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他脸朝着天,仰起身子在爬。他用两只肘拐和一条完好的右腿支着身子,头朝前,脚在后慢慢地向前移动,半个背和半边屁股在地上擦着。两颗手榴弹放在胸膛的两边,爬一步就把它们向前移一下。地并不是平坦的,除了石子,还有野花、野草、树根和折断的树枝……这一切使他爬起来更感困难,但是他已经爬过一个夜晚,爬过50米了。
突然,他的头碰到了铁丝,他感到紧张。他没有带剪刀来,只有从底下钻过来。他试了两次,脸上被划伤了。他在铁丝网跟前爬来爬去,始终绕不过去。最后他决定还是从网底下钻过去。他慢慢地把网底下的草弄干净了,又用先前拾来的树枝去拨铁丝,弄了好一阵,总算拿树枝把铁丝网撑起来,他慢慢地往前爬,棉衣被网上的铁刺挂住了,费了不少的气力,才挣脱了铁刺爬过去。
爬过了铁丝网,已经是下半夜了。这时他觉得口渴,感到饿,伤口像被火烧着似的痛得厉害,他就抓一把草塞到嘴里,嚼上一阵,吞不下去,又吐出来了。
白天,阳光烤着他的皮肤,刺痛着他的眼睛。他想着自己的任务,再也睡不着了。
又熬过了一天,夜晚来到了,他继续往前爬去,谁知一条河挡在了面前。其实这只是一条小河沟,不到两三米宽,水也不深。要是在平日,他一个箭步就跳过去了。他把头挨到水面,又马上缩回来。他把右手在水里搅一下,没法摸到河床。就是这样的简单动作,也费了他很大的力气。他忍住痛用手在草地上摸索。他摸到自己带在身边的树枝,忽然露出了笑容。他顺着河岸爬来爬去,花了不少的时间找到了一根三米长的松树枝。他又爬了许久,居然又拖回来同样长的两根粗树枝。他紧张地爬来爬去,一直折腾到半夜,终于把三根树枝都架在小河上面。他慢慢地爬过去,小心地把头和身体、还有受伤的左腿放在并排架着的树枝上面,而右手和右腿放在水里。左手捏着小木棒,当做撑船的竹竿使用右手和右腿在水里一曲一伸,头也慢慢地在树枝上面擦着向前移动。他一寸一寸地向前爬行,终于爬过了河。
这天晚上,爬得实在累了,正打算休息,右手无意间碰到了一根很细的铜丝。他吃了一惊,知道碰到了地雷。他用最大的努力沿着地雷线慢慢儿绕着爬行。他爬来爬去,爬了许久,始终没有爬出敌人的布雷区。他爬不动了,躺在细铜丝旁边。耳朵里一直在响。“难道我就死在这里?难道我就让这个小小的东西制服了?”他睁大眼睛望着天空。月亮和星星都很亮。“同志们怎么想我呢?如果我不回去他们会以为我被鬼子抓去了。不行!我绝不让敌人抓我当俘虏!”他侧着头把细铜丝放在嘴里,用尽气力咬断了,然后顺着铜丝慢慢儿摸到地雷跟前,另外的两根铜丝也咬断了。他又扭下了撞针,取下了雷管。接着又照样地起了另一个雷。
天开始发白。他仔细一看,前面地雷还多着呢!右边地雷也不少。他只好向左面爬。他爬了三四米的光景,到了一块稻田,田里积了两寸来深的水。他立刻爬下去,侧着身子靠着田堤,躺在那里迎接第六天早晨的太阳。
左腿上包扎伤口的纱布棉花已经浸透了血和脓,再粘上尘土和砂泥,像是一张抹布。血和脓水还不断地从那里流到外面来,好些苍蝇集在四周争吃这些脏东西。连伤口里生的蛆也开始爬到外面来了。他从旁边的矮树上折了一根带叶的枝干,拿来赶苍蝇。赶了两三次以后,他索性把伤口上的纱布解开来。一股臭味扑上他的鼻端。他看见伤口,溃烂的肉、脓和血混在一块儿,成团的小蛆在那个洞孔里蠕动。他找了一根细小的树枝,把伤口里的小蛆一团一团地挑出来。
他又爬过一个夜晚,第十天早晨的阳光在抚摸着他的黑瘦的脸,他慢慢地把眼睛移向那个山头看。就是那个熟悉的地方,同志们一定在那里等他。他越想越激动,觉得全身发热,气力逐渐在恢复。他突然坐起来,脱下身上那件又破又脏的棉衣,把白布里子向着自己的阵地,他看见自己阵地上没有一点儿动静,便解下伤口上的白毛巾,挥舞了一阵。他又把白毛巾放在一根树枝上,把树枝插在身边。他躺在地上,两只眼睛望着自己的阵地手轻轻地摆动着树枝。
那天黎明前,张渭良离开了部队后,当晚连首长就派担架员到敌人的阵地上去找他,没有找到他。此后,又多次寻找,一直没见他的踪迹。
同志们都记着他的那句话:“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会爬回来。”虽然这些天一直没有得到他的一点儿消息,可是谁都不肯放弃希望,大家都相信他一定活着,一定会回来。
到了第十天,郭宝祥教导员又一次跑到阵地前头去观察。他看见了远远地有一样白色的东西在慢慢地摇动,大约有两百多米的距离。郭教导员用望远镜一看,人和毛巾都看到了。
