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15300000031

第31章 空中交通篇(4)

对直升飞机的探索很早就开始了。凯利23岁时曾制成过一架直升飞机模型,著名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绘制的许多直升飞机模型至今仍保留在博物馆中。用于山区救援的直升机由于“直升”的难度很大,制造技术复杂,因而工作进展缓慢。第一架直升飞机究竟是谁制造的,至今众说不一。1933年俄国工程师尼克拉·费洛林创造了直升飞机在空中飞行30分钟的纪录。1934年的飞行纪录是高度17.4米,距离1083米。直到20世纪40年代直升飞机才真正有了实用的价值。

从“直升飞机”的名字便可以知道,这种飞机的特点是能够直升、直降。那么,它为什么能够直升呢?这必须首先从普通飞机的螺旋桨说起。普通飞机的螺旋桨安装在机头前面,叶片在竖直面内旋转时,产生一个向前的牵引力,飞机前进,机翼产生升力,使飞机升空。而直升飞机没有机翼,在它短粗的身体上方有一副细而长的、能够绕竖直轴转动的螺旋桨,它旋转起来产生一个向上的力,便可以克服重力,竖直升起。直升飞机螺旋桨的构造非常复杂,每片叶片的根部都是可以活动的,在驾驶员操纵下,叶片的方向、距离可以不断地变化,使飞机能上下、左右、前后运动,还可以在空中停留,这是普通飞机做不到的。

直升飞机体轻、坚固,机动性能好,不需要机场、跑道,可迅速起飞,能快速转弯,能前后、左右移动,因此它有许多特殊的用途。如它可将货物、旅客运送到交通不便的山区;可进行森林防火、救火;可以追踪发现鱼群;可进行大面积播种、除草、灭虫;还可以检测高压路线;施工中吊起大型设备等等。在军事上的用途更为广泛,能够将作战人员、武器迅速快捷地运送到前线,并能直接参与侦察、救护和攻击。但是直升飞机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弱点,即飞行速度慢和飞行距离短。

20世纪50年代是直升飞机蓬勃发展的时期,各种新奇结构布局的直升飞机大量涌现,为后来的直升战斗飞机、直升民用飞机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人们对这种飞机的兴趣与日俱增,研制的机种繁多,五花八门,有的已趋向成熟。

旋翼直升飞机,是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为陆、海、空研制的临时执行特种任务的飞机。机体上装有喷气旋翼、机翼、尾翼、活塞式发动机和推进式的螺旋桨。在垂直起降时,从发动机驱动的压气机里引出空气,通过导管输往旋翼,驱动旋翼转动,产生升力。飞机则可垂直起降。水平飞行时,关掉压气机,旋翼成风车状态自旋产生少量升力,发动机也就用来驱动螺旋桨,推进飞机。这种飞机的最高速度是322千米/小时,是当时直升机中的佼佼者。

坐地直升战斗机,是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制造的一种被人叫做“高跷”的XFY-1直升飞机。可以在舰船的小甲板上直接起落。这种飞机是带有两个大垂直尾翼的三角翼单座战斗机。两机翼和两垂直尾翼形成十字形,端部各伸出减震柱,下装滚轮,构成像“高跷”的四轮起落架。由于它垂直升降程序非常繁琐,对实战实在是毫无用处,因此就没有进一步研制下去。但是它在巡回航空表演时却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其场面之壮观、精彩,比钢丝表演更为惊险,扣人心弦,每次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偏转滑流的直升飞机,是靠放下机翼上的大襟翼,把螺旋桨产生的向后的滑流引向下方,产生排气升力,使飞机能在短时间内起飞或降落。20世纪50年代末,瑞安公司为美国陆、空军研制出偏转螺旋桨气流的VZ-3单座试验直升飞机。并于1958年2月首次试飞成功,开创了偏转滑流直升飞机垂直起落成功的先例。

喷气直升飞机,是一种能垂直起落,并能在水平飞行中做到和一般飞机那样做机动动作的战斗机。1954年,美国贝尔公司首次进行试验,使一架简易的试验飞机成功地垂直起落,这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开创性试验,它成为喷气直升飞机发展的重要雏形和现代战斗机矢量推力控制技术发展的先导。早期喷气直升战斗机的研制方案很多,但投入实用的却屈指可数。英国的“鹞”式战斗机捷足先登,成功地装备了部队,在战争中也充分发挥了威力。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鹞”式飞机的基础上,研制出AV-8B短距/垂直起落战斗机,改进了它的载荷和续航能力、外挂架数目、武器投射精度以及驾驶员的视角等。这种战斗机仍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着。现在,俄罗斯一直使用20世纪70年代生产的“雅克-36”垂直/短距起落歼击轰炸机,外形近似“鹞”式飞机。

