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0100000015

第15章 大航海时代(5)

巴黎的小偷多,但感觉上,偷抢似乎各有分工。小巴黎人流集中,歌剧院街、拉法叶、卢浮宫、夏特莱交通枢纽站都是摩肩接踵,小偷就多,靠手艺,神不知鬼不觉。人少的所在,比如大巴黎郊区92省、94省,强盗就多,纯靠蛮力。小巴黎内的小偷,手艺高超。我听许多朋友说过他们如何着过道儿,都是茫无所觉,到摸兜时才发现手机丢了,只剩苦思冥想:没感觉哪一瞬间身上轻了呀!我自己亲身体验了一回:在歌剧院街,下地铁时Kindle还在兜里,出地铁口,回头帮人拎包的工夫,发现Kindle没了。跟人说起,只好自嘲:幸好那个kindle,从系统到内容都调成中文了,谅那小偷也看不懂,偷了没用!我在亚洲超市,跟一位卖春卷的会说广东话的越南大叔聊天,听过个类似的段子:那大叔忙着剥笋,把笋皮放一筐里,搁柜台上,一转眼,笋皮被个不开眼的小偷顺走了。越南大叔慨叹:那小子也可怜,笋皮有什么好偷的……可千万别吃啊——笋皮那么硬,他又不会煮,梗死他!

巴黎郊区的强盗,据经历过的朋友们愤愤不平地总结,基本可以说是:简单粗暴没技术。最常见的,乃是溜达过来,问你时间。你一抬腕子,一亮手机,就觉得一阵风起,接下来,你只能看到人家拿着你手机狂奔的背影了。如果运气好,警察在旁边,你喊一嗓子,能看见警察手按帽子、撒腿急追。

我在94省遇到过一次:刚从超市里出来,面前一阵风劈过,眼都睁不开。睁眼看,是个小伙子,刚从我身边横越而过,沿路狂奔,满嘴唧唧哇哇,不知喊些什么;后面两个警察,手舞足蹈地追杀,也不知道这小子之前偷了什么。路人三三两两,桩子似的驻足回望,看那小伙子被撵到街角,该他倒霉:一队小学生,领头几个跟牛奶浇成似的,正好转弯过来。贼一愣神,大概怕撞飞小孩,急踩刹车,侧跳一步,想从小孩堆里找路跨过去。小孩们也愣住,就组着队抬头看他,有的走,有的停。贼正狼狈着,后面警察赶上来,一下揪住背心,然后就拉扯上了……回家路上,我还忍不住跟女朋友说:这小伙子,都做了贼了,就该狠心;怕撞到小孩子就减速,心不够狠,做不了贼啊……

巴黎做偷摸勾当的,阿拉伯裔移民居多,所以小阿名声甚坏。我前房东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以前有一阿拉伯裔邻居,住在她隔壁,趁她去洗澡了,把那层楼的锅炉开关一拧,热水变凉;人正洗澡,被这么一折腾,又冻又急,匆忙披了衣服,出门上走廊,跑向锅炉房收拾,急着走,忘关房门,于是被人闯了空门。那邻居也不大肆劫夺,只是每次顺走点儿吃的喝的,占点小便宜。怎么知道这真相的呢?原来这位邻居,后来不知怎么,喜欢上了她,磕磕巴巴地要求跟她交往,还特别诚恳,把这事招了,把偷了的东西也掏了出来——一副“我想做个好人,你该给我个机会呀”的姿态,理直气壮。我前房东都听愣了:世上还有这种人哪!

