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5200000008

第8章 理存于心行有度(1)

珍贵嘱托胜过钱财

◎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赵师侠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孔子在26岁左右的时候,先后当过两次小官。一次是当乘田,这是具体掌管牛羊的官;另一次是当委吏,相当于现在的会计。

虽然孔子很有才能,也很有抱负,但当时的社会是被有权势的贵族统治着,所以他一直得不到重用。大约在30岁的时候,孔子便开始收徒讲学了。

孔子招收门徒之后,名望越来越高,就连当时的贵族也把孩子送到他那里读书。如鲁国大夫孟僖子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就拜在孔子的门下。

南宫敬叔做了孔子的弟子以后,曾向鲁昭公建议,派自己和孔子一块到周王朝的京城洛阳去观光。鲁昭公思考了一下,便答应了。

孔子接受任务之后非常高兴,因为东周王朝虽然名存实亡,但是历史悠久的京城洛阳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宝藏,特别是大思想家李聃正住在那里。

李聃,人称老子,是一个大思想家,当时在洛阳担任守藏室之吏,职务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或历史博物馆馆长。

老子听说孔子来了,吩咐自己的仆人把道路打扫干净,然后套上马车,亲自到郊外去迎接。孔子一见,慌忙不迭地从车上跳下来,双手捧着一只大雁送给老子。按当时的礼节,奉送大雁是对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所表示的最崇高的敬意。

老子比孔子年龄大得多,经历也丰富得多;由于职务关系,接触的文史典籍也多得多。此时的孔子正值壮年,虽然学问渊博,但是不见高山,不显平地,比起老子来还相差甚远。另外,在修养方面,孔子虽然热情、大度,但免不了有些粗率,做事急于求成,不如老子的胸襟宽大,眼光看得远。

孔子见了老子,真像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学生遇见了一个好老师一样,什么问题都问。老子遇见孔子,正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遇见了一个好学的学生,有问必答。

孔子要返回鲁国了。临别的时候,老子又对他说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我听说,有钱的人为人送行,要赠送一些钱财;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为人送行,就要送上几句好话。我是个没钱的人,当然没有钱送给你。我也谈不上有道德、有学问,不过,话还是会说的,就权当是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送你几句话吧!”

“好,好!”孔子连忙回答,“老师的话比任何钱财都珍贵啊!”

“嗯,既然你愿意听,我就说几句吧。”老子略沉思了一下说,“第一,你所读过的书,研究的学问,多半是古人的东西。在这几天的接触中,我觉得你把古人的话看得太死。所以,我送你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太拘泥于古人的话。第二,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按理说是应该有一定的地位和较好的待遇的。但是,也要看他生得是不是时候,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命运。如果生得不是时候,就不要去强求,一味强求,是会给自己招来苦恼的。这是我送你的第二句话。第三,我听说有句老话,会做生意的都不把货物摆在外面。有极高道德修养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却是朴实的。我觉得你的聪明有些外露,这不仅会阻碍自己前进,同时也会给自己招来是非。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句话。”

孔子毕恭毕敬地听完了老子的这三句忠告。

最后,老子又语重心长地对孔子说:“对你来说,最主要是虚其心、弱其志。也就是要去掉骄傲,去掉贪婪,去掉架子,去掉妄想。这样,会对你有好处的。否则,你可要吃亏了。”孔子反复思索着老子的临别赠言,依依不舍地踏上了返回鲁国的路。

◎故事感悟

这是孔子与老子会面的故事。虽然故事反映了儒、道两家不同的观点,但是,虚其心,弱其志,就是让心神保持虚静无欲,削弱为名利相争之志气,这正是老子理存于心的关键。

◎史海撷英

长幼之乱

在古代历史上,鲁国曾有过几次废长立幼、杀嫡立庶的事件。其始作俑者,可追溯到周宣王时期。

公元前826年,鲁真公薨,其弟敖即位,是为鲁武公。武公有长子括和少子戏两个儿子。武公九年(公元前817年),武公带着两个儿子西去朝拜周宣王。周宣王很喜欢戏,于是就做了一件荒唐事:他要立少子戏为鲁国的太子。卿大夫樊仲山父说,这种废长立幼的做法是不合规矩的;不合规矩而您一定要做的话,日后鲁国就一定会违背您的旨意;违背了您的旨意,那就是要被讨伐的。不讨伐的话,那也对您的威信有损。要真发展到那个地步,对大家都不好。您看,是不是别下这个命令呢?

