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52200000021

第21章 人在职场,销售无处不在(1)

每一个岗位其实都在做销售,每一个职场人都需要学销售。即使你不需要向客户卖公司的产品,你也要向上司卖自己的方案,向下属卖自己的计划,向同事卖自己的想法,向协同部门卖自己所做的项目……每个人都需要别人,也被别人需要着,每个人都是“自己”这家公司最大的销售员。

5.1销售是什么

经常有职场新人问:销售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做销售?人们对做销售的人总有很多误解,比如很多人认为做销售的人一定要能说,巧舌如簧;比如有人认为做销售的人通常都比较世故圆滑,善于左右逢源;比如有人认为做销售很辛苦、很累,等等。

其实,作为一个具体细分职业的“销售员”的工作,只是销售作为人类沟通活动的一个典型。换言之,如果把销售看做人跟人之间的一种沟通模式的话,这种沟通是无处不在的。有一部分人以此为职业,不代表这种行为在其他人中是不存在的。就好像人类的终极沟通模式:战争,这是其他一切沟通手段无效以后所采用的最激烈和最低效的沟通方式。职业军人以参与战争为生,而生活中人类的战争同样无处不在。

除去纯粹的感情交流之外,所有的沟通都是为了达成某一目标。我们也可以把这一目标说成:实现某一利益;而沟通的对方,就是掌握这一利益的人,也是能帮助达成这一目标的人。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沟通的本质就是为了实现利益的流动。要达到目标,我们需要对方帮助,或让出部分利益;为此,人类发明了无数种沟通方法:乞求、胁迫、欺骗、倡议、动员、洗脑、宣传……我们从小就在见识这一切:孩子恳求一包糖果、某组织号召捐款、战争动员,都是上述沟通方式之一,而沟通的目的,无非是“我要你按照我的意图做某事”或者“我要你给我某种我需要的东西”。人类的语言和文字,很大一部分被应用于这一领域。

这里陈述的是客观事实,不包含任何价值评判。但如果一定要在其中分出高下,我想带有目的的沟通中,最高尚的应该是“交换”。因为这是一种不要求对方单方面作出牺牲的达到目的的方式。一切号称崇高的沟通方式,其本质都是实现既定目标,而它们不如“交换”的地方在于:它们总是追求一种单向的利益流动。说白了,就是有人占便宜有人吃亏。唯有交换的结果是双赢的,正因为双赢,才能长久——从博弈论的角度说,只有每一个参与者都觉得自己得到了现实条件下的最佳选项,游戏才能继续。

值得思考的是怎么来理解“双赢”。对双赢的一个常见错误理解是“等价”。我们经常说“等价交换”,却很少深入地思考一下:既然是等价,又何必交换?我们假想一下这样一个场景:张三和李四手上各有100个价值单位的物品,两人各自花费一上午时间和2个价值单位的交易费用(交通等),终于完成了交换,获得了对方手上那个价值完全相等的物品;每个人的付出是102个价值单位的成本和一上午的时间,得到的是自己本来就拥有的100个价值单位的物品。人们显然不会不辞劳苦地去交换两件价值完全相等的物品,同时为此付出交易成本。

除非,在交换者看来,对方手中的物品的价值超过自己手中物品的价值和交易成本的总和,他才会愿意去交换。而且,不能只是交换的一方这么认为,只有交换的双方都这么认为,交换才能顺利完成。就好像我用一个苹果和你换一个梨子,一定是因为我觉得梨子比苹果好吃,而且好吃的程度值得我去专门找你交换;而只有同时你也觉得苹果比梨子好吃,这个交换才能最终完成。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假设:同一物品在不同人手中的价值是不同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推论:交换过程改变了物品的位置,其本身就产生了额外的价值(这个额外价值至少要大于交易成本)。

当人类逐渐发现交换的好处以后,商业社会发达起来。商业行为就是围绕交换而产生的,它不仅是道德的,而且其本身是创造价值的(而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只是转移价值)。销售作为商业行为的一种,天然的具备这两个特点。

就像一对恋人中总有一个是主动追求对方的一样,一个交换行为的双方总有一个是主动促成这次交换的。主动促成交换进行的这种努力,就是销售。我们可以把交换过程中的主动方称为卖方,被动方称为买方——与传统意义上的买方和卖方不同,这仅仅与谁促成这次交换有关,而与金钱的流向无关。当有人说服你买一套新上市的化妆品时,他是卖方你是买方;而当老公向老婆主动提出承担所有家务以换取看欧洲杯的自由时,老公就是卖方,老婆就是买方。