抢东西的,也有彪形凛凛的黑大汉,但似乎普遍反应不快,真是靠蛮力欺负落单的居多。我有个同学,小个子女生,遇到过这么个事儿:某日街上少人烟,她独自走着,俩黑大汉凑过来,问:“小妹妹,几点了呀?”我那同学听了,拧眉瞪目,扫视俩人,义正词严道:“我知道你们要抢我手机!没门!”说完,撒腿就跑。俩黑大汉愣了,看她跑。跑了一会儿,她停了停,下意识摸摸兜里,没摸到!手机没了!他俩什么时候偷的?!勃然大怒,翻身跑回去,那俩黑大汉没走多远,慢吞吞晃呢,看她回来了,直发愣。我同学用铁铮铮的法语喝问:“是不是你们偷了我手机!交出来!”俩黑大汉面面相觑,喊冤枉:“没偷!真没偷!真的!”老老实实,解开皮夹克,翻着兜让她看:“真没偷!”我那同学心想:“莫非错了?”又回头,把包抖开了,就亮里看着,翻两下:哦,原来手机掉皮包夹层了!拿出来,很高兴地看看:是没偷,在这儿呢!俩黑大汉先是如释重负,呵呵笑笑。然后,四只眼睛忽然就一起瞪圆了,盯上了手机,朝我那同学咧嘴:

“哎,这手机不错,快给我们!”

巴黎街上接零钱的

这群人,挺难安名目,你没法简单叫他们“乞丐”“乞讨者”“卖艺的”。因为巴黎街头晃荡的诸位,很少跟你生讨硬要、不给不走。大多数人再落拓,也是烂船还剩三斤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模样——实际上,他们收入普遍不低,所以有底气,不会穿得血肉模糊来吓唬人。偶有苦大仇深者,大多数风轻云淡,一脸的理所当然:要钱归要钱,不赖黏着你;得了你的钱也不会磕头如捣蒜般千恩万谢;你不给钱,他也不会杀气腾腾,笑笑就过去了。

当然,不是说巴黎街上的人都贤良淑德谦恭礼让,实际上恰恰相反:巴黎街头,虎穴龙潭,抢钱抢包抢手机的多如牛毛,但那都是小混混,凭力气、腿脚和手艺图财谋生,跟接零钱的这批,一文一武,互不干扰。大体上,接零钱的都是一副凭本事吃饭、爱谁谁、游吟诗人的架势。如是,不好意思叫他们乞丐,或者卖艺的,因为人家不卑不亢得很端正,只好管他们叫“接零钱的”,意思大概也就到了。

接零钱的诸位,内部自然有派系:丐帮可不只中国有。雨果当年在《巴黎圣母院》里,就写过流浪汉的“奇迹宫廷”,是为法国丐帮。弗雷德里克·福赛斯曾经把科西嘉公会写得神乎其神,不下意大利黑手党。但这些江湖好汉,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我没福分亲见。在我这旁观者看来,巴黎街头接零钱的,粗分有两种:有艺在身的,无艺伸手的。

有艺在身的,主要在地铁站出没。巴黎凡以艺谋利的人物,庙堂之高就是进歌剧院,江湖之远就是蹲地铁。这一点在巴黎,门槛甚高:按规矩,要卖艺,都得有上头发的执照。当然,就跟地铁随时有人逃票似的,不持执照而肆无忌惮卖艺的人物,怕也不在少,就跟陈佩斯和朱时茂演的卖烤肉串的小品一样,虽然朱时茂不依不饶追着问“你有执照吗”,那是道高一尺,架不住满地都是陈佩斯这种混混,魔高一丈,你查不过来。

跑个题。巴黎逃票的惯犯,普遍身手敏捷,老辣利索。你一眨眼,就很容易错过一幕好戏。比如,你看见一位爷,远远盯着地铁闸机,调整步伐,好,这就是起了心思;看他紧跑两步,手一按地铁闸机两边,撑臂、送胯、扬腿,一个漂亮的体操鞍马动作,“嗖”就飞过去了,行云流水一般;跃不过的,就是一个猫腰滑步,低头一钻。总之吧,就跟成龙拍喜剧片似的,一眨眼,人已在地铁闸机对面,身子一直,倜傥地抖抖袍襟,满脸都是潇洒磊落理所当然,让人不由得想拍两巴掌,喊一嗓子好。

