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炉具要得法
电磁炉同其他电器一样,在使用中要注意防水防潮,要避免接触有害液体。不可把电磁炉放入水中清洗及用水进行直接的冲洗,也不能用溶剂、汽油来清洗炉面或炉体。另外,也不要用金属刷、砂布等较硬的工具来擦拭炉面上的油迹污垢。清除污垢可用软布沾水抹去。如是油污,可用软布沾一点低浓度清洁剂来擦。正在使用或刚使用结束的炉面不要马上用冷水去擦。为避免油污沾污炉面或炉体,减少对电磁炉清洗工作量,在使用电磁炉时可在炉面放一张略大于炉面的纸如废报纸,以此来沾吸锅具内跳、溢出的水、油等污物,用后即可将纸扔弃。
把你收进小盒子——照相机的诞生
如今,照相机是人们出游和旅行的必备装备,也是摄影爱好者每日随身携带的必需品。人们熟知和喜爱各式各样的相机,殊不知相机的发明过程和相机本身一样有趣。
“小孔成像”就是照相机的原理
2000多年前,我国学者韩非在他的著作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有一个人请一位画匠为他画一幅画。3年之后,画匠完成了“作品”。他一看,这是什么画呀,只是一块大木头。他正要发脾气,画匠慢条斯理地说道:“请你修一座不透光的房子,在房子一侧的墙上开一扇大窗户,然后把木板嵌在窗上。太阳一出来,你就可以在对面的墙上看到一幅美妙的图画了。”这个人听画匠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只好半信半疑地照画匠说的去做。果然,房子盖好,并照画匠说的那样安上木板后,在房子的墙上出现各式各样的景致。不过所有图像都是倒着的。这确实是有科学道理的。房子外的景象可以通过小孔反映在对面的墙上。这在物理学上叫“小孔成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研制而成的。
发展历程
16世纪初,意大利画家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一种“摄影暗箱”。著名画家达·芬奇在笔记中对它做了记载。他写道:光线通过一座暗室壁上的小孔,在对面的墙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当然,它只会投影,要用笔把投影的像描绘下来。接着,又有人对“摄影暗箱”进行了改进。比如增加一块凹透镜,使倒立着的像变成了正立像,看起来舒适多了;或增加一块呈45度角的平面镜,使画面更加清晰逼真。然而,这时候的“摄影暗箱”虽具有照相机的某些特性,但仍不能称为照相机,因为它不能将图像记录下来。
直到18世纪上半叶,人们发现了感光材料,特别是达孟尔发现的感光材料碘化银,给照相机的问世注入了极有效的催产剂。于是,在“摄影暗箱”上装上达孟尔的银版感光片,就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真正的照相机。照相机的问世轰动了世界。许多高官达贵要求拍摄自己的肖像照,尽管那时候照一张相就像受一场刑罚一样。初期的照相机体积庞大,十分笨重,携带十分不便。而且照相时要选择好天气,必须在晴天的中午,让照相的人在镜头前端端正正地坐半小时左右。为了让自己的姿容永留人间,养尊处优的贵族们只好耐着性子忍受这一苦楚。
1858年,英国的斯开夫发明了一种手枪式胶板照相机。由于其镜头的有效光圈较大,因此只要扣动扳机,就能拍摄。有趣的是,一次,维多利亚女王在宫廷内召开盛大宴会,邀请各国使节。斯开夫作为新闻记者也应邀出席了宴会。当斯开夫用他的照相机对准女王拍照时,被蜂拥而上的警卫人员扑倒,一时会场秩序大乱。事后,警卫人员才弄懂,那“凶器”原来是照相机。之后,随着感光材料及摄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照相机也不断地得到完善。
1946年,兰德和宝利金发明了新型照相机。这种照相机可以“一次成像”。具体地说,拍摄以后,只需要短短的几十秒钟时间,一张照片就会从照相机内慢慢地“吐”出来。
科学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将会有更令人称奇的照相机被发明出来。
关于照相机的小趣事
照相机诞生伊始,有一段小小的插曲:巴黎一批靠画肖像为生的画家,联名上书法国政府,要求取缔照相术。他们的理由十分简单:怕摄影师抢走他们的饭碗。但是,新生事物的成长是任何力量都抵挡不住的。不久,随着感光技术的发展,曝光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照相机显得更为实用了。
使空气流通的机器——电风扇的发明
电风扇简称电扇,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广泛用于家庭、办公室、商店、医院和宾馆等场所。电扇主要由扇头、风叶、网罩和控制装置等部件组成。扇头包括电动机、前后端盖和摇头送风机构等。
电风扇的发明史
机械风扇起源于1830年,一个名叫詹姆斯·拜伦的美国人在钟表的结构中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发条驱动的机械风扇。这种风扇转动扇叶带来的徐徐凉风,使人感到凉爽,但得爬上梯子去上发条,很麻烦。
1872年,一个叫约瑟夫的法国人又研制出一种靠发条滑轮启动,用齿轮链条装置传动的机械风扇,这个风扇比拜伦发明的机械风扇精致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
1880年,美国人舒乐首次将叶片直接装在电动机上,再接上电源,叶片飞速转动,阵阵凉风扑面而来,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风扇。
此后,电风扇便走进千家万户。制造商根据大家的需求,分别设计了吊扇、台扇、落地扇。电风扇又有摇头的和不摇头之分。还有一种微风小电扇,是专门吊在蚊帐里的,夏日晚上睡觉,一开它顿时就微风习习,可以安稳地睡上一觉,还不会生病。
电风扇的发展史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风扇制造的技术也一直在发展。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研制出了声控电风扇。声控电风扇装有微型电子接收器,只需在不超过3米的地方连续拍手2次,电风扇就会自动运转;若再连续拍手3次,电风扇又会自动停转。日本三菱公司开发的无噪声电风扇,装有特制的鸟翅状叶片,可产生一股涡动气流,且采用直流电机,不加防护罩,很适合有微机、文字处理机、复印机的场所使用。日本东芝公司推出的模糊微控电风扇,设有强、普通、弱等7级风量,可根据传感器测定的温度和湿度,自动选择最佳送风。如果有人碰到网罩,它还会自动停止转动。美国罗伯逊工业公司推出的防伤手指电风扇,只要人的手指一碰到这种电扇的外罩,外罩就会给其控制系统传递一个电脉冲信号,使电扇停止转动,以免手指受伤。
电风扇的使用保养
1.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充分掌握电风扇的结构、性能及安装、使用和保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3.电风扇的风叶是重要部件,不论在安装、拆卸、擦洗或使用时,必须加强保护,以防变形。
8.收藏电扇前应彻底清除表面油污、积灰,并用干软布擦净,然后用牛皮纸或干净布包裹好。存放的地点应干燥通风,并避免挤压。
水与秀发的分离——吹风机的鼓动
吹风机主要用于头发的干燥和整形,但也可供实验室、理疗室及工业生产、美工等方面作局部干燥、加热和理疗之用。
电吹风的发展历程
法国亚历山大于1890年受吸尘器的启发,发明了第一个吹风机,这是吹风机的原型。亚历山大发明的这个吹风机被首先用于法国的理发店里,因为不方便移动,体型很大,并非当今手持式这么轻便,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推广。之后的30年里,美国拉辛通用汽车公司和汉密尔顿海滩股份有限公司改进了吹风机,已经可以手持了,但却仍然很重,这种现状在未来十年内没有改善,吹风机的平均重量大概是1千克左右,依然是很难使用,甚至有机体过热或者漏电的案例。这时期的平均功率只有100瓦,所以要花很长时间弄干湿头发,而如今的电吹风的平均功率是2000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