对于21世纪可供使用的垂直起降战斗机,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其中,美国格鲁门公司的折腰式舰载战斗机方案尤为奇特。这种战斗机计划用作执行海上巡逻、警戒、反潜任务,作战时间超过1小时,作战半径约190千米。

总之,喷气式直升飞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大大提高舰载飞机的机动性和作战能力,也必将为未来高机动的超音速巡航战斗机开拓更宽广的道路。

掠翼飞机

早期的飞机多采用直机翼,后来为提高飞机的飞行速度,做超音速飞行,飞机发明家们竭智尽力地研究机翼的形状和布局,而前掠、后掠、变后掠、斜翼和X翼等形形色色的飞机机翼就是他们独创工巧的设计。这些机翼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带有掠角,因此,我们把装有这些机翼的飞机统称为掠翼飞机。

第一架前掠翼飞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德国制容克JU-287大型喷气轰炸机。它的最大飞行速度是810千米/小时,比当时的任何螺旋桨飞机都快得多。有人认为这种飞机的试飞成功是高速飞机设计的一项革命性突破。但奇怪的是,在飞行中发现,铝合金前掠翼发生严重颤振和翼梢扭曲变形,成为它的致命弱点,这种飞机的研制并因此而搁置。

20世纪80年代,随着复合材料和控制技术的进步,前掠翼飞机才东山再起,重新发展。美国格鲁门公司研制了两架X-29A前掠翼验证机,机翼上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以特殊铺层的办法制做蒙皮而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在爱德华空军基地试飞时,发现这种飞机的升力增大了30%~40%,阻力减小了10%~20%,重量减轻了约25%,飞行速度达到音速的15倍,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因此被列为未来战斗机最有希望的方案之一。

现在,美国计划将X-29A验证机的试验成果应用到先进技术战斗机的方案上,着手研制具有实战能力的前掠翼战斗机。他们提出的方案很多,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前掠双垂尾的布局。这种战斗机做大机动飞行时前掠立尾前方的气流恰好垂直于它的前缘,这样,方向舵就会达到非常好的气动效果,而且横侧操纵能力也会大大增强。当然发动机的转向喷口也可以帮助纵、横向操纵,使其更加机动灵活。

后掠翼飞机,人们对它并不陌生。早期的一些亚音速战斗机为改善性能也采用后掠机翼,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XP-55战斗机就是典型的一种。现役超音速战斗机的机翼都带后掠,令人瞩目的美国F-16和俄罗斯米格-29战斗机就是采用大后掠角的边条翼和三角翼组合的布局,使气动特性得到极大改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从德国法西斯手中缴获了大量国防机密资料,发现梅塞施米特公司当时正在设计变后掠翼的P-1101战斗机,该设计可使平直机翼转成后掠翼,又可把后掠机翼转成平直机翼,这引起美国空军的极大重视,并决定制造样机进行试验。1948年,贝尔公司承担了研制任务,样机定名为X-5变后掠翼研究机。

1951年,第一架可变后掠翼飞机试飞成功。1964年,美国的F-111变后掠翼战斗机问世,轰动世界,此后各国飞机设计师纷纷仿效,先后已有十多种先进的变后掠翼战斗机和轰炸机问世服役。如美国的F-14,俄罗斯的米格-23、米格-27、苏-27等战斗机;美国的B-1、俄罗斯的“海盗旗”等超音速战略轰炸机等。

变后掠翼飞机在高速飞行时机翼转成大后掠角,飞机的阻力小、加速性能好、抗阵风能力强;起落和低速飞行时,机翼转成平直和小后掠角,飞机的续航时间增长、经济性能好、起落距离短、安全,因而成为现代战斗机和轰炸机设计中的重要举措。

X形机翼飞机的方案很早就有了。美国对它的研究也不少,而美国航宇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X形机翼的新型战斗机方案却很奇特。

这种飞机机翼为X形翼,一副前掠,一副后掠,像一只大蝙蝠。飞机的机身短,进气道和发动机都装在腰部,喷口处于X形翼后缘汇交处。发动机的喷气流从机翼表面上向后诱导出强气流,不但带走前掠翼与边条翼汇交处形成的乱流,而且这股气流产生的环量可以大大提高机翼的升力,据估计,这种飞机的机动性能将极其优越。

美国西科斯基公司提出了直升机和X型翼飞机结合为一体的新方案,用X形机翼进一步进行转换试验。计划中的这种飞机具极强的性能,在各种飞行条件下都能够达到最佳的飞行状态,人们正企盼着这种新型飞机的问世。

