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2300000014

第14章 赈穷恤寡(6)

1998年冬天的一个上午,一个陌生的四口之家在原《新民晚报》社大楼门前嘤嘤哀告要见董之一。董之一便下楼去接待。当一对中年夫妇知道来者就是董之一时,磕头便拜,身后的一个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也齐刷刷跪了下来。董之一慌了,急忙扶了起来。原来那素昧平生的一家子是来磕头道谢的。中年女子姓王,丈夫病缠在身,上有老人需赡养,下有孩子在读书,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支撑家庭本已十分困难,可又“屋漏偏逢连夜雨”,自己又突然下岗、生病。后来,她凭董之一在华东医院办的“爱心医疗帮困卡”解决了燃眉之急,幸运地得到了帮助。病愈家安之后,知道董之一的功德,一家人选择了这一古老而质朴的表达方式。董之一被面前的这一幕震撼了,心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个场景,今后要尽我所能,帮助这样的受苦人。

董之一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俭朴的人。他每天骑着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靠工资生活。他的家也不富裕,妻子下岗,他本可以凭自己的一技之长致富,但他却把希望都给了他人。人们为董之一的钟馗画所折服,更为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所钦佩。2001年秋,中国台湾有一画商慕名来找董之一,欲买断他的钟馗画,条件是送一幢豪华别墅、一辆进口轿车,每年再付一份丰厚的报酬。对此,董之一未有丝毫犹豫,断然拒绝。这位台湾画商大跌眼镜,颇有感触地说:“伟大的祖国,可敬的先生。”

◎故事感悟

董之一的故事永远也不会结束,只要他和他的精神存在,慈善帮困的故事就会一章一章地续写下去。

◎文苑拾萃

钟 馗

钟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长安终南山人(据古籍记载及考证,钟馗故里为陕西省西安秦岭中段终南山下户县石井镇欢乐谷),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他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胆相照。

钟馗是中国民间俗神信仰中最为人们熟悉的角色,贴于门户是镇鬼尅邪的门神,悬在中堂是禳灾祛魅的灵符,出现于傩仪中是统鬼斩妖的猛将,由此派生出形形色色的钟馗戏、钟馗图。连《本草纲目》里,也收录用钟馗像烧灰以水冲服或配和其他药面成丸以治疗难产、疟疾等症的“秘方”。据中国《民俗》杂志报道,时至20世纪90年代,甚至还有人为治病延请巫师举行所谓“镇钟馗”捉鬼驱妖、安宅保太平的仪式(施汉如、杨问春《“镇钟馗”傩仪记》)。

对普通百姓来说,“钟馗捉鬼”之类的故事几乎人人熟知。钟馗信仰在民间的影响既深且广。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钟馗这位神通广大的神其身份来历恐怕就不是一般人能够说得清了。事实上,这个问题自唐代以来就令许多学者争论不休。近年来,随着民俗文化的兴起,钟馗信仰的起源与流变等问题又被提出,众多学人各抒己见,歧说纷见,迄今尚无定论。

目前所知最早记载钟馗其人其事的是唐卢肇的《唐逸史》:开元年间(713— 741年),唐玄宗病中梦见一小鬼儿盗走玉笛以及杨贵妃的绣香囊。玄宗大怒,正要派武士驱鬼,忽见一大鬼奔进殿来。此鬼蓬发虬髯,面目可怖,头系角带,身穿蓝袍,皮革裹足,袒露一臂,一伸手便抓住那个小鬼儿,剜出眼珠后一口吞了下去。玄宗骇极,忙问是谁?大鬼向玄宗施礼,自称是终南山钟馗,高祖武德年间,因赴长安应武举不第,羞归故里,触殿前阶石而死。幸蒙高祖赐绿袍葬之,遂铭感在心,誓替大唐除尽妖魅。唐玄宗醒后,病也霍然而愈。玄宗令画家吴道子按其梦中所见画一幅钟馗像。像成,玄宗在画像上批曰:“灵衹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益静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有司奉旨,将吴道子《钟馗捉鬼图》镂板印刷,广颁天下,让世人皆知钟馗的神威。

真爱的回放

◎一为不善,众美皆亡。——陈寿

2003年9月18日清晨,安徽宣城一个叫胡村的小村庄热闹起来了。孩子们早早地赶到了他们新落成的小学——史桂娣希望小学。特地从上海赶来参加小学落成仪式的史桂娣老人的丈夫唐老伯抚摸着操场边老妻的半身铜像,对“她”说:“你的愿望实现了。”

史桂娣是家住上海市静安区昌平大楼的一个普通的老太太。2002年11月,史老太病重,她估计自己来日不多,在病榻上向丈夫唐月成吐露心愿,说自己出身贫寒,小时求学不易,一直想着有一天要将家中的积蓄建一所农村小学,让失学的孩子有书读。不久,史老太便撒手人寰。料理完后事,唐月成召集子女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商量如何实现史老太的遗愿。当着一双儿女,唐月成表明心迹:“我的退休金不少,养老肯定没问题,我希望你们能帮母亲实现这个心愿。”儿女二话没说,一致同意。