巴黎卖艺的,大多以奏乐的方式。这不是说法国人只懂音乐,缺少曲艺,没有中国相声、日本落语那样的本事。实际上还真有法国人进地铁来一段贯口Rap的,此乃后话。大多数卖艺的,想必心里也明白:巴黎地铁里,一半人是旅游者,你张口来一段法语《报菜名》《八扇屏》,或者来段巴黎梆子——“那路易十三端坐在杜伊勒里宫,心想起安娜·奥地利她好美容,怎奈那红衣主教奸相可恼,让孤家与王后同床异梦……”姑且不说这哏是否讨喜,听得懂的就少。音乐则是世界共通的语言,无须解释,老少咸宜。地球人听得懂“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比会法语和英语的加起来还多呢。

粗看来,巴黎地铁的奏乐者,大概是弹吉他、拉手风琴的多。倒不是说大家独专此二物,而是因这俩东西拿来方便,易于独奏。弹吉他的,若非瘦弱得剃了胡子就像姑娘的清秀少年,便是满脸油光黝黑锃亮的拉丁裔汉子,手弹口唱之余,脚下还能踩个节拍器,加个正经扩音器,一节车厢都是立体声。拉手风琴的,常是西南欧的深轮廓黑眉眼,要不就是中东欧面相。前者爱深情款款,闭目孤芳自赏;后者张弛有度,尤其喜欢颠肚子摇屁股。弹的曲子倒不稀罕,基本是世界知名烂大街曲目,但都自己编配过,有变化,也好听。一两曲终了,面带微笑,手托帽子,座位边过一遭,接到了硬币零钱,道声谢,加一句“日安”,换车走人。

也有二人组,拉手风琴的倘有二人,则大多是一夫一妻。妻托帽接钱,夫一边拉,一边点头微笑致意。弹吉他的二人组,经常上地铁来,各立一个门前遥相呼应,唱得兴起,互相秋波乱送,满脸跑眉毛,要是会说中文,估计台词就是:“哥们儿走一个!”“得嘞!”有些人特别没谱,唱得兴起,忘了拿钱,车到站,提吉他就走。真有乘客,已经把硬币找齐了攥手里预备给,见此,急了,追下车,拍人家肩膀:“给你钱!”

唱歌的也有,但唱流行歌的,我没怎么见过,倒是唱歌剧选段的多。有位华人大叔常在5号线出没,我见过两次。背头梳得整齐,穿得像20世纪90年代的乡镇干部,唱一些老歌,比如《送战友》。给他硬币,会用一口南洋口音道谢。当然5号线怪人挺多,比如,某个大冬天中午,上来一个光膀子大哥,下半身用电路板遮体,身材健美,抹上层灰就能去卢浮宫装希腊雕塑,进了车厢,张嘴就唱《卡门》里唐何塞的腔。乍一看以为是新派卖艺的。他后面跟上来两个姑娘,边笑边拿DV拍。这位唱完了,也不要钱,到下一站下车走人,临了也没猜透:这是卖艺的呢,还是行为艺术?

地铁站隧道里,因为没了“便携”这要求,奇人异士层出不穷。比如在蒙特帕纳斯站,见过一对非洲妇女,排开一色奇形怪状、七大洲四大洋的木管乐器,拿其中两支将一曲《孤独的牧羊人》吹得回肠荡气,转身就换了另两支念不出名的奇门兵器,开始吹莫扎特——我在杭州也见过这么卖乐器的,但卖的多是葫芦丝和笙。在朱西厄站——拿植物学家朱西厄命名的——换乘隧道里,曾见过一条汉子岔腿坐着,大开大合,拉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琴声雍容典雅,而且沉厚响亮,能从隧道6号线站台,穿过一个弧形隧道,直传到7号线站台。我以前和朋友开玩笑,说这位先生真会用地势:借着地铁走廊的回音效果,大提琴音色十足沉厚。后来发现,卢浮宫进门处,常有位吹萨克斯的站柱子旁吹,也是回音悠荡,袅袅不绝。你放下硬币,朝他坚起大拇指。他微笑一下,吹奏不停,在你背后,一直护送你出卢浮宫、过街、进地铁站去。