交换过程中,卖方(销售者)和买方都是划算的,都通过交换增加了自己所拥有的价值总量。但是,我们忍不住思考:在这个前提下,谁更划算呢?鉴于交换是不等价的,而是对双方而言都是“增值”的,谁更划算很难一眼看出来。不过可以作这样一个比较极端的假设:AB二人一生都在不断地与他人进行交换,交换的总次数、成功比率和总额度都差不多;区别在于A是一个典型的卖方,他与别人的交换都是他有了某种需求以后找对方主动促成的,用这个换不来就用那个换,实在找不到双赢的办法再放弃,而B是一个典型的买方,他与别人的交换都是别人主动找他,他考虑后觉得不吃亏或者有得赚的就答应,其他的则拒绝。

不难想象,A看起来会更像一个成功的人,因为他总是主动寻求,并且得到他“想要的”;而B也没吃过亏,但只是在不断接受别人提供的“不必拒绝的”。实际上,虽然交换过程是双方都得益的,但绝大多数交换过程中,主动交换者(卖方)都会更为满意。试想一下,追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是不是比接受一个喜欢自己的人更幸福呢?

这一篇全文都很少提到销售,但说的都是销售。销售其实就是一个通过沟通推动交换,而使得交换双方都获益的社会活动过程。销售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还是每一个想要主动掌握人生的人都需要的技能。

5.2卖点还是买点

销售新员工入职,都要接受一系列的产品培训。在这些培训中,有一个非常熟悉的术语,叫作“卖点”。对于销售菜鸟来说,“卖点”是需要熟记甚至背诵,达到烂熟于心、信手拈来的。我经常在走访一线的时候发现,销售人员手拿一本小册子念念有词,一问在做什么,答曰:背产品卖点。问他们,什么叫卖点,为什么要学?往往答不上来。

所谓卖点,即独特的销售主张(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简称USP),最早由美国的罗瑟·里斯夫提出,是营销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早是广告界的一个概念,后来则被广泛应用于营销和销售。核心在于基于对产品的深入了解,提炼出产品相对于同类竞品的独特之处,并向消费者传达一个“主张”。它必须在内容上有力地体现出产品独一无二的特点和好处,而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独特的销售主张包括三个必备要素:

1.必须明确向消费者提出购买建议,表明购买本产品所获得的利益。也就是说,销售主张不能仅仅是泛泛的、不痛不痒的对产品的说明,而是必须包含两个重要信息:“你应该购买这个产品”和“你购买以后能得到××好处。”

2.所强调的利益必须是本产品首先提出的,是竞争对手所不拥有或者未曾提出的。它可以是自己所销售的产品所独有的特征,那么自然可以用来作为产品的独特卖点;也可以是同类产品共有的特点,但竞争对手从未将其作为卖点推出,自己则可以把它提炼为一个卖点。

3.建议必须强有力,能够吸引、打动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这个理论是营销史上比较古老的一个概念了,但仍然被奉为经典,而且仍然实用,因为它简洁而含义深刻。作为一个销售人员,在熟悉自己产品卖点的时候,有没有从这个概念的深层次含义来审视过呢?公司提供的产品资料和手册上对产品的介绍往往比较专业和详细,是给销售人员深入学习的而不是面对消费者进行销售的。而很多用于宣传产品的资料又过于简单或设计得并不合理。那么,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就应该对照上文的三个要素,提炼出自己要销售的产品的卖点,即其独特的主张,而不是仅仅一字不差地背诵。

产品的卖点不宜太多,因为卖点的含义是“独特销售主张”,其核心一在于独特,二在于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所以太多的卖点等于没有卖点。很多成功的产品或品牌卖点都集中而有力。以汽车行业为例,几大豪车品牌的核心卖点都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宝马——驾驶机器,奔驰——乘坐舒适,沃尔沃——安全。虽然简单,但完全符合USP的三大元素。

但实际销售过程中,我们经常很难为一个产品找到一个老少通杀的有力卖点。或者很多时候,我也发现消费者对我们介绍的卖点不感兴趣。又或者,消费者对产品有多重要求,而我们的卖点不能完全满足,导致消费者出现异议。这些问题,USP理论能完美地解决吗?