几天后,唐月成带着儿女一起来到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在他们的帮助下,唐老伯一家向希望工程捐献25万元,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沈村镇胡村回族村建一所希望小学。唐老伯夫妇俩都是普通的退休职工,平时省吃俭用。老人说,儿女都成家立业了,我有份不错的退休金也可以安安稳稳地养老了,家中的积蓄用于实现老伴的遗愿,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有一个像样的课堂。儿女更是支持母亲的善举:“母亲这个最后的愿望是留给我们最好的遗产。”

2003年7月7日,唐老伯和儿女特地来到安徽胡村,看看那里的孩子,看看那里建造中的学校。胡村小学原在小溪边,因村里贫困,小学年久失修,已成危房。而今,新校舍占地6亩,18间教室,还铺就了一个大大的操场,这让孩子们格外高兴。

史老太一家的善举,直到他们回到上海才被大楼里的邻居们“发觉”。居民们开了会,说,史老太临终不忘贫困的孩子,为他们盖学校,那我们也认助几个希望小学的贫困孩子。大楼里的6位离退休老人就认助了6名孩子,使他们成了大楼首批结对认助的小学生。

好事很快传开了,静安区图书馆为孩子们捐出六百多本图书,提出要在希望小学建立第一个馆外图书室,让孩子们不断有新书看。静安区科委听说希望小学就要落成了,捐出了打字机和誊印机。

◎故事感悟

一位普通老人留下了一片爱意,这爱意也最终汇成爱的热流,涌动在居民当中,洋溢在一个普通的小村庄里。

◎史海撷英

希望小学回眸

1989年10月30日,自“希望工程”开始实施,一所所希望小学随着公益和慈善的波浪,在困难的山区及贫困地区建了起来。万千贫困孩子带着求知的渴望和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在希望小学尽情地放飞着“希望”。

1990年5月19日,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基会,在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中心小学原址上修建了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

南溪镇曾走出过14位开国将领。长期以来,由于贫困,这里的许多孩子上不起学。过去南溪中心小学校舍由破旧的彭氏祠堂翻建而成。

而如今,记者在金寨希望小学里看到,其前身南溪小学的破旧祠堂已不见踪影,现在学校里教学楼干净明亮,不仅建了图书室,还设有微机教室。

校长彭大海告诉人们,学校的教学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学校由原来的8个班、4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21个班、1410人。建校以来,金寨县希望小学共培养4000余名毕业生,其中有400多人考上大学。

随着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落成,在持续如潮的社会捐助下,希望小学以每年760多所的速度递增,上万所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告别危房,上千万少年儿童直接受益。图书室、数字电影设备、希望网校、快乐体育园地、快乐音乐教室等教育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20多年来,希望工程建设希望小学1.5万多所,捐赠希望工程图书室1.4万多个,培训乡村小学教师5.6万余名。上万所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告别危房,成为希望小学,其中,80%集中在中国的西部、中部和东北三省。

◎文苑拾萃

希望小学

希望小学是社会上一种公益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援助资金、物资等有意义的活动,帮助落后省份、县、市、乡镇等地方建校办学,或对接贫困学生,或长期在教育教学方面全面帮助提高,以此给一个地方带来希望与梦想,尽快致富奔小康。

同类推荐
  • 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本书比较全面和详细地介绍了俄罗斯政治格局的演变和发展。全文共分10章,分别介绍了自转型以来俄罗斯联邦制度的改革和调整,政党制度和主要政党的演变和发展,寡头与政权关系,普京政权的主要依靠力量,给俄罗斯国家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车臣问题由来与发展,各种政治思潮的碰撞和主要政治人物的命运,以及对当前俄罗斯社会所存在的对原苏联怀旧心理的认识等。
  • 记忆变迁

    记忆变迁

    本书内容以典型的事件、具体的人和故事生动地反映了普通群众在改革开放30年的切身感受,忠实地记录了改革年代的社会变迁、成就和人们的感悟。在内容编排上,“改革足迹”和“百姓生活”是以新疆为背景反映时代发展和生活变迁的纪实,“旧闻新看”是对各个不同时期国家和新疆本土发生的新闻进行选择性的回放,“流行语”汇集了特定时期和特定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文化符号。“大事记”是国家以及新疆本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简明回顾。
  • 干部是干出来的

    干部是干出来的

    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只有干出来的干部,人民才信得过,自己才立得起,路才能走得稳。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只有通过埋头苦干,科学实干,才能真正干出干部的人生价值。
  • 民主的奇形怪状