在地铁隧道里坐踞摆摊的,通常都不只图个零钱了。比如,卢浮宫站,有过一位爵士乐先生,小号吹得委婉细腻,身前放的接硬币的帽子里,还赫然放着一叠CD,正经是卖作品的。又比如,协和广场站,先后见过两组摇滚青年,一组是三人组,二人吉他、一人击鼓,铿锵华丽,每唱完两曲,趁大家鼓掌给零钱的当口,就赶紧举起标牌:上头是他们乐队的Facebook地址和视频YouTube地址,请大家多多点击。另一组是一对单奏披头士乐曲的青年,看去不过十八九岁。一个是洒脱俊俏的吉他兼主唱,酷似列侬;一个是温柔喜抿嘴的副手——击鼓或弹吉他,确也有几分像麦卡特尼,唱得不惜力,连蹦带跳扯嗓子,听众挤满半条隧道。琴盒里除了落满的硬币外,还有他们的标签:卖CD;Facebook地址请大家捧场;接受各类婚礼、派对的演出邀请,请给以下电子邮箱发地址云云……人再多的也有,比如西岱岛那站地铁隧道的三岔路口,偶尔有四人组出没,花样多般,尤克里里琴、铃鼓、吉他、三角铁、小提琴、长笛……每次轮着变,奏起来水纵云飞,脚边也是一沓子CD等着卖。

还有些街头团,简直就是乐团性质了。但这类型的,相当多都不讨钱,所以你摸不清这是爱好者在街头玩呢,还是讨钱的。我初次去卢森堡公园时,见个管弦乐队在那里,演了一首又一首。周日下午逛公园的诸位围着看,瞎起哄。但人家也不讨钱,我就猜是居委会老大妈秧歌团性质,不收费,大家听个热闹。但改天,在歌剧院大街前,又确实见有个乐队吹拉弹唱,脚边搁着硬币盘。某次在1号线,刚过站台,就听见一片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开始以为是录音,转过角,才看见黑压压一片十来把小提琴,居然还有个指挥,拿根一看就是乐器店买的正经指挥棒。看热闹的极多,挤得隧道过不来人。当然,这等奇景也只遇过一回,后来猜,多半是哪个音乐学院拉学生摆摊玩来了。

大概这就是巴黎卖艺者的一致品性:他们的态度特随便,一副游吟街头、顺便拿点钱的样子。许多时候要么是忘了拿钱,要么是态度散漫,而且因为穿得整齐,你都不知道他是来卖艺的,还是来玩街头行为秀的,还是学生出来体验生活的。

无艺在身的诸位,接零钱另有姿态和手段。比如,常见大爷大妈大叔大婶跳上地铁,用流畅圆润、可以上广播的法语和英语,各念一遍要求,大多是为某环保活动、慈善组织捐款,请大家响应。这类大叔大爷手里,多半提溜个可口可乐瓶,远远一闻,就有酒味。相对的,以个人名义要钱的就沉默得多,不肯大叫大嚷,一副爱给不给、看您心情的样子。比如有些大叔或姑娘,会直接坐在地铁站里,面前放张告示牌:“给点钱喝杯咖啡。”有些更直接:“我饿。”当然,这类告示,俏皮话不少。我见过一位大叔写道:

“碧姬·芭铎当初答应我,我买得起自行车了就跟我约会。”

同类推荐
  • 有根的文学

    有根的文学

    本书主要寻找并系统认识了民族传统文化,包括儒家、道家、佛家文化及民间文化。这些寻根文学作品表现了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精神、心理的塑形和影响,也写出了作家们对文化转换过程中的焦虑状态。
  • 成电校友风采

    成电校友风采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培养了多少杰出的校友。现在的校友是昨天的学生,今天的学生是明天的校友。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电子技术大学,五十多年来,培养了10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大部分成为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骨干和领军人物,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 大山水