这就要追本溯源了。USP出现的时代,是美国工业高速发展的大生产时代,消费主义刚刚兴起,广告业发达。这个时期,消费行为很大程度上受营销手段的引导,需求趋同性强,消费者购买产品看重的也是产品功能的比较。而现在的消费者,哪怕购买最简单最同质化的产品,也能产生出复杂的多样化需求。在这种前提下,产品既定不变的卖点当然难以满足更多的人,于是出现了前文所述的各种问题。

从经营层面,有两种方向来应对这种变化。一种是市场细分,局部做强,用独特、明确、有力的卖点满足有明确对应需求的顾客。另一种是给产品找出很多卖点,视情况应用,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作为公司战略,孰优孰劣我们不作评价;作为一线销售,我们更多采取后者,因为销售人员永远最关心怎么把更多的产品卖给更多的客户,其他的都是次要考虑。

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引入跟卖点对应的另一个概念——买点。简单地说,就是顾客买东西的理由和动机。根据前文提到的背景,过去的顾客买的是功能,是产品,而现在的顾客买的是自我的满足。因此,过去的顾客想要什么,是可以分类和预测的,而现在的顾客根本不在意商家怎么想,只追求我满意、我喜欢。也可以说,买点就是客户的需求(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关于需求的内涵将专门撰文论述)。

销售的思维方式必须转变,从强化卖点转为满足买点,从“把产品卖出去”转化为“满足客户的购买需求”,把“这个产品……”的思路转变为“您想要……”。如果说从不懂卖点到懂卖点是开始了作为一个销售人员的职业生涯,那么从卖点到买点的思维转变才是从一个打酱油的销售转为一个专业销售人员的开始。

那卖点怎么办?卖点是满足客户买点的方式。买点是客户提出的问题,而卖点则是销售人员给出的答案。销售是一个信息传递的沟通过程,但它不应该是一个单向的商品信息的介绍和灌输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双向沟通达成双赢的过程。双方用于交换的信息是:“我需要满足……想法(买点),因此需要一样能达到这个目标的商品”和“您看看这件产品,它拥有的……特点能给您带来……好处(卖点),能满足您的需要”。

因此,关注买点并不等于彻底地抛弃卖点,而在于更好地运用手中产品的卖点。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无法对应客户买点的卖点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了解客户需求永远要置于介绍产品特性之前。销售新人总是会跟客户滔滔不绝,而销售老鸟总是静静地听,偶尔提问,用最简洁的语言拿下订单。新人知道客户购买是因为自己说对了一句或几句话,却不知道是自己长篇大论中哪几句,就是因为关注了太多卖点而没有关注买点。其实客户的买点就像一个按钮,要开启它靠的是准确而不是力量。

我一直倡导手术刀式的销售而不是王八拳式的销售,其实两者的差别就在于是否精准,而精准的关键,就在于把握买点。在观察一线销售人员的行为时,我会去分辨他们在问、听、聊,还是在不停地说,而后者,往往是激情有余,思考不足的销售。

更好地运用卖点,还在于用客户的买点来屏蔽质疑和干扰。客户对一项商品或服务总是会有很多要求,但其中最核心的买点只有一到两个,其他都是附加期望。这些附加期望能得到满足更好,不能满足也没什么了不起,而且客户绝对不会放弃其核心需求去满足附加期望。想明白这一点,就能直接绕开很大一部分的客户异议。前文说道,无法对应客户买点的卖点没有存在的意义,那么反过来,没有对应客户买点的产品缺陷(我们不拥有的卖点)也无伤大雅。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产品,客户期待的也不是完美的产品,而是满足自己需要的产品。

同类推荐
  • 赢在中层

    赢在中层

    在一个企业里,中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他们搭建起了高层与基层互通的桥梁。一个企业如果忽视了中层,忽视了与中层有关的危机,就会非常危险。中层攸关着企业的生死,激活中层,企业才能兴旺发达。本书由余世维的核心课程“中层危机”升级而成。书中余世维以其诙谐的语言风格,独到的视角,生动的案例,向高层领导阐述了如何打造坚实的中层,向中层干部提供了自我成就的解决之道。如何在基层与高层的衔接中做到有效沟通?在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中层?破解中层危机的六大核心密码是什么?本书将一一作答。本书既有助于高层打造完美中层,又有助于中层成就自身,是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的最佳培训读本。
  • 直销心理学全集

    直销心理学全集

    本书全面阐述了直销中最常见的多种心理状态,以帮助直销人员了解客户的心理特点与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指导他们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去左右客户的心理,更好地达到销售目的。
  • 管理就是搞定人

    管理就是搞定人

    成功的企业为什么成功,失败的企业为什么失败,不单是有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搞定人才!管理者的最高境界就是搞定人。 搞定人不是整人,而是让下属心服口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下属的最大潜能。要让下属心服,需要依靠的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而不是手中的权力。优秀的管理者,往往可以通过对员工表达关心、信任、理解和支持,赢得员工的忠心;通过感情投资、物质奖励、金钱匹配、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出他们的潜能,使自己领导的企业团队变得更加强大。本书理论结合实践,给你一套实用的打造精英团队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方法。“大道理”不如“实战方法”,“操作步聚”胜过“宏观理念”!
  • 营销经理卓越工作手册