“对,是他,一定是他回来了!”郭教导员高兴地对指导员说,并把望远镜递给指导员,吩咐派一副担架去把他抬回来。
到了傍晚,副排长带着两个战士和一副担架把他接了回来。
“我总算回来了。”从昏迷中醒来后,他就只说了这一句话。他的声音低得几乎叫人听不清楚。当时,他躺在山坡下的一个小土坎上,头底下枕着两颗手榴弹。脸瘦得失了人相,除了烂鼻子、烂嘴唇外,还有一对失神的眼睛。两肘磨得血淋淋,一身都是血。左腿和左胸的伤口还在流脓出血,可是他却望着副排长高兴地微笑了。回到连队里,他知道自己的枪已带回来,放心地吐了一口气:“我的武器一件也没丢失。”
◎故事感悟
张渭良,一名坚强的解放军战士,一位真正的男子汉。战争的残酷使他负了伤,但他有个坚定的信念:我是一名解放军战士,爬也要爬回部队。就是这个信念使他支撑了下去,使他活着回到了部队。从他身上我们知道了什么叫钢铁战士,什么叫最可敬的人。
◎史海撷英
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全中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战争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文苑拾萃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作者为武立金,笔名苏北。武立金1952年生于兵家必争之地徐州。武立金毕业于南京外语学院,是吉林大学研究生。1969年武立金在珍宝岛之战的感召下应征入伍,1975年至1978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工作,曾荣获金日成颁发的军功章一枚,现为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武立金性喜藏书、读书、写书。他写过散文、诗歌、纪实文学,编过词典。武立金的主要作品有《毛泽东遇险实录》、《毛泽东诗词与他的夫人》、《险难中的邓小平》、《数文化鉴赏词典》、《东北亚地名名典》等。《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描写了毛岸英的故事。
历尽艰辛的“菩萨兵”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魏征
“菩萨兵”是西藏翻身农奴对解放西藏的解放军的尊称。说起当年“菩萨兵”进军西藏的过程,其艰险的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这里只说部队抢占恩达时发生的故事。
那是1950年9月,为了阻挠解放军和平解放西藏,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支持西藏反动派积极扩军备战,将其主力部队摆在昌都一线,企图与我军进藏部队决一死战。为了把敌主力部队全歼于昌都地区,防止敌人向西逃跑,我军进藏部队必须千里奔袭,先敌抢占战略要地恩达,切断昌都之敌的退路。而敌人闻讯也派兵向恩达地区行动。于是,一场比速度比意志的较量开始了。奉命抢占恩达的部队于9月1日从眉山出发,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道路,翻二郎山,过大渡河,突破金沙江,一路昼夜兼程。同志们以无比顽强的毅力,忍受着连续行军带来的极度疲劳,不断地钻山谷、趟冰河、攀悬崖、踏险峰,克服着令人难以想象的一系列困难。尤其是雪山行军,道路越来越难走,有时完全是在半空中攀越,头上是千仞峭壁,脚下是万丈深渊。气候恶劣、空气稀薄、白雪皑皑,高原强烈的光线射在雪地上像白剑一样刺伤着战士们的眼睛。这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困难!几乎有一半干部战士因此而暂时失明,一个个双眼红肿,疼痛异常。但谁也不叫苦,大家把绑腿布连结起来,一串串地牵着,互相鼓励着,继续往前攀越。涉渡冰河时,更是艰苦。湍急的水流冲击着冰块,像锋利的刀刃划破了人们的皮肉。有的战士因腿伤不愈,加上急行军和恶劣的气候,整条腿都坏死了,被迫截肢。