    民主的奇形怪状

    本书作者家中的沙发上,接待过来自15个民主国家的39个普通人,他们中有纽约警察、德国记者、葡萄牙白领,也有打黑工的比利时女招待……他们都是来中国游玩的普通游客;作者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生动有趣的聊天,透过这些聊天,读者可以一窥民主制度下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状态。在澳大利亚,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哪怕这一技之长只是捡垃圾,甚至可以有闲钱环游世界!在美国,小镇教师一人的收入可以养活一个七口之家;而在好莱坞电影中那些骑哈雷摩托的凶神恶煞的“大胡子”,在现实中其实都是温和的中产阶级!在波兰,社会越来越像一个巨大的丛林,改革使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韩非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韩非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灵异传闻

    灵异传闻

    我叫张清英,是一个在读高二的学生,学习不咋地,泡妞把妹却是一流,典型的三好学生”好吃,好色,好玩“。但……我也是一个诡秘行业中的一员,抓过僵尸,斗过厉鬼,斩过妖怪,打过魔头,我就是”阴阳先生“,请看我如何扭转乾坤。
  • 我们都是需要奖品的孩子

    我们都是需要奖品的孩子

    《我们都是需要奖品的孩子》内容为:我们可以选择一切,唯独无法选择父母;我们可以改变一切,唯独无法改变成长的经历。那些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你我成年后的生活。但是,好在我们还有机会认识到它们,并且修正它们带来的不良影响,让自己重新走上成长之路。每年都有无数人因为求学求职失败陷入心理疾病的沼泽。为什么学业与事业会带给我们如此大的冲击?因为我们需要认同,需要赞赏,需要成就感,因为我们都是需要奖品的孩子。
  • 不灭地球

    不灭地球

    杨岚捡到一个高等文明的手机,里面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程序,上网,随身储存,还能任意制造东西!这下可就发达了,杨岚以为好日子要来,可是……星际争霸入侵地球……“这特么就是小狗!”星球大战入侵地球……“这特么就是激光剑!”魔兽世界入侵地球……“这特么就是脸盆大的火球……”杨岚彻底苦逼了,杨岚的手机却在旁边笑道,“这就是高等文明的世界……”=====群369398815,目前第一波中,兼做星际怀旧群
  • 我是地狱判官

    我是地狱判官

    一觉醒了莫名其妙的成了地狱的判官(这是闹哪样啊)神奇的地狱居然还有可口可乐……我去我第一次审批的人居然是三代火影,我去居然还有……我的天啊,这是地狱吗为什么会是这样子的,更不科学的是我看见了崔府君正淡定的玩着平板电脑……我的天……地狱原来这么高科技啊!地狱这样也就算了,可是,可是......为什么我又成了美女!
  • 狙击部队之战

    狙击部队之战

    中东,美国中心指挥部,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任务,和一个强大的东方军事组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各大高手相遇之后到底鹿死谁手;狙击手与狙击手的对决又会有怎样的结局……敬请阅读!
  • 二婚夫君是神兽

    二婚夫君是神兽

    戴着面具的将军?您当在拍午夜魅影么?什么?你要纳妾?好,我先休夫!好不容易养了只小白猫,本以为温顺可爱,不料却是虎中之王。养只白虎也很拉风,可是,小白,您可以不要变身么?!小白,你确定……要娶我这个失婚妇女?!
  • 名门暖婚:我的傲娇老公

    名门暖婚:我的傲娇老公

    “睡了我,就想跑?”他抓住她,逼她签下一纸契约,他是豪门恶霸,杀伐果绝,却偏偏宠她入骨。直到有一天,他把她逼到角落里,拎出一小包子,怒火狂肆,“宋暖,你竟敢偷偷生下我的孩子,你找死——”她无力辩驳,凭着孩子成为他户口上的挂名妻。结婚不到三个月,他寻到心尖上的人儿。离婚?好,她爽快答应,只是,夜夜这男人爬上床,吃了她,还一副理所当然。拜托,大BOSS,我们离婚了好么?
  • 妃瑾流年

    妃瑾流年

    他明明很爱她,不是么?!为什么最后是他一剑结束她的生命?!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为了他放弃回去的机会!竟然得到如此下场!她应该可以遁入轮回吧!她要和阎王说,下辈子不做女人!她再也不要为情所苦!什么?她可以重生?!好!不能白活!就让他为所做的付出代价!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狐鸣晚笛

    狐鸣晚笛

    每个人都很幸福,各人也有个人的不幸,比如说我,生于王公贵族之家,含着人人羡慕的金汤匙,岂知我的感情如此坎坷,尝尽各种辛酸,我平时无甚大志,若是寻常人家那些小日子小恩爱,对我来说倒是奢侈。我和小灵难道注定有缘无份,还是说我其实可以放弃一切和她去天涯海角,她问我是否愿意的时候,其实我应该告诉她,无论今生如何生活,我都想和她一起,组建家庭,过一对平凡夫妇却是我一生之愿,只可惜能成为愿望的大多都是难圆之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