    营销经理卓越工作手册

    本书以实用为原则,既对庞杂的营销理论进行梳理,又对各种营销方法和技巧进行归类,突出其思想精华和便于操作的实用方法。阐述了几项重要理念:营销成功,始于战略;市场竞争,策划为王;洞悉市场,锁定商机;找出关键,领先于人等。
  •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价值投资时代的选股策略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价值投资时代的选股策略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仍将继续大发展,并且是加速度发展。大发展将促使中国股市进入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牛市,对于投资中国股市的人来说,2006年~2010年将是他们一生中最后的投资良机,在这些年得到的投资回报将是以前回报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热门推荐
  • 瀚渺时墟

    瀚渺时墟

    一个不断打架的故事。。。。。作者已经走投无路了。。。。。你都看到第三行了,倒是点目录啊?
  • 殄仙

    殄仙

    卖身为奴的哑巴,即便入了道宗还是仆人一个究竟是命运多舛还是自有乾坤,是修魔?亦是入道?且看小人物坐看风云.....
  • 卿卿子衿,最美遇见你

    卿卿子衿,最美遇见你

    如若不曾有承诺,如若不曾有期待,我想我还是无法放手,你那么好,我怎么舍得让给别人?
  • 偏乡有佳人

    偏乡有佳人

    小时候患有怪病因父母无力承担医疗费而遭抛弃,机遇“高人”而因祸得福。后接连邂逅美女佳人皆因用真心换真情,看似机缘巧合实乃命中注定。但是,大家又好像各负使命......社会的复杂多变每个人都没那么简单!
  • 青涩少年

    青涩少年

    随着时代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已非常繁荣,市场活跃,物欲横流,少数少年学生禁不住物欲诱惑只顾眼前利益不愿夯实基础,厌学弃学外出闯荡……
  • 撒旦契约:老婆,来世再见

    撒旦契约:老婆,来世再见

    逼近绝路,为了能在娱乐圈有一席立足之地,她不得不求助所谓的“金主”。一觉醒来,面对的却是结婚三个月对她不理不问的邪魅老公。“该死的女人!”,阴霾的双眼逼近她,手中的契约粉碎,将她困在身旁,“既然你如此不甘寂寞,那好,从今以后就由我行使做丈夫的权利!”。他是全球十大跨国企业、身价亿万,商场上闻名丧胆的冷氏二少爷。却为了得到家族的事业,不得不按照父亲的心意娶了那个身价平凡的女人。结婚之时,他毫不留情的丢下一封半年后离婚的契约书,转身和别的女人打情骂俏。而她却毫不在意,并且为他客气的关上门,隐瞒他的花边新闻,彻底触怒了他的自尊。可当光芒耀眼的她出现在世人面前,他竟然开始愤恨她扑到其他男人的怀里。尤其是当她和深爱的男人在公众面前出双入对时。他的心竟开始隐隐作痛了……
  • 让平凡人做不平凡事

    让平凡人做不平凡事

    本书内容包括:员工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持之以恒地向目标进军;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创造性地工作等。
  • 孤傲修仙

    孤傲修仙

    一个山村少年,在一次捕猎当中无意进入了一个修仙者陨落的山洞之中。得到了一部只有觉醒到聚丹的修炼血书、一个神秘的石盘并被石盘认主。从此便开始了从一个无知少年到变态掌控者的修仙历程。
  • 强娶小娇妻:神秘老公,别太饿

    强娶小娇妻:神秘老公,别太饿

    结婚三年,他的小娇妻忽然跑了。怎么办?追!追到以后?睡!睡完以后不服?继续睡!他坚信,没有什么事情,是在床上解决不了的,一次不行,那就两次。某女腰酸背痛,怒了,“你个衣冠禽兽!给我出去!”“你抱得这么紧……我出不去。”他勾唇一笑,附在她耳旁,“女人都是口是心非的,看你这样子,是想让我进来,对吗?那我就满足你。”不要随便曲解她的意思阿喂!她的老腰哟~
  • 驱灵画师

    驱灵画师

    一个次元世界,一份利益纠纷,一段感情纠葛,一个小人物的奇遇,没有穿越,只有玄幻,驱灵的世界等你来揭开尘封的秘密。古法密集,励志搞笑,成就一代驱灵人的经典,自成体系,道法自然,浑然天成,废材变天才,没有遗憾,只有感叹。么氏家族的成就,帝国之间的纷争,族与族之间的利益较量,成就一段美好传奇