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教子走正路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
胡宗绪(约1670—1740年),字袭参,号嘉遁;清代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胡宗绪与方苞、刘大櫆等为同乡好友。为文不拘泥成法,自成一家。并潜心研究天文、历算、兵法、刑律、地理、六书、九章、音韵之学,尤在天文历算等方面成就显赫。著有《昼夜仪象说》、《象观》、《岁差新论》、《测量大意》、《九九浅说》、《〈数度衍〉参注》、《方舆考》、《台湾考》、《胶莱河考》、《南河论》、《北河论》、《苗疆纪事》、《两界辨》、《古今乐通》、《律衍》、《〈正字通〉芟误》、《字典发凡》、《正蒙解》、《〈大学〉讲义》、《司业奏议》、《环隅集》、《梅胡问答》等。
在封建社会,由于对妇女的歧视,人们总习惯地将教育子女看做是父亲的事情,责任、荣誉均归之于做父亲的。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有其父必有其子”等即是证明。其实,在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母亲,她们在教育子女方面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清朝雍正年间的国子监司业胡宗绪的母亲潘氏,就是这样一位被当时人所敬仰的母亲。
康熙年间有个读书人叫胡弥禅,娶了安徽桐城一户潘家的小姐为妻,人称潘氏。婚后生下三个儿子,长子就是胡宗绪。当宗绪十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一个穷家,三个幼子,全部抛给了潘氏。由于胡弥禅久病,家中毫无积蓄,生活十分困难。但是,这并没有难倒潘氏。她拼命劳作,而且省吃俭用,尽力抚养着三个孩子,给他们以深沉的母爱。
胡宗绪稍大一些,潘氏为了培养他成人,决定送他去读书。由于附近没有私塾,潘氏便将儿子送到很远的一所私塾就读。每日清晨,她靠着里巷的大门,含着泪送走宗绪,一直目送着儿子翻过村外的山头,直到看不见儿子的身影才回家。傍晚,她又站在里巷的门前,含着眼泪迎儿子回来。晚饭之后,她让宗绪坐在她面前继续读书。潘氏经常告诫儿子要珍惜这难得的读书机会,刻苦学习,不得浪费大好时光。她还不断鼓励儿子将来参加科举考试,争取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就这样过了三年,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了,无奈之下,潘氏只好让宗绪停止了在私塾的学习,让他在家自学。潘氏虽不识字,但是为了帮助儿子学习,她就让宗绪把书念给她听,然后,凭着自己的社会经验和阅历,把自己理解的意思再讲给儿子。就这样,儿子读,母亲讲,宗绪的学习一直坚持了下来。一天,潘氏听到儿子读程、朱之语,忍不住站了起来,深为感叹地说:“我固谓世间当有此!”她要求儿子多读这方面的书,以成为知晓大义之人。又一日,潘氏听到儿子读司马相如的《美人赋》,不禁勃然大怒,立即喝止儿子,不使再读下去,并告诉他,今后不许读这种书。
潘氏对几个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她经常教育孩子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而且十分注意从日常生活的小事来启发、教育孩子,以使他们知道如何才能做一个正直的人。儿子们要出门时,潘氏总是叮嘱他们要走正路。儿子们回家后,如果她发现谁的衣服被草上的露水浸湿,那么,她就一边用竹板打,一边斥责:“奈何不由正路?”同时,她还就此引申,告诫孩子们,出门在外,要走正路,误入歧途就危险了。
潘氏不仅严格要求孩子,而且注意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树立榜样。有一年,赶上了大灾,潘氏自己每天只是吃些瓜蔓、野菜来充饥,而把麦子熬成粥给孩子们吃。即使孩子们剩下一口稀粥,她也舍不得吃,而是让孩子们送给村子里挨饿的灾民。这些举动,给孩子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胡宗绪在母亲各方面的严格教育下,不仅学业上大有长进,而且逐渐养成了为人正直的品德。一次,胡家拆修房屋,仆人“发地得千金”,遂献与宗绪,宗绪坚决不要。潘氏闻知此事,非常高兴,因为孩子没有辜负她多年的苦心教育。雍正八年(1730年),胡宗绪考中进士,后官至国子监司业,“笃学行,有所述作”。至此,潘氏严格教子的事迹也为世人所敬仰。
◎故事感悟
寡母与儿相依为命,往往会出现母亲溺爱儿子的情形。然而,潘氏对儿子,除了给予慈母之爱,还履行着严父的职责,从日常生活小事上启发、引导孩子走正直之路,做正直之人。这对于一个封建社会的妇女来说,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史海撷英
康熙微服私访