垂直和短距起落飞机

能垂直起飞着陆的飞机称为“垂直起落飞机”;能在很短距离内直飞和着陆的为“短距起落飞机”。垂直起落飞机通常也可短距起落,这时飞机的载荷和航程可明显增大,所以它又被称为“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垂直和短距起落飞机在飞行中是由固定翼产生的升力来平衡飞机的重力,这一点它与常规飞机相同,而与直升机靠旋翼克服重力是不同的;但在起飞和着陆时,垂直起落飞机不靠机翼的升力,而是直接由动力装置或动力装置带动的旋翼、螺旋桨、风扇产生升力,实现垂直起落。在这一点上,它与常规飞机不同,而与直升机相似。垂直起落飞机的平飞速度和航程都比直升机大得多。在战时,机场是敌方攻击的重要目标。现代大型客机需要长达3000米的跑道,机场占地面积大且不能靠近大城市。而垂直和短距起落飞机可减少或摆脱对机场跑道的依赖,所以在军事和民用方面都有重要使用价值。

从上世纪20年代起,就有许多人设想和研制多种形式的垂直起落飞机,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但均未成功。直到60年代初,第一种可供实用的垂直起落飞机才在英国试验成功。

1946年,法国人韦伯提出一种新的设想:把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喷口转向下方,飞机就垂直起落,把喷口转向后方,飞机又可向前飞行。1957年,英国的布里斯托航空发动机公司采纳了韦伯的新奇构想,研制“飞马”喷气发动机,于1959年试验成功。于是英国的霍克公司用“飞马”发动机设计了代号为P1127的垂直起落飞机,于1961年首次试飞成功。5年后,霍克公司在P1127的基础上研制出著名的“鹞”式战斗机,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实际使用的垂直和短距起落飞机。如今,英国、美国和西班牙等国的空军或海军都装备了这种飞机。

1971年,前苏联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二种实用的垂直和短距起落飞机——雅克36型战斗机。雅克36与“鹞”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除了有1台专供常规飞行的推力发动机之外,还有1台专供起落用的升力发动机,而“鹞”式是通过喷口的转换,由1台发动机既可提供推力又可提供升力。

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的贝尔公司开始研制另一种类型的垂直和短距起落飞机——倾转旋翼飞机。这种飞机在机翼的两端装有可倾转的旋翼,它比一般螺旋桨飞机的桨叶长得多,但比直升机的旋翼短,通过倾转旋翼来实现飞机垂直起落和水平飞行的转换。当旋翼绕垂直轴旋转时,飞机就能垂直起落或空中悬停;当旋翼绕飞机纵轴旋转时,旋翼像螺旋桨一样产生推力使飞机向上飞,这时由固定机翼产生滑面力。1958—1961年,贝尔公司又在XV—3试验机上验证了倾转翼方案的可行性。1968年后,贝尔公司又研制了XV—15型样机,并于1979年7月首次完成了由垂直起飞转向水平飞行的试验。此后又在XV—15基础上发展了V—25型“鱼鹰”多用途飞机,受到了英国、日本等国的极大重视,它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垂直和短距起落飞机。

能隐形的飞机

隐形飞机是一种运用隐形技术设计制成的军用战斗机。不过,隐形飞机的“隐形”只是一种借喻,并不是指飞机飞到临头,在肉眼视距范围内不能被看见,而是相对于号称“千里眼”的雷达而言。

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束有个特点:只有当波束正好垂直照射到飞机表面某个部位时,它产生的反射波才沿着波束原来的照射方向返回而被雷达天线接收到,并在雷达荧光屏上显示出一个亮点来。飞机的雷达散射截面越小,雷达“捕捉”到它的几率也越小。美国研制的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的雷达散射截面只有0.01平方米,仅为其他作战飞机雷达散射截面的0.01%~0.1%,因此它就像真的隐去了身隐形飞机形一样,足以闯过雷达波设置的“天罗地网”。

同类推荐
  • 海洋中的食物链(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海洋中的食物链(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在海洋生物群落中,从植物、细菌或有机物开始,经植食性动物至各级肉食性动物,依次形成被食者与摄食者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链,亦称为"营养链"。食物网是食物链的扩大与复杂化,它表示在各种生物的营养层次多变情况下,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状营养关系。物质和能量经过海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转换与流动,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个基本过程。本书就带领读者去认识海洋中的食物链。
  • 探索未知丛书-物理城堡一

    探索未知丛书-物理城堡一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探究式科普丛书-大自然给人类的礼物:能源

    探究式科普丛书-大自然给人类的礼物:能源

    本书分为知识篇和现实篇共两章十五节,详细介绍了最基础的能源知识,并对人们所常用的能源逐一作了全新说明和阐释。内容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煤、石油、天燃气、可燃冰、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众多领域,并结合我国能源问题和现状进行了探究式思考,同时本书也展望了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大自然给人类的礼物》知识全面,内容翔实;语言生动,脉络清晰;图文并茂,意趣丛生;理沦联系实际,百科知识相随。我们相信本书是一本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能源科普知识必备的图书。
  • 求知文库-生物世界七彩光