饥饿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从玉树补充的粮食很快就吃完了。在重庆定做的高级营养食品和代食粉因资本家偷工减料而被大大打了折扣,一天的定量还不够吃一顿,有的还发霉变质,不能食用。部队严重缺粮,加上沿途又是茫茫雪山,没有野菜和草根可食,处境十分危险。为了充饥,有的战士撕吃自己棉衣中的棉花,吃粉状的细土,吃骨头和牛角烧成的灰烬,许多人因此痛苦得扭曲成一团,牺牲于荒野。一五六团团长王立峰率领轻装营抢占小乌拉时,部队两天两夜没有吃上饭,王团长也只吃了一个萝卜,但他仍坚持指挥部队作战。
最惨的是随军的战马和驮畜。这些无言的“战友”眼望着无尽的群山目光暗淡,有的连眼睛也没有——被冰雹打瞎了。饿急了,它们就“咔嚓咔嚓”啃食冰雪。夜间,饥寒乏力的马儿头拱进战士的帐篷,把低垂的头颅贴到战士的胸部。战士醒来,把自己所剩无几的口粮喂它一把,抱着它的头流下了热泪。马匹不断倒毙。几百里路倒下的牲畜成了无意中设置的路标。饥饿的人们硬着心肠吃着因饥饿而死的牲畜。马倒一匹吃一匹,吃了马血、马肉还要吃马皮,连马骨也烧成灰烬咽到肚子里。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部队的干部战士仍然以日行170华里的惊人速度先敌4小时抢占了恩达,切断了昌都藏军的西退之路,在战略上占据了主动地位,成功地发起了昌都战役,全歼了昌都敌军。随后,我军进藏主力部队乘胜向拉萨挺进。从昌都到拉萨约1150公里。战士们每人负重七八十斤,翻越了连绵横亘、终年积雪的大山19座,跨过了寒冷刺骨的冰水江河数十条,穿越了一片片原始森林和沼泽地带。从边坝到太昭(工布江达)间的8天路程,是川藏道上视为畏途的“恶八站”。
这里山高路险,鸟兽罕见,忽而晴空万里,忽而风雪交加,异常寒冷。在爬山时由于严重缺氧,大家一动数喘,步履艰难。有的雪山一天翻不过去就露宿雪窝,晚上积雪压倒帐篷,起床时被子和篷布冻在了一起。由于补给困难,有时每人每天只能吃到两代食粉。有时气温降到零下20多摄氏度,一碗代食粉糊糊喝不完就结成了冰糊。有的部队断粮时就采野菜、挖草根,甚至捉地鼠、捕麻雀,弄到什么吃什么,担任先遣支队司令员兼政委的王其梅同志带头以马料掺和野菜充饥……
经过长途跋涉,历尽艰辛,我军进藏部队终于于1951年10月26日到达拉萨,并举行了隆重的入城式,受到拉萨各界2万多人的热烈欢迎。
同年12月1日,西北进藏的独立支队也胜利到达拉萨,接着,部队又不畏艰险继续挺进,分别进驻察隅、江孜、日喀则、亚东、阿里、隆子宗等重要战略要地。
◎故事感悟
山高,路险,沟深,流急,严寒,饥饿,病痛……却难不倒英雄的人民解放军战士。1950年,为了解放西藏,解放军的一支部队徒步进入西藏,他们克服了世人难以克服的艰难险阻,胜利地进入西藏,粉碎了敌人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贡献。历史的功劳簿上永远有其光辉的一页!
◎史海撷英
和平解放西藏
1951年5月23日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班禅和堪布厅也发表声明,指出协议“完全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特别是西藏民族人民的利益”。同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在西藏人民的支持下顺利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结束了西藏近代以来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使一度离散的游子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为新中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业,同时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为西藏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