    大山水

    《大山水》是作者在该领域数年闭关之后的爆发之作,为《大地三部曲》之一,它是作者在这一创作领域中从文体到思想的一次重要尝试。全书点数了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这些雄山峻脉与四围堪称地球上最壮观最神奇的复杂水系的生生关系,尤其着墨于山与水、水与人的关系;呈现了神山圣水流变对人文积变的绝对影响,最终收笔于日复恶化的水环境的忧思。
  • 燃烧的火炉:见证2006重庆夏季

    燃烧的火炉:见证2006重庆夏季

    巴渝形胜,风云难测。我们不能忘却抗击这一特大旱灾的战斗情景。因为,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大力弘扬,以增强我们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决心和信心。
  • 诗学第四辑

    诗学第四辑

    一种诗歌观念的形成和固化,除需要有勇气的开拓者之外,一群人甚至几代人的坚守与倡扬更是不可或缺。如此这般,曾经的"先锋话语"亦或"不经之谈",...
热门推荐
  • 广动植之三

    广动植之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狂人书记

    狂人书记

    很多年以后,杨槐树已经长成一棵茁壮的苍天大树,能为大槐树村的人遮风挡雨,正如他儿时所说,大槐树村就是他的理想和天下.......
  •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是个将星云集的时期,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可是有很多名将却死的默默无闻,比如江东吕蒙,鲁肃病死家中,陆逊被孙权逼死,张飞死于小人之手等等。为将者当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为荣,而不是死于阴谋和病痛上。
  • 郡主大人求负责

    郡主大人求负责

    他在外人面前冷酷无情,却唯独对她,与众不同。她前世被所爱之人背叛,今生不信情爱,却唯独信她的亲人和他。一朝混乱,他误会了她,她伤心,心死离开了家,离开了亲人,也离开了他。当事情真相露出,他后悔莫及,开展了一场惊天地追妻盛宴
  • 黑夜留白

    黑夜留白

    当夜幕降临,月色如梦如幻,隐于背后的伤痛,缓缓被揭开,是悲哀,是悔恨,还是释怀…【别名:那些年,主角的坎坷人生】\【挣扎的正确姿势】
  • 乱世之传

    乱世之传

    一个混乱的时代的降临,开辟出一个不一样的新纪元;一个普通少年在这充满危险与艰难的乱世中,与一群肝胆相照的伙伴,披荆斩棘,携手并进!
  • 噬灵魔魂

    噬灵魔魂

    “不要问我是谁,而是要问问你自己想成为谁?”陨石中的灵魂发出沙哑而低沉的呼唤。灵力和魔法,两个不同世界的力量汇集到一处,那个原本生活在最低层的少年,依靠着自己的倔强和坚韧,最终成为撼动世界的强者。然而,尘封的往事也渐渐浮出水面,当面对阴谋和血腥交织成的真相,他到底该如何抉择……
  • 网游恋人

    网游恋人

    现实中,有很多人喜欢网恋。而不知网恋简单,相爱很难,到最后更难。有些人在网上相恋,结果是在一起;在虚的网络之间存在很多很多的东西,友情,爱情,欺骗,色情,等等。。。却一心想在网络上找个真心对的人却很难~在文中,女孩是在缺爱的家庭中长大,样子不好看,但是她性格直,不会耍心眼。在家庭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被爱情的背叛之后,她开始改变她一开始的愿望,改变了自己的心。。。在一次偶然之中她进入了一个游戏后逐步了去改变,一步一步。。。
  • 毕业事儿一箩筐

    毕业事儿一箩筐

    一个生于小镇,考入重本的女生,如何面对毕业的那一箩筐事儿。这里没有纯真无邪的爱情,却有三个每个女人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的男人,他们或是刻骨铭心的爱恋,或是难以抹去的污点,或是……最后,总有一个人对你唱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 荣耀少年

    荣耀少年

    某军区借军校招生,秘密训练少年特种兵,而主角一行人却还不知道,而主角一行人能通过选拔吗?而路上又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他们能成为少年特种兵吗?,让我们走进书里,和主角一起度过未知的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