周宣王很不满,说:现在谁是天子啊?因此他不顾重臣意见,下了命令,立少子戏为鲁国的太子,日后要当鲁国的国君。鲁武公对这件事也有点郁郁不乐,回到鲁国后不久就死掉了。于是太子戏即位,是为鲁懿公。

果然,鲁懿公不久被他哥哥括的儿子伯御带着鲁人杀掉了,随后,伯御安安稳稳地做了十一年的鲁国国君,最后被周宣王发兵给伐灭了。

周宣王把伯御给诛杀后,就立懿公戏的弟弟,是为鲁孝公。那个时候起,周天子的威信便日益下降,而诸侯国弑君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

庄子论伯乐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楚国公族,楚庄王之后裔,河南商丘民权人。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春秋时期,在初冬的一天,中原大地突降大雪,宋国的山野都披上了银装。在宋国都城附近的一个小村落里,雪后的景色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庄子这天也早早起了床,打扫完了门前的积雪,就远眺起山野的迷人风光。

正当庄子沉醉于风光雪色之中时,一辆马车停到了庄子家院的门口,打断了庄子的欣赏。庄子把目光拉回来,朝车上一看,来者原来是一位老友。庄子大喜,开口问道:“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老友笑道:“还不是这雪色!”

双方一番客套以后,老友邀上庄子一同乘马车到国都一游。

马车在落满积雪的路上走着,庄子和老友则在车上一边观看着初冬的第一场雪景,一边高谈阔论。

庄子扶着马车边,看着马不停地跑着,随之发表了一通感慨。

庄子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吃草饮水,翘足跳跃,这都是马的真实本性。纵使有高台大殿,对它毫无用处。及至出了伯乐,说什么‘我善于管理马’,于是给马烙上印记,修剪鬃毛,修削蹄子,戴上笼头,用缰绳把马拴住,按编次顺序送进槽头。经过这一番折腾,马便死去十分之二三了。随后又使马经受饥渴折磨,驱赶马快速奔跑,对马作步调整齐的训练,使马前有嚼勒拘系之忧,后有马鞭抽打之惧,这样一来,马将死掉大半了。”

庄子看了一眼老友又接着说:“陶工说:‘我擅长陶制黏土,能使圆的合于规,方的合于矩。’木工说:‘我会削木头,使曲的合于钩,使直的合于绳墨。’陶土和树木的本性,难道就是要合于人为的规矩绳墨吗?然而人们世世代代都在称道伯乐善于管理马,陶工、木工善于治理黏土和木料,这也是治理天下的人所犯的过失啊!”

马车进入了城区,于是走得慢了下来,庄子仍继续谈论着:

“我认为真正善于治理天下的人不应如此。老百姓有他们恒常的天性,也就是纺织而得到衣服,耕种而得到粮食,这是他们的共同本能。浑同自然万物而无偏私,这就是按天性放任自乐。所以真正的盛世,人们的行为天真笨拙,纯朴无心机。在那个时候,山中没有路径相通,水中没有舟船桥梁;万物众生,比邻而居;禽兽成群,草木滋长。在那里,人与禽兽住在一起,人群与万物浑然不分,哪里知道什么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呢?人与无知之物一样,他的本性就不会消失;人同无欲之物一样,即为他的自然素质;自然素质不变即保持了人的本性。等到出现了圣人,用尽心力去推行仁,卖力去达到义,而天下从此开始产生种种猜疑迷惑;放纵无节制地作乐,选取分析出繁琐的礼仪条文,而天下由此开始产生尊卑贵贱种种区分。这都是圣人的罪过呀!”

庄子越说越兴奋,不知不觉把话题又拉回到了马身上。

“马生活在陆地上,吃草饮水,高兴时交颈相摩,发怒则背对相踢。马所晓得的仅止如此。等到加上了车衡颈轭,装上了额前佩饰,从此马就知道了折毁车辊、弯曲脖子挣脱轭头、抗击车盖、吐出口勒、咬断笼头,使马变得狡智而差不多跟盗贼一般,这是伯乐的罪过啊!”

老友听完了庄子的这段议论后说:“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伯乐治马还有罪过啊!”