有一次,康熙在微服私访时,在骆马湖镇上的茶馆里结识了欧阳宏,便引入驿馆里一起吃酒倾谈。当聊到“东宫洗马”的笑话时,聪明过人的欧阳宏马上就敏锐地觉察到面前这位慈祥和善的老者,可能就是当今的皇上。
康熙见其神色,大惊,想到“这个面目丑陋的老人天分极高,怕再顺着这个‘洗马’的题目说下去,会暴露自己的身份”,于是,康熙连忙把张廷玉叫来,将话题岔开了。
康熙和张廷玉通过聊天的方式,考察了这个欧阳宏的学问,发现他“学问渊博,才思敏捷,不管是什么事都有独到的甚至是惊人的见解”,康熙心中暗赞:“好一个鸿学大儒啊,比起高士奇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可惜年龄大了点儿,不然的话,朕倒要启用他了。”
后来康熙还是启用了欧阳宏。康熙发现,这个欧阳宏原来就是方苞。方苞此前曾因戴名世的《南山集》而获罪,被废为平民,流落民间。康熙发现后,依然不拘一格,将其以布衣身份录入上书房。能在上书房行走的人,屈指可数,人便以宰相身份待之。
◎文苑拾萃
桐城派散文创始人
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是方苞,他尊奉程朱理学和唐宋散文。
方苞根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所谓孔子“约其辞文,去其繁重,以制义法”,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他说:“‘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意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并提出,写文章要重“清真雅正”和“雅洁”。他说,古文中“不可入语录中语,魏晋六朝人藻丽俳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中隽语,《南、北史》佻巧语”。他认为,归有光的散文“其辞号雅洁,仍有近俚而伤于繁者”,又说:“凡无益于世教、人心、政法者,文虽工弗列也。”
在《再与刘拙修书》中,方苞反对黄宗羲、颜元的反程朱理学的思想,持论严而拘,但能适合清朝巩固思想统治及文风的需要,所以其说得以流行,影响比较重大。
方苞自己所写的散文,以所标“义法”及“清真雅正”为旨归。他在读经、子、史诸札记,以及《汉文帝论》、《李穆堂文集序》、《书卢象晋传后》、《左忠毅公逸事》、《与李刚主书》、《孙征君传》、《万季野墓表》、《游潭柘记》等,都写得简练雅洁而有断制,没有枝蔓芜杂的毛病,从而开创了清代古文的新面貌。
然而,方苞文章的感情比较淡泊,形象性不强,气魄也不够宏大。为此,袁枚讥笑他“才力薄”,姚鼐也说他:“阅太史公书(《史记》),似精神不能包括其大处、远处、疏淡处及华丽非常处。”
李苦禅的教子经
◎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李苦禅(1898—1983年),名英,字苦禅,山东高唐人。1925年就学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不久为艺术大师齐白石知遇,欣纳门下,开始学习中国画。毕业后曾先后在北京师范学校、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建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第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等。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六十余载,其花鸟大写意画具有特色,汲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技法,其国画如著名的《松鹰图》、《育鸡图》、《水边即景》等,笔法大气,气势磅礴,形神兼备,是国画史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李苦禅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绘画大师。他经常对儿子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秦桧并非无才,他的书法相当不错,只因人格恶劣,遂令百代世人切齿痛恨,见其手迹无不撕碎如厕或立时焚之。据说留其书不祥,会招祸殃,实则是憎恶其人,自不会美其作品了。”
李苦禅是这样说的,自己也是率先示范这样做的。1937年,北京沦陷,伪“新民会”妄图拉拢社会名流为其装点门面,便派人来请李苦禅“出山”:“您要答应了,有您的官做,后头跟个挎匣子(枪)的,比县长还神气哩!”然而,李苦禅丝毫不为所动,凛然拒绝。此后,他断然辞去教学职务,以卖画为生。
父亲的一言一行,儿了都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并逐渐化为行动。有一天,李苦禅叫来儿子,说有关部门通知他们前往认领散乱的查抄物品。他对儿子再三叮嘱说:“上次叶浅予和陆鸿年把错领的那些东西都退给咱们了,这正是看人心眼儿的时候,咱们要错领了,也要还人家啊!”
