于天,圣于地,人居天地之间。道化三元,作三清。天地蛮荒,人道不兴,三清布道渡人,传万法以渡世人,而万法则以《清经》为首。若干年后,人道大兴,《清经》失传,人间宗派林立,正魔难分。而在某个位面,强者为王,魔法与武道盛行于世,以创世神为信仰。看似并无联系的两个世界,却因一人而产生了联系……
  • 寂沙阁

    寂沙阁

    这是一个江湖门派的故事,故事的具体起因已经记得不是那么的清楚了。但是,这里说的,只是寂沙阁里面的一些人的事情,他们每一个人,在加入寂沙阁之前都有自己的一段经历。也许是一场风花雪月,也许是一场刻骨铭心。但是,谁知道呢?在下一刻,会发生些什么?
  • 生活窍门小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生活窍门小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如今的生活可谓是日新月异,发展变化迅速。不论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和情况下,各个家庭都要面对诸如衣食住行、健康保健、家庭关系、交往处世等各种问题。同样是面对这种或那种问题,一般人看起来也许觉得困难重重,“生活的高手”却能够轻松应对,处理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 时空黑洞:异能总裁的罂粟花

    时空黑洞:异能总裁的罂粟花

    世界突然变得混乱,异能潜行者们莫名地闯入时空的空隙一时间怪物横行,文明世界开始崩溃异能者不停地穿梭在两个世界中,没有法律的约束,杀人者,心怀天下者……
  • 巧联珠

    巧联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幻兽之血

    幻兽之血

    众神之眼,督见曙光。听吾诏令,赐予良将。忠诚的旅者啊,请强壮你们的肩膀,请高举你们的刀枪,杀一个万夫不当,建一座百年盛况。自由的旅者啊,毒药涂出绿色的光,将难堪的勾当遗忘,刺一个偷天换日,攫取巨龙的宝藏。勇敢的旅者啊,推倒束缚你的高墙,摒弃限制你的捆绑,划一个不露锋芒,变作先知的模样。公正的旅者啊,不畏惧激浪或岩浆,永远别将天赋雪藏,塑一个傲世张扬,把意志化为冰霜。吾会将此铭记于梦乡,吾会永世将你们传唱。——福克提西斯某游吟诗人
  • 重生逐梦

    重生逐梦

    上一世,他好死不如赖活着,没有目标在都市中迷茫。这一世,以前的遗憾得到补尝这一世,他有了自己的目标、追逐梦想,让神话变为现实。让我们:切看他如何在尘世中挣扎?又是如把神话变为现实?——新手新作求收藏~求推荐——
  • 源秘

    源秘

    简介:【这是一部不签约、全免费、不太监、全靠推(guang)荐(gao)存活的小说,想看VIP章节的勿入...】他无根无萍,独身一人,闯入这片暗夜常在的陌生大陆;她与父相依,十三年来,囿于这片月华笼罩的熟悉故土;两人天资极端,本是过客,却意外认主同心源甲,从此共享修为,同生共死!
  • 女人气场修炼就3招

    女人气场修炼就3招

    本书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结合当今女性的实际情况,用通俗流畅的语言,从外表形象、说话方式、做事技巧三个大的方面,详细揭示了造就幸福人生的秘密。编者在每一小节前都精心总结出3条知识要点,冠以“女人3招赢天下”,以便引导读者快速领会掌握关键内容。《女人气场修炼就3招(人靓嘴甜会来事儿)》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成功捷径,为你指点迷津,使你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价值,助你踏上幸福生活之路。只要你用心去读这本书,认真领悟并亲身实践,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总结,就一定可以“人靓、嘴甜、会来事儿”,从而魅力四射,左右逢源,大受欢迎。
  • 日本:速兴骤亡的帝国——强国兴衰史丛书

    日本:速兴骤亡的帝国——强国兴衰史丛书

    本书揭示了近代以来日本国崛起的秘密,追寻了其发展历程,探究了其盛衰规律,为国人提供了史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