马车在落满积雪的城区路上继续走着。

◎故事感悟

天生人类,本无什么仁义礼乐、法令规章。一旦有了人为的仁义礼乐、政令法度,人类就丧失了本性,就如马被钉上了铁掌、套上了衔勒并变得有盗贼一般的心智一样。我们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束缚,如原野中自在逍遥的野马一样,顺乎自然地生活。

◎史海撷英

庄子学说的特点

在庄子的思想中,他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庄子也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形貌,是天给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是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命旅程的。

庄子的思想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是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的边上来反思人生的。因此,他的哲学也是一种生命的哲学,他的思考也具有终极的意义。而且,庄子还有很多思想是十分超前的,比如“一尺之捶,日截其半,万世不竭”,就是数学里的极限思想。

◎文苑拾萃

《庄子·内篇·逍遥游》节选

庄 子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 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纪渻子训鸡

◎寡言省谤,寡欲保身。——《景行录》

周宣王(生卒年不详),中国周朝第十一位王。在位时间(公元前827—前781年)。姬姓,名静(一作靖),周厉王之子,死后被追谥为世宗。厉王时国人暴动,大臣召穆公虎将太子静隐藏在自己家中,被国人包围。召公以己子代替太子,使太子得以脱身。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厉王死于流放地彘(今山西霍县),大臣拥立静为王。宣王即位后,整顿朝政,使已衰落的周朝一时复兴。宣王的主要功业是讨伐侵扰周朝的戎、狄和淮夷。

春秋时期,周宣王喜欢斗鸡(一说齐宣王)。一天,周宣王询问近侍:你们可知道国内什么人训养斗鸡的技艺最好?近侍中的一人对周宣王说:“我听说纪渻子对于训养斗鸡很有办法,经他训养出来的斗鸡英勇善战,别人的斗鸡只要一见到他所训养的斗鸡往往都不寒而栗。”

周宣王听到此,立即对近侍说:“你们赶快去用重金把纪渻子给我请来,让他帮我训养斗鸡。”

几天之后,纪渻子被请了来。周宣王一见纪渻子,心中就产生了一种疑惑。只见纪渻子身体瘦弱,貌不惊人。周宣王想:此种虚弱的人,还能训出什么威猛的斗鸡来?只怕他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呀!

然而人既然领来了,就让他试试吧。于是周宣王对纪渻子说:“我的属下对我说你很会训养斗鸡,训养出的斗鸡百战百胜,是这样的么?”

纪渻子回答道:“是的。”

周宣王说:“这样就好。你只要能给我训养出来常胜的斗鸡,我是会好好奖赏你的。”

纪渻子在周宣王宫附近住下后,就开始了训养斗鸡的工作。每日里他身不离鸡舍,勤勤恳恳,可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转眼间十天过去了,周宣王把纪渻子叫了去,问他道:“你训养的鸡可以和别人的鸡斗了么?”

纪渻子回答说:“不行,这只鸡现在还表现为内心空虚而神态高傲、挟气凌人的样子。”周宣王沉默着,没有说什么。

同类推荐
  • 地球上的那些怪房子

    地球上的那些怪房子

    《地球上的那些怪房子》这是一本关于趣味建筑的科普书籍。地球上存在不少创意独特的房子,对孩子来说,这些稀奇古怪的房子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而探究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孩子增加阅读量,加强知识的储备,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潜能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 走进科学·失踪之谜

    走进科学·失踪之谜

    茫茫宇宙,浩浩人海,真是无奇不有,怪事迭起,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和科技神奇奥妙无穷,神秘莫测,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捉摸不透。
  • 远古的霸主——恐龙

    远古的霸主——恐龙

    久远的时代,庞大的主宰者,神秘的史前世界,尚未破解的谜题。它们曾经是这个星球上的唯一霸主,它们曾经演绎了波澜壮阔的进化史。恐龙对人类来说是一群神秘的生物,它们生存于几百万年以前,主宰地球达一亿七千年之久。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上百种恐龙化石,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本书汇集了恐龙家族中的众多种类,分fqN类地介绍了它们的习性和特征,为青少年朋友打造一席美味的科普盛宴。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爱心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爱心故事

    《爱心故事》中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我是生物知识大王

    我是生物知识大王

    知识的伟大在于它的博大和精深,人类的伟大表现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已知和未知的世界,这是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
热门推荐
  •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沙漠中的湖泊居 然会漂移、博物馆里奇怪的雕像和图案……我们身边 这些有趣的生活现象其实蕴含着奥妙无穷的地理知识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适读于10-15岁)》 由李琳编著,将把你带进神奇的地理世界,让你知道 云彩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6月也会下雪,地球脸上 *大的“伤疤”在哪里,海水为什么会变成红色,百 慕大为什么喜欢“吃”飞机……《课本上读不到的地 理故事(适读于10-15岁)》收入的这些妙趣横生的地 理故事一定让你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让你轻轻松松 爱上地理、学会地理。
  • 倾世凤璃