也正让李苦禅说着了,在儿子李燕领到的“杂画一批”中发现,一卷二十件黄宾虹的未装裱之作,上面有两三件书有李可染的上款。李燕便遵照父亲的嘱托,当即交还工作人员,并立即通知李可染。李可染见心爱之物归还,喜不自胜。李苦禅听说后,也非常高兴。
当时,在场的友人开玩笑说:“何不趁此跟那位李先生讨幅牛?”原来,李可染画牛是出了名的。但李苦禅却连连说:“物归原主即可!”
李苦禅逝世后,李燕曾在《风雨砚边录——李苦禅及其艺术》一书中详细地谈到了此事。由此可见,父亲的品格教育对他的影响可谓深刻。
李苦禅教育儿子从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对儿子说:“干艺术是苦事,喜欢养尊处优不行。古来多少有成就的文化人都是穷出身,怕苦,是不出来的。”接着,他结合自己从艺的过程,说:“我有个好条件——出身苦,又不怕苦。当年,我每每出去画画,一画就是一整天,带块干粮,再向老农要根大葱,就算一顿饭啦!”在父亲的教导下,李燕不怕风吹日晒,不畏跋山涉水,长期坚持野外写生。
1980年,李苦禅父子赴香港举办“李苦禅、李燕父子书画展”。在宴会上,盛情的主人问李苦禅:“您老喜欢用点什么?”
他笑着说:“我是有腿的不吃板凳,有翅的不吃飞机。”
“客气啦!请点菜嘛!”主人把菜谱递给他。
“我会点什么?我是挤混合面儿、杂合面儿(日军侵占北京时的一种劣等粮)过来的,会点什么?”
对李燕用的速写工具,李苦禅也要求越简便越好。李燕理解父亲的用心,用铁窗纱钉在木框上,边上系一个塑料小墨盒(筒形),再钉上一叠毛边纸,随画随翻。父亲看了后,感到十分满意,说“又轻便,又实用,而且便宜”。李苦禅对工作、生活条件要求不高,但对艺术却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李苦禅还要求儿子“画自己的东西,创自己的笔墨”,要自成风格。他还给儿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道士看见一个瞎眼老头从南边走来,路中间有块大石头挡着。一个道士说:“老头,从左边绕过来!”另一个道士则说:“老头,从右边绕过来!”你猜,老头怎么着?他一下子从石头上蹦过来了。说完故事,李苦禅说:“作画就要这样,‘画思当如天岸马,画家常似人中龙’。画画不可人云亦云,落入前人窠臼。”
◎故事感悟
李苦禅的这种“爱幼”的教子方法是高明的。踩着父辈的足迹前进,虽说便捷、安全,但却是一种不成大器的方法,只有让晚辈走自己的路,才能独树一帜,有所成就。
◎史海撷英
李苦禅烧画慰故人
20世纪70年代的一天,一位老先生步履蹒跚地来到李苦禅家里找他,说自己十分喜欢李苦禅的作品,想向他求一幅画。虽然前来求画的人非常多,但眼见老先生求画的心情十分迫切,李苦禅当即便答应了下来。不巧的是,那几天李苦禅的身体状况不太好,不能立即动笔,于是给那位老先生作画的事情就暂时耽搁了几天。后来,李苦禅还没来得及给老先生动笔作画,一天早晨,他竟然得到了老先生已经去世的消息。李苦禅后悔不已,甚至跺足垂泪不止,觉得自己辜负了老先生的一番信任。
心情稍稍平静下来之后,李苦禅便拖着被病痛折磨得十分虚弱的身体,泪眼蒙眬之中,挥毫画了一幅《白莲图》。待墨迹全都干爽之后,李苦禅又亲自拿着那幅画作走到庭院之中,对天肃立,默默祷告,禁不住又一次流泪不止。
而后,李苦禅点燃了自己刚刚完成的那幅画作。等到画作完全烧成了灰,李苦禅才心情沉重地走回了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