    求知文库-生物世界七彩光

    按照生物的五界分类系统,植物和动物作为生物的两个高层次分类阶元,是分别从另一个阶元——原生生物界的一些不同门类中进化而来,而且与后者是呈并列关系的。
  •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百科-奇妙人体百科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百科-奇妙人体百科

    人体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机器,要想操纵和使用好这台机器,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本书将人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那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神奇一一进行剖析,让青少年读者亲自领略人体的小秘密和健康的小魔法,在轻松的朗读和不断的发现中,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热门推荐
  • 倾歌天下

    倾歌天下

    一场声势浩大旷年持久的纷争,一曲悲欢千愁家国兴衰的咏叹!一切的一切,皆起源于这个被满门抄斩,株连五族被贬黜冷宫,终身不孕更被奴才凌辱而死的女子!父兄势力的丧失,使她从贵妃沦为了废妃一道圣旨,更将她从妃嫔变为了和亲女一万石粮食,她就仅只这一万石粮食的价值是谁在爱恨中迷失了前路?又是谁在权势下臣服了欲望?用血铺成的复仇之路,又是谁,握紧了死神的利刃?
  • 永不消逝的城池

    永不消逝的城池

    本书收录虹玲从一名文学爱好者到成为一名作家的相应作品,可从中看出一名作家的成长心理路程。
  • 臭椿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在混交造林中的应用

    臭椿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在混交造林中的应用

    《臭椿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在混交造林中的应用》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臭椿种子萌发特性,苗期、幼树生理特性差异,苗期与幼株抗旱生理特性,抗虫(天牛)化学机制,化感作用及其在混交造林中的应用。开展了臭椿不同种源种子萌发与苗期抗旱性差异研究,确定苗期抗旱性能力与水平;揭示了臭椿抗天牛的原因是由于其含有特殊的次生代谢物质,对天牛发育与行为等具有明显的抑制、毒杀与驱避作用;系统分析了臭椿根茎叶、根区土壤的化感作用机制,丰富了树木生理生态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在营建混交试验林的基础上,筛选出抗逆性强、生长良好的臭椿、新疆杨混交模式与类型,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一部‘青云神功’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武林中他是刀中至尊,在青云大陆他是纨绔子弟,看这位纨绔子弟如何乱动风云,直上青云。等级制度:凡境,灵境,虚境,劫境,飞升境。而每个境界都分为:人,地,天三个境界。
  • 魔界尘埃

    魔界尘埃

    找到她,清除她。“我们为亲王服务,负责清理亲王身边所存在的威胁。”“清除了魔界所残留的‘尘埃’我们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
  • 租借王妃

    租借王妃

    为爱,她失踪三年,只为救他一命。为爱,他寻找三年,如今孑然一身。再次归来,她已非旧时容颜,化身为鸩。再见,他已不认,为有命待她归来,许鸩一年王妃。三年,他已不明了他爱的是否是旧时的容颜。真爱在身侧,他认错了人,与她擦肩而过。
  • 唯一长情只对你

    唯一长情只对你

    本是一段情比金坚的爱恋,却没有得到该有的祝福;本是无缘的两人却一直走在一起。他是FASHIONBRANDS这家风靡全球的服装公司的Boss。她是他的员工,本该活在不同世界,却生活在一起。信任他的她却缕缕遭伤害,难过至极,绝望离开。多年以后的重逢,他已是人夫,而她却已重装上阵,变成全球著名的服装设计师,突然间的偶遇给彼此带来尴尬,从不忘记这段恋情的他会放弃家庭挽回她吗?而她会忘记过去重新开始吗?这对无缘佳人怎样能走到一起呢?
  • 仙武霸业

    仙武霸业

    习武炼气,踏路修真;凝神炼魄,逆天成仙。在天云大陆人、蛮、妖、魔四族争霸的大背景之下,试看秦天如何带领自己的兄弟纵横异世,成就传奇霸业。
  • 苦中苦

    苦中苦

    对于她而言,成为世界的王者才是最重要,她要所有的人都拜倒在自己脚下,用歌喉称赞自己。她要的是世界的振兴富强,登基那天,天空飞满了凤凰,全世界被大火红红围起,只有她的笑声在世界里回荡,她不会把任何人看在眼里,自由来去,像火又像水,潇洒走一生。就算她是强者,但走过来的路却比常人困难几千倍,傲慢目中无人使她得罪许多人,但她不后悔,她失败再站起,站起又倒下,强者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几经波折,她有着应有的使命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叁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叁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这套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