    倾世凤璃

    她是世界著名化妆师陌染夏,只有她想不到的,没有她画不出的。一朝穿越,她成了轩世国的长公主。什么?要她和她外公竹国皇帝要金山,想都别想。看她怎么玩转世界,墨笔画世。
  • 易烊千玺笔尖上的盛夏

    易烊千玺笔尖上的盛夏

    就算我们离得再近,也只是偶像与粉丝之间的距离,莫名的心酸,为你扬起的嘴角和掉过的眼泪你都不会知道
  • 问仙屠龙

    问仙屠龙

    ——《问仙屠龙》一个名为‘五柳’的小村,走出了一个没有名字的男孩,父亲在他童年过后无声离去,神秘的道士指引他走入太清,这错综复杂的大陆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修行的世界在他清澈的眸中逐渐地掀开了一角,御剑飞行,功法撼天,那究竟是怎样一个炫目多彩的仙侠世界,他将遭遇多少的悲欢曲折,那缕红丝又牵绕了谁的一指柔情?龙吟!剑鸣!在追寻实力的道路上,挫折和压力铸就了他一颗坚强而独立的心!天地间传来了他的声音:“我自昂首向天笑,咫尺天涯任逍遥!”
  • 血绯之眼薇

    血绯之眼薇

    命运对她如此不公,血眼,绯发,刚降临这个世界就被认定为灾星。“她身边的人都得死!”父母相继而亡,被世界首富收养,从此戴上面具,不以真貌示人。她没有朋友,却又是女王--"血薇"她有一种怪病,每到月圆之夜就特别嗜血,克制不住时就只能吸血,才能缓解那仿佛在死亡边缘漫步的痛。这种感觉消失后,她总会拖着疲惫不堪,沾满鲜血的身体独自在星空下发呆。月亮多么皎洁,没有一处瑕疵;而她呢,多么肮脏,手上沾了多少人的鲜血?她冷酷,她无情,直到他们出现--”拜见少主殿下!“他们,给了她温暖,驱散了久久萦绕在她心底的迷雾,让她看清了自己--自己不是灾星,是吸血鬼女王瑰莎失散多年的女儿--吸血鬼少主安雅!
  • 匠门仙

    匠门仙

    燕赵之地,有一奇世匠家——弗氏,它晓知投石器打铁器,神臂弩穿天刺无一不精,然天妒英才,不知多少年后被地摇动乱阻隔外世与大山内,渐渐的,弗氏淡出乱世的视野,只有神臂弩和投石器图纸流传于世。期间,宗门嫡女弗晓跌落悬崖,一跌跌入千万年前。这里的凡人都有灵根,她没有,为了不被仙人当作异类扔入亡灵谷深处,她只能当乞丐捡灵石融合投石器,自创仙器,自制装备。仙灵时代,魔与幻由她终结。造就另一个匠门弗氏!ps:这还是一个乖戾嫡女成功晋级狂妄凶残毒舌腹黑大匠仙的故事~~血腥慎入哟~
  • 人鱼说之双鱼咒

    人鱼说之双鱼咒

    在这个日益崩坏的世界里我的存在就是错误。
  • 锦绣娘子

    锦绣娘子

    聪慧伶俐的她,终于成为西淀最好的绣娘,原本以为日子可以一直安稳的过去,却有人不管不顾的闯了进来。冷情毒舌又医术高明的神医,独独吃农家饭上了瘾,厚着脸皮天天去蹭饭,到底是饭菜太好吃还是做饭菜的人早已进了他的心?嗜武成痴的少将军,见了清丽动人的娇绣娘,从此春心萌动,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一个神医,一位将军,当他们同时抬着聘礼来提亲,一向有主见的她也变得不知所措……
  • 嫡女翻身记

    嫡女翻身记

    穿了还是个爹不疼没娘爱的熊孩子身上,好吧随意而安,看她如何翻身做大款。呀一个不小心睡了个男人,别急丢两个铜板打发了先,啥代嫁?这个好有权有吃有住还管饭。‘‘女人睡了本王两个铜板就想打发了?’’左瑾眯着眼睛嘴角微微翘起,等等这个美男是谁为何如此眼熟?。。。。。
  • 星楚

    星楚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可惜此身为鹿,无路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